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文學
 
首頁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搜索:
 
您當前所在位置:黃鶴樓文學>>西游:開局拜師菩提祖師

第一百四十章 糊涂鬼,取經人行至金兜山


簡體手機版  繁體手機版
更新時間:2025-02-06  作者:阿牛要吃菜
 
光陰迅速,不覺半載馀。

三星仙洞安寧幽靜,不曾受擾。

自紅孩兒歸來后,姜緣不曾使其外出,只留在府中,教其養性修真。三星仙洞素來幽靜,得紅孩兒歸來,有些鬧騰,添二三分熱鬧,人氣,錦上添花。

一日。

姜緣于瑤臺上,喚集重陽在班中入座,他登壇高坐,手持戒尺,外披紫袍,他問道:“重陽,我聞真見言說,你近來讀書有惑,可是如此?”

重陽拜禮道:“有所不解。”

姜緣道:“既如此,怎不來尋我?”

重陽道:“多感師父救我苦海中,自知師父平日喜靜,不敢叨嘮師父,平白擾了師父修行。”

姜緣笑道:“你既入我門下,自當為你解惑,你平日有惑,自當尋我。”

重陽拜道:“弟子拜謝師父。”

姜緣道:“無須這般,你且說與我聽,有何不解之處。”

重陽道:“師父,弟子近來讀至道書,此書乃師父所著,書中所述,令我歡喜,故我常常讀之,怎奈學識淺薄,不明書中言說。”

姜緣道:“我曾著書許多,道書有三卷,你言說的,是那一卷?”

重陽道:“乃金丹一卷。”

姜緣聞聽,知了重陽所說是那一卷書,他昔年成道,曾將自身修習金丹些許感悟制書,放于藏書室中,只因此書不起眼,再者內容晦澀難懂,再者二神紛擾,使人讀之即棄,棄之如履。

未想那卷書教重陽得之以讀。

姜緣笑道:“你讀此書,有何感悟?”

重陽道:“晦澀難懂,不明真意。”

姜緣問道:“你讀此書時,可有紛擾?”

重陽道:“有所紛擾。”

姜緣再聞:“怎說?”

重陽道:“師父,弟子持此書時,心中常有所亂,似有魔障作祟,不使我安寧。”

姜緣笑道:“你如何所做?”

重陽道:“不理不睬,只教一心讀書,怎奈不明真意,只覺書中文字,使我倍感親切,十分喜愛,讀之不明,亦使我歡愉。”

姜緣聞之,心中暗道:“這弟子曾為寶梁國太子,蒙受大難,心死道生,元神有明。今時見正道,乃元神指點,故于此書,倍感親切,再者重陽亦有抑二神之功,方有如今,是個修行正道的。”

他遂道:“重陽,你且將那書取來,我說與你聽。”

重陽領命而去,不消多時,取了一書來,放于姜緣身前。

姜緣將書打開,以書中字句,結合自身所修,教導重陽。

重陽洗耳用心,將真人所說切記,不敢有誤。

如此講述,過去三四個時辰。

姜緣方才講得些許,若要講完,須是三四日,他見重陽疲倦,知其所記頗多,須好生歇息,融會貫通,方能聽講。

真人并不強求,遂使重陽持書回去歇息,待他日再講與其聽。

重陽拜謝真人深恩退去。

姜緣正要回室中靜修,行至瑤臺小道,忽有祖師吩咐來。

“童兒,門外有個糊涂鬼,且去招待一二,再使其離去。”

姜緣聞聽祖師吩咐,遙拜祖師,方是往府外去,他不知祖師何說‘糊涂鬼’為何,只道出府一觀。

真人出府,將府門打開。

但見府外有個漢子,見了真人這般仙家氣象,慌了道:“神仙,弟子起手。”

姜緣張望,見這漢子頭圓頂天,足方履地,胸中有點靈光,言說間自有回聲,乃是個生人,若是鬼魅那等,但有出聲,絕無回聲,此怎個是‘糊涂鬼’。

他道:“你是那里來的?”

漢子道:“神仙,神仙!我是海外來的,受帝命來,只道‘方從海外來’,故遣我遠渡汪洋大海,尋仙問道,求個靈丹妙藥,今游方登界,終見神仙,請神仙恕我無禮。”

姜緣道:“既受帝令,請入府中。”

說罷。

真人迎漢子入府中,沿途漢子兩邊張望,驚嘆連連,正是初入洞天福地,窺得仙家居所。

真人在樓臺設席禮待漢子,坐于席間,真人問道:“不知高姓?”

漢子慌忙拜禮,說道:“神仙,弟子姓個‘林’。”

姜緣笑道:“你言說你受帝令,不知你受那位陛下的命令,來我山中?”

林漢子說道:“不敢欺瞞,神仙,我奉帝徹令來。”

姜緣問道:“何年何月何日來?”

林漢子答道:“天漢三年七月二十,帝巡東海,有感身心疲倦,日漸蒼老,曾聞‘海上有不死之草,生瓊田中,一名養神芝,其葉似菰,生不叢,一株可活千人’,故遣我等一眾一百零八位,遠赴汪洋,尋仙問道,求個靈丹妙藥,好教長生不老,使國昌隆。一行眾人,今不知生死如何,只我有個福氣見神仙,望請神仙賜長生不老藥,弟子再三拜謝。”

說罷。

林漢子起身朝上磕頭,不計其數。

姜緣聽之,問道:“你可知,此間何年?”

林漢子道:“我自天漢三年而出,不知光陰,沿海而行,渴時摘果,餓時狩獵,料想有個十年。”

姜緣道:“你哄我不成?”

林漢子戰戰兢兢的,慌了道:“不敢哄騙神仙,望神仙明鑒。”

姜緣指定林漢子,說道:“你自南瞻部洲來,今在西牛賀洲。然南瞻部洲處,已是貞觀之年,天漢三年至今,有六七百載,今國大唐。”

林漢子聞聽,唬得一跌,幾乎魂飛魄散,他顫道:“神仙,莫要胡說,莫要胡說。分明是天漢三年,出行不過十年,怎地有六七百載。若如神仙那般言說,我如何活得六七百載?”

姜緣道:“你路中可有遇何人?吃得何物?”

他見漢子胸中一點靈光隱現,料其有高人指點,保全性命。

林漢子道:“路中不知行在何處,吃一紅果,吃完身輕神爽,再有曾見一倒騎青牛的老道,曾傳我篇經文,只道驚慌時,念來驅散。”

姜緣道:“正是如此,你性命保全,你卻是個糊涂鬼,不知年數幾何,今有六七百載去,人間改朝換代,你求之靈丹妙藥亦無用,早早離去,尋個安生處。”

林漢子聽了,腮邊落淚,悲道負了帝恩,許久后,拜別于姜緣,離了洞府,往外而去。

姜緣送離后,方歸祖師靜室,與祖師見面。

靜室之中。

祖師盤坐在蒲團之中。

姜緣近前拜禮。

祖師遂使童兒落座蒲團,說道:“童兒,此間有所惑否?”

姜緣問道:“師父,確有所惑。此糊涂之人,當是誤食靈果,添多壽數,再得老君所傳,不知如何,行至三星仙洞。”

祖師道:“童兒,此乃老君有意指引其來,使你我為其解惑,此人昔日本來面目即將迷失,乃是老君下凡以渡之,怎奈這等年數而去,仍是不曾打破盤中之謎,今時行至此處,斷了緣法。”

姜緣道:“可是昔年老君帶弟子去天界習全外丹道前所渡之?”

祖師道:“正是。”

姜緣問道:“師父,若是這般,老君之功,豈非無用?”

祖師笑道:“童兒,緣法非一人之功,老君已渡,此人不得打破盤中之謎,緣法自是落空。一人之緣法,如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不得門道。”

姜緣聞說,心有恍然,問道:“師父,此亦如天地之數,陰陽之立,萬物皆入其中。”

祖師道:“然也。”

姜緣道:“師父,弟子或是知得‘煉丹’神通為何。”

祖師搖頭道:“你知便好,不可言說,莫教六耳聽去,你知卻不曾所為,安心習全外丹道,待你習全時,再談神通。”

姜緣遂拜服。

祖師道:“老君過些時日,將臨此處來,與我論道,那時你隨我身旁聽之。”

姜緣道:“弟子多謝師父。”

祖師道:“不必言謝,且去,且去。”

姜緣方才離去,回歸靜室,養性修真。

話表取經人一眾,自號山一難后,西行路上前行,又曾經歷數難,一難在那黑河中應下,一難在車遲國中遇三怪而應下,再有遇到金魚怪一難。

此等災難下,有孫行者護持,雖有挫折,但卻未曾傷害性命。

此日間,取經人一眾西行,正值嚴冬之景,朔風凜凜。

這等寒冬動不得取經人一眾西行之心。

一眾西行,路遇一高山而停,此山乃是‘金兜山’。

唐僧騎在馬上,遠遠眺望,但見此山險峻,怪石奇多,路窄崖高,是個難行之處。

長老指定山中,說道:“悟空,你來。”

行者聞言而前,問道:“師傅,怎說?”

長老道:“此山險惡,恐有妖邪害我,徒弟你要當心,護我往靈山。”

行者道:“師傅,你莫要憂心,有道是‘出家人無眼耳鼻舌身意’,只要師父耳不聽聲,鼻不嗅香,舌不嘗味,身不知寒暑,意不存妄想,聽老孫的,定保你無有害命之危,行至靈山,再有險惡之山,也奈不得你。”

八戒挑擔上前,道:“哥啊,你又來了,一同西行,我不見有甚長進,你言說頭頭是道,像個出家人哩。”

行者扯住八戒,說道:“師傅,再者莫要聽信這呆子的,不教他牽馬,不聽他言說。”

八戒嚷嚷道:“哥啊,我是個信人。”

行者笑道:“你若是個信人,世上無有非信人哩。”

八戒心中暗罵弼馬溫。

唐僧嘆道:“徒弟們,莫要爭吵,如今走來,料有些光陰,真不知何時方能功成。”

行者道:“師傅莫慮,只道是你見性志誠,念念回首處,即是靈山。”

唐僧合掌道:“受教。”

取經人一眾上山,行那崎嶇山路,冒雪沖寒,不知幾時,天色將黑,唐僧停下,遠遠張望,但見前方有樓臺高聳,房舍幾間。

唐僧說道:“徒弟們,這一日行這山路,不曾歇息用齋,又寒冷難耐,那前方有樓臺房舍,不若去化些齋飯,住宿一晚再走。”

八戒道:“是啊,哥你不知,我這擔子又重又滑,行山路受累哩。”

行者聞聽,使個‘望氣’的功夫,睜眼去看,但見那遠處,兇云隱隱,黑氣環繞,絕非是個善地,有妖怪在其中。

行者說道:“師父,那可不是個好去處,定有妖怪在其中。”

唐僧問道:“那處有樓臺房舍,燈火輝煌,怎不是好去處?”

行者道:“妖怪最善變化。有些妖怪最喜裝作擺渡的,將身子化作渡船,待你進去了,將你一口吃下。有些妖怪最喜變作樓臺房舍,等師父你這般路客,有進無出。”

唐僧唬得戰戰兢兢的,說道:“既如此,那便不入,然我腹中饑了,須尋個法子。”

孫行者說道:“師父若饑,且請下馬,此處尚是平整,在此處坐,我去別處摘個果子,化個齋飯與你。”

豬八戒將擔子放下,說道:“哥啊,化些齋飯與我。”

行者道:“你莫要亂言亂語,自有你的。”

豬八戒喜笑顏開。

行者從包袱中取出缽盂,拉近沙僧,說道:“沙師弟,你且看好,莫要再前進,前路定要妖魔作祟,若是前進,必遭害也。”

沙僧深深的唱了個喏。

行者正要離去,忽見前方黑氣浮動,他回身道:“師父,我知你等無甚坐性,我當離去,又恐你等前進,遭了妖魔害,這般,我近來自悟得些許神通,我與你畫個圈,你等莫要出圈,憑他什么虎豹豺狼,妖魔鬼怪,絕不敢來害。我見那前方黑氣有變,若你們出圈前行,必遭所害,切記,切記。”

唐僧道:“悟空安心。”

行者掣出金箍棒,口中念咒,圍繞著唐僧三人一馬,畫了個圈,著八戒與沙僧執刀兵立在兩邊,震懾妖魔鬼怪。

行者道:“如此,我方離去。”

唐僧道:“悟空且去,當化齋速速歸來。”

行者轉身要走,心有疑慮,本想將這呆子一塊扯走,但恐少了人,沙僧護不得。

行者心中暗道:“罷,罷,罷。若是這般不聽,遭害也該。正如大師兄曾與我言說,說多反遭嫌惡,我說之無益,教他人真真切切記下方是。”

想罷,一路云光,往外而去。

行者卻怎知山中住個‘兕大王’,此妖有個天大本事傍身。

請:m.llskw.org

上一章  |  西游:開局拜師菩提祖師目錄  |  下一章
加入書架后可以自動記錄您當前的閱讀進度,方便下次繼續閱讀.
在搜索引擎輸入 "西游:開局拜師菩提祖師 黃鶴樓" 就可以找到本書
其他用戶在看:
黃鶴樓文學 - 免費小說閱讀網 www.hhlwx.com
聯系我們: hhlwx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