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文學
 
首頁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搜索:
 
您當前所在位置:黃鶴樓文學>>上命昭唐

第354章 石君涉


簡體手機版  繁體手機版
更新時間:2025-08-26  作者:控制變量法
 
三月初七,大軍在一個春雨飄零的日子抵達陜城。

霧靄沉沉的空氣里響著淅淅瀝的雨打聲和噠噠腳步,步騎各軍在虢公山、曹陽墟、太陽渡等處設下營盤。

虢公山,在城二里,俯臨黃河。

這一河段,正是黃河最險惡的水域。當年獻帝東奔,被困于此,欲浮河東下,太尉楊彪力諫:‘此去有灘三十六,非萬乘所當從!’君臣尋船改渡,將去河東,卻見崖高十數丈,只得以繩縛武臣負帝而下。

公卿士卒或匍匐、或自投、或自相砍殺,死者枕藉,最終僅數十人得脫河東。

其兇險若此。

曹陽墟,在西南六七里。也是典故之處,獻帝在這露宿過。

城南還有座高歡部將修筑的軍城。

陜城,就圍繞在這樣一片奇奇怪怪的山原河城之中。

楊軍早已收縮到城。

車駕到達后,在派官員迎駕,并奉上數千頭豬羊勞軍后,楊守亮便城門一關,嬰城自固。

侍從在城西寶輪寺緊緊張張布置行在的時候,圣人攜天后、群臣登上虢公山,觀察陜城。

“這廝,早前還是一副忠臣模樣,怎么越活越回去了?”細雨中,瞧著人馬森嚴的朦朧城頭,圣人表情不豫。

難道還真要在這鳥地方,和楊守亮干一場?

“李懷光、郭英乂、崔寧、克用之輩,朝忠夕反,今反明忠。”韋說凝重道:“武夫之心,向來不可度量。先前攻打李茂貞,靖難大戰,楊守亮出了大力。多年來,朝廷下詔表彰他的功勞,他也言辭懇切的謝恩。此番隔岸觀火,竊以為是圣人給了他二三其德的機會。不如先放過他,以觀后效。”

圣人失笑:“你的意思是,如果我不西征,讓他感覺圣唐就要完了,他就不會觀火?”

“臣……”韋說默認。

“陛下,臣檢舉韋說黨庇奸賊,收了楊守亮的錢。”陸扆叉手道。

“陸侍郎,不利于團結的話不要講。韋公忠心耿耿,省內都是知道的,此乃老成之見。”

“住口!臣子心懷鬼胎,就差扯旗造反,到了韋賊口中,反倒了君王之錯,此非賊而誰也?”

“公言謬也。臣中有好人有壞人,有真忠,有假忠。君王不謹,權力發生動蕩,就會給牛鬼蛇神作亂之間,這正是君不密失臣,臣不密失身的道理,你想質疑圣王的學說嗎?”

“拋開君不密的事實不談。君王善待臣子,正是激勵臣死節。臣得到了多少權力和好處,就要承擔多少職分。以楊守亮的官位待遇,為圣唐去死是理所當然。此古之臣道也。而他因賊勢熾熱坐看叛軍攻關半年,心中自己大于圣人,大于圣唐,這是合適的嗎?”

“正確的。”

“焦御史,你那句拋開君不密的事實且不談,就是說圣人昏庸了?”

“我沒說。”

“那你這句話是什么意思!”

“夠了!”一名武臣昂首喝道:“我等或開國勛裔,或士族門庭,或本朝新貴,或圣人親戚。踐祚以來,轉戰萬里,經年犧牲無算。若楊守亮這樣的人還能位兼將相,我輩又算什么?”

“沒有汝輩這樣的殺材,圣唐怎么可能這多災禍!”

文武大臣的爭論很快就發展為污言穢語。

“停!”圣人雙手一抬,笑道:“都是忠臣,沒有奸臣。罷了。”

楊守亮的舉動,在他有意料之中。

出來混,大家都是看實力說話。你沒有實力,你不行了,你說話都沒人想聽。而在這時代,更不能指望所有武夫都老實。

他們或不甘心,或覺得你可以拿捏,或被蠱惑,或沒腦子,做出這些事并不奇怪。

群臣收聲躬身:“臣等失態。”

“圣君,不能再往前了。”朱瑾又勸道。

圣人一笑,示意大家坐下。

即時搭起的雨棚內又響起一陣衣甲摩擦聲。

諸臣跪在蒲團上,卸劍按膝,眼巴巴的看著圣人,看他有何安排。

雨依然在下,滴滴答答的,山原溪流間彌漫著的霧靄飄進雨棚。

“放,是放不得的。”圣人掃視了一番,長嘆:“不過也不打,在這拉扯住了,不是給別人機會?”

“圣人還指望他投降?都召他過了,不出來!”幾個外戚子弟嘩一下起身行禮:“圣人領著俺們,拿下這叛國狗也罷!朱李都砍得堆尸成山,這幫鳥人現在還想反了天不成?俺們愿為前鋒,踏破賊門,將楊守亮一干殺干凈!”

話音落地,就引起一片附和:“入他娘的,俺們就和漢中佬拼了罷!俺倒要看看誰的戰力強!”

圣人在雨棚里走來走去,只是一瞪眼:“不要動不動就喊拼。”

說著,他雙手一舉:“人家是拿石頭拿城墻跟你們拼啊,不是跟你們拼陣地戰啊!”

一眾武臣紛紛收住了動靜。

可不打,就盼著,能盼死守亮乎?莫不是圣人和天后夜夜云雨,消遣干了身子,都忘了……

圣人看著底下眼神,在位置緩緩坐下:“我意,兵分三路!”

諸臣挺身坐直。

“一路,屯于陜城之外,嚴密監視楊守亮,確保糧道無虞,不必強攻,只須輪番示威即可。我領騎軍馬步軍萬余,到汝州追剿朱大郎。余者諸軍主力東進會合吳王,合力攻取汴梁。

他語氣稀松,諸臣卻神色大變,按耐不住:“圣君!”

留下我輩做這相對輕生的事,把取汴梁的大功讓給兒子,自己去晝夜兼程,千里追敵。不論這想法是有些不信任大家,還是體恤臣僚子弟,圣人心志的確是驚人,對圣唐也忠貫日月!

“就這樣決定了!”圣人一擺手制止他們進言。

“陛下!哪有君王拋棄大軍,自己去擔任方面大將的?孤軍一路,叫臣等怎心安………”

“若無圣駕坐鎮,諸將與吳王彼此不信服,如何協調好大局?倘東方叛軍余孽進援,汴梁戰局危殆,豈非……豈非重蹈鄴城覆轍?”

幾個大臣急切得眼淚都要出來了,摶手出列,剛說幾句,也被他用嚴厲的目光瞪得退回。

“沒有先例,就開創先例。”圣人目光如炬:“此獠不除,我寢食難安。”

這年頭有的是幾百人就創業成功的案例。

朱溫能以五百人席卷中原,楊行密能以幾千人占據淮南。

朱賊帶著幾萬人流竄,就沒有死灰復燃的機會?這等亂世,正是這等人作為的好時候。

他決不容許這種有這種可能發生。

順帶,把忠武軍降服了。

輕松的事交給你們,不好做的事就留給我吧!

“各自歸營。”不再給任何反駁機會,圣人迅速點選軍馬:“朱瑾、王彥章、皇甫麟、水無生、趙恩、李仁美、阿史那應臣………不帶輜重,全軍攜十五日干糧,拂曉開拔!”

一直沉默的天后,此刻已親手為他系好蓑衣斗笠,自己亦戴好斗笠蓑衣。

看著圣人,只是淡淡微笑。

終于,到了我們并力平天的時候!

圣人環視一圈,只是摶手:“諸位…………興復與否,在此一戰!”

“興復與否,在此一戰。”天后抬起臉,斗笠下的眼眸清澈而堅定,聲音穿透雨棚,她伸出手:“此番,我們同去同歸,同生共死。”

“啪!”一聲清脆響亮的擊掌,圣人與天后相視,眼中是一樣的熾熱與決絕。

圣人再不回顧,轉身大步出了雨棚,右手猛地高舉:“興漢!!”

天后一個飛蹬跨上馬背,驅馬揚手:“興漢!”

王彥章、朱瑾諸人同心追隨:“興漢!!!”

陜城上官婉兒的故居里,石君涉愁眉緊鎖,似有愁苦。

小妾端來抹茶,柔聲詢問了一番,結果被他一瞪眼,嚇跑了。

下克上之謀,女人死一邊去!

“煩死了!”石君涉掀翻案幾,在涼亭里走來走去,還是下不了決心。

兵部侍郎李巨川的使者已經來找過他了,言宰相們打算提名他為一道將相,以南方地圖,任選一鎮。關西地區,現在太守、尉、教練使、國相、國尉等官職也有大量空缺。

在西部圈一塊地,世代封建,也是可以商量的。

這承諾,他是信的。李巨川原本就是大帥心腹,后被召入朝廷任職,如今已是侍郎,屬于洗白上岸的可見案例。

若在平時,接到這潑天富貴,他早就欣喜若狂,干就完了。

他來頭其實不小,光啟初年的興元軍節度使。邠帥朱玫入京行廢立,許了一個尚書的空頭支票,就換得他燒毀棧道,和叛軍前后攔截車駕。

事敗后,見情況不對,軍府有下克上苗頭,遂夜遁出城,奔投朱玫。

朱玫被部下克殺后,又投了楊守亮。

易主背刺這事,對他來說,真是手拿把掐。

可如今………大帥威望可不低!

將校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他也不敢貿然去接觸——軍府諸將,都是從楊復光那會就跟著大帥的,一部分是大帥的江西鄉黨,一部分是漢中、金商元從,凝聚力還是不錯。

光靠自己,好難啊!

別看這年頭的造反層出不窮,殺個長官跟殺雞兒子沒兩樣。可實際上手操作,往往不是漏風就是走水,甚至丑陋無比——計劃?我計劃你媽逼!

“惟有反也!”一聲喊,二三子們奔軍府!

“我怎會鬼迷心竅?我怎能利令智昏?”石君涉來回踱步,不時對著書房目露兇光。

李巨川的使者被他安頓在那。

要不,綁了使者向大帥表忠心罷?

可自己這樣的人,再怎么表忠心,似乎也作用不大?誰信啊,你信嗎?

“君涉,你在焦躁甚么?”妻子邵氏款款而來,黑著臉:“圣人已至郊外,出入侍從如云,軍馬浩浩蕩蕩,快嚇壞人家了。”

“我就沒被嚇壞?”石君涉一巴掌打在邵氏臉上,暴虐道:“某已經煩得很了,你還來找安慰!”

邵氏捂著臉,哭哭啼啼:“圣人召見楊帥,楊帥去了嗎?”

“面圣?”石君涉面無表情:“這會還在府上宴飲呢。”

“那我們怎么辦?”

上一章  |  上命昭唐目錄  |  下一章
加入書架后可以自動記錄您當前的閱讀進度,方便下次繼續閱讀.
在搜索引擎輸入 "上命昭唐 黃鶴樓" 就可以找到本書
其他用戶在看:
黃鶴樓文學 - 免費小說閱讀網 www.hhlwx.com
聯系我們: hhlwx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