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文學
 
首頁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搜索:
 
您當前所在位置:黃鶴樓文學>>我不是領主

第74章 城市的分裂


簡體手機版  繁體手機版
更新時間:2025-11-14  作者:自律的火龍果
 
老二休戈的劫掠效率非常高。

不到兩刻鐘,他就率領騎兵將這座擁有三百人口的村莊席卷一空。

值錢的鐵器、布匹通通裝袋,看得見的挽馬與耕牛都被拴上繩子帶走。

房屋與糧食則就地燒毀,就連屋后頭的果樹也沒能幸免,大多遭到無情砍伐。

至于麥苗,條田中的麥苗才剛抽出新芽,馬匹踐踏對其殺傷力比較有限。

且北境村莊的耕地面積太廣,光靠踐踏效率低得可憐。

因此老二干脆命令部下打開羊圈。

很快,羊群就如潮水般涌入條田。

這些畜生最愛柔嫩的麥莖,在啃食的過程中還會將麥苗連根拔起,對麥苗的破壞力遠超人與馬的踩踏。

此等狠招堪稱是掘了這座村莊的命脈。

但老二不在乎,執行大哥的命令、徹底摧毀敵境春耕才是他的首要任務。

況且他并未濫殺農奴。

他口頭上說是要殺光向南逃跑者。

實際上呢,壓根就沒殺幾個人。

三百多人,向著四面八方亡命逃竄,還都是熟悉地形的本地人,哪有那么好追?

反正只要能毀壞房屋與麥苗,再擄走挽馬耕牛,這座村莊今年的春耕就算是徹底毀了。

恐嚇的主要目的,是驅使這些農奴向北跑。

只要他們愿意投靠白河領,混口飯吃并不難。

向南跑其實也沒所謂,反正他們最終的歸宿都是白河領。

三河城可沒糧食養活這幫農奴。

掃蕩完這處最北端的村莊后,老二一刻也不停歇,立刻集結部隊向著西南方的另一座村莊殺去。

劫掠的第一要義除了‘快’還是‘快’。

行動越快,能掠奪到的戰利品就越多,敵人也越難施加阻礙。

至于俘獲的牲畜,自然由跟在后頭的老三揚接手。

老三領著一百訓練有素的步兵,負責接收農奴、打掃戰場,并將牲畜驅趕回白河領。

這就跟搶銀行一個道理,要有人負責望風,有人負責破門,有人負責搜刮財貨,還需要有人負責掩護撤退。

分工協作,才能讓效率最大化。

天亮后三個小時之內,老二休戈就接連摧毀四座村莊,俘獲大型牲畜兩百余頭,焚毀農舍超三百幢。

尼登修道院莊園里狼煙四起,上千失去家園的農奴從多個方向涌向修道院。

位于莊園中心的修道院當然注意到了敵情。

鐺鐺鐺鐺!

在第一道狼煙升起后,立刻就有修士爬上修道院頂端的鐘樓,用力敲響青銅大鐘。

隨著鐘聲響起,駐扎在附近的五個騎槍隊總計十五名騎兵迅速集結,還帶上了一批維持治安的步兵,湊足一百人。

可還不等他們穿好甲胄翻身上馬,另一個方向的狼煙也燒了起來。

他們剛出發沒多久,還在半道上,又一個方向也升起狼煙。

救哪里?

怎么救?

老二率領的這支騎兵完全就是偽裝成馬匪的正規軍,劫掠效率之快遠超修道院方面的預想。

同時老二還算準了敵軍的反應時間,知道敵軍穿戴甲胄、整隊出發至少需要半小時,足夠他劫掠完一座村莊,順帶再換個目標。

效忠于教會的騎槍隊也不是蠢蛋,他們在半道上逮住逃跑的農奴一問,就能知道敵軍的數量遠超己方,還擁有大批披甲重騎兵,壓根就不是常規意義上的馬匪。

領頭的隊長勒住韁繩,頭盔下的目光在三處狼煙間游移片刻,而后當機立斷道:“回修道院!回修道院!”

就這還救個屁,趕緊回去呼叫援軍守住修道院才是正道!

在這處莊園里,修道院才是財富的集中地,依托修道院的建筑群與圍墻也容易進行防守。

但老二壓根就沒想過要強攻修道院。

他又不是來搶錢的,現在的白河領差的也不是這點錢。

商路都被封鎖了,有錢也沒處花。

敵軍固守修道院正中老二的下懷。

到下午兩點左右,他帶著騎兵將整座莊園都掃蕩了一圈,莊園內的八個村莊被他盡數搗毀。

后面四座村莊的農奴早已跑了個七七八八,老二得以從容地放火燒村、毀壞麥苗、搜刮財貨,而后再優哉游哉地撤退,輕松程度堪比春游。

唯一的小遺憾,就是后半程虜獲的大型牲畜明顯減少。

修道院對于外部劫掠有一套既定的應對方針。

當敵人的數量過多時,各村莊的莊頭就會組織農奴往中心的修道院跑,還會順便帶走大型牲畜與少量存糧。

修道院內部,兩鬢斑白的老院長早在上午就已緊急派人向臨近的兩座莊園求援。

但遠水如何能救近火?

援軍整隊趕路都需要時間,他們剛剛抵達,老二就已全員撤退,只留下遍地狼藉。

劫掠戰首日,以白河領的完全勝利告終。

在老二的辣手摧花下,這座大型莊園的春耕作業遭到毀滅性打擊,八個村莊盡數焚毀,超萬畝麥苗夭折。

遭到殺害的農奴倒不多,可他們失去了賴以為生的家園與畜力,也失去了幾乎全部的口糧與種子。

補種的話,時間上倒也勉強還來得及。

畢竟這些條田已經耕過了,只需重新播種即可。

但若是沒有外部援助,他們幾乎不可能完成補種,也絕不可能堅持到秋收。

農具、挽馬、種子、房子全沒了,拿什么補種?

而且就算教會方面愿意對他們施以援手,他們難道就敢重修房屋、補種麥苗么?

敵人的軍營就位于莊園北面十公里,騎著馬一個小時就能進行‘上門服務’。

但愿意向北投靠白河領的農奴卻并不多,甚至可以說幾乎沒有。

最近幾周,修道院的修士每日都向他們宣講:白河領是魔鬼領地,領主林恩是生吃幼兒心肝的魔鬼。

愚昧的農奴們害怕違背神諭,他們世代生活在教會的羽翼下,不愿意投向魔鬼的懷抱,只希望能得到教會的妥善安排。

教會的高層當天下午就已獲悉這座莊園的慘狀,召開內部會議的同時,也將情況通報給了市議會。

“我早就知道,我早就知道,林恩這個混蛋的目的果然是破壞春耕!”

市議會內,肥碩如鼠的糧食行會會長暴跳如雷。

雖說今天遭殃的只有教會所屬的一座莊園。

可照此情形發展下去,糧食行會的莊園也注定逃不過這一劫難。

三河城西郊總共就十來座大型莊園。

要是讓林恩按照今天這速度劫掠下去,不到半個月,今年的春耕成果就全都會付諸東流。

待到秋天,三河城西郊將會顆粒無收。

別說是賣糧或是釀酒了,哪怕只是為了讓市民們不挨餓,都得買外頭的高價糧。

來自三圣教會的羅特吉主教瞥了碩鼠會長一眼,隨后擺出副悲天憫人的慈祥模樣:

“你知道又有什么用?一座莊園已經毀在了他手上,兩千農奴無家可歸,甚至可能活不到今年秋天。”

羅特吉本是三河城的小商人之子,也是城內最出名的‘小鎮做題家’。

他六歲啟蒙,十二歲進入修道院學校,十八歲赴南境攻讀教會大學,二十八歲博士畢業,而后回到家鄉的三河城教堂任職。

不到二十年,他就升任主教,成為三河城教會的一把手,掌管教會的同時還列席市議會,能深刻影響城市政策,其威勢絲毫不亞于市長于爾根。

但羅特吉在市民間的風評卻并不高,他是各種八卦新聞的主角,常年與各種小男孩牽連在一起。

畢竟高級教士不能結婚,也不能擁有法定的血緣繼承人,市民難免會懷疑其性取向。

而且在大部分市民眼中,羅特吉與他的教會就是趴在城市身上的吸血鬼。

教會坐擁大片農田與房產,卻不貢獻多少稅款,反而還要市議會撥款整修教堂與修道院。

民兵團的團長昆諾帶頭譏諷:“教會每年賺那么多錢,會連兩千農奴都養不起?”

“當然養得起!”

羅特吉的音調當即就高了三分,而后反問,“那我問你,林恩那個魔鬼肆意蹂躪城郊,你們民兵團難道就沒有一點責任?分明是你們沒守住路口,讓他突破了封鎖!”

昆諾一點也不虛,義正言辭道:“民兵團的職責是保護城市,城外是你們教會的地盤,出了事當然得由你們自己承擔!而且教會又不是沒有軍隊,你上次不是還說過,教會絕不會容忍任何來犯之敵么?所以你們的反擊呢?”

羅特吉無言以對,畢竟他上次真的夸下過海口。

但反擊是不可能反擊的,憑教會這點實力,一輩子都沒法反擊林恩。

根據各村莊受害者的說法,敵人的騎兵部隊鋪天蓋地,數量預計不會低于兩百,還有數量不明的步兵。

就教會這三十個騎槍隊一百來號騎兵,拿頭反擊啊!

三河城這次所面臨的問題,本質上還是軍權不夠集中。

城防民兵與教會武裝這兩支軍隊都是常備軍,也都擁有一定的戰斗力,但指揮系統卻各自獨立。

且兩方的指揮官還天然對立。

民兵都是市民階級出身,敵視貪婪的教會,其團長的立場也必然與教會相左。

驟然遭遇強敵,這套別扭的軍事體系就會瞬間宕機。

如果再給三河城一段時間,倒是有一定概率能夠對軍事系統乃至權力系統進行自我迭代。

但林恩顯然不會給他們這個時間。

戰爭的引線一旦點燃,那就必須要以其中一方徹底爆炸做結局。

在場的議員們當然也能意識到這一點。

霎時間,有近半議員的目光匯聚在市長于爾根身上。

這些議員的核心利益在城外,他們當然那希望市長能夠出手拯救西郊的莊園與農奴。

按照城市法律,市長兼任民兵團的大團長,職權猶在常務團長昆諾之上。

只要于爾根愿意,他完全可以越過團長昆諾調動民兵團。

而且以他與主教羅特吉的深厚私交,他大概率也能拿到教會武裝的指揮權。

當城市面臨危機時,市長還能征召市民武裝,以三河城的體量與富庶程度,湊五六百名披甲步兵不成問題。

換言之,在眼下的三河城,唯有市長于爾根有能力有資格調動全市的武裝力量,人數足以破千。

可問題在于,他壓根就沒有指揮軍隊的能力。

他當了一輩子的商人,從未接受過軍事訓練,更沒有指揮軍隊進行過戰斗,就連殺只雞他都夠嗆。

于爾根坐在議會圓桌的最北端,他當然能看到議員們的期盼目光。

可他心里的第一反應是:我去打林恩,真的假的?

那林恩可是來自白熊領的魔鬼,是以兩塊男爵領戰勝四男爵同盟的超級狠人。

于爾根歸根到底是個商人,他欺軟怕硬,可以毫不遲疑地命令黑市商人利昂繳納額外戰爭稅,卻不敢出城直面林恩。

但身為市長,他又不能表現出絲毫的軟弱,只能尬在椅子上當啞巴。

團長昆諾能看出市長大人的窘迫,略作思考后他起身高呼:

“那林恩的最終目標肯定是奪取三河城,若是城內的軍隊貿然出城迎戰,那就是中了他的詭計,因此不管城外如何混亂,民兵團都絕不可能出城!”

釀酒行會的會長隨即舉手附和:“我贊同,民兵團都是步兵,只有依靠城墻才能抵擋住騎兵的沖鋒,不能讓他們出城作戰!”

見有人帶頭,當即又是好幾名議員對此表示認可。

這些議員大多來自各手工業行會,他們的基本盤都在城內,城外莊園遭殃并不會損害到他們的根本利益。

反正林恩也就能蹦跶這一時,等公爵收拾完私生子國王莫里斯,轉身就能將這林恩給踩死。

至于莊園農奴的死活,與他們又有什么干系呢?

只要消滅掉林恩的勢力,白河流域的糧食就將再度流回三河城。

城郊的農奴種不了田,城市也能從白河流域得到廉價的糧食。

昆諾眼見自己爭取到了半數議員的支持,膽子也大了起來,他直視臉色鐵青的羅特吉主教,以明晃晃的訓斥口吻說道:

“主教大人,我認為你應該立刻將教會的軍隊都集中起來,要么擊潰敵軍的騎兵,要么就固守兩到三座莊園,繼續將兵力分散,到最后只會失去所有!

還有,市議會已經向金鹿堡請求援助,再過兩周,公爵夫人就會派出軍隊支援三河城,你總不至于連兩周也撐不到吧?”

昆諾干脆將市長的話也搶著說了,徹底終結了今日的爭端。

無論民兵團還是市民武裝,都不可能出城為教會或者農奴作戰。

你教會收獲了糧食,又不會免費分給市民,在戰時甚至還親自下場炒糧,我們這些市民憑什么為你而戰?

要不自己抵抗,要不就乖乖等待沼地公爵的援軍!

雖然昆諾的行為堪稱僭越,于爾根市長卻并不惱火,畢竟昆諾為他解了圍。

羅特吉主教自然也是無話可說,畢竟昆諾所言句句在理,容不得他進行反駁。

林恩發動的劫掠戰爭非但沒令議員們達成一致,反而促使他們徹底分裂成了兩大派系。

以羅特吉主教為首的‘城外派’暫落下風,只能寄期望于沼地公爵的援軍。

就在當天晚上,公爵的信使抵達碼頭。

可船上懸掛的旗幟并非沼地公爵的金鹿旗,而是來自谷地公爵的白鷹旗。

上一章  |  我不是領主目錄  |  下一章
加入書架后可以自動記錄您當前的閱讀進度,方便下次繼續閱讀.
在搜索引擎輸入 "我不是領主 黃鶴樓" 就可以找到本書
其他用戶在看:
黃鶴樓文學 - 免費小說閱讀網 www.hhlwx.com
聯系我們: hhlwx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