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法軍的大炮突然出現在魏瑪的普魯士防線東南側,密集的炮火很快便將普軍右翼轟出了一個數十米寬的缺口。
旋即,奧熱羅親自指揮散兵集群,從正面對敵軍發起了猛攻。
在三公里多寬的戰場上,5千多名法軍士兵以松散但非常整齊的陣型迅速前行。
很快,普軍的步兵線列在雙方相距90步時發出了第一撥齊射,但槍彈大多從松散站位的法軍士兵之間飛過,少數被射中的人多大也因為防彈插片而免于受傷。
法軍散兵集群之間的軍鼓突然一頓,士兵們立刻在身旁尋找樹叢或石塊后面隱蔽,接著探出頭來瞄準射擊。
他們并沒有進行齊射——那是滑膛槍為了增加命中概率而采用的模式,線膛槍的命中精度足以支持單個士兵的精準射擊。尤其是這些法國老兵,基本上都有數千發子彈的射擊經驗,槍法絕對沒得說。
普魯士防線上瞬間揚起了一陣血霧,至少有近兩百人中彈倒地。
普軍也得到了英國人提供的防彈插片,這些勃蘭登堡近衛軍團的精銳更是人人都裝備了這種防具。
但法軍所發射的米涅彈由于底部的空腔膨脹效應,導致氣密性非常好,且彈丸高速旋轉,所以侵透力要比普通槍彈高出30以上。
加之英國還未研制出優良的合金鋼,且不舍得用絲綢做插片的夾層,導致他們仿制的防彈插片比法國貨的品質要差不少。
這讓普魯士人所佩戴的防彈插片至少有70都被擊穿,士兵們從這種先進防具獲得的信心當即煙消云散。
實際上這還是距離較遠,如果在60步以內,米涅彈基本上可以完全貫穿英制的防彈插片。
法軍散兵集群中的軍鼓聲重新響起,士兵們紛紛起身,迅速填裝彈藥——裝填速度甚至比對面的普魯士人還要快——而后動作整齊地快速前進5步,再次隱蔽。
防線上的普軍士兵只覺得難受極了,感覺自己就像是傻子一樣站得筆直讓對面打,而等到自己射擊時,卻發現連個像樣的目標都難找到。
就在法國散兵集群逼近到距敵僅剩50步時,奧軍的陣地已經開始出現了混亂的跡象。
奧熱羅正要命令后面準備已久的縱列發起沖鋒,卻突然聽到魏瑪東側的高地上傳來一陣轟鳴。
其實昨天默倫多夫元帥就注意到這處高地很適合布置大炮,但當時天色已晚,他覺得法軍應該不可能這么快趕來,就讓炮兵次日再設置炮位。
卻沒想到奧熱羅一大早就發起了進攻,奧地利炮兵這才慌忙將大炮拖上了高地。
5枚十二磅的鐵球從法國散兵之間劃過,雖然他們之間非常分散,但仍是有好幾個人被瞬間擊碎。
奧熱羅咬了咬牙,高聲命令散兵集群再向上壓一壓,然后吩咐繆拉率驃騎兵突襲敵軍的炮兵陣地——這種情況下用縱隊硬沖,很可能會因炮擊而產生巨大的傷亡。
然而,就在此時,原本已經出現松動的普軍防線不知為何,突然又穩定下來。那些戰戰兢兢不敢抬頭,甚至準備轉身的士兵,重新站直了身體,并發出陣陣歡呼聲。
當法軍散兵集群一直沖到距離敵軍近剩30多步時,奧熱羅親眼看到他們的一輪射擊最少擊斃了三百多人,但普魯士士兵卻立刻大喊著用齊射予以還擊。
這士氣簡直高得不像話。
在這么近的距離下,法軍的防彈插片同樣無法抵擋火帽槍的槍彈,當即便有數十名士兵中彈倒下。
東側高地上的普軍大炮還在不停地咆哮,奧熱羅眼見無法撕開普魯士人的防線,知道這么耗下去己方的傷亡會越來越重,只得命令散兵集群先退下來。
他轉頭看向正在整隊的驃騎兵,心中默念著繆拉一定要沖散敵人的炮兵陣地。
就在這時,他側后方有淺藍色的熱氣球緩緩升起。由于奧熱羅軍團攜帶的蒸汽機充氣泵在途中因馬車側翻而摔出了故障,所以高空偵查營足足用了一個多小時才做好了放飛的準備。
奧熱羅這邊指揮剛才損失較大的連隊與后備軍進行輪換,很快就瞥見繆拉的騎兵營向東繞去,很快消失在一片樹林后面。
另一邊,熱氣球逐漸升到了600多米高的空中,吊籃里的軍官像是發現了什么重要的事情,突然激動地向地面拼命發信號。
不多時,參謀拿著剛譯出來的報告跑到奧熱羅面前,上氣不接下氣道:“將軍,高空偵查營在魏瑪城南側發現了黑色鷹旗幟!”
奧熱羅驚訝地抓過報告,果然看到上面有“黑鷹旗幟”以及“深藍軍裝,熊皮帽衛隊”等字樣,頓時心臟一陣狂跳。
黑色單頭鷹就是所謂的“普魯士之鷹”,通常是,而“普魯士藍”則是王室衛隊的制服。這一切都表明,威廉三世很可能就在魏瑪!
難怪這里的普魯士人的戰斗意志會這么高。奧熱羅立刻想明白了剛才不尋常的一幕。
他旋即又眉頭緊皺,這么看來,想要在短時間內攻破魏瑪防線恐怕并不容易。
他突然目光一凝,轉頭對參謀道:“讓繆拉先別管炮兵陣地了,在敵人左翼待命。
“命令散兵十一團和十五團在東側集合,準備進行縱隊沖鋒。
“馬松上校指揮其他部隊,包括后備軍從正面發起攻擊。
“快!”
普軍昨天才抵達魏瑪,防線還不夠完善,他必須抓住這個機會解決這里的戰斗。
而威廉三世在魏瑪雖然能激勵普軍的士氣,但他同時也是普軍的軟肋!
40分鐘后,幾乎沒怎么休息的法軍便頂著普軍的大炮,再次發起了正面猛攻。
普軍這邊也迅速補充了防線上陣亡的士兵。勃蘭登堡近衛軍團是腓特烈大帝最輝煌時打下的班底,始終保持著非常高的斗志。
比之前更加慘烈的戰斗瞬間打響。
馬松很快便通過沙普信號車向奧熱羅發來了預定的信號。這表明他已成功完成了牽制任務。
奧熱羅立刻親自率領兩個團的近3千名士兵,排成數十個縱隊,向普軍左翼防線沖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