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文學
 
首頁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搜索:
 
您當前所在位置:黃鶴樓文學>>復山河

第五百三十二章 、落草為寇


簡體手機版  繁體手機版
更新時間:2025-10-25  作者:新海月1
 
戰爭進行到現在,善后工作不得提上日程。

相較于普通將領,作為三軍統帥,李牧必須從全局角度考慮問題。

大虞朝可以爛,可以繼續衰敗,唯獨不能覆滅他手中。

未來局勢如何發展不重要,但短時間內看起來,必須煥發出勃勃生機。

讓外界都誤以為局勢好轉,他才能夠合情合理的抽身而退。

在這種背景下,京營和邊軍必須立起來。

部隊真實戰斗力,那幫文人看不出來,但戰績大家還能看明白的。

斬殺叛軍首腦、收復京師,這樣的功績甭管放在什么時候,都能夠拿得出手。

南京城。

“前線大局已定,漢水侯發來公文,要我們做好還都京師的準備。

同時還催促我們,盡快確立新君人選,以安天下人心。

諸位大人,你們怎么看?”

次輔萬懷瑾看著眾人詢問道。

大虞朝在南京設立了備份小朝廷,但政治中心依舊是北京城。

縱使大家想遷都南京,那也得新君冊立之后,讓皇帝下旨遷都。

在此之前,北京就是大虞帝國唯一政治中心。

作為帝國首輔,李牧發出公文要求南京各部做好回遷京師的準備,政治上挑不出來任何毛病。

“侯爺這份公文老成持重,我等應該采納。

只是現在北方不太平,京師依舊在叛軍手中,此時準備回遷未免太早了一些。

不如先確立新君人選,待擁立新皇繼位后,再討論回遷事宜。”

賀正則率先表明了立場。

否定回遷京師,需要承擔的政治風險太大,他們這些閣臣也扛不住。

一旦傳了出去,很容易被外界解讀為:朝廷要放棄北方諸省。

哪怕再不想去接北方的爛攤子,為了政治需要,大家也只能硬著頭皮接下。

遷都南京之事,暗地里想想就行了,敢在朝堂上提出來,就等著御史問候全家。

何況內閣中多北方人,從個人感情角度出發,他們也不允許朝廷放棄北方。

“嗯!”

“長沙王次子,自幼聰慧,可當此大任。”

萬懷瑾順勢拋出了人選。

同以往支持的藩王不同,這位候選人,乃是內閣昨天抓鬮抓出來的。

能力德行操守怎么樣,誰也不清楚,關鍵是這位年僅六歲。

年幼就意味著可塑性強,同時也代表著他們這幫內閣大員,能夠在位置上執掌朝政最少十年。

經歷過永寧帝的敗家之后,大家對皇帝的個人能力,已經沒有了期待。

與其支持缺乏帝王教育的藩王上位,不如挑選一名幼主,自己慢慢培養。

所有的候選人,都是五到八歲的孩童,長沙王次子能脫穎而出純粹是運氣。

除了這些優勢外,長沙王次子還有一個優勢,那就是長沙王一脈近乎團滅。

這種孤寡宗室上位,不會帶上一群人雞犬升天,增加朝廷的財政負擔。

縱使中途不幸夭折,也可以重新在宗室中選人,不會受制于禮法無法施為。

“閣老,下官記得長沙王次子,年僅六歲。

如此年幼,如何擔得起江山社稷啊?”

布政使鄭宗翰忍不住反對道。

亂世之中,國賴長君。

擁立小皇帝上位,很容易出現權臣驕橫的局面。

稍有不慎,甚至還會顛覆江山社稷。

可惜他的反對出于公心,內閣這樣選人,同樣是迫不得已。

圍繞著新君人選,朝中各派爭斗不休,嚴重影響了朝堂的運轉。

長沙王次子雖然年幼,卻是各方都能接受的人選。

倘若挑選一名年長的皇帝,為了那份從龍之功,大家能夠打破頭。

“鄭大人,新君首先要德才兼備。

民間的流言蜚語,想來你也是聽過的,內閣派人進行過調查,其中八成內容都是真的。

在這種背景下,你覺得還有哪位年長的藩王,有能力擔此大任啊?”

安敬之沒好氣的反問道。

有沒有能力不知道,反正在前面的內斗中,一眾藩王的黑歷史都被翻了出來。

哪怕里面很多事,都是下面的人打著藩王旗號干的,那也要記在藩王頭上。

別的不說,在土地問題上,大虞朝一眾藩王全部翻了車。

倒不是他們強取豪奪,而是王府下面的人打著藩王的旗號,在外面大肆接收土地掛靠。

一旦打上藩王的標簽,地方衙門根本不敢過去征稅。

看似是雞毛蒜皮的小事,放在了臺面上,就能打上品行不端的標簽。

做出任何解釋都沒用,連家奴都管不住,如何有能力治理一個國家。

至于更多的罪名,內閣都不敢深挖。

真要是把犯忌諱的事情,全部都給掀了出來,最少一半的藩王會被問罪。

在皇帝空缺的情況下,處理這么多藩王,那是會引發政治事故的。

“這……”

鄭宗翰正欲進行辯解,就覺察到了一眾閣臣凌厲的目光,他果斷將嘴邊的話咽了回去。

哪里是在和他們商量,分明就是上面溝通好了,要擁立長沙王次子繼位。

雖然不知道發生了什么,促使內閣做出這個決定,但在結局注定的情況下跳出來反對,那絕對是自討苦吃。

“既然大家都沒有意見,那么事情就這么定了。

禮部盡快安排人選,接長沙王次子到南京登基。

一應禮儀流程,各部都配合著點兒,爭取盡快完成。

待新君繼位之后,北方還有一大堆的爛攤子,等著我們去收拾。”

萬懷瑾當即拍板道。

名義上他是次輔,可是在李牧帶兵遠征的情況下,他就被動成了朝堂上身份地位最高的人。

關鍵時刻,自然要向群臣展示擔當的一面。

位高權重,萬懷瑾卻沒有感到高興。

勤王之戰,馬上就要落下帷幕,北方問題很快就到了不得不面對的時候。

以他對李牧的了解,打完了勤王之戰就會閃人,根本不會理會朝中的事。

到時候次輔補位成首輔,北方這個燙手山芋,也一并會落到他的手中。

按照權責對等原則,甭管北方的問題多棘手,他都只能硬著頭皮去處理。

拋棄北方各省,在政治上是絕對不允許的。

在李牧收復交趾之后,當年主張放棄交趾的那幫文官,就被釘在了歷史恥辱的柱子。

從一代名臣到人人喊打,間隔不到兩百年。

看似是源于政治斗爭,本質上還是華夏民族刻在骨子里的傲氣,不允許朝廷丟城失地。

偏遠的交趾,都能夠造成這么大的影響,何況是中原腹地。

誰敢提出放棄北方,瞬間就會被打上“國賊”的標簽。

哪怕再怎么困難,軍方只要把地盤收復了回來,治理就是他們的責任和義務。

一路奔逃,終于在上游地段找到了渡船,成功渡過了黃河。

回望奔流不息的河水,再看了一眼跟在身邊的隊伍,施靖風的眼睛突然濕潤起來。

南征北戰這么多年,本以為自己的內心已經足夠強大,能夠直面慘淡的人生。

萬萬沒想到,自己預想中的強大,那只是人生遭遇不夠凄慘。

揮師五十多萬大軍南下,歸來時身邊僅剩下兩百余人。

放眼華夏五千年,這份戰績都是非常炸裂的存在。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在史書上他將以反面角色,遺臭萬年。

身后名怎么樣他可以不在乎,爭奪天下的念頭他也能放棄,但施家的生死存亡必須要考慮進去。

勤王大軍在戰場上大獲全勝,下一步肯定是乘勝追擊,對遼東軍進行政治清算。

中高層將領只要沒及時倒戈的,有一個算一個,全部都要付出血的代價。

哪怕是底層士兵,也逃脫不了全家流放的命運。

“不能這么下去了!”

“我們這身行頭太過扎眼,根本無法隱藏身份。

接下來必須舍棄戰馬,脫下鎧甲扮作普通難民,才有一線生機。”

施靖風沉聲說道。

對一名將領來說,胯下的戰馬就是他們最親密的伙伴,非到萬不得已是不會舍棄的。

眼下這種時候,卻是不得不為之。

騎著戰馬逃命固然快,怎奈戰馬是要吃糧的。

喪失了后勤補給,光隨身攜帶的干糧,都不夠戰馬兩天的消耗。

如果身邊有數萬大軍,他們還可以沿途籌措一些糧草。

縱使沒有大戶可搶,也能去搶義軍。

現在不行了,光這一兩百號殘兵敗將,根本沒有多少戰斗力。

遇上小股農民軍還行,一旦遭遇大股敵軍,那就危險了。

縱使農民軍好欺負,可追兵不好惹。

地頭蛇就算正面打不過他們,也能向朝廷告發。

到時候京營、邊軍、勤王大軍都會撲上來,對他們這幫人斬盡殺絕。

“大哥,以漢水侯那賊子的作風,肯定提前預料到了我們從上游渡河。

后面的歸路,大概率不會太平。

如果繼續撤離的話,多半會落入敵人的陷阱中。

既然走不了,那就干脆給他們玩兒燈下黑。

北方大地最不缺的就是農民軍,我們完全可以隱藏身份,混到義軍隊伍中。

偽朝的觸手,一時半會兒伸不過來,那幫土鱉農民軍也不認識我們。

等局勢穩定下來后,我們完全可以反客為主,奪取農民軍的控制權。

運氣好的話,沒準能夠割據一方,過一把王侯將相的癮。

哪怕失敗了,也能效仿白蓮教叛軍,一路遠遁西域。”

施靖林靈機一動提議道。

別看在勤王大軍面前,他們是不入流的弱雞,一旦進入農民軍隊伍中,依舊是降維打擊。

只要站穩了腳跟,奪取小股義軍的控制權,軍事上沒有任何問題。

“我們混入農民軍中,在山西當起了山大王,京師和遼東兩地怎么辦?”

“沒有了主心骨,他們恐怕支撐不了多久!”

施靖忠皺著眉頭詢問道。

施家的豪賭失敗,追隨他們的遼東將門,此刻已經離心離德。

在撤離路上,這些人就主動和他們分了家,美其名曰分散突圍。

這次南征,施家賠了一個底朝天,現在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邊緣。

“顧不上那么多了!”

“按照原定計劃撤離,我們根本無法活著返回遼東,想幫忙也幫不上。

京師和遼東老家,只能靠他們自己。

沒有我們這些人招風,把遼東一眾關隘送給韃靼人,換取他們的庇護應該不難。”

施靖林一臉冷漠的說道。

不是他絕情,著實是局勢太過兇險。

滿血的遼東軍要投奔韃靼王國,韃靼人都不敢收。

一方面是養不起這么多人,另一方面則是擔心尾大不掉。

殘血的遼東軍,情況就完全不一樣了。

用一眾關隘當籌碼,韃靼人根本找不到拒絕的理由。

只要韃靼王國想南下奪取中原,就必須厚待這些最先投奔過去的人,以便向外界傳遞“千金買骨”的訊號。

“就這么辦吧!”

“稍后各自想一個化名,全面進入沉寂狀態。

當地的農民軍,暫時不要招惹,先搶一座山寨充當落腳點。

敵軍就算想破腦袋,也預料不到我們會落草為寇!”

施靖風果斷做出了決策。

什么都是虛的,唯有活下來是真的。

想要躲開朝廷的追捕,最好的選擇就是隱遁深山老林。

等過了風頭再出來,面臨的壓力就會大減。

“廢物!”

“通通都是廢物!”

“連敵人的渡河地點都找到了,幾個殘兵敗將,這么長的時間居然還沒找出來!”

李博一臉憤怒的訓斥道。

連升五級的誘惑,實在是太大了。

作為正二品的京營提督,官職上肯定無法連升五級,但是朝廷可以封爵啊!

縱使封不了侯,起碼也會給他封伯。

除了開國初年外,在大虞朝能夠獲得爵位的將領,那是鳳毛麟角。

哪怕抓不到敵軍主帥,抓幾個施家首腦也行,連升三級他也很眼饞。

可惜搜捕了這么久,敵軍還是從他們眼皮子底下溜走了。

“提督大人,沒有抓到敵軍首腦,主要是我們在搜捕過程中遇上了阻擾。

活躍在北方的叛軍,突然跳出來和我們打了一仗,耽擱了我們的最佳追捕時間。”

總兵官劉泰宇開口解釋道。

功勞送到了嘴邊,結果突然飛走了,誰的心情都不會舒服。

可人總要接受現實,沒抓到人就是沒抓到。

上一章  |  復山河目錄  |  下一章
加入書架后可以自動記錄您當前的閱讀進度,方便下次繼續閱讀.
在搜索引擎輸入 "復山河 黃鶴樓" 就可以找到本書
其他用戶在看:
黃鶴樓文學 - 免費小說閱讀網 www.hhlwx.com
聯系我們: hhlwx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