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赫魯忿怒地將手中信件拍在了桌子上。
“什么意思?!什么叫按照傳統習慣線,各自后撤20公里?!”
“20公里!也虧他們說得出口!”
“這還能叫非軍事區嗎?!”
扣除尼泊爾、不丹邊界,印度和中國的邊界主要有兩個地方。
一個是克什米爾與阿克賽欽的交界,一個是東北阿薩姆邦與藏南的交界。
克什米爾地區是一片山區,雖然地勢較為平緩,但怎么也是高海拔地區。
可到了阿薩姆邦就完全不同了,如果按照傳統習慣線后撤20公里,印軍得在賈木納河以南設防。
這都不能叫大門洞開了,完全可以說是連墻都沒了。
到時候東北六邦還在不在印度都不好說。
罵了半天,尼赫魯牙咬牙切齒道:“我想要調派精銳,發動全國總動員,跟他們決一死戰!”
“你們怎么看?”尼赫魯看向眾人。
“我完全支持!”梅農率先開口道。
“印7旅的所有電文我都看了,敵人完全就是依靠偷襲才占了點便宜,我們只要集中力量,必定會給中軍以迎頭痛擊。”
陸軍參謀長桑胡賈看著一臉自信的梅農,有些無奈道:“是不是要再考慮一下?如果進行全國總動員,萬一失敗”
“參謀長先生!”緊急飛回新德里的第四軍軍掌考爾出言打斷了桑胡賈的話。
“我也認為總理和部長是正確的!”
“而且現在的局勢不是我們能選擇的,對方提議撤軍,完全就是個騙局,如果撤軍,我們的國門將會從此洞開。”
“你要知道,作為亞洲最民主、最發達的國家,我們必會對周圍各國產生虹吸現象,如果對方大量涌入非法移民怎么辦?”
“我堅決同意總理先生的意見,必須要要恢復到開戰前各自的領地,之后再談停戰不遲。”
考爾本身就是尼赫魯和梅農的親信,也是前進政策的積極執行者。
如果停戰,首先遭到清洗的,恐怕就是他這個前線指揮官。
對于考爾說的問題,桑胡賈并沒有異議。
印度是亞洲范圍內最發達的國家,這是既定的事實。
如果不能恢復到麥克馬洪線,大量的非法移民涌入也是肯定的。
“但是我們之前都已經戰敗了,如果再敗,很可能會導致各邦不穩。”
印度是聯邦制國家,而且是被英國強行捏合起來的國家,中央政府對于各邦的控制力并不算強。
這也是尼赫魯之前發動戰爭的原因,他想攜勝利之威改革內部。
現在印軍已經被當頭打了一棒,這已經很危險了,如果繼續打,贏了一切好說,輸了誰也沒法確認會發生什么了。
考爾一臉的自信,“我們絕不可能再敗!”
“之前我們戰敗,完全是因為敵軍沒有按照我們預想的線路和方法進攻。”
“現在我們已經有了經驗,敵人不可能再次偷襲成功。”
“而且即便之前敵人采用的是偷襲的卑鄙行徑,我們依舊殲滅了敵人4個團,本身卻只損失了一個旅,第4師的大部全部撤回。”
“近乎1:2的戰損比,我們依舊占據絕對的優勢。”
考爾說出的這份戰果,雖然是他瞎編的,也沒有任何證據支持,但考爾卻深信不疑。
別管中軍有幾個團跟第7旅交手,反正印軍是消滅了4個。
如果數量不對,那就是中國欠他們的。
而經過考爾這一通分析,桑胡賈也改變了想法。
決戰的提議得到全票通過。
散會之前,尼赫魯又補充道:“我們進行動員以及向邊界緊急增兵都需要時間,所以暫時還不能直接跟中國鬧掰。”
“接下來我會跟對方溝通拖延時間,你們發表講話的時候都注意一點。”
“沒問題。”眾人紛紛點頭。
為了勝利,他們愿意忍辱負重。
“還有一件事。”尼赫魯說道:“我們之前戰敗,與裝備也有很大的關系。”
“梅農,你要立刻向美國請求軍事援助。”
梅農點了點頭,“我馬上約見美國駐印大使。”
美國一向喜歡發戰爭財,現在一看有送上門來的錢,自然不會放過。
為了堅定的印度的信心,美國不但直接動用了重型運輸機給印度空運武器裝備,還在所有的媒體上大規模刊文,堅決力挺印度戰斗到最后一人。
對于美國的力挺,尼赫魯喜出望外。
“意外之喜!意外之喜啊!有了美國作為靠山,我們便利于不敗之地。”
“即使接下來我們占領了整個高原,也可以得到國際社會的支持!”
尼赫魯見過了美國送來的武器,與他們自己生產的英制武器那簡直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印軍上下此時也全都覺著自己又行了,所有的王牌部隊都集結到了達旺方向。
僅僅是西山口到邦迪拉一線,印軍就擺了3個步兵旅和一個炮兵旅,總共一萬兩千多人。
這一萬兩千人可以說是印軍絕大部分的精銳。
尼赫魯的打算,是一戰推過喜馬拉雅山。
眼看印度怎么都說不通,中央也無奈了。
陽關大道你不走,入地無門你偏下來。
那只能是先讓你們跪下,然后再好生相勸了。
在錯那開完會,李赤水一路風塵仆仆的返回了前線。
進了營區,吉普車還沒停穩,李赤水就跳了下來。
一邊往指揮部走,李赤水一邊說道:“通知各團干部,半小時后,會議室開會!”
會議室內,站在懸掛的巨大地圖前,李赤水說道:“根據情報,敵人正在大規模往前線增兵,上級決定,在敵人準備完成之前搶先動手。”
指著地圖,李赤水說道:“這里是西山口,這里是邦迪拉,敵人退守以后,沿著科馬河公路擺了個一字長蛇陣。”
“其重點防守的位置,就是西山口,這里也是我們首先要爭奪的重點。”
“敵人在這一帶大約有一萬兩千人,其中最精銳的三千三百人和一個炮兵旅就在西山口至申格一帶布防。”
西山口屬于喜馬拉雅山脈,崇山峻嶺,道路難行。
從西山口到邦迪拉有且只有一條不太好走的公路,印軍除了一字長蛇陣,沒有別的選擇。
而西山口是這條線上海拔最高的地方,海拔足有4000米。
只要過了西山口,海拔就會急劇降低,從山頂到谷底,落差超過2000米。
如果西山口在印軍手上,他們就可以居高臨下進行防守,后續部隊也可以沿著公路源源不斷的進行增援。
而中軍拿下西山口后,就可以沿著公路俯沖而下,印軍要想擋住,可以說是難如登天。
說完印軍的布局,李赤水又將上級制定的戰略計劃簡單的說了一下。
“根據上級指示,為了實現合圍殲滅,這次戰役總共兵分四路。”
“第一路由11師負責,他們的任務是向敵后大縱深穿插,超遠迂回、包抄敵人。”
“第二路由山南分區的獨立加強營負責,他們沿著11師的路線,繞過澗酒后向南,攔腰斬斷敵人的陣型。”
“第三路由419師的三個團負責,他們貼著國界XJ,防止敵人逃竄入不丹的同時,從西側合圍敵軍。”
“最后一路,就是我們,從東北和西北兩個方向,以鉗形攻勢進入戰場,然后攻擊西山口。”
介紹完敵軍狀態和上級部署的任務,李赤水重新坐下了下來。
“兵分4路,向心攻擊,打得好可以輕易全殲敵人,可要是沒有打好配合,敵人肯定會瘋狂逃竄。”
“按照計劃,各路部隊都是都是間隔兩天出發,最早的是11師,他們10號出發,最晚的是我們。”
“17號的時候,所有部隊完成戰役部署,18號同時展開總攻。”
之前一戰,因為是第一次和印軍交手,印軍的戰斗力可以說是結結實實的打了所以部隊一個措手不及。
除了21師勉強包住了印7旅的一部分外,其余部隊都是包圍了小股敵人,印軍大部隊那是一個也沒抓住,敵軍跑的那叫一個快。
為了避免這種事情再次發生,上級決定利用時間差來達成所有部隊同時發起進攻的目的。
如果不能大量殲滅印軍,一旦陷入消耗,中軍耗不起。
畢竟越往南,印軍的補給就越方便,而中軍補給卻要翻越喜馬拉山,這極度不利。
因此必須要利用分進合擊的戰術,一次性打掉印軍的反擊之力。
按照計劃,只要各部別走錯了路,做好協同配合,保證包圍圈的時間和空間的一致性,就能完成合圍,一舉殲滅印軍主力。
15號下午,已經翻山越嶺趕了6天路的11師先頭33團尖刀連抵達了卡拉山山口。
正當眾人埋頭趕路的時候,偵察班有人跑了回來。
“連長,前面發現了敵軍,大概一個排,正在山口構建陣地。”
許志宏臉色一變,“瑪德,印軍反應還真快。”
“通知部隊,迅速展開,發動攻擊!”
尖刀部隊的任務,就是掃清大部隊前進的障礙。
正在埋頭苦干的印軍看到突然殺出來的中國軍隊,所有人都大吃一驚。
印軍排長眼睛瞪得溜圓,“不可能!這里怎么會出現中軍?!”
卡拉山可是屬于印軍的大后方,而且他們根本就沒有收到了任何地方有戰斗爆發的消息,這里怎么會有敵人突然出現。
不過此時明顯不是深思的時候,印軍排長回過頭來大喊:“撤!快我曹你們全家!”
印軍排長回過頭來,這才發現,他身后的士兵已經扔掉除了隨身武器以外的所有裝備,以最輕裝的狀態,四散潰逃了。
印軍排長一邊罵,一邊也飛快的解除了身上的裝備,火速跟上潰逃的隊伍。
尖刀連的戰士們眼看敵人放了羊,立刻放棄了追擊。
他們可沒時間在這里抓羊。
尖刀連火速朝波新山直插了過去。
5個小時后,尖刀連殺到了波新山口,然后只用了6分鐘便打跑了駐守的阿薩姆營一個連。
而駐防在波新山口后方的阿薩姆營另一連,在聽到槍聲的瞬間,便直接拉上火炮、背好武器,頭也不回的跑掉了。
尖刀連這一路完全可以說是暢通無阻。
直到抵達了山腳下的登班,尖刀連才遭到了像樣的阻擊。
印軍阿薩姆營的主力幾乎全都集結于此。
而登班就是11師的最后一道阻礙。
雙方剛一遭遇,彼此的火力值瞬間拉滿,槍炮聲響成一片。
得知尖刀連在登班遭遇阻擊,11師師長果斷下達了命令。
“讓33團2營6連繞過登班,突襲背后的拉洪橋,阻斷敵人支援和撤退的道路。”
“33團一營和三營全力圍攻登班,消滅印軍守敵。”
“不要心疼彈藥,速度一定要快,只要突破科馬河,就是勝利!”
11師的任務是穿插到敵后,切斷敵人逃跑的路線,過了登班和拉洪橋,11師就能完成任務。
印軍自然也知道他們的位置有多關鍵。
阿薩姆營利用以高打低的優勢,以火力組成了一個環形防御。
沒有后背遭到打擊的風險,印軍撒了歡的掃射。
聽著猛烈的槍聲以及偶爾傳出的印軍嚎叫,躲在掩體后面的戰士們不屑的撇了撇嘴。
“臭傻幣,以為自己天下無敵呢?”
“等著吧,很快就讓你們知道,什么叫時代變了。”
如果是在20年前,面對這種據險而守的環形陣地,恐怕得付出幾千人的傷亡才能拿下。
但是現在,面都不碰,就能讓對方化為灰燼。
說話間,緊急構建了炮兵陣地的重迫擊炮連,已經將炮給架好了。
“轟!”
隨著一發試射落地,完成校準的迫擊炮連開始了速射,印軍的環形陣地被炮火籠罩。
連綿不絕的爆炸,讓印軍如同熱鍋上的螞蟻亂蹦亂跳,而笑容也轉移到了中軍戰士們的臉上。
炮擊一直持續了10分鐘,等到沖鋒號聲響起,戰士們一躍而起,趁敵人慌亂之際,戰士們輕而易舉的便殺進敵人陣地。
從印軍開火到印軍投降,整場戰斗,總共持續了不到30分鐘。
而登班戰斗結束沒多久,33團6連的迂回方向,也傳來了槍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