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文學
 
首頁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搜索:
 
您當前所在位置:黃鶴樓文學>>黃金家族,從西域開始崛起

第三百九十章 帝國榮耀,當西征勝訊傳遍四方


簡體手機版  繁體手機版
更新時間:2025-11-09  作者:東天門
 
東喀喇汗國,喀什噶爾。

城中最宏偉的神寺內,蘇丹骨咄祿身著華麗的錦袍,跪在鋪著羊毛毯的地面上。

雙手合十,額頭抵著掌心,口中念念有詞,語氣滿是虔誠與迫切:“偉大的安拉啊,您是天地的主宰,是信徒的庇護者。”

“請您降下神跡,讓喀喇汗國重新強大起來吧!”

“讓那些欺壓我們的異族人遭受懲罰,讓秦國此次西征慘敗,讓他們的鐵騎陷在西域的黃沙中,再也無法返回。”

他微微抬起頭,眼中滿是焦慮,對著神龕中的真主雕像繼續祈禱:“安拉啊,您看到了嗎?”

“秦國就像一頭兇猛的雄獅,他們覆滅了遼國,吞并了西汗國。”

“他們有著當年突厥汗國橫擊東西的氣魄,卻比突厥人更加恐怖。”

“他們的火炮能轟碎城墻,他們的士兵能以一當十。”

“這樣的秦國壓在我們頭上,喀喇汗國如何崛起?”

“他們不斷壓榨我們的糧食、錢財,還逼迫我們派遣士兵聽其驅使,再這樣下去,我們遲早會亡國啊!”

祈禱聲中,骨咄祿的聲音漸漸帶上了一絲哽咽,他不僅要面對秦國的壓迫,還要提防身邊的兄弟。

幾個弟弟野心勃勃,一直覬覦他的蘇丹之位,甚至有人暗中攀附秦國的西州巡撫,想借秦國的力量推翻他。

“安拉啊,也請您讓我的那些兄弟早死吧。”

“他們只會內斗,只會投靠異族人,根本不顧汗國的存亡,我心里的苦,只有您能懂啊!”

就在這時,一名侍從匆匆走進神寺,單膝跪地,聲音帶著幾分顫抖:“蘇丹陛下,有緊急消息稟報。”

“秦國西征大勝,已經消滅了花剌子模,秦王李驍正準備率領大軍準備班師回朝。”

“什么?”

骨咄祿猛地站起身,臉上滿是震驚與悲戚:“連花剌子模都敗了?”

“之前遼國、西汗國覆滅,我還心存僥幸,可如今……天下間難道就沒有人是秦國的對手了嗎?”

他踉蹌著后退一步,眼中滿是憤懣,對著真主雕像低吼:“安拉啊!您為什么不回應我?”

“為什么不懲罰秦國?難道您真的要放棄喀喇汗國,放棄您的信徒嗎?”

可憤怒與抱怨終究無濟于事,骨咄祿深吸一口氣,強迫自己冷靜下來。

他知道,現在不是怨天尤人的時候,必須盡快弄清楚眼下的處境。

他看向侍從,語氣急切:“咱們派去跟隨秦軍西征的兩萬大軍,傷亡如何?”

此次秦國西征,東喀喇汗國被迫征召兩萬士兵隨行,明面上是“助戰”,實則是被當作炮灰使用。

骨咄祿一直擔心軍隊傷亡過大,會讓汗國的實力雪上加霜。

侍從連忙回道:“回陛下,據伊卜拉欣將軍派人回報,兩萬大軍如今還剩下不到一萬二千人,傷亡了八千多人。”

“八千多人……”

骨咄祿心中一痛,但很快又松了口氣:“好在還回來了一萬多人。”

“這一萬多人經歷過西征血戰,見識過秦軍的戰術,戰斗力肯定比國內的軍隊強得多。”

“他們是汗國的希望,必須好好獎勵,給他們賞賜牛羊、布匹,受傷的士兵還要發放撫恤金。”

“是。”侍從躬身應下。

骨咄祿又吩咐道:“另外,準備一批重禮,黃金、寶石、還有咱們喀什噶爾的地毯和美人,派使者送去龍城,恭賀秦國西征大勝。”

“記住,態度一定要恭敬,不能讓秦國人挑出半點毛病。”

他知道,如今秦國勢大,只能暫時臣服,稍有不慎,就可能引來滅國之災。

而在喀什噶爾的另一處宮殿內,骨咄祿的弟弟,素有“巴爾楚克雄鷹”之稱的穆罕默德,正與幾名心腹大臣密謀。

穆罕默德身材魁梧,眼神銳利,語氣中滿是對骨咄祿的不滿:“骨咄祿就是個庸碌無能之輩。”

“他只會向秦國低頭,只會祈禱真主,可真主能救得了喀喇汗國嗎?”

“如今汗國被秦國壓榨得越來越弱,他難辭其咎,只有我,才能帶領喀喇汗國重新強大起來。”

周圍心腹們紛紛點頭附和,深以為然。

無論是人格魅力和個人能力方面,穆罕默德都要比骨咄祿更強一些。

骨咄祿之所以能登上蘇丹位置,有巧合性也有秦國的功勞。

一名心腹上前一步,低聲建議:“貝尹(親王),想要推翻骨咄祿,光靠咱們自己的力量不夠,還是要走秦國的關系。”

“之前您已經聯絡過秦國的西州巡撫,不如再進一步,多給秦軍將領送些禮物,讓他們在秦王面前為您美言幾句。”

“畢竟,誰能當蘇丹,最終還是要看秦王的意思。”

“可惡。”

穆罕默德猛地一拍桌子,眼中滿是懊悔:“早知道秦國能這么快崛起,當初先蘇丹商議和親的時候,我就該主動把女兒送去。”

“都怪先蘇丹偏袒骨咄祿,把和親的機會給了他。”

而實際上,那時候他們都怕秦國是個火坑,畢竟當時的遼國還沒有倒下,可誰能想到,遼國轉眼就被秦國滅了。

骨咄祿倒是撿了個便宜,靠著和親穩住了蘇丹繼承人的地位。

“貝尹,現在也不晚。”

另一名心腹說道:“您可以把最小的女兒送去秦國,獻給秦王做妾。”

“更重要的是,咱們要讓秦王覺得您有用。”

“您當了蘇丹,對秦國更有利。”

聽到這話,穆罕默德沉吟說道:“你有什么想法?

心腹輕聲說道:“此次西征回來的一萬多士兵,都是經歷過戰火的精銳,您可以暗中聯絡他們的將領,把他們收攏到自己麾下。”

“這些人跟著秦國人打過仗,學到了真本事,戰斗力比宮廷禁軍還強,只要您能掌控這支力量,再得到秦國的支持,推翻骨咄祿就易如反掌。”

穆罕默德眼前一亮,眼中閃過一絲狠厲:“好,就這么辦。”

“立刻派人給西征軍的伊卜拉欣將軍送禮物,恭賀他平安歸來。”

“他還沒回來?沒關系,送去給他的家人,金銀珠寶,絲綢美女,奴隸糧食,他喜歡什么,咱們就送什么。”

“還有西征軍的其他將領們,全都送。”

“另外,準備一批厚禮,送到龍城,獻給秦國的將軍們。”

“咱們要讓秦國人知道,我穆罕默德比骨咄祿更聽話,更能為他們效力。”

心腹們紛紛應和,宮殿內的燭火搖曳,映照著眾人野心勃勃的臉龐。

隨著西征的結束,東喀喇汗國又將開啟新的一輪權力廝殺。

與此同時,秦國各地也因“西征大勝、大王凱旋”的消息,陷入了一片振奮之中。

從金州的都城到西域的邊陲城鎮,再到東方的草原和關中。

無論是繁華的集市,還是熱鬧的酒樓、茶館,甚至是青樓,都洋溢著勝利的氛圍。

百姓們三五成群,圍在一起討論著秦軍的戰績,語氣中滿是自豪。

“聽說了嗎?大王率領大軍,把萬里之外的花剌子模都給滅了,那可是西域的大國啊。”

“比當年的遼國也差不了多少,照樣擋不住咱們大秦的鐵騎。”

庭州,也就是曾經的大漠首府,別失八里,唐朝時期為北庭都護府的治所,得名庭州。

李驍建立北疆大都護府之后,又恢復了庭州的舊稱。

如今已是秦國腹地重鎮,城中百姓多為漢民與少數各族百姓混居,卻因秦國的強盛而空前團結。

“這有什么好驚訝的?”

另一名酒客笑著搖頭,語氣中帶著幾分“理所當然”。

“咱們大秦連遼國、西喀喇汗國都能滅,花剌子模算什么?”

“再過幾年,說不定大王能把東邊的金國都打下來。”

酒樓的角落里,一名說書人正拍著醒木,繪聲繪色地講述著西征的故事。

“話說那玉龍杰赤城下,我秦軍火炮轟鳴,如驚雷炸響,城墻轟然倒塌,重甲步兵如猛虎下山,直殺得花剌子模殘兵哭爹喊娘……”

臺下的聽眾聽得津津有味,時而鼓掌叫好,時而為秦軍的英勇而歡呼。

這些由宣德司編撰的故事,不僅豐富了百姓的文娛生活,更在潛移默化中增強了他們的大國自信心。

大秦的強大,早已深入每一個秦人的心中。

茶館里,老人們一邊品茶,一邊談論著秦國的疆域變化:“想當年,咱們還在金州一隅,如今卻拿下了西域萬里土地,這都是大王的功勞啊!”

“是啊,跟著大王,咱們以后的日子只會越來越好,再也不用怕異族欺負了。”

集市上,商販們甚至掛出了“慶祝西征大勝,商品八折”的招牌,引得百姓爭相購買,熱鬧非凡。

與秦國的歡騰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金國皇宮的奢靡與昏聵。

金國都城的皇宮內,皇帝完顏永濟正摟著幾名衣不蔽體的美人,在大殿中飲酒作樂,絲竹之聲不絕于耳。

他面色潮紅,眼神迷離,早已沉浸在醉生夢死的生活中,對宮外的事務漠不關心。

“陛下,樞密使仆散石烈大人求見,說有緊急軍情稟報。”

一名太監小心翼翼地走進殿內,躬身說道。

完顏永濟不耐煩地揮了揮手,醉醺醺地說:“宣……讓他快點說,別耽誤朕的好興致。”

仆散石烈身著朝服,快步走進殿內,一眼便看到殿中奢靡的景象,連忙低下頭,不敢多看。

單膝跪地,聲音凝重:“陛下,臣得到消息,秦國西征大勝,已徹底消滅花剌子模,秦王李驍正率領大軍班師回朝。”

“花剌子模?”

完顏永濟愣了一下,隨即嗤笑一聲,繼續摟著美人飲酒。

“不就是個犄角旮旯里的小國嗎?滅了就滅了,有什么好稟報的?”

他眼中滿是不屑,根本沒把秦國的戰績放在心上。

在完顏永濟看來,金國依舊是天朝上國,除了秦國能勉強構成威脅,其他西域國家都是不值一提的小國弱國。

“當年遼國還是西域霸主呢,不照樣被秦國滅了?花剌子模連遼國的一根手指頭都比不上,滅了也正常。”

他擺了擺手,語氣敷衍:“行了,朕知道了,你退下吧,別掃了朕的興。”

仆散石烈看著完顏永濟昏庸的模樣,心中滿是無奈,卻也不敢多言,只能躬身退下。

而在金國的越王府內,完顏永功卻陷入了深深的焦慮之中。

他得知秦國西征大勝的消息后,沉默了良久,眼中滿是急迫。

“大同的案子追查了這么久,怎么還沒有消息?”

他對著身邊的親信低吼:“仆散石烈那個老狐貍,一直包庇手下,再查不出結果,咱們怎么把他弄下去?”

親信連忙說道:“殿下,仆散石烈在大同根基深厚,想要扳倒他,還需從長計議。”

“從長計議?”

“還需要多長時間計議?”

“等到我大金被秦國亡了國,才能把仆散石烈那個老賊扳倒?”

完顏永功猛地站起身,語氣中滿是痛心:“秦國西征的時候,正是咱們金國收復關中的天賜良機。”

“可完顏永濟那個狗東西,整天就知道飲酒作樂,根本不提出兵之事,白白錯過了機會。”

“如今秦國班師回朝,實力更強,咱們再想收服關中,難如登天了,這是誤國啊!”

他在殿內來回踱步,心中滿是悔恨與憤怒。

他深知秦國的崛起已不可阻擋,若金國再繼續昏庸下去,遲早會被秦國吞并。

可他雖有雄心,卻受制于完顏永濟的昏聵與仆散石烈的掣肘,根本無力改變現狀,只能眼睜睜看著金國的優勢一點點喪失。

此時的宋國都城臨安,朝堂與民間對秦國西征的反應,卻呈現出另一番景象。

宋國皇宮的議事殿內,文武百官正圍繞著“秦國滅花剌子模”的消息展開討論,氣氛凝重中帶著幾分復雜。

“秦國竟真的滅了花剌子模。”

一名老臣捋著胡須,語氣中滿是震驚:“此前聽聞遼國覆滅,老夫還心存疑慮,如今看來,秦國的實力,遠比咱們預估的更強。”

在宋國官員眼中,遼國曾是與金國抗衡的西域霸主,其覆滅已足夠震撼。

而花剌子模雖遠在萬里之外,卻也算是西域大國,秦國能將其踏平,足以證明其軍事實力的恐怖。

但很快,另一名官員便擺了擺手,語氣中帶著幾分輕視:“花剌子模不過是西域蠻夷小國,遠不如遼國根基深厚,秦國滅了它,倒也不足為奇。”

“只是遼國一亡,秦國在西域再無對手,其勢力怕是要越發壯大了。”

“這正是好事。”

宰相韓侂胄突然開口,眼中閃過一絲深意:“金國乃是我大宋的世仇,這些年對我大宋壓榨勒索,欺辱甚重。”

“此前我大宋北伐,鎩羽而歸,正是因為金國勢大。”

“如今秦國崛起,與金國互為掣肘,我大宋面對金國的壓力已驟減不少。”

“依老夫看,秦國就是上天派來幫助我大宋向金國報仇的。”

他頓了頓,語氣越發堅定:“如今秦國西征大勝,士氣正盛,若我兩國合力,再次夾擊金國,定能收復開封故都,一雪前恥。”

“臣奏請陛下,派人前往隴西,與秦國聯絡,商議再次北伐之事。”

百官紛紛附和,唯有幾名謹慎的官員面露擔憂:“秦國野心勃勃,若助其壯大,他日會不會成為第二個金國?”

韓侂胄卻不以為意:“眼下首要之事是收復開封,至于日后,待我大宋國力恢復,再做計較不遲。”

他心中清楚,自己如今地位不穩,唯有收復開封這座故都,才能青史留名,塑造金身,穩固權力。

秦國的威脅雖然也很大,但卻不是當前要考慮的。

與朝堂的“清醒”不同,宋國民間對秦國西征的認知,卻顯得十分模糊。

宋國官府對秦國的消息管控極嚴,而秦國宣德司雖試圖在宋國境內宣傳秦軍戰績,卻因受制于宋國官府的打壓,無法大規模展開。

只能通過少數商販、流民,將“秦軍滅遼國、破花剌子模”“秦軍攻占關中、斬殺金國精銳”的故事,在小范圍內傳播。

在臨安的集市上,一名從隴西榷場回來的商販,正對著圍攏的百姓講述秦國的見聞。

“秦國人可厲害了,他們的火炮能轟碎城墻,騎兵能以一當十,連萬里之外的花剌子模都被他們滅了。”

百姓們聽得半信半疑,一名老者皺眉道:“你莫不是在吹牛?哪有這么厲害的軍隊?”

商販急了,唾沫橫飛,說自己去過秦國邊境,還從行囊中掏出一塊秦皂(香皂)和一盒秦火(火柴),遞到眾人面前。

“我怎會吹牛?你們看,這就是秦國的物件。”

“這秦皂洗手,比咱們的皂角干凈多了。”

“這秦火,一劃就著,比火石方便百倍,還有秦國的棉布、羊毛呢,又便宜又耐穿,在隴西榷場都搶瘋了。”

隨著秦國商品不斷流入宋國,百姓們對“秦國”的認知,也漸漸從“遙遠的西域國家”,變成了“能造出新奇物件的強國”。

隴西的榷場,如今已是宋秦兩國貿易的核心之地。

秦國的棉布、羊毛呢、秦火、秦皂、琉璃、胭脂等商品,也成了宋國百姓追捧的“稀罕物”,每次運到榷場,都被一搶而空。

而宋國的絲綢、茶葉、糧食,通過商隊運到榷場,再轉銷至秦國,深受秦國民眾喜愛。

只是這種貿易,始終局限在榷場之內,兩國商隊無法進入對方國內,規模也受限于官府的管控。

更讓宋國朝廷焦慮的是,他們最想要的秦國戰馬、火器以及河西鋼,卻被秦國明令禁止交易。

此前數次派人前往隴西求購,都被秦國人拒絕了。

秦國關中,隴縣西北的龍門山,正籠罩在一層淡淡的晨霧中。

這座隸屬于六盤山系的山巒,雖不算巍峨,卻因地處秦金邊境,成了兩國勢力交鋒的“隱形戰線”。

山腳下的隴縣,原屬陳倉。

在上次關中之戰中陳倉被秦國奪取北部縣域后,隴縣便成了秦金拉鋸的前沿。

一旦戰事爆發,金軍從陳倉北上,三日便可兵臨隴縣,因此秦國在隴縣南方的緩沖區,常年駐扎著一支第二鎮的野戰大軍。

但這一日,龍門山下卻來了一支與眾不同的秦軍隊伍。

百余人的隊伍里,士兵們大多穿著輕便的皮甲,腰間挎著彎刀,沒有七鎮野戰部隊那般“尸山血海里泡出來”的凜冽殺氣。

唯有旗桿上那面綠色的日月戰旗,昭示著他們秦國軍隊的身份。

這是秦國的二線部隊,地方守備團,主要負責維護邊境州府的治安,戰爭緊急時期也會征調前往戰場。

隊伍前方,一名三十多歲的將領勒住馬韁,他身穿黃色布面甲,頭戴黃纓盔,臉龐棱角分明,手臂上隱約可見幾道戰疤,正是隴縣守備團的守備官趙大川。

他側過身,對著身邊一名身穿青色棉布長衫的男人躬身說道:“巡撫大人,前面就是龍門山了。”

被稱作“巡撫大人”的男人,正是渭北巡撫高忠義。

他沒有穿官服,一身布衣顯得十分樸素,勒馬駐足,目光掃過龍門山的山勢。

山峰連綿,林木蔥郁,晨霧在山谷間繚繞,倒有幾分清幽之意。

他輕輕點頭,口中念道:“山不在高,有仙則靈。”

“這龍門山雖不算險峻,卻因一位真人在此修行,倒也多了幾分名氣。”

“大人說得是。”

趙大川附和道:“關中的百姓都在傳,山上住著位道教的老神仙,就是當年曾云游四方、救濟百姓的丘處機道長。”

“百姓們都稱他‘長春真人’,說他能呼風喚雨,還能預知禍福,不少人都上山求他指點呢。”

高忠義輕輕一笑,點頭說道:“丘處機道長乃是道教名宿,心懷天下,當年曾勸誡過金軍殘殺百姓。”

“咱們上山,見一見這位長春真人。”

“遵命。”趙大川應聲。

隨即對身后的士兵吩咐,“留下二十人在山下警戒,其他人隨我和巡撫大人上山。”

上一章  |  黃金家族,從西域開始崛起目錄  |  下一章
加入書架后可以自動記錄您當前的閱讀進度,方便下次繼續閱讀.
在搜索引擎輸入 "黃金家族,從西域開始崛起 黃鶴樓" 就可以找到本書
其他用戶在看:
黃鶴樓文學 - 免費小說閱讀網 www.hhlwx.com
聯系我們: hhlwx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