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夏睡醒,江父江母都去上班了,門口的柜子上放了一大袋東西,都是兩老打包好,叮囑周承磊帶回家的。
有江父出差買回來的衣服和玩具,還有各種零食和水果。
江夏打開看了一眼:“都說十個女兒,九個是賊,這話不錯。”
每次回來她都會帶一大袋東西回去。
周承磊:“爸媽的心意。”
江父不僅給孩子買了衣服,還給她買了。
江夏拿起幾件小孩子的衣服:“要不這幾套留在這里?以后我們帶孩子過來時,就不用帶衣服了。”
他們兩夫妻也有衣服在這里,來過夜也不用帶衣服。
周承磊應下:“好,那我先去洗干凈,留張紙條讓爸媽幫忙收了放衣柜里。”
“好。”
于是周承磊就拿著江夏翻出來的幾套衣服去洗。
江夏就去江父的書房寫紙條,順便找了本書,坐在廳看,打發時間。
江夏正看得入迷,突然傳來了開門聲。
她還以為是馮姨,扭頭一看,開門的竟然是雷玉珍。
雷玉珍和另外一個中年婦女看見屋里有人都愣了一下。
雷玉珍最先反應過來,親熱地笑著打招呼:“表嫂。”
那位女同志就是廠里的采購,她是認識江夏的,江夏小的時候也會去廠里玩,她也笑著和江夏打招呼:“夏夏,廠長讓我們來拿一份采購報表,她忘記帶回廠了,說放家里的書房里。”
家里有人,廠長為何還將鑰匙給她們呢?
江夏點了點頭,站了起來:“我去給你們拿。”
周承磊在洗手間聽見說話聲,趕緊走了出來,就看見了兩人。
雷玉珍喊了聲:“表哥。”
采購也喊了聲:“周同志。”
周承磊沒有什么表情的點了點頭。
江夏解釋了一句:“我媽叫她們來拿采購報表,我去書房找給她們。”
江夏說完就走進書房。
因為衛生間就在廚房里面,周承磊是從廚房里出來的,雷玉珍看見他卷起袖子,雙手都是水,以為他在洗碗,心想:表哥娶了個大小姐做媳婦,來到老丈人家就要伏低做小當個洗碗工。
“坐。”周承磊讓她們坐。
在周承磊的凜冽氣勢下,采購有點局促的坐下。
雷玉珍有意在采購面前表現得和周承磊很親近,就閑話家常起來:“表哥,許玲和她那對象談成了嗎?我聽我二嬸說,他們準備結婚了?”
周承磊看了一眼雷玉珍手中江家的鑰匙淡道:“不知道。”
他沒去關心這些,只聽江夏提過一嘴,說許玲選了九月的日子結婚,但是別人的事,他向來不多嘴。
江夏很快拿了一個文件袋出來,問采購:“是這份嗎?”
采購站起來雙手接過來打開看了一眼笑道:“是這份,那我們先走了,我們還要去訂布。”
“好。”
雷玉珍笑道:“表哥,表嫂,我們走了!”
“好!”江夏看了她一眼,應了聲。
雷玉珍在廠里干了兩個多月,皮膚白了很多,衣著打扮也洋氣了,更加漂亮了。
兩人離開時,順便關上了門。
周承磊又回去洗完衣服,晾曬好,夫妻二人也離開了,他們還要去買小木船。
周承磊一手提著兩大袋東西,一手拉著江夏下樓,然后開拖拉機離開去買船。
這次買的是小木船,不用去市造船廠買。
市里還有一間小船廠,那里有現成做好的小木船,是那種沒有動力,靠人力來劃船,船才會動。
當然也可以安裝發動機等設備。
周承磊買了兩條長三米左右,寬不到一米的木船,他要有動力的,所以貴一點,花了差不多四千塊。
一條是留在鮑魚島方便喂魚,一條是留著到時候珍珠島養珍珠用,總得備兩條船才方便。
四天后才可以將船開回去。
他們先回家了。
第二天俞老板就帶著人過來了,周承磊又開始早出晚歸的出海安裝網箱。
又過了一天,周承磊請的戰友也來了,中午在鎮上的飯店請他們吃了一頓飯,就帶著他們出海學習安裝網箱,晚上直接陪他們在市里吃了飯,安頓好他們才回家。
第四天一早,周承磊就和周父一起開摩托車去小船廠,將船開了回來。
兩條船開回村里的碼頭時,村里的碼頭還有不少人在。
大家看見周承磊又買了兩條新船都圍了過去。
船雖然小,可是碼頭上最多就是這樣的船了,而且是沒有動力的。
“永福,阿磊又買船了?這次咋買這么小的船?”
“兩條船加起來要四千塊嗎?你們咋不訂一艘大點的船。這種船捕不了多少魚。”
周父笑呵呵的道:“這兩條船主要不是用來捕魚的,是用來喂魚的。阿磊不是用網箱養魚嗎?總是開捕魚的船去喂魚,太耽誤拖網了,才想著買了兩艘小一點船。”
許多村民一聽心情復雜了。
專門買來養魚的船都比自己家的船好,至少是有動力的,不用靠人力去劃船。
有人一聽有點懊悔:“早知道你們買船喂魚,我將我家的船賣給你們,我正打算將我家的船賣了,換艘大的。你要是幫我買,七百塊我就賣給你!喂魚哪里需要用新船啊?今年船貴了很多,你這船也要兩千一艘吧?”
周父笑道:“不用兩千,我不知道你打算換船,我們讓造船廠的人留意很久了,也沒有人賣船,這不網箱過陣子就要做好了?等不及了,才買新的。”
說是這么說,周父心想,他那艘船是生產隊以前快要報廢的舊船,修修補補都用了兩三年了,還要七百塊!
他又不是傻的!
以為新上了漆就是新船啊?
那人繼續問:“你們不是還養了青口嗎?兩艘小船不夠吧?要不要我這艘?七百塊就行了!阿磊一天就能賺到了!”
周父笑道:“不用了,兩艘我都嫌多了,阿磊不聽我的話而已。”
這時,周母,江夏和田采花推著兩串大鞭炮和一些祭品過來了。
李秀嫻也跟著來了。
“我先去放鞭炮。”周父丟下這句,就趕緊上岸去將鞭炮抱到船上。
田采花興奮的打量兩艘船:“阿磊,這兩艘船多少錢啊?要不要一千五一艘?”
“差不多。”
李秀嫻看著兩艘嶄新的,買來喂魚的船,心情復雜。
買來喂魚的船都趕上她家那艘船的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