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印度依靠非暴力不合作的擺爛方式成功獲得獨立。
隨后印度便以英屬殖民地的身份,要求繼承英國在南亞的全部利益,尤其是英國殖民者占領的麥克馬洪線以南地區。
不過剛剛獨立的印度,顯然不具備真正占據麥克馬洪線,并維持實際軍事力量的能力。
隨著新中國成立,印度僅有的和果黨談判窗口期,也隨之徹底失去。
印度總理尼赫魯并沒有想其他辦法解決,而是徹底陷入了對麥克馬洪線的執念當中。
這與印度的軍事發展戰略也有極其重大的關系。
印度北方的恒河平原人口稠密,經濟發達,是印度最重要的戰略重心。
如果北方沒有一個堅固的國防,印度最核心的位置便會受到嚴重威脅。
因此印度在擁有一定實力后,開始全面推進。
1958年8月,新德里,總理辦公室。
“總理先生,114旅報告,我軍一支15人的巡邏隊失蹤了,是否照會中國,讓他們給出解釋?”
聽到國防部長梅農的話,尼赫魯反問道:“你覺得該怎么照會?”
“當然是呃.”梅農突然卡住了。
這事好像還真沒法去找麻煩。
印軍對外一直說是在自己的領土上活動,那巡邏隊失蹤就跟中國沒關系,沒有任何理由去質詢。
如果要去質詢,首先就得承認他們越境了。
“就這樣吧。”尼赫魯擺了擺手。
對印度而言,當這件事什么都沒有發生才是最劃算的。
“情報部門已經發現了高原的一些異常,我們現在只需繼續推進前進政策就行。”
“繼續推進,核彈問題的怎么解決?”梅農問道。
“不用多慮。”尼赫魯寬慰道:“我們有蘇美支持,他們不敢的,在國際上也立不住腳。”
“說的也是。”梅農點了點頭。
核武器的問題,國際上早已經達成了共識,并且形成了互相掣肘。
不管是哪個國家,想要使用都不是那么容易的。
美國在朝鮮被打的那么慘,他們都不敢用,即使印度真的和中國發生沖突,把中國打的也很慘,他們肯定也不敢使用。
這樣一來,再也沒有什么東西能擋住印度的前進計劃了。
又討論了十幾分鐘,梅農退出了尼赫魯的辦公室。
坐在椅子上,尼赫魯的目光看向了北方。
因為環境的原因,尼赫魯只能看到一片灰蒙蒙。
但是他知道,那里是喜馬拉雅山脈,印度如果想要安全,就必須要得到它。
在尼赫魯的推動下,印軍在全線推進。
西線阿克賽欽方向,印軍基阿姆溫泉一帶建立了前進據點,并開始往北不斷蠶食。
1959年10月20日,印軍連長卡拉姆按慣例再次派出了由3名印度士兵組成的巡邏隊,從空喀山口向東北方向越境偵查。
3個人沿著山路一直走了兩個多小時,當他們爬上一個山頭的時候,突然看到了一條蜿蜒伸向遠方的公路。
“這里怎么會有一條公路?”一個矮胖印度士兵非常詫異。
一旁的瘦高士兵說道:“我聽卡拉姆上尉說過,中方在這一帶修筑了一條新藏公路,很可能就是這條。”
“新藏?怎么會這么快?”矮胖士兵有些不信。
幾年前,新德里制定了前進計劃,可即使公路建設是這個計劃的重中之重,修建速度依舊非常的艱難緩慢。
喜馬拉雅山脈是印度洋板塊與歐亞板塊碰撞的邊界,這里每年都會以5厘米左右的速度抬升。
除了惡劣的氣候條件,這里還因為板塊的碰撞導致頻發生地震。
每天都有好幾次的地震,讓公路根本就沒法長時間存在。
即使修好公路,每年也只能通行兩三個月,而且到了第二年,必須要重新修理后才能使用。
直到現在,印度的公路都還沒有修到前線,前進哨所的補給,依舊是依靠騾馬運輸。
世界第三強國的印度都修不起來的公路,中國這么短時間就修起來了?而且還是聯接新藏的公路?
“我也不敢肯定,再看看。”高瘦士兵也拿不準了,掏出望遠鏡準備觀望一下。
就在這時,幾名巡邏戰士突然出現在他的視野當中。
隔了老遠,印度士兵就聽到對面讓他們撤出國界。
面對退出邊境的要求,印度士兵不為所動,依舊在觀望遠處公路的情況。
邊防戰士們見狀怒了。
他們老早就看到這三個包著紅色頭巾的印度士兵了,只不過之前隔得遠,喊話他們聽不見。
沒想到現在都這么近了,他們還當聽不見。
“踏馬的,非法越境還敢這么狂,去干他茍日的!”
隨著班長一揮手,戰士立刻分成三股開始行動。
一路正面突擊,兩路迂回包抄。
直到這個時候,印度士兵終于意識到了危險。
雖然他們覺得印軍無比強大,但現在畢竟深入了中國領地,他們沒有后援,久戰不利。
“撤退!”印軍高瘦士兵說道:“如非必要,不要開火。”
戰士們也都看到了印度士兵的動作,知道他們的打算。
不過現在想走,卻是已經有些晚了。
短短幾分鐘后,3名印度士兵被解除了武裝,鼻青臉腫的押回到了中國營地。
隨后,巡邏班的向連部派出了通訊員。
這3個印度士兵要怎么處理,還得上級決定。
傍晚,印軍前進據點內,卡拉姆急得來回轉圈。
一旁的副連長看著卡拉姆的臉色,開口說道:
“上尉,今天早上6點,3名士兵就出發了,按照規定,他們應該在中午12點之前歸隊,但是現在已經5點了,他們還沒有回來,我們要盡快查清他們的下落才行。”
卡拉姆停下了轉圈的腳步:“你說的沒錯,不能再等了。”
“這次行動是新德里的命令,我們必須要馬上搞清狀況,報告新德里。”
“我有預感,這極有可能是關系到邊界的大事!”
卡拉姆的臉色不太好看。
很快,又一個印軍巡邏小分隊出發了。
隨著夜幕降臨,山谷內開始狂風大作。
巡邏隊一路向北,喊著那3個人的名字搜索前進。
一直喊了幾個小時,他們的嗓子都喊啞了,但除了山谷內呼嘯的風聲和偶爾傳回的回音,其他什么都沒有。
印軍小隊長看了眼手表,隨即大喊道:“停止前進!”
聽到小隊長的大喊,原本分散的印軍士兵重新聚集過來。
“出發的時候,卡拉姆上尉有命令,如果找不到他們3人,我們在晚上11點之前必須返回營地。”
“現在已經晚上10點了,你們有什么想法。”
一旁的那些士兵其實早就想回去了,喜馬拉雅山脈的晚上可是凍得要死。
因此一名士兵立刻提議道:“走了這么長時間,我們已經深入很長一段距離了,失蹤的士兵不太可能深入這么遠。”
其余士兵也是紛紛附和:“這里是敏感地帶,還是趕緊后撤的好,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小隊長聽到自己想要的結果,立刻帶隊后撤。
得知巡邏隊什么都沒有找到,卡拉姆一夜未眠。
清晨,卡拉姆將營地內的軍官全都喊了過來開會。
“3名士兵徹夜未歸,這個事件非常嚴重。”
“我想了一夜,想到了兩種可能。”卡拉姆豎起兩根手指:“他們要么迷路了,要么被中方給抓起來了。”
“上尉,迷路的可能性很小。”副連長分析道:“即使真的迷路了,也會有槍聲或者其他聲音傳出來,搜索隊不可能一點聲音都聽不到。”
“不錯,我也是這么想的。”卡拉姆點了點頭,肯定道:“他們肯定是被中方給抓起來了。”
“我打算立刻出兵北上,救援他們。”
卡拉姆的決定,獲得了全票通過,沒有任何人提出意見。
很快,卡拉姆便親自帶著七十多人的部隊出發了。
印軍全副武裝向東北方向加速前進,并做好了隨時與中國軍隊作戰的打算。
中午時分,圣力山山頂哨所,有戰士發現了異常。
“班長!有情況!”
聽到喊聲,班長吳振國快步爬上了哨所頂上。
剛上來,吳振國就遠遠看到南邊來人了。
舉起望遠鏡一看,吳振國懵了。
只見一個印軍上尉出現在他的視野之中,而且這個人還一上一下的。
“瑪德,這是什么機動方式?騎馬?”
吳振國表示從來沒有見過這種情況,不管是步行還是騎馬都不太像。
直到幾分鐘后,印軍翻上山頭,吳振國這才看清,那個印軍上尉坐在一個竹攆上,4個印度士兵扛著他,所以才會一上一下的晃悠。
而在竹攆旁邊跟著的印軍士兵舉著一個托盤,上面還擺著葡萄酒瓶子和杯子。
吳振國把腦袋都要想破了,也沒想明白這是怎么回事。
此時,翻上山頭的印軍也發現了哨所。
卡拉姆慢悠悠的下了竹攆,拿起望遠鏡看了一會兒。
“從哨所的大小來看,對面應該是一個班,中軍一個班一般是911人,對面應該就是11人的加強班。”
“70對11,我們擁有絕對的優勢!”
按照印軍的想法,作為大英的長子,他們怎么也算是列強,一個印度士兵打幾個中國士兵不成問題。
哪怕中國軍隊占據高地,還有簡易工事,但是在絕對的兵力和戰斗力面前,印軍必勝。
收起望遠鏡,卡拉姆自信的下達了命令:“1排從山梁背后穿插,包圍中軍哨所。”
“哼,我要活捉這些中軍,讓中國知道印度的厲害!”
看著遠處山谷里時隱時現的紅頭巾,吳振國立刻就判斷出了印軍的打算。
“迂回包抄、踏馬的,印軍這是想要動手?”
現在印軍距離并不遠,完全在他們的打擊范圍之內,吳振國想要干印軍一下子,不過上面有命令,不能開第一槍,因此吳振國選擇先喊話。
吳振國一邊讓戰士們做好準備,一邊拿起了鐵皮喇叭。
遠處山頭上指揮部隊正面展開的卡拉姆聽到喊話,不屑的笑了起來。
“天真!都這個時候了,還讓我們保持冷靜別沖動?”
“我要是想后撤,就不會帶兵前來了!”
“傳我命令!全軍前移!活捉中軍!”
吳振國的喊話,讓卡拉姆更有自信,他認為這是一堆軟柿子,想怎么捏怎么捏。
看著印度士兵把他的喊話當成了耳旁風,吳振國意識到沖突恐怕無法避免了。
戰士們全面進入了戰斗狀態。
因為吳振國只是喊話,一直沒有命令開槍,因此印軍也沒有開火,而是不斷的收緊包圍圈。
50米、30米、20米.
知道印軍靠近到10米時,吳振國對空鳴槍示警。
這聲如果一個開關,印軍立刻開始集火掃射。
幾挺布倫式輕機槍和幾十支李恩菲爾德步槍對著哨所不斷開火。
“敵人開火了!反擊!反擊!”
“集中火力壓制右側敵人,打開突破口!”
哨所內的戰士立刻將火力對準了右側摸上來的印軍。
輕機槍和沖鋒槍的火力,加上火箭筒發射的殺傷榴彈以及投擲的手榴彈,印軍的包圍圈幾乎是瞬間就被撕開了一個缺口。
“副班長!帶你的突擊小組和火箭筒小組迂回到敵人側后,我負責正面攻擊。”
“是!”
副班長一揮手,帶著兩個小組沖了出去。
突出包圍后,戰士們并未搭理近在咫尺的印軍,而是快速的向南大迂回,準備從后面夾擊敵軍。
雖然哨所內的人少了一半,但是阻擊力度并沒有縮減太多,印軍依舊是被打的抬不起頭。
卡拉姆看著如同刺猬一般的哨所,聽著子彈從耳邊咻咻的飛過,知道自己碰上了硬茬子。
“后撤!后撤50米,尋找隱蔽處再射擊!”
現在雙方距離太近了,印軍根本沒有掩體可以用,而且距離近了,手榴彈的威脅太大。
這個時候,卡拉姆最應該選的應該是白刃沖鋒,但是很顯然他不敢。
或者說,即使下達沖鋒的命令,也沒人敢沖鋒。
在卡拉姆的帶領下,印軍找了幾個小土包隱蔽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