周承森聽了侯爺的話冷笑:“證據來了!”
周承森懶得再理他們,走向收購處。
李秀嫻不可思議的看向自家兩個大哥:“在市碼頭賣小管魷?”
李慶杰忙道:“你認錯人了!我們從來沒有在市碼頭賣過魷魚!”
侯爺一臉疑惑:“怎么可能,一個多小時前,我才剛收了你們五十六斤小管魷,昨天也收了你們的還有你們的簽名!”
侯爺拿了出來,展開:“李慶民同志對吧!”
李慶民想死的心都有了!
李秀嫻當然認得自家大哥的字!
這回李秀嫻真的氣狠了!
她不可思議的看著李慶民,李慶杰:“你們怎么可以這樣?從明天開始你們不用來出海了!”
李秀嫻丟下這話跑去追周承森。
氣死她了!
難怪別人買了漁船出海打漁,日子越過越好!
她越過越差,天天差不多都是白干的!
侯爺:“……”
貌似惹事生非了?
侯爺趕緊開車離開!
李慶杰想去追李秀嫻解釋清楚。
李慶民拉住他:“先回家吧!我快冷死了!小妹正在氣頭上,等她氣消了再找她解釋一下就行了!”
李慶杰聽了也就不管她了。
妹妹永遠都是妹妹,她還能不聽他們的?
收購處,周承森和江夏道歉:“小夏,實在不好意思,你別理他們的混賬話!”
江夏笑道:“二哥不用道歉,這不關你事。”
周承森:“你別為了他們的話生氣,氣壞身體不值當,也嚇著肚子里的孩子。”
江夏笑道:“二哥放心,我沒生氣,再說阿磊已經替我出氣了,我早就不氣了。”
周承森點了點頭,他看見周康平和周永健走向漁船忙道:“我去和康平他們說一聲不用出海,等晚上才出。”
江夏點了點頭:“好!”
江夏繼續留在收購處等周承磊。
周承森走開,經過李秀嫻身邊時,看也沒看她一眼。
李秀嫻本來想和他說話的,見此也說不出口了。
李秀嫻來到江夏身邊。
江夏也沒有搭理她。
李秀嫻還是道:“小夏,剛剛對不起。我哥他說話太過分了!阿磊打他也是他活該。”
江夏只是點了一下頭,沒應她。
李秀嫻也不再多說。
她和江夏站一起等周承森。
周承森和周康安說了聲后,兩人就沒有再出海,而是和周承森一樣幫周承磊和周承鑫搬船上的魚到碼頭。
所以真正勤快的人眼里是有活計的,怎么需要別人喊呢?
江夏對金爺道:“我回家了,有人來收小管魷,我回去結賬。”
雖然何杏環已經回去了,可以結賬,但是江夏可不想和李秀嫻一起待著。
說完江夏就自己走回家了,走到一半,周承磊正挑著一擔魚走近。
江夏對他道:“侯爺開車來了,我先回家。”
周承磊就道:“等我一會兒,我放下這擔魚,將拖拉機上的小管魷先運回去。”
剛剛他已經看見拖拉機的車斗已經裝了一車斗的小管魷了。
江夏就站在那里等他。
周承磊交代了周承森一聲,讓他幫忙賣魚,就開著拖拉機和江夏一起先回去了。
李秀嫻看著周承森和周康平幾人一擔一擔的銀鯧魚挑到收購處。
心里酸酸的!
白銀鯧啊!
比金鯧魚還貴的白銀鯧!
周承磊和周承鑫是一擔一擔的挑過來!
可是她在自家的漁船只看到兩條銀鯧。
也不知道她大哥他們偷賣了多少?!
這片海域白銀鯧的漁汛也是在3到5月!
也就是說,海里的白銀鯧開始會多起來。
所以她大哥和她爸他們到底偷偷賣到她多少魚?
李秀嫻越想越心疼!
指不定她早就有錢再訂一條大船,都怪李慶民和李慶杰,還有她爸!
有親哥這樣坑親妹的嗎?
李秀嫻又想多了。
其實也沒有坑她多少錢,不過人就是這樣,看見別人每次捕撈到這么多魚,覺得自家的漁船也是一樣。
不去想是周承磊特別點而已。
而且今天輪到周承磊兩條漁船出海。
晚上周承磊除了照燈管魷之外,還在海里下了兩張流網。
除了下流網,鄰近天亮時候起網后,回程的時候他們還拖網。
下流刺網和拖網的時候,遇到了白銀鯧群。
再加上是兩條漁船,所以網到的銀鯧魚就有點多。
大概有二千多斤。
李秀嫻看著周承森幫周承磊賣魚,足足賣了二千二百多塊!
自家的船也才二千多!
一晚賺回一條船。
二千多斤的銀鯧,就算是漁汛也要運氣很好才能遇到這么多吧?
平時大家一網遇到十幾二十條相同的魚都叫遇到魚群了!
周承磊總是成百上千的遇到。
周承鑫也不差,今天賣了六百多塊。
連周國棟,全村出了名海運最差的那一家,人人魚獲滿滿,他家只撈到小魚蝦的那家,今天也賺了四百多。
條條船都賺到盆滿,只有她家不是!
因為她抓了只老鼠入米缸,天天差不多虧本!
想到這,李秀嫻又生氣了!周承磊剛剛應該多打幾拳,將她大哥也一并打了!
真的太過分了!
李秀嫻越想越氣,決定回娘家興師問罪!
也不等周承森了,直接就走了。
江夏這邊侯爺送來了一千多斤新鮮小魷魚。
江夏也不敢讓侯爺送太多過來,實在是忙不過來。
“這小管魷暫時賣得不錯,你們多請幾個工人,盡量多做點!每天一千斤太少了!最好可以二千斤,五千斤我也賣得動。”
江夏:“昨天就已經多請三個人了,但灶臺就這么多,請再多也是那樣。”
江夏昨天就已經讓周母請人了,周母請了周康平的媽媽和妹妹,還有村里一個嬸子。
老宅三個灶臺,新家兩個灶臺,太奶奶家兩個灶臺,一共七個灶臺工作。
新請了三個,再加上何杏環,芬姨,許玲,太奶奶和周母也幫忙,太爺爺晚上也會幫忙燒火,算上半個自己,她也主要負責燒火,打下手。
人是足夠的,灶臺不夠而已。
灶臺太少,昨晚大家做到夜晚十二點多才忙完。每個灶臺得煮上十鍋,單是將二千多斤魷魚焯水就要一個早上。
還是得換個地方,得有個小廠房!
“多搭建幾個臨時灶臺,多請點人,多做一些,我幫你留意有沒有適合的廠房。”
搬完貨上車,侯爺說了幾句就匆匆運走了昨天送來的一千多斤小魷魚。
他超多事要忙的。
巷子的不遠處,好幾個左鄰右舍的人聚在一起看著,目光羨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