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稍稍回溯。
十一月末,王冠領地西部的河灣堡。
自琥珀港大敗以來,沼地公爵洛泰爾已經在此蟄伏了兩月有余。
在此期間,他獲悉奧托三世正不斷從南境調兵遣將,兵力迅速膨脹。
他也收到了湍流郡遭林恩攻占的噩耗,他派駐在湍流郡的軍隊近乎全軍覆沒,僅有少數擔任堡主的宮廷騎士逃回了金鹿堡。
但洛泰爾都不為所動,他只是不斷向外派遣使者,以盡可能地團結王冠領地的貴族們。
他甚至還給西邊的白河伯爵林恩以及鏡鐵伯爵瓦薩發去請帖,邀請這兩名驟然崛起的新貴參加‘討奧托聯軍’。
請帖不出意外地石沉大海,洛泰爾倒也并未氣餒。
經過兩個月的整頓與招攬,聚集在他麾下的軍隊再度超過萬人之數,這還是在他調走了一千宮廷騎兵的前提下。
這支部隊的核心戰力是五千人左右的貴族騎兵,包含最為精銳的一千名騎士及以上貴族,外加四千多名接受過專業訓練的騎士侍從。
這些騎兵基本做到了百分之百的披甲率,最次的騎士侍從都有一件鎖甲上衣外加一頂鐵質頭盔。
可以說全王冠領地九成以上的貴族騎兵都在這了。
要不是年初被洛泰爾在科倫城北邊的森林殺了一批,貴族騎兵的人數興許還能再多個一千左右。
但拋開這五千貴族騎兵,余下的幾千士兵就相當良莠不齊了。
這批士兵里包括雇傭兵、盜賊馬匪、城市民兵,以及少量農民征召兵。
他們裝備不一、歸屬不明,還大多沒接受過專業的訓練,超過半數都沒有鐵質甲胄,戰斗力成疑。
這兩個月里,洛泰爾晚上宴請各方貴族,白天就拼命操練軍隊,至少要讓這些士兵能聽得懂號令,上了戰場不至于徹底抓瞎。
如果有可能的話,洛泰爾當然希望用更多的時間來整頓這批軍隊。
可時間不等人。
“大人,奧托本人已經離開琥珀港向西進犯,據悉他麾下軍隊超過萬人。”
在十一月下旬的尾巴,洛泰爾收到了琥珀港方面的最新消息。
在過去的兩個月里,雙方其實發生過不下三十次小規模沖突,交戰兵力通常不超過三百人,洛泰爾這邊占據著地利與人和,打出了較為漂亮的戰績。
最終是奧托三世先沉不住氣,率領全部精銳傾巢而出。
聽到消息后,洛泰爾從椅子上猛然起身:“通知各將領,兩天后隨我出征!”
事實上,就算奧托那邊沒有先出兵,洛泰爾也快忍不住了。
或者說,是那幫聚集在他麾下的本地貴族忍不住了。
的確,過去兩個月洛泰爾這邊贏了不少小規模戰爭。
可那都是因為奧托的軍隊在攻占城市、城堡與領地后輕敵冒進導致的。
從南境來的落魄貴族們就跟打了雞血似地嗷嗷向前沖,而且似乎完全不怕死,逮著人就往死里追,爆發出了極為驚人的戰斗力。
洛泰爾這邊只是通過設伏等方式賺了些人頭,卻丟了大片領地。
很多本地貴族的老巢都被人給端了,他們能不急么?
急躁這種情緒是會傳染的,當一小部分貴族開始著急后,剩下的貴族也會開始焦躁不安。
迫于壓力,洛泰爾當眾承諾會在十二月到來前出兵。
如今奧托搶先下注,他也不得不將籌碼悉數押上。
集結在河灣堡周邊的上萬大軍傾巢而出,順著即將冰封的靜河向東進發。
先鋒部隊正是寒風伯爵統領的五千貴族騎兵。
他本就是王冠領地響當當的大貴族,又率先投靠了沼地公爵,因此他當仁不讓地成為了本地貴族的代表與指揮官。
居中的是另一名本地伯爵統領的近六千雜牌軍。
力量傭兵團團長阿爾諾則擔任副指揮官,管著三千人左右的大型雇傭兵團。
這位從南境流亡到北境的落魄貴族也算是修成了‘正果’,不僅成為了北境雇傭兵領域的絕對龍頭,甚至還在戰前得到了沼地公爵親手授予的伯爵頭銜。
僅看爵位,阿爾諾總算是追上了林恩這個晚輩。
不過阿爾諾并非唯一的幸運兒。
在開戰之前,洛泰爾一口氣在河灣堡冊封了上百名新貴族,獲得頭銜的大多是他麾下的宮廷騎士,以及雇傭兵首領與盜匪頭子。
此舉雖然損害了本地貴族的利益,可大敵當前,也沒多少貴族會在乎些許虛名,驅逐奧托才是正事。
總而言之,洛泰爾麾下的核心將領做到了人人都有‘帽子’戴,但僅有空頭銜并無實際領地。
要想獲得領地就得擊敗奧托,從奧托占領的土地里去分。
至于不到千人的殿后部隊則由洛泰爾親自指揮,這支部隊主要由他從金鹿堡帶來的宮廷騎兵組成。
他總是有留一手的習慣,雖然命令長子帶領宮廷騎兵返回金鹿堡駐防,身邊依然還是保留了六百多人的親信部隊。
若是決戰不利,他還能在這些親信的護送下逃離戰場。
他對聚集在麾下的這支部隊并沒有太多信心,卻又不得不賭上一把。
順帶一提,在這兩個月內,洛泰爾命令鐵匠們仿制出了一批南境的板甲衣,約有百余件。
由于工時緊張,這批板甲衣的質量上相當粗糙,比俘獲的板甲衣差了不少,卻也比尋常的鎖子甲要強。
洛泰爾將這批板甲衣都配備給了親信部隊。
就在洛泰爾順著靜河東進時,奧托三世正領著大軍沿靜河逆流而上。
雙方不約而同走上了‘雙向奔赴’的快車道。
奧托當然是想拖到明年再決戰,他還沒湊夠預想中的三萬大軍呢。
沼地公爵威名赫赫,科倫城北那一場壓倒性的決戰可是傳遍了南北兩境。
不形成軍隊規模上的徹底碾壓,奧托是真不想貿然出兵。
但客觀條件不允許他再拖下去了。
最大的問題,就是糧草供應不足。
此前,私生子莫里斯在琥珀港周圍地帶實行了堅壁清野政策,導致了該地區秋糧絕產。
后續沼地公爵攻城大軍又對該地區進行了慘無人道的‘精耕細作’。
雙管齊下,硬生生將琥珀港周圍三十公里干成了無人區,農民們或是逃入城中討生活,或是遠走他鄉,或者干脆扯旗聚義。
爺不當農民了!
等到奧托入主琥珀港,面對的就是這么個缺糧少食、盜匪叢生的情況。
他不僅要供養上萬大軍,還得勻出些糧食給城內的數萬流民。
有人建議他不必管流民們的死活,卻被奧托斷然拒絕。
他可不想統治一個無人的國度。
城內的流民都是頂好的農民,只要給他們安定的生活環境,他們就能重新將琥珀港周邊的無人區轉化為人間樂土。
為了滿足琥珀港日益增長的糧食需求,奧托只能不斷從南境采購糧食與麥酒。
可南境沿海地區工商業發達,生產的糧食相當有限,供應本地尚且不足,每年還得從北境進口大批糧食。
這下算是倒反天罡了,糧食進口區還得給糧食出口區供應糧食,致使南境的沿海地區糧價應聲而漲。
為了省錢,奧托不得不從魯伊王國的內陸調撥糧食,大費周章不說,還開銷甚巨。
琥珀港東面的廣袤海洋名為‘冰海’,之所以叫這個名字,自然是因為這片海域冬天會凍結。
到十二月下旬,海上航線就將徹底中斷。
拋開其他因素不談,哪怕是為了得到過冬的糧食,奧托都得趕在道路冰封前盡可能多的占據領地與人口,并從這些北境當地人的口袋里榨出些余糧來。
而且從南境來的落魄貴族們也在不斷催促奧托出兵,這些貴族可都是為了發財升官來的。
在封建貴族時代,占據了更多的領地就意味著升官。
北境雖然廣袤,但有價值的土地就那么多。
要是真等奧托湊夠三萬人再出征,這北境的土地哪還夠分?大部分落魄貴族都將竹籃打水一場空。
到十二月初,奧托與洛泰爾之間的距離縮短到了四十公里,幾乎就是一天急行軍的距離。
在雙方勢力范圍的交界處,是一個熟悉地名——科倫城。
這座城市曾是王冠領地規模第二大的自治市,每年都會為王室提供大筆賦稅。
就在今年的二月末,沼地公爵洛泰爾率軍圍攻科倫城,并引來了私生子國王莫里斯的援軍。
雙方在城北的森林外圍進行決戰。
洛泰爾命令宮廷騎兵下馬列陣,排出密集陣型迎戰莫里斯統領的貴族騎兵部隊。
最終洛泰爾大獲全勝,以區區數百人的傷亡擊潰了莫里斯五千大軍,大批王領貴族當場戰死。
國王莫里斯僅以身免,倉皇逃回了琥珀港,自此威望盡失,只能枯守王都。
洛泰爾則趁大勝之威再次包圍科倫城,可城內的議會與市民堅決效忠王室,拒絕向他投降。
最終,他派出宮廷騎兵強攻城市,并在城破后施行了慘無人道的屠城,城內上萬居民幾乎無人生還。
攜大勝與屠城之威,洛泰爾迅速迫降了靜河下游的數座城市,并暢通無阻地開抵琥珀港下。
“當時,我本以為琥珀港也會像前幾座城市那樣,主動向我敞開懷抱,后來的事你們也都知道,就不多說了。”
時隔近十個月,洛泰爾故地重游,他站在科倫城西邊的一處土坡上,眺望著空無一人的破落城市,可謂感慨萬千。
想當初,剛剛大勝國王軍的他是何等的意氣風發?
他自信地認為北境王冠唾手可得,哪會想到之后的諸多曲折?
說來可笑,洛泰爾還真就如愿以償得到了王領本地貴族的認可,實現了他起兵時的部分目標,只是過程有那么‘億’點小小出入。
寒風伯爵站在洛泰爾身后,迎著刺骨寒風說道:“大人,這科倫城是您的幸運之地,您必然能在此地再次贏得輝煌勝利。”
傭兵團團長阿爾諾隨后附和道:“大人,天氣也站在您這邊,奧托手下那幫南方人肯定不習慣北境的寒風,他們的御寒衣物肯定也準備不充分。”
洛泰爾聞言,轉頭笑道:“那也得看奧托是否配合,要是他不愿在這科倫城與我決戰呢?”
這時忽有偵查騎兵快馬來報:“公爵大人,奧托的軍隊距離科倫城僅有十公里,目前還在不斷逼近中,我們看到了魯伊王室的藍色王旗!”
阿爾諾聞言,很是詫異:“這奧托竟然真的敢在科倫城與我們決戰?”
“哈哈哈,果然有膽量,不愧是敢于跨越大海遠征北境的勇士,既然他敢戰,那我就陪他大戰一場!”決戰再臨,洛泰爾心中卻毫無緊張,甚至還有開懷大笑的余裕。
寒風伯爵高聲道:“大人,請立刻回營指揮作戰,這是我們絕對不能錯過的機會!”
未多時,洛泰爾返回科倫城西側軍營,就在他召開戰前軍事會議的同時,奧托三世的戰書也送進了軍營。
戰書的內容相當簡短,只是約定明日于科倫城北邊的平原地帶決戰。
一眼掃完戰書,洛泰爾猛然將其拍在桌上:“決戰就在明天!”
與此同時,科倫城東側的軍營里,奧托也下達了決戰命令,各將領收到命令后整備部隊,連夜做好了戰斗準備。
身邊有近臣勸他,不要將決戰地點定在科倫城。
這年頭的人很多都信一點迷信,科倫城算是沼地公爵的幸運地,在此地決戰對奧托方或許會有不利。
“我就是要在洛泰爾的幸運地徹底擊敗他,要讓整個北境都知道,我才是這北境唯一的主人,沒有人能與我匹敵,沒有人!”
奧托一如既往的狂妄,而他也確實有狂妄的資本。
無論軍隊規模、還是兵員素質,亦或是裝備水平,他麾下的軍隊都在洛泰爾之上。
次日清晨,冬日的寒風呼嘯著席卷戰場。
兩支大軍在科倫城北部平原排出最普通的左右翼陣型,進行了一場沒有任何花招的決戰。
主要雙方的軍隊都不支持主帥使用計謀與花招,他們的軍隊沒有經歷過長時間的集訓,彼此間都不算熟悉,貿然變陣只會適得其反。
兩名主帥都將主力部隊放在了各自的右翼,因為人大多是右撇子,在右翼最能發揮出精銳部隊的戰斗力。
魯伊國王奧托三世這邊,右翼是他從本國帶來的四千貴族騎兵,左翼則是從南境各國招攬的六千軍隊,他本人率兩千騎兵坐鎮中后方,為總預備隊。
沼地公爵洛泰爾的右翼自然是寒風伯爵五千騎兵,左翼則是六千雜牌軍,他本人領著千人不到的親信部隊同樣居于中后方。
雙方的排兵布陣完全鏡像,沒有任何花里胡哨,比的就是哪一方的強側能更快突破對方的弱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