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文學
 
首頁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搜索:
 
您當前所在位置:黃鶴樓文學>>盛唐挽歌

關于歷史推演測試的回復


簡體手機版  繁體手機版
更新時間:2025-04-06  作者:攜劍遠行
 
不得不單獨開一章集中回復,因為書友們的評論太炸裂了,讓我感覺壓力山大,不得不以一種比較正式的方式談談這個問題。

盛唐還有沒有救?我看評論區很多人都有自己的論述方向,其實都挺有道理的。

現在就以一種“忽略統治者主觀想法”的模式去討論。

也就是說把歷史的偶然性發揮到極限,安祿山被腦控變成了大忠臣,唐軍高層都可以不顧家小為愛發電為國捐軀等等等等。

我的答案是,或許某個穿越者,可以用“空間換時間”的方式,收縮帝國擴張的腳步來換取國祚的延長,安史之亂也可以用一種比較溫和的方式向后順延。

但盛唐是回不去的,炸彈該爆炸的一定會爆。

就像是我這本書的標題一樣,在盛世里頭唱挽歌才是主題。全文主打的并不是“小方開掛救國”。

盛唐人口的膨脹,已經快要到土地產出所能承載的極限,必定需要一個宣泄的出口,也就是人口轉移。

那么這個出口在哪里?有人說西域?然后波斯,黑衣大食什么的……好像很遠啊,這條路別說是大唐了,就是現代大概也不容易吧?

歷史給出的答案,就是江南、荊襄南部、兩淮甚至嶺南。人口或主動或被動,是朝著這些地方轉移的。

安史之亂,是以一種被動的方式,開啟了中國第二次大規模的人口遷徙,從北向南。那么,為了維持一個巨大的中央帝國,假如不采用安史之亂這樣的方式,要怎么完成這個歷史趨勢呢?

人多了,經濟自然會發展,經濟發展了就會要求增加政治權力,不給治理權,就必定會武裝反抗,最后變成南北分裂!

南北朝就是例子。

那么出路在哪里?

答案有兩個,不是二選一,而是必須要辦的事情,缺一個就會暴死!

第一個,遷都出關中,放棄以發展關中軍事經濟為核心的國策。

第二個,梳理清楚南北運河,重新選一個可以承載歷史大勢的首都經濟圈。

兩條其實是一條,只有整理清楚這個了,才有可能順應歷史的大勢發展。

因為那個時候,除了人以外的因素,沒有一條是站在關中這邊,站在長安這邊的。盛唐的政策,便是與除了人以外的大勢做斗爭。

人不能勝天,齊心協力尚且要對天地敬畏,更何況勾心斗角?

做到這兩點,便可以延緩帝國滅亡。

盛唐的政治結構,能辦到這兩點么?

答案是做不到,為什么做不到,大概也不用單獨拎出來說了。

就算大唐瘋狂擴張,怛羅斯之戰贏了,爆錘了吐蕃,血洗了契丹,而西域和河西走廊的生態,也到極限了。

事實上,開元末年,唐軍就主動撤出了河西走廊的一些沙漠化地區,將“軍”降級為“守捉”。

如果李隆基繼續英明神武五十年,西域的環境也會加速惡化。擴張有出路么?并沒有。

不能開發西域,長安作為首都,就沒有存在的合理性了,一條都沒有了。后面一千多年的歷史,已經給出了答案。

安史之亂后,南北運河的地位陡然上升,從“助力線”變成了“生命線”,這條脈絡,一直走到了工業化時代。

這就是歷史給出的答案,大帝國的心臟,還是回到了汴梁到洛陽這一段,然后因為封建時代生產力的限制,因為西域環境的破壞,帝國還是會處于不斷收縮的狀態,無法以西域為核心作為突破口。

多走一段運河路線的洛陽,在經濟上遠不如汴梁便利,首都圈應該選哪一個,實際上,給統治者的選擇余地并不多。汴梁可以,洛陽似乎也行,大致位置就這樣了。

盛唐,已經到了封建帝國擴張的極限,如果沒有革命性的技術突破,它就是中國封建統一大帝國的上限,這個就是我的答案。

既然是上限,月滿則虧,歷史的蒼茫浩蕩,正是歷史文的魅力所在,至少我是這樣認為的。

上一章  |  盛唐挽歌目錄  |  下一章
加入書架后可以自動記錄您當前的閱讀進度,方便下次繼續閱讀.
在搜索引擎輸入 "盛唐挽歌 黃鶴樓" 就可以找到本書
其他用戶在看:
黃鶴樓文學 - 免費小說閱讀網 www.hhlwx.com
聯系我們: hhlwx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