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文學
 
首頁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搜索:
 
您當前所在位置:黃鶴樓文學>>西游:開局拜師菩提祖師

第九十九章 神通降牛王


簡體手機版  繁體手機版
更新時間:2025-02-06  作者:阿牛要吃菜
 
大圣天庭一二月光景,下界已去數十載,真個百歲光陰似水流。

姜真人翠云山中苦修,常以山間鐘秀地或府中靜室里修行,不知光陰幾何,只道將神通習精,數十載間,他將百八大法多是習精,復習之袖里乾坤。

姜緣知得他神通里,以袖里乾坤為他最善用之法,是以多耗光陰于此神通中。今真人神通多數,若教盡數習精,非數百載不可為。

芭蕉洞中。

羅剎女日日憂心,既盼牛王歸來,又恐牛王失了自在。

一日,羅剎女府中擔憂,與女童道:“你等可巡視得大王歸來?”

女童拜道:“奶奶,老爺不曾歸哩。”

羅剎女道:“不歸也罷。今真人在山府間,候其數十載,若大王不歸,尚能得個自在,若歸來,定失自在,且讓大王去外自在逍遙罷。丫鬟,若知得大王歸來,定要勸誡大王,讓其速速離去。”

女童問道:“奶奶,既您不使大王隨真人修行,何不將此真人趕去。”

羅剎女道:“此乃真人,微末本領,怎敢獻丑。”

女童道:“奶奶有兩口青鋒寶劍,一把芭蕉扇,一扇刮陰風,教人飄八萬四千里,怎趕不得此人?”

羅剎女喝道:“丫鬟,你莫教多言,真人神通,遠非我等比得。”

女童不敢再言。

羅剎女憂心忡忡,只望牛王不歸山,羅剎女思慮不久,忽有聲自府外來。

“夫人,夫人!我歸家矣!”

牛魔王聲如霹雷,傳入府中。

羅剎女心下大驚,遂整衣出府,將府門大開,但見牛王站府外。

牛魔王說道:“夫人怎來迎,使個人馬教府門開了就是。夫人,此來避禍矣,這天上有禍事將至,我不得出去。”

羅剎女驚道:“禍事在府,禍事在府!”

牛魔王道:“禍事在天,非在府哩。府中安寧,怎有禍事,夫人將門放開,我進府躲禍去。”

羅剎女道:“禍事非在天,在府里,大王聽我一言,將外避禍,非千年莫歸。”

牛魔王笑道:“夫人在府,府中怎有禍事?莫要哄我。”

羅剎女說道:“大王有所不知,數十載前,靈臺方寸山那位廣心真人到此,將收你做護法神,隨他修行,在山中等候數十載,今尚在府中等你。”

牛魔王聞說大怒,十分發怒,罵道:“什么真人,要收牛爺做護法神?我量其有甚法力,夫人,將兵馬點齊,拿了那真人。”

羅剎女勸道:“此乃成道真人,萬萬不可。”

牛魔王道:“且看我拿了那真人。”

說罷。

牛魔王持定混鐵棍,往洞府里走去,尚未走近,但見姜緣騎白鹿自洞府而出,手拈拂塵,心靜如水,仙相有成,威氣八面。

牛魔王唬了一退,混鐵棍一定,穩住身形,指定姜緣,喝道:“你乃廣心真人?”

姜緣笑著點頭。

牛魔王道:“你教收我作護法神?”

姜緣道:“正是。”

牛魔王罵道:“你這道人,修行不知幾個年數,來收我作護法神,容我將這混鐵棍打你幾下,使你靈臺清明,不生臆想。”

姜緣道:“牛王,為我護法神,隨我修行,怎有不妥之處,使你這般生怒。”

牛魔王指定姜緣,說道:“我作這妖魔,有大自在,隨你修行有何好處?”

姜緣道:“你那自在,豈是真我?隨我修行,你閑時亦可歸山望妻,真自在亦可得,有何不可?”

牛魔王道:“你有個甚法力,在此言說?且來與我打幾下,看看你法力。”

說罷。

牛魔王提混鐵棍就打,果是心猿不定,張狂桀驁。

姜緣知識牛王難說,若教其為護法神,必以神通降之,正如木母那般。

此般非與二郎神那等試弄,真人未有留手意,只見其口一張,三昧真火吐出,此火一出,是以‘紅焰騰騰,大地有光千里赤’。風狂火盛,唬得府中人馬跑的跑,顫的顫,躲的躲,慌的慌,無有敢近前者。

牛魔王見火盛,驚叫:“好火,好火!夫人速退!”

羅剎女怎敢近前,只恐真火焚身,害了性命,遠遠退去,說道:“大王莫與真人斗法!”

牛魔王捻著避火訣,怎料真火不受,只得速退,說道:“夫人將芭蕉扇與我,我與之斗法!”

羅剎女不敢不從,只將芭蕉扇遞去。

牛魔王接過芭蕉扇,念聲口訣,幌一幌,一扇陰風,將三昧真火扇退,火勢一轉,朝真人方吹去。

卻說這芭蕉扇,乃是開天辟地來,昆侖山后,一太陰精葉,端是了得,神通奈不得陰風。

真火順風燒起,姜緣火候一息,將真火平之。

牛魔王不依,二扇芭蕉扇,陰風刮起陣陣,此風非和風,非熏風,非金風,非朔風,亦非花柳松竹風,非東西南北風,乃是陰風,一刮飄八萬四千里,人中了如旋風翻敗葉,非有留云之能,斷是止不得。

姜緣見了,任陰風吹刮,他紋絲不動,緣是他這日月紫袍,腰間豫鼎,體中神通,俱有護身周全之力,陰風刮不動,天火燒不穿,惡水侵不得,二寶護身,他怎有懼之。

牛魔王暗道:“難纏。”

他使芭蕉扇三扇,陰風更盛,動不得姜緣。

姜緣口中念訣,將金公神通使出,指定牛王手中芭蕉扇,但見地氣濁濁,將芭蕉扇神威收去。

牛魔王再扇,芭蕉扇起陣小風,起的是東風,再無威能。唬得牛王連念口訣,再扇芭蕉扇,亦無效力,不明所以。

姜緣笑道:“好牛兒,你此扇再無效力矣,且看我神通。”

真人口中念訣,使個‘移山’的本事,遣來四座大山,壓在牛魔王左右肩上。

牛魔王叫道:“我量你有個什么重身法!我有擔山本事,你壓不得我。”

姜緣聞說,口中念訣,再遣三十二座名山來,湊足三十六座大山,以應天罡數,壓在牛魔王身中。

牛魔王擔山不得,力軟筋麻,七竅噴紅,叫道:“擔不得,擔不得!”

真人復使個‘袖里乾坤’的手段,把袖袍迎風一展,籠住牛魔王,裝入袖中,任是牛魔王如何使手段,出不得袖中。

降伏牛王也。

羅剎女急向前,慌忙跪在地上,磕頭禮拜道:“真人,真人!我家大王絕無冒犯之意,望乞真人饒我家大王一命。我夫妻愿為真人護法神,再無二心。”

姜緣將大山歸位,袖中一張,像撮傀儡一般,從袖中將牛魔王拿出,問道:“你覺我法力如何?”

牛魔王跪伏在地,磕頭不計其數,道:“真人神通廣大,我愿為真人護法神也。”

姜緣笑道:“果真?”

牛魔王道:“果真。”

姜緣道:“我卻不欺你,你隨我修行,自有好事。若教我山中閑時,你可歸家,與鐵扇公主共聚,我門下亦無吃齋等規矩,只道你不作惡,葷類任你吃,如何?”

牛王叩首道:“愿也,愿也。”

姜緣手拈拂塵,笑道:“我與你些許時日,與家妻敘舊,再是隨我歸山。”

老牛道:“遵令。真人,我卻在外惹一禍事,真人不若我等先在山妻府中避一避如何?”

姜緣問道:“你惹何禍,且說我聽。”

老牛說道:“真人不知,我與一妖猴曾結拜為兄弟,那妖猴欺天,將天上蟠桃會攪了,偷吃老君金丹,乃是天大禍事。我卻與其有親,須躲哩。”

姜緣聞言,心中了然,知是那猴頭教二神亂心,生了不良,他說道:“你卻不知,家師乃是大神通者,你與我走,任是何等禍事,與你無干。”

老牛拜禮道:“愿隨真人去。”

姜緣使其與羅剎女敘舊,他方騎白鹿山間靜修。

不覺半月馀,正值金風吹起時。

牛魔王抖擻精神,持混鐵棍出洞府,不知何處尋一頂水磨銀亮熟鐵盔,身著一副絨穿錦繡黃金甲,一雙眼光如明鏡,兩道眉艷似紅霓,口若血盆,齒排銅板,真乃兇神。

老牛出洞府,在山頂處,尋得姜緣,拜禮道:“老爺,我來也。”

姜緣張望,笑道:“不錯,隨我歸家修行,你心猿不定,日間多以修心。”

老牛道:“老爺,修心不如修法力哩。”

姜緣笑罵道:“主客顛倒,你法力通玄有何用處?”

老牛道:“老爺,法力通玄,主客顛倒亦無人奈我何。”

姜緣道:“你這廝,教你修心,莫要爭辯。”

老牛應聲,不敢有誤。

姜緣遂騎白鹿歸方寸山,牛魔王持混鐵棍隨行,護衛周全。

真個光陰迅速,不覺半載去。

姜緣終騎白鹿,與牛魔王歸靈臺方寸山,行至山間,牛魔王左右亂望。

姜緣道:“你待怎地?”

老牛笑道:“老爺不知,我從前多聞此山,未曾來過,今初登此山,看個夠哩。”

姜緣道:“你常住此山,莫急一時。”

老牛道:“老爺,常聞山中洞府光景不俗,今見此山,可窺一二。不知老爺作府主那輩弟子。”

姜緣道:“家師門下有十二字輩,我乃頭輩大弟子。”

老牛喜笑顏開,說道:“既如此,老爺定是衣缽,日后偌大洞府,歸老爺哩,那時廣散金銀,客似云來,真造化也。”

姜緣道:“你這老牛,莫生事端,將心猿收了,好生修心。”

老牛閉口不言,絕不再說。

少頃間,行至三星仙洞前,姜緣將白鹿放歸山間,叮囑修行修心,遂入洞府為老牛尋間靜室,功畢,方瑤臺前拜見祖師。

姜緣整衣上前,行至祖師跟前,拜禮道:“師父,弟子歸家矣。”

祖師上前將童兒扶起,笑道:“童兒既歸,料是功成。”

姜緣道:“正是。”

祖師道:“你且說我聽。”

姜緣說道:“師父,弟子此出,乃往南瞻部洲灌江口去,為解救那鹿兒,在灌江口與二郎顯圣真君結交,相談甚歡,復與其試弄神通,略勝一籌。復往翠云山中去,知識護法神乃為牛王,然牛王不在府中,是故弟子靜修以待數十載,方待牛王歸來,以神通降之為護法神,今時功成歸來,與師父相見。”

祖師笑道:“那二郎顯圣真君如何?”

姜緣說道:“妙人。弟子頗喜其性子,當結友人。”

祖師笑意盈盈,道:“那牛王如何?”

姜緣道:“神通不足,武藝絕倫,心猿不定,木母逞兇,喜口舌之快,色心大起。”

祖師道:“不錯,你有何法子,使其收心猿木母?”

姜緣搖頭道:“弟子勸過。”

祖師道:“我與你一符,你使牛王吞下,再不敢呈口舌之快,不起色心。”

說罷。

祖師與一符姜緣。

姜緣拜禮接過,謝祖師深恩,遂道:“師父,弟子歸前,聞牛王有言,悟空師弟闖下大禍矣。”

祖師道:“此事早前有人來報,我知矣。此乃定數,既主客顛倒,定生災殃。此事不理,那猢猻既生不良,任其受災,他年災滿殃消,自是道滿。”

姜緣沉吟良久,說道:“師父,弟子明矣。”

祖師道:“童兒,我知你心有不忍,那猢猻既不修心,當受災難,此乃其道,往后年數,災難不止,修金丹時易,渡災難時難。若教其有性命之危,你若相救,我不攔你。”

正是‘天之無恩而大恩生’。

姜真人修道千難萬難,生死茫茫,劫難害命,道阻且長。天地生成的猴王,一二載間丹成,諸般神通自修自煉,更甚者如‘法天象地’這等大神通,無師自通。

真人之道,道成無阻,逍遙天地間,三界少有勝其者,神通廣大。

猴王之道,道成多難,劫數不止,五人不降,災殃不計其數。

姜緣深深的唱了個喏,說道:“弟子領命。”

祖師道:“童兒,你且好生歇歇,過些年數,我欲使你學一神通妙法。此神通你若教習全,你足以開洞府,余般神通,你慢學即可。”

姜緣問道:“師父,是何般神通?”

祖師笑道:“來日你方知得。”

姜緣聞說,只得作罷,待祖師與他言說時,他自見分曉。

祖師遂使童兒回靜室歇歇……

上一章  |  西游:開局拜師菩提祖師目錄  |  下一章
加入書架后可以自動記錄您當前的閱讀進度,方便下次繼續閱讀.
在搜索引擎輸入 "西游:開局拜師菩提祖師 黃鶴樓" 就可以找到本書
其他用戶在看:
黃鶴樓文學 - 免費小說閱讀網 www.hhlwx.com
聯系我們: hhlwx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