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文學
 
首頁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搜索:
 
您當前所在位置:黃鶴樓文學>>開局被曝假世子,我當場就職皇帝

第二七三章 斬謝謙


簡體手機版  繁體手機版
更新時間:2025-09-03  作者:敲竹
 
劍閣之外,洞龍湖水波不興,宛如一面巨大的鏡子,倒映著天空之上那亙古未有的奇景。

那并非單純的日月星辰移位,也不是簡單的風云變色。

隨著那金色波紋間隔越來越短的一重重擴散,整個世界,從物理的法則到形而上的概念,都仿佛被浸潤到了那金色之中。

天空與大地的界限變得模糊,那天空之上的星河仿佛流淌到了地面上,隨著金紋擴散,塵埃與草木都被暈染,透出內里深邃廣袤的宇宙奇景。

真正地仿佛是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

而天空上的星辰不再遵循固有的軌跡運行,而是圍繞著一個無形的中心,緩緩地、莊嚴地旋轉著,宛如在拱衛著自世界誕生以來,那唯一的“道”。

又一道金色的波紋從中心方向蕩漾開來,一圈,又一圈,拂過山川,掠過江河,也穿透了附近劍閣駐地的大陣。

在顧芳塵的布置下,劍閣弟子聽從閣主寧無珍和“劍圣”寧送君的命令,作為修行者的主力,參與了這場大戰。

如今正駐扎在戰場不遠處的一座山峰之上。

而此刻,無論是在山峰上休憩,還是在戰場上廝殺的所有劍閣弟子,全都不約而同停下了動作,驚訝地仰望著這片正在被重塑的天空。

還有不少修為較高的長老,面色駭然地伸手折下旁邊的花草,看到了上面出現的異象。

他們不理解這背后所代表的意義,但那股彌漫在天地間的浩瀚威壓,卻讓他們的道心都在不自覺地顫抖。

那是一種源自生命本能的敬畏,仿佛螻蟻仰望明月,凡人窺見神明。

無論這代表的究竟是什么,今天過后,一切注定天翻地覆!

寧送君站在山巔的最高處,身旁的寧無珍亦是神情凝重。

寧送君的手緊緊握著“連星”的劍柄,他的目光穿過天地之間的距離,死死地盯著那片星河的中心。

“這股力量……已經超越了‘道’的范疇,它在……定義‘道’。”

他艱難地吐出這幾個字,心中已經掀起了驚濤駭浪。

寧送君,包括其他的修行者,都曾親眼見過“儒圣”謝謙出手,那言出法隨、改天換地的力量,便已是凡人眼中的神跡。

但此刻,天穹之上那股正在重塑世界規則的力量,卻比謝謙所展現出來的力量更加浩瀚,更加……本源。

謝謙作為一品,固然已經是他們眼中修行者的極限。

但此刻,寧送君所感受到的這股力量,卻已經不是修行者所能抵達的程度了。

如果要形容的話,就仿佛,一個畫師正在擦去舊的畫作,準備重新落筆,而世間萬物,皆是他筆下的色彩。

那金紋,給寧送君的感覺,恰恰如此。

也因此,他心中十分擔憂,這力量太過恐怖,不似是此間修士可以擁有的。

那么……似乎就只有一種可能性。

是“天門”之后的力量!

寧送君心中沉凝,緊緊盯著那星河,緊握劍柄的手指關節都因為過于用力而微微泛白。

倘若……“天門”之后那需要應白首以肉身鎮壓的力量逸散而出,他們又該如何應對?

一旁的寧無珍也是同樣的想法,不斷地下意識捋著自己的胡子,顯得有些沉不住氣。

不過,這會兒又有誰能夠沉得住氣?

而就在此時,那片璀璨星河的中心,一道人影緩緩踏出。

那身影,寧送君再熟悉不過。

即便隔著數十萬里的遙遠距離,即便那身影在無盡星輝的映襯下顯得有些模糊,但寧送君還是一眼就認了出來。

那個從前讓他心中憎惡鄙夷,如今卻叫他刮目相看的小外甥。

“是……塵兒?”

寧無珍捋著胡須的手也停在了半空,蒼老的眼中迸發出難以置信的精光。

他反復確認,最終長長地吐出了一口氣。

“是他!他真的從‘天門’歸來了!”

老閣主的聲音里,帶著無法掩飾的激動與欣慰。

這些時日,他們雖按照顧芳塵的計劃行事,封閉山門,坐視青蠻軍隊過境,隨后又給予蕭盈好的白龍軍全力支持,但心中又何嘗沒有過一絲動搖與擔憂?

那可是“天門”,是連應白首那樣的絕世劍圣都選擇以身鎮壓的禁忌之地,其中存在這什么,都是未知數。

顧芳塵此去,說是九死一生,都算是樂觀的說法。

如今,他不僅回來了,而且是以這樣一種君臨天下、重塑乾坤的姿態,堂堂正正地出現在了世人面前!

這里的“君臨天下”,可不是什么形容詞了,而是實實在在的事實。

那無邊的星空,以及那一道道的金紋,出發點,明顯便是顧芳塵!

也就是說,方才寧送君所感受到的力量,正是屬于顧芳塵的!

寧送君的心情卻比自己的父親要復雜得多。

欣慰與驚喜之余,更多的卻是一種難以言喻的酸澀與失落。

他看著那道身影,仿佛看到了過去的自己,也看到了那個永遠擋在自己身前,為自己遮風擋雨的長姐。

曾幾何時,長姐也是這般光芒萬丈,劍意所至,萬物辟易。

她本該是劍閣,乃至整個天下最耀眼的明珠。

寧送君至今仍記得,劍閣內亂之后,長姐將那把飲飽了鮮血的劍交到他手上時的模樣。

她眼中的光芒漸漸熄滅,變得只剩下溫柔,仿佛忘記了自己是誰。

從那之后,他便成了“劍圣”。

而她,成了鎮北王妃。

那份溫柔并不空洞,那仍舊是寧采庸原本的性格,只是似乎缺少了什么。

寧送君曾以為,此生再也見不到那個記憶中站在自己身前,光芒萬丈的長姐了。

直到她為了顧芳塵,不惜解開封印,展露一品之上的偉力。

但在那之后,她便不知所蹤,如今顧芳塵都回來了,她卻依舊未曾現身……定然是回到了她該去的地方,再也不會回來了。

“若是長姐能看到今日的塵兒,該有多高興……”

寧送君心中喃喃,眼眶竟有些濕潤。

他虧欠長姐良多,因為心中執念,總以為是王府的生活困住了她,每每見到寧采庸那般溺愛顧芳塵,便覺得仿佛是顧芳塵奪走了長姐的自我,連帶著對顧芳塵不假辭色。

直到后來,他才想明白,是長姐心甘情愿。

就在他心緒翻涌,悵然若失之際,一道溫柔而熟悉的聲音,帶著無奈笑意,仿佛穿透了無盡的時光,在他的背后輕輕響起。

“阿送,我不過是出一趟遠門,怎么你說的好像我死了一樣?”

寧送君渾身劇震,幾乎以為自己出現了幻聽。

但很顯然,堂堂二品神道強者,在沒有外力干擾的情況下,并不會出現幻聽。

他僵硬地、一點一點地回過頭,看到了那個本該永遠不會再出現的身影。

一襲黑白水墨裙,一道水紅披帛,寧采庸俏生生地立于他和父親身后,眉眼含笑,溫柔似水,一如往常。

只是,她身上那股屬于凡人的柔弱氣息已經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與天穹之上那片星河如出一轍的浩瀚與深邃。

她站在那里,仿佛就是這片天,這片地。

“長姐?!”

寧送君失聲驚呼,臉上滿是不敢置信,還有難以抑制的震驚和狂喜。

寧無珍亦是老淚縱橫,激動得渾身顫抖:

“采庸……我的女兒……”

寧采庸微笑著走上前,先是給了父親一個擁抱,而后又看向自己的小弟,柔聲道:

“父親,阿送,我回來了。”

她原本受制于“天”道,必須以自身抑制道的增長,無法離開那片被封印的天空。

但如今顧芳塵收束一切因果,回歸現世之時,也同時剝離了道的影響,她便也借著這股力量,暫時掙脫了“天”道的束縛,得以令真身重現,一同回到了現實。

寧送君在方才的失態過后,猛地意識到自己流淚的模樣也肯定被長姐看在眼里了。

他有些窘迫,抬手想擦一擦,卻發現眼淚不知道什么時候已經順著面頰流淌下來。

自從送長姐出嫁之后,他自詡擔負劍閣和長姐的未來,已經很久沒有這般狼狽了。

然而此刻,他掙扎了一下,沒有再故作冷硬,就這樣頂著一臉的淚水,朝著長姐露出了一個十分別扭的笑容。

“嗯,回來就好……回來就好。”

寧采庸莞爾一笑,如春風溫柔,能融化一切冰雪,嗔怪道:

“真是,還和小時候一樣,把眼淚擦一擦,讓你的弟子們看見了像什么樣子。”

寧送君立刻把笑容一收,儀容也全整理了,冷哼一聲:

“看見又如何,他們敢說嗎?”

寧采庸:“……”

有本事你別整理啊。

真是個傻小弟……

寧無珍看著一雙兒女俱全,一如往昔的畫面,心中無限感慨,也想問一問寧采庸許多問題,然而猶豫片刻,最終卻只匯做了一句話:

“采庸,你這段時日,可是進了‘天門’?”

寧采庸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

“可以這么說,但應該叫做‘回’了‘天門’。”

她輕聲將來龍去脈簡單解釋了一番。

好在寧無珍與寧送君實力都不差,要理解目前的情況,并不算困難。

如今那些“道”,或者說是“道”上存在的外來意志,也暫時被剝離出去。

從前一旦泄露出一點信息,就會產生像是伽藍寺那般的慘案,但現在卻不一樣了。

以寧家父子二人的境界,完全可以承受住來自世界觀的沖擊。

“蕭真武想要將塵兒的因果徹底抹去,那些外來的‘道’,也會幫他。”

寧采庸又道:

“他如今正在對抗那被污染的‘道’,也是在對抗這個世界幾百萬年來的沉疴。”

“此戰,便是終結一切的第一步,結束‘傳道’之道的開端。”

她看向遠方天空上越來越明亮的金色,目光沉凝。

“‘衡常’也好,‘萬古同天’也罷,都不過只是自欺欺人的牢籠。”

“真正的‘道’,不在這里。”

“今日,便是這方天地,真正做出選擇的時候了。”

她輕聲道:

“這件事,只有塵兒能做,今后這個世界也許會天翻地覆,但不管如何,都已經不是我們能夠干預的了。”

“我也只能阻攔蕭真武一時……只怕不久,他就要從‘天門’當中脫困。”

寧采庸上前兩步,與父兄并肩而立,注視著遠方。

寧無珍和寧送君對視一眼,沉默著一同將視線投向金色的天空,那匪夷所思的洪爐秘聞固然讓他們心中震撼到無以復加,但正如寧采庸所說,這一場戰斗的級別,已經上升到了他們不能干預的地步。

也許他們將要面對一個完全陌生的世界,不過他們都是心性堅定的強者,既然有了準備,那么不管外界如何變化,他們只要保持本心不移便是了。

寧送君看著長姐,點了點頭,沉聲道:

“只要長姐安好,塵兒也安好,無論何時何地,唯心不易。”

寧家三人并肩而立,一同將目光投向了那遙遠的天際。

那場決定世界命運的最終之戰,已然拉開了序幕。

猩紅色的彼岸花海之中,玄冥抱著懷中沉睡的少女,靜靜地等待著。

他身上的氣息依舊深邃如淵,但那張稚嫩的少年面孔上,卻不再是萬年不變的冰冷,而是帶著一絲難以察覺的溫柔與期待。

他知道,顧芳塵一定會成功。

因為就在方才,他已經清楚地感覺到,纏繞在玄鈴身上的那些金色因果線,那來自“天門”的“道”之枷鎖,正在一根根地崩解、消散。

“道”的根基,正在被動搖。

而作為“道”最直接的體現之一,身為“傳道者”的玄鈴,自然也受到了影響。

原本與她神魂糾纏不清,幾乎融為一體的“道”,此刻仿佛失去了源頭活水,正在逐漸枯萎。

“鈴兒……”

玄冥低下頭,輕撫著女兒白色的長發,聲音中帶著一絲顫抖。

他等了太久,也絕望了太久。

而今,似乎終于出現了真正的轉機。

虛空之中傳來一聲輕鳴,那無數的金色絲線在同一時刻盡數崩斷,化作點點金光消散。

沉睡了千年的少女,那長長的睫毛終于微微顫動了一下。

玄冥屏住了呼吸。

而后,看到那雙緊閉的雙眼,緩緩地睜了開來。

皇天城的外圍早已化作一片廢墟。

曾經巍峨的宮殿群在之前的戰斗中坍塌殆盡,就連參寥柱都已經被夷為平地——就連曾經居住于此的大魏國師,如今也是進攻皇天城的一員主力。

只有那紫極殿,作為儒家最后守衛的皇權國運象征,依舊屹立不倒。

但在四周都是一片狼藉的情況下,這突兀的紫極殿,實在是顯得有點滑稽……

地面上,喊殺聲已經漸漸平息。

蕭盈好率領的白龍軍以及眾多修行者,與堯山書院的弟子們依舊在對峙,但所有人的目光,都被天空中的景象所吸引。

蒼穹之上,那片已經被浸染成金色的星河之下,顧芳塵與謝謙相對而立。

顧芳塵一襲白袍,神情平靜。

他身上并沒有什么特殊的異象,甚至沒有任何修為氣息,就像是一個普通人。

但就在他出現的那一刻,所有人的注意力都不由得落在了他身上。

整片星空,甚至是整個世界,都似乎是在繞著他轉動,讓他們的目光不由自主地就偏移到他身上。

而他對面的謝謙,目光驚駭,已經發現了他的境界,似乎抵達到了一個他無法理解的高度。

然而也僅僅是一瞬間,謝謙便搖了搖頭:

“不,不可能,這個世界根本不可能再有一品以上的境界了。”

他面色扭曲,喃喃道:

“否則,否則我苦苦尋求那么多年……又算什么……”

顧芳塵看著他,讓般若蓮月后退,道:

“你想借由‘萬古同天’,完成對自己‘文’道的驗證,以整個世界的力量,晉升‘真仙’,是嗎?”

謝謙這條路其實還真沒有走錯。

因為蕭真武就是這么干的。

蕭真武能夠晉升到無窮境,成為與道融合的所謂“真仙”境界,便是他將整個現世作為自己的道場,讓“衡常”之道幾乎覆蓋了整個世界。

而謝謙也是一樣的思路。

只不過蕭真武的“衡常”,是橫向的,他在整個空間內建立秩序,讓“衡常”成為了一種默認的規則。

而謝謙想利用“萬古同天”,想要縱向地卷曲整個時間線,形成一個封閉的輪回,借此讓自身的“文”道深入人心。

他早早就察覺到了“天門”的力量是在封鎖整個世界,因此,他才會說在這個世界不會再有一品以上的境界了。

一個世界,只能承載一個有意識的“道”的統治。

這些蠹蟲,是貪婪的,無限擴張的。

它們會自發地排除異己,最終讓這個世界只剩下一個“道”。

因而,這實際上,也是道統之爭。

顧芳塵曾在寧采庸給予的幻象之中,聽到這樣一句話——

“為何?為何?我畢生所求,難道都是一場空?!假的!都是假的!我不信!我不信!!!”

這句話,實際上便是謝謙說的。

從那時起,或許他就已經瘋魔了。

謝謙要晉升,就要徹底改變這個世界的規則,因而他想到了“萬古同天”。

在這個被蕭真武封鎖規則的世界,他不僅僅是作為一條漏網之魚,甚至已經半個身體越過了龍門,要咬住那釣魚之人。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謝謙的確是非同一般的強。

在游戲當中,將他作為明面上的最終BOSS,也是非常合理的。

但可惜……

“可惜到頭來,你所追求的‘道’,也不過只是為人傀儡。”

顧芳塵冷冷地看著謝謙,搖了搖頭道:

“你那可笑的幻夢,今日便要終結于此。”

“副墨”,便是“傳道”之道的最初之因,斬斷了這一條道,才算是真正地斬斷了那些虛假之“道”的傳播路徑。

顧芳塵抬頭看到了自己頂著的解鈴人職業。

他心中恍然,終于明悟了這所謂解鈴人職業的真諦。

點真成假,化假為真。

解鈴還須系鈴人,他要將一切撥亂反正,將這些虛假的,披著“道”的皮囊的偽物,一一肅清,回到這個世界原本該有的樣子。

謝謙死死地盯著他:

“你明白什么?!你又懂什么?!‘萬古同天’不止是我一個人的愿景,也是天下所有讀書人的愿景!豈是我的私心?”

他大袖一揮,指著下方的連綿戰火:

“如今天下之禍亂,皆出自于你,還有你的眾多同黨!若非是你,‘萬古同天’早已實現,如今生靈涂炭,天下遭難,都是你的過錯!”

顧芳塵呵呵一笑:

“當真如此么?”

“倘若你當真沒有私心,如今就該投降才對。”

謝謙立即冷笑,怒斥道:

“一派胡言!我等堅守道義之人,豈能因你一句話,便向你這禍亂根源投降,坐視天下大亂?!”

顧芳塵聳了聳肩:

“道義?你不如睜眼看看,誰更有道義!”

“長公主如今已是民心所歸,所過之處,百姓夾道歡迎,大開城門,連三歲小兒都知道,長公主治軍嚴明,白龍軍起事至今,不取百姓一針一毫。”

“若非你一定要儒家弟子負隅頑抗,守著皇天城不放,今日天下早就太平了!”

“你以為天下大亂的源頭是誰?是你啊老東西!”

顧芳塵的聲音傳到了下方所有人的耳朵里,頓時令不少人一愣。

尤其是一部分因為連日大戰,目睹太多殘酷景象,而心生迷茫的一部分儒家弟子。

原本在謝謙的洗腦之下,他們一直認定,蕭盈好是逆黨叛亂,而他們是忠君愛國、為天下百姓而戰的仁義之士。

然而顧芳塵這么一說,他們現在才發現,原來離了謝謙這把傘,外面根本就沒有下雨!

上方星空,又是一道金色漣漪蕩開,將顧芳塵的話語擴散開去。

他高聲道:

“你們若是不信,此刻大可用你們的一切手段去探查,看看我說的是真是假!”

大部分儒家弟子依舊堅定不移,怒斥顧芳塵妖言惑眾。

但卻又一部分儒家弟子沉默,臉色開始了動搖。

謝謙的面色瞬間變得鐵青。

他感覺到自己與“文”道的聯系,那條他耗費了一千三百年光陰,以無數典籍、戒律、思想編織而成的金色大道,正在被一股無形的力量強行剝離。

這力量并非來自外部的攻擊,而是來自他自身,來自他一手建立的堯山書院,來自那些曾經對他奉若神明、言聽計從的弟子們!

他的道,根基正在動搖!

“妖言惑眾!”

謝謙怒喝一聲,聲音如洪鐘大呂,在天地間回蕩:

“顧芳塵,你竊取‘天門’之力,妄圖顛倒黑白,混淆是非!老夫今日,便要代天行罰,撥亂反正!”

他不能再等下去了。

他必須在所有弟子的信仰徹底崩塌之前,用最雷霆的手段,最煌煌正大的威勢,將眼前這家伙徹底抹殺!

他抬起手,浩然正氣自他體內沖天而起,幻化成水墨書冊。

遙遠的彼方,作為青蠻與大魏界限的“江山半壁”拔地而起,化作一道墨色,融入其中,化作無數文字。

那“江山半壁”矗立在這世間一千三百年時間,代表著大魏恪守了一千三百年的一切儒家思想,也囊括了無數人的信仰。

書冊無風自動,“嘩啦啦”地翻動著書頁,一個個文字都從書中飛出,迎風見長,在空中化作刀槍劍戟、斧鉞鉤叉。

這是儒家的神通——“唇槍舌劍”。

以言語為兵,字字珠璣,亦是字字殺機!

但在謝謙這個“儒圣”手中,威力更加不凡。

那些兵器并沒有多么鋒利或厲害,反而是銹跡斑斑、布滿血跡,乃至是斷裂破損,看上去十分殘破。

但那每一件兵器的背后,都帶著一縷魂魄,一絲嘆息。

甚至,顧芳塵對那些兵器都覺得十分眼熟——

這些兵器,全都來自“江山半壁”前方戰場上,那些死去士兵的兵器!

“儒圣”當真是“儒圣”,這一千多年,他能夠立下如此巨大的威望,便是早就熟練了一切語言和人心作為武器。

謝謙向前一指,冷喝道:

“顧芳塵,你勾結青蠻,弒君叛國,對這億萬大魏將士亡魂,有什么資格言稱大義?”

剎那間,成千上萬的兵刃組成了一道鋼鐵洪流,帶著斬斷山河、裁決眾生的凜冽氣勢,朝著顧芳塵席卷而去。

下方,堯山書院的弟子們看到這一幕,爆發出震天的歡呼,原本動搖的內心,也被這一聲振聾發聵的冷喝給鎮住了。

“圣人出手了!”

“言語之兵,為大道之器!圣人說的沒錯,此人勾結青蠻、西域、陀洇三國,倒反天罡,乃是徹頭徹尾的邪魔,誅殺國賊,正在今日!”

“邪魔外道,人人得而誅之,顧芳塵今日合該伏誅!在圣人的大道面前,也敢妄稱道義?!”

弟子們的神情狂熱而虔誠。

他們中的許多人,都是從小讀著謝謙的經義長大的。

在他們心中,謝謙已經不再是一個單純強大的修行者,更是行走在人間的圣人,是“道”的化身。

圣人是無所不能的,圣人是永遠正確的。

他們看著那道席卷天地的兵刃洪流,仿佛看到了自己信仰的具象化,心中便充滿了無窮的力量和自豪。

然而,面對這鋪天蓋地的恐怖一擊,顧芳塵的反應卻平淡得令人發指。

他只是看著那漫天的兵刃和無數隱約浮現的英魂,輕輕搖了搖頭,然后伸出一根手指,對著那毀天滅地的洪流,凌空一點。

沒有驚天動地的異象,沒有神通的激烈碰撞。

時間仿佛在這一刻被按下了暫停鍵。

點真成假。

“鏗鏘!”

那震耳欲聾的金鐵交鳴之聲,戛然而止。

成千上萬的兵刃在半空中突兀地凝滯,而后,它們的形體如同潮水般褪去,那鋒利的刃口、厚重的質感,其上的銹跡和歲月的斑駁,都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消融。

刀,變回了“刀”字。

劍,變回了“劍”字。

僅僅一息之間,那道由神通化作的鋼鐵洪流,便徹底瓦解,變回了一個個飄散在空中的、閃爍著微光的文字。

很快,它們便失去了所有的力量,洋洋灑灑地落下,最終落在皇天城的廢墟之上,化作了一灘灘普通的墨跡。

被風一吹,便散了。

下方弟子們的歡呼聲,像是被一只無形的大手掐住了脖子,瞬間死寂。

所有人都目瞪口呆,不敢置信地看著這一幕。

“什么?!”

謝謙的瞳孔驟然緊縮,臉上那大義凜然的表情瞬間裂開了。

“不!這不可能!”

他的神通,他引以為傲的“文”道顯化,他積攢了一千三百年的信仰,竟然就這樣被如此輕描淡寫地……被抹去了?!

那不是擊潰,不是抵擋,而是從根本上的“否定”。

“謝謙,你的‘道’,不過是文字所載,傳誦所播。”

顧芳塵的聲音平靜地響起,卻像一記重錘,狠狠砸在謝謙的心頭。

“可文字會騙人,傳誦會失真。你將自己的意志強加于文字之上,再讓你的弟子們去相信這些文字,從而匯聚成你的力量。”

“說到底,不過是建立在流沙之上的空中樓閣,又豈能長久?”

顧芳芳塵一步踏出,身影瞬間消失在原地,下一刻,便出現在了謝謙的面前,一拳轟出。

這一拳平平無奇,沒有半分靈力波動,連特效都不帶,就像是一個不懂武藝的凡人,揮出的最樸實的一拳。

但謝謙卻臉色劇變,霎時間汗毛直立,亡魂皆冒!

他從這一拳之中,感受到了一種無可撼動、無可辯駁、無可置疑的“真實”!

在這一拳面前,他引以為傲的浩然正氣,他苦修數百年的“文”道,都顯得如此的虛假,如此的蒼白無力!

“言出法隨——安身立命!”

謝謙在電光石火之間,傾盡畢生修為,周身空間瞬間凝固,化作一層層由無數經義文字迭加而成的無形壁壘。

這是他的“道”域,在此領域內,他便是法則!

然而,那普普通通的拳頭,卻視那層層迭迭的壁壘如無物,直接穿透了過去,重重地轟在了他的胸口。

那些文字隨著拳風,盡數消散為墨痕,又飛速化為虛無。

“噗!”

謝謙神色一滯,如遭雷擊,隨機一口鮮血狂噴而出,身形如同斷了線的風箏般倒飛出去,轟然撞塌了遠處僅存的紫極殿,激起漫天煙塵。

“圣人!”

“夫子!”

下方的弟子們發出一片驚呼,許多人甚至不顧一切地想要沖上去,卻被一股無形的氣場死死地壓在原地,動彈不得。

他們臉上的狂熱正在褪去,取而代之的是茫然與恐懼。

怎么會這樣?

無所不能的圣人,怎么會被人一拳擊飛?

難道……真的如顧芳塵所說,圣人的“道”,是空中樓閣?!

煙塵散去,謝謙狼狽地從廢墟中爬起。

永遠是一派輕描淡寫姿態的老者,此刻頭發散亂,像個路邊乞丐。

他赤紅雙眼,低頭看著自己胸口那個深深凹陷下去的拳印,眼神中滿是驚駭與不解。

“真……假……你的道,竟然能……定義‘道’?!”

他終于明白了顧芳塵力量的本質。

“我說過,你所追求的,不過幻夢一場。”

顧芳塵收回拳頭,神情依舊淡然。

他一步步往前走,看著謝謙,就像看著一個執迷不悟的可憐人。

謝謙的心神劇震,他雙手顫抖,乃至全身顫抖,他感受到了四周弟子們目光的轉變,他們的惶恐不安,還有對他越來越多的懷疑。

他忽然低低地笑了出來:

“哈哈哈哈哈……幻夢一場?幻夢一場?你懂什么?!不可能的!我追求了一生的東西,怎么可能是假的!”

塵封已久的記憶,如同潮水般涌上心頭。

他想起了很多年前的自己。

那時的他,還只是一個游歷天下的年輕儒生,心懷著為天下蒼生尋出路的鴻鵠之志,相信世間一切人,都可以教化,都可以向善。

他看到過戰亂帶來的流離失所,看到過貪官污吏造成的民不聊生,也看到過因為不同的理念、不同的欲望而引發的無休止的爭斗。

他曾在一個被洪水淹沒的村莊外,親眼看到幸存的災民為了半塊發霉的燒餅而自相殘殺。

他也曾在一個富庶的城池中,看到權貴們為了爭奪權位而彼此傾軋,將整個城市攪得腥風血雨。

那一刻,他意識到,紛爭、混亂、自私……這些才是世界的常態。

人性的復雜與善變,是所有苦難的根源。

他想要改變這一切。

于是,在亂世的末尾,他創立了堯山書院,開始傳播他的思想。

謝謙一意咕行地認為,想要建立一個完美的世界,就必須抹去所有不確定的因素。

必須制定一套絕對正確、不容置疑的規則,讓所有人都遵循這套規則去思考,去生活。

思想必須統一,行為必須規范,世界才能迎來永恒的太平。

他的道,便是在這樣的理念下誕生的。

它是一套完美的、精密的、不容許任何偏差的“程序”。

仁、義、禮、智、信,都被他重新定義,變成了一條條冰冷的戒律。

為了推行他的道,他辯倒了無數宗師,折服了無數強者。

他的追隨者越來越多,堯山書院也成為了天下第一的讀書人圣地。

他看著那些眼神明亮、對他無比崇拜的弟子們,心中曾充滿了驕傲和一往無前的決心。

他堅信,自己正在做一件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偉大事業。

他正在……創造一個完美的世界。

可現在,這個自稱“真實”的青年,卻一拳將他的夢打得粉碎。

“不……不可能!我的道,才是真正的救世之道!是結束一切紛亂的唯一正途!”

謝謙狀若瘋魔,他無法接受自己的失敗。

畢竟,這等同于否定了他一生的追求。

“你的‘救世’,是以扼殺所有人的思想為代價,而你的‘太平’,更是建立在一片死寂的沉默之上。”

顧芳塵的聲音再次響起,如同洪鐘大呂,清晰地傳入了每一個人的耳中,包括下方那些茫然失措的儒家弟子。

“看看你的弟子們。”

顧芳塵抬手指向下方,目光冰冷:

“他們尊你為圣人,將你的每一句話都奉為金科玉律,他們不敢有自己的思想,不敢有任何質疑。”

“因為任何偏離你‘道’的想法,都會被視為異端。”

“謝謙,你不是在教化他們,你是在將他們變成一具具沒有靈魂的傀儡,正如你自己一樣!”

此言一出,下方的弟子們身軀齊齊一震。

天空之上,金紋再度一閃而過,天空的金色變得更加明亮。

正如顧芳塵曾經說的,單純只是文抄,根本撼動不了謝謙的地位,必須要將他的思想根基連根拔起。

在這一刻,在謝謙被一拳輕易擊敗,形象崩塌的瞬間,便是翹起這座大廈最好的時機。

許多盲目信仰著“儒圣”的弟子,臉色瞬間變得慘白。

能追隨謝謙至此,他們自然都是無比優秀的儒家弟子,理所當然,必定都曾有過自己的想法。

或許在某一刻,他們對“圣人經義”中的某一個觀點提出了一點小小的疑問。

但隨后,便被一笑置之,會有無數人的人告訴他們:

“圣人之言,便是真理,豈容我等凡夫俗子置喙?我等只需奉行即可,而不是質疑!勿要多生二心,以致內魔襲擾!”

當時的他們,羞愧難當,認為自己是道心不堅,被心魔所擾。

可現在,顧芳塵的話,像一道閃電,劈開了他們腦中的迷霧。

是啊……為什么不能質疑?

這個念頭一旦產生,便如同燎原的野火,再也無法撲滅。

他們眼神中的堅定開始動搖,狂熱漸漸冷卻,取而代之的是從恍惚之中生出的困惑與懷疑。

謝謙清晰地感受到了自身信仰的流失,他身上的氣息也隨之出現了一絲不穩。

他心中終于出現了惶恐,驚怒交加地吼道:

“住口!休要在此蠱惑人心!小畜生,我千年之功,豈是你能動搖!”

他再度凝聚力量,記載著他一切思想的經卷騰飛而出,無數在他之前的儒家圣賢虛影浮現,口中念誦圣言,無數的文字化作奔騰河流,朝著顧芳塵席卷而去。

然而,顧芳塵只是靜靜地站在那里,任由那無形的文字之力沖刷過自己的身體,卻毫發無損。

甚至連衣角都沒有動一下。

他看著謝謙,負手而立,逆流而上:

“你的圣賢,你的經文,都只是被你曲解的文字,控制別人思想的工具。”

“讓我來告訴你們‘萬古同天’的真相吧。”

顧芳塵環顧四周,開口道:

“你們,真的愿意成為一個沒有自己思想的傀儡嗎?”

“你們寒窗苦讀,修習浩然正氣,難道就是為了成為另一個人意志的延伸嗎?”

“你們的喜怒哀樂,你們的愛恨情仇,難道都是可以被戒律抹殺的虛假之物嗎?”

他的每一個問題,都隨著上方天空擴散的金紋,幻化出那“萬古同天”結局之后的景象,狠狠地敲擊在下方每一個儒家弟子的心坎上。

“不不不!住口!你給我住口!”

謝謙幾近崩潰,口吐鮮血,踉踉蹌蹌擋在顧芳塵面前,怒視自己的弟子們:

“他說的都是假的!假的!”

信仰一寸寸崩裂。

“不……不是的……”

其中一個儒家弟子喃喃自語,“我們……我們是在追求大道……”

“他人的道,真的是你們的道嗎?”

顧芳塵的聲音仿佛在他心底直接響起。

“轟!”

那弟子的腦海中仿佛有什么東西碎裂了。

他猛地抬起頭,眼神中充滿了痛苦與決然,大聲喊道:

“我……我不知道!”

這一聲“我不知道”,仿佛是一個信號。

一個又一個的弟子,臉上的茫然化作了痛苦的掙扎。

他們心中的信仰,那座由謝謙親手為他們構建起來的、堅不可摧的精神殿堂,在“真實”的沖擊下,出現了一道又一道的裂痕。

而謝謙身上的氣息,隨著儒家弟子信仰的集體動搖,如同決堤的洪水般飛速衰弱。

他身后那無數的圣賢虛影、經義卷軸,開始變得模糊、扭曲,最終化作泡影,一一破滅。

“不……不可能……”

謝謙終于露出了絕望的神色,目光頹敗,形容急速衰老,無力支撐他的身軀,“噗通”一聲跪倒在地。

他敗了。

敗在了“道”的根本上。

顧芳塵搖了搖頭:

“有什么不可能的呢?你把自己當做不可違逆的真理太久了,站在高高的天空上,又怎么聽得見這個人間的聲音,你連自己弟子的聲音都不愿意聽啊。”

他走上前,一掌按在了他的頭頂上。

謝謙的身軀猛地一僵,而后,他聽到了天地之間最宏大的一聲嗡鳴。

金色幾乎已經覆蓋了整個天空。

“儒圣”的身體,從腳下開始,寸寸消散,化作了虛無,他身上浮現出一根金色的絲線,被顧芳塵一把抓住,在掌心捏碎。

“傳道”之道,自此斬斷!

與此同時。

天門山頂。

這里常年空寂,唯有那矗立著的“天門”,以及一具坐化的枯槁肉身。

那肉身膝上橫著一把長劍,證明此人的身份,正是上一代“劍圣”應白首。

那“天門”開始震動起來,下方的整座天門山都簌簌落下滾滾石頭,從中間裂成了兩半。

而那道“天門”開始閃爍,似乎正有兩道力量正在互相抗衡。

在僵持了一段時間之后,那“天門”閃爍一下,而后瞬間關閉,竟然就這樣消失不見了。

山頂上風聲呼呼,寂靜一如過去。

“簌簌……”

忽然,那具枯槁的應白首肉身手指動了一下,上面覆蓋著的厚厚塵土早已形成了一個硬殼,因為這個動作瞬間破裂,落到了地上。

那肉身的手緩緩抬起,握住了那柄劍,而后站了起來。

“呼……”

那枯槁肉身吸入第一口空氣,隨即猛地睜開了眼睛,冷冷地看向了皇天城方向。

“顧芳塵,現在,來讓我們真正地談一談吧。”

這具肉身,已經不再屬于應白首,而應當稱呼其為——

始古人皇,蕭真武!

ps:拼盡全力寫了一天,回來一看天塌了,怎么還能有說我爛尾強行完結的,所有的坑,所有的伏筆,我都已經填完了,寫到這里是從一開始的大綱里就寫好了的,從六塵歸真,從顧芳塵第一次進入幻境引發了后來的變動,從九個傳道者,還要怎么樣才能叫做正常完結?

更何況,早在第三卷結束的時候,我就已經反復說過,還有兩卷就要完結的事情

我覺得但凡是認真看了這本書的,都能看得出來結構是完整的,唯一的遺憾,大概就是因為某些因素,被我砍掉的顧憐纖和顧幽人兩條線,以及一些不能拓展的地方,為此我還必須修改大綱,保證劇情的連貫……這真的讓我很累,心累

但也因此,真的十分感謝各位讀者朋友一路的陪伴,愛你們(比心)

上一章  |  開局被曝假世子,我當場就職皇帝目錄  |  下一章
加入書架后可以自動記錄您當前的閱讀進度,方便下次繼續閱讀.
在搜索引擎輸入 "開局被曝假世子,我當場就職皇帝 黃鶴樓" 就可以找到本書
其他用戶在看:
黃鶴樓文學 - 免費小說閱讀網 www.hhlwx.com
聯系我們: hhlwx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