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文學
 
首頁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搜索:
 
您當前所在位置:黃鶴樓文學>>華娛浪子,怎么被天仙改造了?

第四百八十四章 切磋琢磨,漸入佳境


簡體手機版  繁體手機版
更新時間:2025-09-12  作者:快出欄的豬
 
26號上午的拍攝早早就開始了,劇組一行開車來到主要取景地青龍村,在電影中叫做西村坪。

這里的場景主要承擔著路寬和劉伊妃作為男女主角的三個重要職能,也是在小劉意外懷孕之后,被提上日程首先拍攝的戲份。

首先是村長家的院落,這里是兩人的初見地和情感發源地,靜秋下鄉后即居住于此編寫教材,是她和老三情感發展的主舞臺。

其次這里有著村口石橋與牽手河兩個標志性場景,后者就是這對情侶隔岸擁抱的經典畫面拍攝地。

還包括了靜秋私下探望老三時在橋上相遇,兩人借傳遞物品的契機互動,以及更加能凸顯純愛的“木棍牽手”——

老三以木棍牽引靜秋過河,隨后故意后移握住她的手,這個鏡頭是全片最經典的純愛符號之一,就拍攝于青龍村河岸石墩處。

除此之外,青龍村也是反映時代風貌和生活切片的窗口。

譬如小劉扮演的靜秋在河邊為老三洗衣的場景,就拍攝于神龜山附近的溪流,背景中的青山與流水呼應鄉村純凈感。

以上,就是昨天連夜調整后,趁著小劉現在身材還未“豐腴”和幾乎沒有孕期負面狀態,準備先期拍攝的部分。

劇組車輛在村口停住,這個村落相對封閉,重點入鏡的場景都被征用,拍攝環境很好。

對于偷拍和騷擾的娛樂記者,當地政府在村口一道警戒線就能把窺探者隔絕。

場務正在緊鑼密鼓地做前期布置,男女主角化完妝走了出來,看得老謀子眼前一亮。

劉伊妃身著淺藍色小翻領“的確良”襯衫,下身的藏青色“滌卡”布長褲,布料硬挺顯舊。

路寬上身穿著淺灰色翻領工裝外套,肘部有深色補丁,內搭洗得發白的藏藍色棉布襯衫,領口微微泛黃。

張一謀笑呵呵道:“小劉這個露腳脖子的褲腿就很精髓,青春期后的少女身量超過了母親,褲子短了,很合理。”

無論是原著還是電影中,劉伊妃的年齡設定都是17、18歲,正處于后青春期時代,女孩的發育末期。

路老板莞爾,心道你上一世選的小黃鴨那個身高和腿長,想來是沒辦法詮釋這個細節的。

“我身上這件其實還可以加工一下。”進入劇組的路寬,無論是作為導演還是演員,就像是完全變了一個人,專注無比。

張一謀對他的意見極為重視,趕緊叫來了服裝組長。

路老板指著自己的膝蓋處:“之前按照要求把褲腿調整得略寬是對的,不過我覺得還可以再精益求精,把膝蓋這兒搞點鼓包,你們覺得怎么樣?”

他下身是一條深褐色滌綸工裝褲,褲腳卷起兩折,露出沾著泥點的黑色膠底布鞋。

“地質隊員要頻繁蹲跪、攀爬,膝蓋處的鼓包是長期野外作業形成的自然磨損痕跡,這樣應該比較有說服力一些。”

“好主意,大偉你趕緊操辦一下,自己再多琢磨琢磨。”張一謀回頭吩咐。

“好的導演。”

老謀子的劇組還是沿用他自己的管理習慣,現場有些毛毛躁躁,也不太嚴格地進行走位、打光、預演,微調和正式拍攝的流程。

路老板倒是無所謂,他跟張一謀共事這一年多彼此都很熟悉,小劉就有些不大習慣了。

她在問界的鐵軍模范劇組呆慣了,有些不適應其他劇組這種紛繁復雜的場面,按照流程,現在她應該在走位了,可簡單的標記也沒人做,也不知道張一謀會怎么安排。

老謀子還沒意識到這么多,畢竟每一代導演、每一位導演的習慣都不一樣,他先和男女主角坐在一起講戲。

張一謀無意中抬頭看了眼劉伊妃,話音一頓,有些無奈笑道:“小路,你媳婦的氣色太好了一些,我感覺妝還得加重。”

路老板茫然看去,酣睡了一晚精神飽滿的妻子也無辜地看著他。

早晨過來的時候光線較差還不太顯,此刻的日光下,已經刻意扮丑、扮土的少女肌膚仍舊透著自然的紅暈和鮮活。

也不知是不是孕期血液循環加快的原因,連唇色都比往日顯得更嫣紅些。

路寬苦笑道:“之前問界改劇本的時候就意識到這一點,所以靜秋的身份背景對比原著做了變動。”

“父親是被打成老佑的留蘇音樂家,母親是畫家和教師,就是為了給她這個大個頭和外貌條件找補。”

“不然那個時代光吃粗糧沒有太多蛋白質攝入,哪來的條件養出這種閨女來。”

張一謀無奈:“臉上還得委屈委屈小劉,我看連頭發都要動手,在太陽底下金燦燦的,跟我們的攝影調性差別太大。”

“小釘!”

他叫來自己的御用攝影師趙小釘,把自己的想法給他講了講,想聽聽攝影師的意見。

本想多快好省地把拍攝提上日程,沒想到還沒開拍就問題不斷,眾人都神情肅然地圍坐溝通著。

小劉低頭跟丈夫嘮了兩句,路老板笑道安慰她:“不怪你,怪我那個老岳母。”

“已經把你生成全家最丑的了,沒想到還是太能打了。”

劉伊妃在《山楂樹之戀》中的角色適配問題,是從一開始選角時就重點考慮和做出協調改變的部分。

她的高挑身材、嫩白膚色、古典文雅的氣質,決定了父母家庭身份背景就要往高知和藝術家身份上去靠。

在決定具體職業時,把母親奚美娟設定成為畫家和教師,也是為了契合劇本的另一處改編:

關于靜秋和老三的相處模式。

在原著和原電影中,老三和靜秋間的大量互動,是通過老三的單方面無償贈予實現的。

即便這在兩個戀愛的青年中不算什么硬性的缺陷,但這一劇情略有些功利化,無法實現更加細膩的情感聯結。

于是老謀子在跟兩人溝通后,提出了一個有趣的創意,即把路寬和小劉的主要互動,設定為藝術交流。

劉伊妃因為母親的的教導和原本優越的家庭背景對畫技有涉獵,于是路寬扮演的地質隊員,在工作過程中尋找各種有色礦石給她提供顏料。

這難道不比單純的送錢、送物、送生活物資更“純愛”嗎?

同時,在原著中最后男主的死亡是因為白血病,這種過于惡俗的韓劇式橋段也需要一個合理解釋。

這個合理解釋就來源于對劉伊妃背景的再設定,她酷愛繪畫,但囿于經濟原因、時代壓迫無法取得顏料等原材料。

路寬扮演的老三在地質勘探過程中,因為想要給她順便尋找一些礦物原料,無意中接觸諸如獨居石等放射性礦物,長期以往成為了他白血病的誘因。

這在原著中是沒有提及的,正好借此給出回答,令邏輯更加通暢。

趙小釘在鏡頭里看了一陣,這才無奈道:“張導、路導,我覺得確實有必要再深化一下伊妃的妝造,不然還是割裂。”

路寬和張一謀兩人親自到攝影機前觀看,主攝影器材索尼F35鏡頭中的劉伊妃確實有些和青龍村的背景以及時代特征格格不入。

劉伊妃捂嘴笑道:“那繼續畫吧,多丑都行。”

眾人皆笑,化妝組長和小劉助理走過來,又回了簡易化妝間。

這一通調整,又是半小時過去了。

那為什么之前沒有發覺這一點呢?

這就要提及張一謀這位導演的創作思路了。

對于《山楂樹之戀》這樣的鄉村、純愛、年代電影,他給包括攝影、燈光、服化道等所有部門設定的基調是“順其自然”。

在攝影器材選擇上,沒有使用最先進的Redone等數字設備,選用了膠片和數碼兩便的F35。

在光線構圖上,絕大部分都選用自然光,制造一種融入時代的舒適感。

讓觀眾看上去就像走進了時代,走進了畫中,和普通青龍村的村民一起勞作,生活在那個濾鏡不是那么鮮亮的年代。

絕不會像《黃金甲》或者奧運會開閉幕式一樣,通過光線和構圖的強化來塑造戲劇感,而是選擇把人物和環境的反差亮度間距做好平衡,用高度寫實的自然光效,娓娓道來這個故事。

因此,小劉此前在化妝間中被認為已經足夠“扮丑”的妝造,在剛剛的自然光下,仍舊被基底的美貌沖破了藩籬。

搞得像個落難公主。

這不是張一謀想要的,她要的是一個純正的女知青形象。

只能說21歲的劉伊妃,想要實現她突破固有角色和定式形象,最大的障礙就是這張被羨慕嫉妒恨的臉。

在《歷史的天空》中,她扮演的是一個父母均為哈佛、斯坦福高知的、從小家庭生活優渥的華裔女作家。

這種形象其實跟劉伊妃本身條件差別不大,她在去中國采訪的戲份里還穿的是時髦的碎花抹胸裙裝呢。

但到了《山楂樹之戀》,就如同她自己所講,真可謂是一個“革命性”的形象挑戰了。

她遭遇了跟萊昂納多一樣的宿命。

約莫半小時,小劉再一次回到現場,其他場務工作已基本就位,就等著兩位男女主進入狀態了。

張一謀和路寬又從攝影機里仔細瞧了瞧她的“扮丑”形象,這次可以說效果頗佳了。

眉形修得平直了一些,眉鋒壓淡,用灰棕色的眉粉做了些毛糙感。

顴骨上又加深了一些土黃色的暗影,畢竟是“家道中落”的小資小姐,身材經過這段時間的瘦身減肥算是過關,但氣色不能還是這么好。

一番不算波折的波折,上午9點多,拍攝總算開始了。

張一謀決定先拍一段靜秋與老三初識后試探性互動的橋段:

靜秋在村口石橋邊低頭整理教材,老三佯裝路過遞還她掉落的筆記本,兩人手指短暫相觸后迅速分開。這場戲既無親密動作又需微妙表情控制。

他的目的也很簡單,幫助這對夫妻進入拍攝狀態。

換做上一世那樣的新人,老謀子該擔心的是他們能否精準把握情侶曖昧期的青澀感,有沒有對手戲的默契,包括了眼神、動作的互動;

但這兩位是夫妻,又是在表演上卓有成就,他擔心的反而是兩人日常的親密,會消解靜秋和老三初見的陌生感。

讓陌生人演情侶,和讓情侶演互有好感的陌生人,其實后者的難度更大,這種情緒上的克制就是一大挑戰。

兩人就位,張一謀現場對講中傳來“開始”的指令。

兩臺索尼F35攝影機已架設在石橋兩側。

主機位用50mm定焦鏡頭捕捉靜秋低頭的特寫,輔機位以35mm廣角框住兩人全景。

錄音師舉著挑桿話筒從河岸斜坡緩緩推進,確保收錄到筆記本紙張的摩擦聲與溪水流淌的環境音。

劉伊妃立即進入狀態,低頭在石橋邊整理教材,她手指微微發顫,刻意將筆記本邊緣折出毛邊。

特寫鏡頭中,除開已經被大規模做舊的俏臉,修剪整潔的指甲縫中殘留著些許泥污,兩相對比,給觀眾錨定了少女的尷尬境況。

小資家庭出身的少女,投入了“蠻荒”的鄉野生活。

這一段相對靜態的表演毫無缺憾,自然光線下的質樸感充斥,老謀子很滿意女演員進入狀態的速度,顯然是已經琢磨了很久的。

路寬(老三)從鏡頭外走來,目光在她身上短暫停留后,彎腰拾起地上故意放置的筆記本。

男子遞本子時,劉伊妃有些羞怯地下意識伸手去接,指尖相觸的瞬間,她條件反射般蜷了蜷手指。

“咔!過了!”

第一條拍攝很順利,張一謀像很多成名導演一樣,都習慣于請演員到監視器前來看看自己的表演,作為鼓勵。

路寬夫妻往監視器處走。

小劉雀躍:“我剛表現怎么樣?”

她為這部戲準備了近三個月時間,連婚前度假期間在阿根廷都盡力克制食欲,就是為了形象上更加契合。

“有瑕疵,你待會自己看看。”路老板做了一回謎語人。

不是他藏私,蓋因老謀子是劇組導演,除開制片責任范圍內的事務外,其他電影拍攝中的光線、構圖、演員指導,原則上一切都以張一謀為準。

張一謀在奧運開閉幕式的兩年籌備期間,盡心盡力扮演好自己偏副手的角色,路寬自然要在他的劇組里配合豎立他的絕對權威。

這是君子之交的邊界感,除非老謀子主動相詢,否則他不便發表自己的意見,至多在私下里探討切磋。

“張導。”

張一謀笑道:“伊妃表演很不錯的,我還怕你們一時半會兒進不了狀態呢,你們自己來看看。”

劉伊妃懂他的言下之意,雖不便明說,但昨天的潑天喜事確實很難叫人立刻心緒平靜下來。

“謝謝導演,我看一條找找感覺。”

對于演員來說,看回放就像照鏡子,她帶著疑問反復看了兩次,路老板在一旁默不作聲。

劉伊妃突然側頭道:“張導,再來一條吧?”

“嗯?”

張一謀有些愣神,他本意是鼓勵為主,希望她延續好狀態的,怎么還被反客為主要求保一加一了。

小劉皺眉看著監視器,不過這眉形已經不復以往的娟秀,顯得寡淡了許多。

“我感覺有些細節可以再好一些。”

“我們這部電影,著力點全在我跟路寬身上了,從燈光、構圖到敘事都沒有技巧,我們的表演太關鍵,我想精益求精一些。”

張一謀左顧右盼,咧嘴笑道:“要么說你跟小路是一家人呢,那就再來嘛。”

“張導,我有個表演設計,請您指導一下。”

“別客氣,盡管說。”

劉伊妃指著監視器上的定格畫面:“待會兒路寬走過來,我先盯著教材不動,能不能給特寫到書本上,等路寬的身體擋住太陽,在書本上投射陰影了,我再無奈地抬頭。”

“這樣是不是更能表達靜秋的羞怯?面對有好感的老三,在特殊的年代下不敢主動釋放好意。”

張一謀默然不語,順著她的話頭看了一遍兩分多鐘的橋上邂逅,突然覺得少女的提議很有意思。

劉伊妃的話,只是粗淺、直白地把自己的表演設計敘述出來,但對于張一謀這樣的大導演來說,則觸發了他更多的靈感。

“小釘!”

“導演。”

老謀子一時間顧不得跟劉伊妃多交流,趕緊把自己涌泉般的思路闡述了一番。

“待會這個鏡頭,我要你給我預留視線匹配剪輯的空間。”

“先保持視線固定在教材上的近景特寫,等小路的剪影在書本上形成光影遮擋時,再通過眼神調度完成從書本到人物的視線轉移。”

他這才來得及轉向劉伊妃:“伊妃,你懂我意思吧?到時候要注意找鏡頭,給你的側臉。”

“你的這個駝峰鼻是非常有特色的,完全可以和女主的性格形成呼應。”

“然后!”

“這樣通過明暗對比的視覺符號,既能強化特殊年代的情感壓抑,又能用遮擋轉場,自然帶出靜秋的羞怯心理,堪稱娓娓道來了。”

張一謀興奮地看著小師弟:“小路,你看呢?”

路老板笑道:“挺好,不過我有個建議。”

“給教材特寫的時候,用淺景深突出文字虛化效果,等陰影投射時再做焦點轉換到面部微表情。”

“嘿!”這回不但張一謀了,連近前的趙小釘也聽得直拍大腿。

剩余的攝影和場務等其他工作人員看得有些愣神。

不是他們不叫好,是以他們的段位一時間還理解不了這個設計的妙處。

劉伊妃有些似懂非懂地看著老公,后者顯然也沒有同她解釋賣弄的心思,只是看著張一謀又看了一遍回放。

這幾乎是老謀子職業生涯的頭一遭了。

本來是按部就班地保了一條,請演員看回放以資鼓勵。

結果先是被女演員自己推翻了一條,接著男演員兼大導演又提了個提議。

再回頭看剛剛這一條,就有些“上不了臺面”了。

路老板的話是什么什么意思呢?

什么叫“淺景深突出文字虛化,等陰影投射時再做焦點轉換?”

用大白話講,這相當于讓觀眾先戴上“老花鏡”。

按照劉伊妃的設計,鏡頭給到書本和她的特寫時,讓字跡變得朦朧柔軟,就像透過晨霧看遠方的路標。

在這種情況下,觀眾投射在大銀幕上的注意力,很自然地會被推向畫面中唯一清晰的元素——

靜秋低垂的睫毛或緊繃的嘴角,還有張一謀覺得她很特別的駝峰鼻。

用這樣的方式來吸引觀眾的視線,如同黑暗劇場里唯一的光束追隨著芭蕾舞者的足尖,比單純給特寫效果要好得多。

緊接著,當陰影籠罩書本時,攝影機如同悄悄移動的顯微鏡,把觀眾視線從“觀察道具“引導到“解剖情緒”。

這個時候再去看劉伊妃的微表情,看她的羞怯、朦朧、慌亂,后者的表演會在大銀幕上產生絕佳的爆破力。

她眼里的情緒,會像滴入清水的墨汁,在觀眾心里暈染開層層漣漪。

兩位參與度極高的男女主角又回到了自己的位置,在導演沉穩的“Action”中再次進入了70年代。

老謀子目不轉睛地看著監視器,他想看看這位柏林影后究竟會怎么演這一條。

一切照常,在設計的陰影籠罩書本后,她猛得抬頭,瞳孔微縮,既有警惕,更有向往。

“給,你的本子。”

“哦。”

路寬把筆記本遞給她,少女接物時手臂僵硬地伸直,指尖僅用第一指節輕觸本子邊緣。

前者無意間擦過她手指時,她先是脖頸后仰,隨即強迫自己鎮定,但顴骨肌肉輕微抽動,充分展現了家道中落的知識分子女兒“想保持體面,又難掩慌亂”的矛盾。

“咔!完美!完美!”

張一謀心生感慨,盛名之下無虛士,再是政治正確的題材去拿到的柏林影后,也難掩女演員自己的光芒。

張純如是她轉型的第一個角色,但難度尚且還沒這么大。

靜秋雖然年齡貼近,可需要塑造的細節就太多太多了。

沒有生活在那個時代的人,沒有被心理陰影籠罩過的人,很難給出這種突然被純愛“燙到”的感覺。

兩位主演又看了一條回放,路老板笑著點出她一處很有趣的小改變:“上一條你被碰到以后是蜷了蜷手指,這次把手都縮回去了。”

“還可以嗎?”

“不錯,但也要把握度,過猶不及的。”

畢竟這才是剛剛接觸,人物的陌生感和怯懦心理算是支撐得起這種表演,再往后就不能著墨太多。

最開心的當屬張一謀了:“這電影拍到這個地步,我覺得就有些享受了,真希望能多拍幾個月,哈哈!”

劉伊妃莞爾,心道你要是把劇情改成男女主親熱有孕了,確實能多拍幾個月。

老謀子又看了一遍回放,仍舊覺得這兩分鐘的鏡頭精彩:“伊妃,你剛剛這個思路是怎么來的?”

小劉凝眉道:“《日出》的第三幕里,有一場當方達生站在窗前時,陳白露停留在對方陰影覆蓋的區域內的場景。”

“我當時就在想,如果在電影中,是不是能用光暗交替暗示角色對救贖既渴望又畏懼的矛盾心理?”

“剛剛的靜秋亦然,她被老三高大的身形擋住,投射下一片陰影,陰影代表的是她暫時還不敢觸碰的愛情,更深層次的,是時代帶給她的威壓。”

張一謀和趙小釘等人聽得半晌無言,老謀子長嘆了一口氣摸了摸自己的寸頭,轉頭對閨女張沫道:

“伊妃雖然小你幾歲,但她的拍戲經驗、敬業精神和對劇本的理解已經很到位了,沫兒,你們姐倆沒事多交流、多親近。”

老頭當然是望女成鳳的,可又不好叫她追著已為人夫的路寬取經求道,這也是暗示張沫——

他們倆都在場的時候你就厚著臉皮湊上去嘛!

他看在你老爹的面子上也不會藏私的咯!

張沫也還算機靈:“知道了張導,我跟茜茜會多學習的。”

小劉聽得直擺手:“別別別!我們一起聊聊電影就可以,學習什么的,你還是找路寬吧,哈哈。”

有個路老板這樣的制片人坐鎮,有不分你我、彼此尊重的導演、演員的切磋琢磨,劇組的氣氛實在太好。

有這樣開放的創作環境和在同一層次的路寬和張一謀的會商,這一世的《山楂樹》將會在細節和內核上繼續加強。

也包括了小劉的積極參與,好的演員是永遠能給導演提供靈感源泉的。

《教父》中,馬龍·白蘭度自創的在嘴里塞棉球,以及設計的逗貓動作,成為了柯里昂的標志性符號,給了科波拉更多啟發;

《黑天鵝》中,娜塔莉·波特曼提出用指甲撕裂的痛感表現妮娜的精神崩潰,并自行設計舞蹈動作中的抽搐細節,都屬此列。

一連幾天的拍攝都非常順利,張一謀循序漸進地安排了兩人由淺入深的感情戲份,主創團隊在拍攝中也碰撞出了更多靈感。

直到十月初,電影中飾演村長的趙苯山、飾演李主任、也是小劉北電班主任的王敬松等人進組,劇組才更加熱鬧了起來。

華娛浪子,怎么被天仙改造了?

上一章  |  華娛浪子,怎么被天仙改造了?目錄  |  下一章
加入書架后可以自動記錄您當前的閱讀進度,方便下次繼續閱讀.
在搜索引擎輸入 "華娛浪子,怎么被天仙改造了? 黃鶴樓" 就可以找到本書
其他用戶在看:
黃鶴樓文學 - 免費小說閱讀網 www.hhlwx.com
聯系我們: hhlwx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