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這!
朱允熥面帶感激的道:“大哥,謝謝你。”
“對我,你就無需如此客氣了。”
“你在軍中好好磨練,他日,我希望你真的可以獨當一面。”朱應充滿期許的說道。
朱允熥連連點頭:“臣弟絕對不會讓大哥失望。”
“好了。”
“去休息吧。”
“還有這些拿下去,不要耽誤了修煉。”
朱應說著。
從桌子上拿出了早就準備好的煉骨散,還有煉體丹,一個小包裹直接就對著朱允熥丟了過去。
“謝大哥。”
朱允熥立刻接過來,立刻道謝。
如今他在戰場上之所以擁有蠻子難以抵擋的勇力,可不是靠著他的一腔熱血,而是自大哥這里得到的修煉之法。
不然。
以他一個貴公子的身份,自然是在軍中吃不消的。
“劉磊。”
朱應又開口道。
劉磊立刻道。
“陳松,雖不是王衛,但對孤的忠誠可鑒,以后仍按王衛額外的丹藥供給。”朱應沉聲道。
“臣領命。”劉磊立刻道。
而陳松則是感激無比。
“臣多謝殿下隆恩。”陳松立刻跪地一拜。
“免了。”
“好好活著,好好修煉。”
“你這一條手臂,未來未必不能再鑄。”朱應對著陳松說道。
“臣誓死報答。”陳松鄭重回道。
“好了。”
“下去吧。”
“明日還有諸多軍務,今晚好好休息。”朱應也沒有多說什么,更沒有拉著朱允熥敘舊交待,在這戰場之上,有時候說多了也無用。
朱允熥與陳松恭敬見禮后,便緩緩退了下去。
“如今允熥公子相比于曾經在應天的文弱,的確是多了幾分男兒守土之氣。”
“不過允熥公子手臂上有傷,殿下為何不過細問問?”劉磊恭敬問道。
“如今的他就是我大明一個普通的軍人,這一戰下來,不知有多少如他一樣受了傷,甚至是送了命的。”
“如若孤關心他,何人來關心那些將士?”
“記住。”
“在這戰場之上,對待吾大明將士,孤一視同仁。”朱應沉聲說道。
劉磊所看到的是自己與朱允熥的兄弟之誼,但朱應看到的則是全軍。
眼界自然是不同的。
出了王衛營帳。
“允熥公子,你竟然是太孫殿下的親弟弟。”
“你……”
陳松與朱允熥離開,路上,陳松難以掩飾震驚之色。
“陳大哥。”
“朱允熥在應天是,在大哥面前事,但在軍中只有朱通。”
“我身份的事情還請陳大哥不要外泄。”
“我不想因為我的身份帶來一些影響。”朱允熥則是正色回道。
“放心吧。”
“此事我不會亂說的。”陳松也是立刻點頭承諾。
翌日!
天初亮。
后勤軍準備的飯食送到了各軍。
不過也有晝夜不停抓俘的將士,直至現在才得以輪換下來。
朱應所在主營內。
“如今戰況明朗。”
“韃靼南下之軍已被我軍徹底擊潰,就算有一些元軍逃了,那也成不了什么氣候了。”
“不僅僅是軍力大損,更因為韃靼大汗還有其大將軍都死在了殿下手中。”
“韃靼,短時間內不可能凝聚一體。”
“這正是我大明乘勢全力北伐的大好時機。”徐輝祖沉聲說道,帶著一種堅定。
“徐將軍。”
“韃靼之危局雖然已經解了,但在我大明遼東,數十萬韃子還在全力進攻。”
“雖然韃子不比韃靼戰力,但人力擺在了那里。”
“不得不重視。”藍玉此刻開口說道。
此話落。
營帳內不少將領也是紛紛點頭。
顯然。
韃子南下,雖然戰力不如韃靼,但架不住他們人力不少,而且還分為許多部,從遼東各處襲擊,遼東雖然如今已經有大軍駐守,但也免不了吃一些虧。
“韃子。”
“暫且不急。”
朱應則是緩緩開口,帶著一種深思熟慮。
“要滅,就先滅最強的。”
“先滅韃靼,再定韃子。”
“收拾了這兩個后,就再看戰局如何。”朱應沉聲說道。
此番有此深思熟慮。
實則是朱應考慮之后的結果。
韃子!
建州,東海,海西三部。
加起來的兵力的確是不少。
可是在這個時代,除了建州的兵器裝備稍微好上一些,其他的兩部韃子根本就不算什么,成不了什么氣候。
而建州韃子與韃靼一比,那戰力就更加弱了。
在歷史上。
有一個著名的戰役。
成化犁庭!
那一戰,大明幾乎將遼東之外的建奴給鏟平了,讓他們損失慘重,可惜并沒有徹底,也造成了最后大明內亂,讓他們有機可乘。
當然。
在那個時代,還是因為內亂加劇,奸人太多了。
不過。
既然朱應來了,自當改變。
等解決了韃靼。
這建州三部,朱應一定會解決透徹,不會留下任何后患來。
屈辱歷史,不會再發生。
在這個世界內,華夏將永遠屹立。
“關于遼東戰局,臣到倒是有一個提議。”
正在這時。
自內帳,傳來了一個聲音。
聞聲!
許多將領都是有些茫然的看向了內帳,似乎是不清楚里面出聲的是誰。
“出來吧。”
朱應則是直接開口道。
應聲。
一個身著黑色僧袍的中年和尚從內帳走出,手中還捏著一串佛珠。
“這位是孤麾下幕僚軍師,姚廣孝。”朱應則是對著眾將介紹道。
聞言!
看著這和尚打扮,還是一身黑色僧袍。
眾將都是面帶奇怪之色,不過。
能夠被朱應委以重任,還是軍師。
他們自然是相信朱應的眼界。
眾將也是紛紛抱拳見禮道:“見過軍師。”
“見過諸位將軍。”
姚廣孝也是雙手合十,行了一個佛門禮儀。
“你有何提議?說來聽聽。”朱應直接道。
“高句麗,不,如今應該是叫朝鮮國。”
“如今已經是我大明的藩屬國了,納貢稱臣,尊大明為天朝上國,殿下可上奏皇上,讓皇上下旨讓高句麗派兵襲擾建州三部,守護遼東。”
“倘若他們遵旨為我大明效力,那也能夠解一些遼東之危,給遼東將士減輕一些防守壓力,倘若朝鮮不尊,他日我大明要收拾他們就有理由了。”
“殿下的側妃不正是朝鮮公主嗎?還給殿下生了一個兒子,如果以后真的收拾了這朝鮮國,殿下這個子嗣正好可以用來為王,相當于為我大明開辟了一個真正掌控的屬國了。”姚廣孝面色平靜的提議道。
此話一落。
朱應也是眼前一亮。
這一點。
朱應的確是沒有想到。
而營帳內的眾將也是眼前一亮,顯然也是被這個計策所驚到了,藩屬國,還能這么用?
“軍師言之有理啊。”
“既臣服我大明,這李成桂繼位也是借了我大明的勢,如果沒有我大明的旨意,李成桂想要壓服原本高句麗那些老貴族可沒有那么簡單。”
“如今一道旨意下去,正好可以試試這李成桂。”
“倘若這李成桂不尊,等收拾了韃靼和韃子以后,再收拾他。”
“臣也附議。”
“軍師此策可行。”
眾將一聽,紛紛認同此策。
畢竟。
對付這等小國,如若沒有用處,那大明何必讓他們朝貢稱臣?
“此策的確不錯。”
“但無需去應天請旨了。”
朱應一笑。
直接從桌子上拿出了一封空白的圣旨。
在圣旨上,已然蓋著大明的傳國玉璽。
顯然。
在北上北平之前。
朱元璋為了讓朱應能夠完全順利進行,如果需要旨意的話,也省得兩邊跑了,雖然已經明旨說了,太孫詔諭與圣旨等同。
但很多事情還是認圣旨的,特別是對外。
所以。
在來之前。
朱元璋就準備了很多封空白圣旨交給了朱應。
看到這空白圣旨。
眾將都不約而同的呆住了。
顯然是沒有想到。
不過在心底,也只能暗暗感慨朱應地位的根深蒂固,甚至連空白蓋了大印的圣旨都交給朱應了。
“在孤北上時,老頭子擔心孤很多需要圣旨卻又耽誤時間,所以直接給了孤空白圣旨。”
“此番正好能用。”朱應笑了笑。
直接將提起筆來。
在這空白圣旨上寫著。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今有建州,海西,東海三部興兵犯吾大明遼東邊境,朕,命你朝鮮國興兵北上,襲三部部落,欽此。”
沒有過多的廢話,朱應在這圣旨上直接就寫明了要求。
總而言之。
朱應也不管李成桂到時候會不會出兵,如果出兵,那就讓他朝鮮國再安然一段時間,可如若他不出兵,那以后大明收拾他就有足夠的理由了。
“此旨意以朝廷名義發往朝鮮。”
“無需多說什么,讓李成桂按旨動兵。”朱應直接將旨意對著身邊的劉磊一遞。
“臣領命。”劉磊立刻應道。
“恩。”朱應點了點頭,又看向了眾將:“此番元軍大損,戰馬輜重得到不少。”
“粗略估算多少?”
朱應看向了李景隆。
“回殿下。”
“俘獲戰馬超兩萬匹,俘獲元軍粗略估算下有七八萬人。”
“面對我軍圍剿,陷入重圍內的元軍除了投降別無選擇。”
“只是也有很多元軍假意投降,最終讓我軍將士吃了不少虧。”李景隆立刻回道。
“假意投降?”
朱應眉頭一皺。
只是思慮一刻,當即道:“傳孤令,以后接受敵軍投降時,必須慎重對待,如果在其中有人假意投降,直接將那一批投降之人全部殺了。”
“此令,全軍施行。”
話語間。
朱應掃過眾將,充滿了告誡。
在朱應的心底,那些元軍降卒雖然是勞力,未來能夠帶來不小的價值。
但他麾下大明將士的命才是最金貴的。
如果因為抓俘虜而讓將士受損,那朱應就要讓那些假意歸降的人陪葬。
“臣等領命。”
對于朱應這個決定,所有將領都齊聲附和。
他們可不是開口仁義道德的腐儒,都是武將。
在朱應麾下,可沒有那么多顧忌。
“好。”
“傳孤令。”
“騎戰營,隨孤北上追擊。”
“步戰營壓上。”
“至于神機營,穩步推進跟上。”
“接下來的戰爭,不會有大規模的兩軍列陣了。”朱應沉聲喝道。
“臣等領命。”
眾將齊聲領命。
“另。”
“姚軍師將代替孤鎮守于這北疆邊境,有關于據點修筑,乃至于位置修鑄,邊軍押送降卒,調兵駐防。”
“一切由姚軍師負責。”
“他的話,便是孤的命令。”
“任何人違抗,便是違逆孤的詔諭。”
“此劍,便是孤親臨。”
在這交代將令的最后,朱應又授于了姚廣孝運籌帷幄之權,穩固北疆之權。
話語間。
直接將放在一旁的倚天劍對著姚廣孝一遞。
而姚廣孝顯然也沒有想到朱應會這般看重他。
昔日。
他可是燕王府的幕僚,或許能夠出謀劃策,但不會得到任何實質性的權柄,可朱應卻根本不在乎這一點,此番所賜權柄毫無疑問,很大。
北疆十幾萬邊軍,郡兵都歸于他調度。
絕對的大權。
“真的如此信任貧僧?”
姚廣孝有些呆愕的看著朱應,聲音都有些發顫。
“孤,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再而。”
“如今是大明,是華夏對外開疆拓土,取萬世之名。”
“如若亂來,那可是背負萬世罵名,孤不相信你這個追求萬世留名的和尚想要背負這罵名。”朱應當即笑著說道。
聞言!
姚廣孝也沒有再多言,而是面向朱應,緩緩跪下,行了一個大禮。
然后雙手捧起了朱應手中的倚天劍。
“臣姚廣孝。”
“領命。”姚廣孝大聲道。
“好。”
看著姚廣孝接受此任,朱應十分滿意的點了點頭。
此間也真的可以放心了。
以姚廣孝的能力,絕對能夠將據點駐扎,邊軍調動之事處置好。
朱應清楚他有這樣的能力,此刻他能夠接受這重任,也足可見姚廣孝是想要博取那萬世之名。
開疆拓土,華夏大明一統世界。
這,便是姚廣孝新的追求。
而非曾經的屠龍術。
“諸位將軍。”
“事不宜遲。”
“動兵吧。”
“北伐,從今日起開始。”
“為大明開疆,為華夏拓土。”朱應大聲喝道。
“臣等義不容辭。”
請:m.badaog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