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近午,梅塔貝灣金黃色的海灘上,潮水正在逐步退去,露出潮水沖刷下變得平整、濕潤、包含營養物質的沙灘。
沙灘上冒出幾個泡泡,突然間,平整的沙面塌陷下去一小塊,塌陷的區域飛快擴大,轉眼變成了個直徑足有兩三米的沙坑。
一只盾蟹從中探出半個身子,黑珍珠似的小眼睛四處張望了陣,確認沒有危險后,它才放心地爬出沙坑,用鉗子將濕潤的海沙舀入口器中,濾食著其中的海藻與微生物。
在它出現后不久,越來越多的小生物在海灘上露頭。
不足手指大的螃蟹、貝殼微微張開,將水管伸出呼吸的蛤蜊、形似蠕蟲的軟體生物
幾乎是一轉眼間,整片海灘都變得熱鬧起來。
可惜,海岸灘涂上這副欣欣向榮的繁榮場景并沒有持續太久。
“咕嗷——!”“嘎嗚!”的古怪嚎叫聲自不遠處茂密的林帶中響起,警覺的盾蟹第一時間停止了進食,節肢飛快倒騰著鉆入藏身的沙坑,爪鉗撥弄著沙礫,將自己埋了起來。
灘涂上無數的小生命像得到了信號似的,紛紛停止活動,鉆入沙中藏匿。
悉悉索索的灘涂一瞬間變得寧靜下來,只有平滑如鏡的沙面上那一個個的小孔小包,證明了之前的熱鬧并非幻覺。
橙紅色的巨鳥從林間走出,來到這片潮退后的灘涂上。
緊接著是第二頭,第三頭整整五頭大怪鳥結伴而行,如一支充滿攻擊性的侵略軍,野蠻地闖入了這片灘涂。
遠處,藏身于灌木叢中進行觀察的眼鏡少女放下手中的望遠鏡,輕聲發問:“老師,書上似乎沒提過,大怪鳥會來到海岸灘涂覓食啊?”
“所以我們才要親自來到野外,阿爾瑪,記住,書本上所能記載的知識,不足大自然的萬一。”
阿爾瑪輕輕點頭。
見學生聽進去了,席拉笑著繼續講課,“一般情況下,大怪鳥的主要食物來源有兩種。
一是密林泥土中隨處可見的蚯蚓、昆蟲、以及馬陸之類小型節肢動物,這些是大多數大怪鳥的主食。
二是溪流河灘邊的螺螄、貝類、蝦蟹之類的小型甲殼類,包括部分小型魚類,也在它們的食譜上。
以上這些是書本上會告訴你的,完全確認后的知識。
但書上很少會提及,以甲殼類為主食的怪鳥個體,食物甲殼中的鈣質與色素會在它們的體內積累,使其甲殼變得更加堅硬,顏色也更深。
主流學術觀點認為,這便是大怪鳥亞種青怪鳥出現的原因,青怪鳥多在沼澤溪流等水網密布的區域出沒的情況,也間接證明了這點。
書上同樣很少會提及,生活在沙漠地帶的大怪鳥,以原本的食性難以獲得充足的食物,所以它們會以一種名叫盾蟲的小型怪物為主食。
這些都是需要你去主動了解,才有機會獲得的知識。”
說到這,席拉停頓了片刻才繼續道:“海岸灘涂中鹽分的含量過高,因此灘涂很少成為大怪鳥的主要取食地。
但這邊的情況很特殊,附近山林中聚集了太多的大怪鳥,以原本方式取食,食物很可能會不夠吃。
也只有梅塔貝灣豐饒的海灘,能夠同時滿足如此多大怪鳥的胃口。
我甚至懷疑,星龍正是因為明白這點,才有意將藏身之地放在密林西部臨近梅塔貝灣的區域。
因為只有這里,能養活它們的‘大怪鳥軍團’。”
阿爾瑪瞪大了眼,“它們居然會考慮到這種程度嗎?”
“當然,這些只是我個人的猜測。”席拉舉起望遠鏡,看了眼遠處正在用勺狀的鳥喙舀起海沙,濾食其中小生物的大怪鳥。
“長期攝入過量鹽分會對大怪鳥群造成什么樣的影響無法確定,但肯定不會毫無影響。
繼續這樣下去,或許要不了太久這群大怪鳥就會出現各種疾病癥狀,大批死去也并非沒可能。
密林中的大怪鳥也不是無窮無盡的,成群的大怪鳥離開原本的棲息地并死在這里,會對密林造成難以預估的影響。
在此之后,星龍群或許會繼續遷徙,吸引新的‘護衛軍團’,密林的生態也會被它們搞得一團糟。
如果從這個角度看,也難怪修雷特的古文書中將星龍稱為‘災禍之龍’。”
從沒聽老師講過這些的阿爾瑪有些心慌,看向那些大怪鳥的目光中也多出了一絲憐憫。
“感覺,那些大怪鳥有點可憐。”
阿爾瑪輕聲道:“被迫離開原本的棲息地,來到陌生的山林,為了維持生命只能吃下嚴重危害它們身體健康的食物,還要面對獵人們的獵殺,簡直就像,像是星龍操控的奴隸一樣。”
席拉側頭看了學生一眼。
以前的阿爾瑪接觸大自然的機會較少,偶爾會不經調查就說出“是不是全解決掉比較好?”這種聽上去有點可怕的話。
那樣自然是不對的。
但如果只是覺得大怪鳥可憐,就影響到對整體局勢的判斷,甚至做出阻止獵人們進行合理狩獵的事,那就更愚蠢了。
要知道,很多時候學者和獵人一樣,太過冷血或是太過善良,都不是什么好事。
“阿爾瑪,不要讓情緒左右判斷。”席拉語調嚴肅,“我們要做的,不是保護眼前這幾頭大怪鳥,而是讓一切回到正軌。
你或許會覺得大怪鳥可憐,那本不應該成為大怪鳥食物的那些灘涂生物,難道就不可憐了?”
阿爾瑪張了張嘴,卻不知該說些什么,大腦有些混亂。
席拉注視著陷入迷茫的學生。
這孩子不是艾瑞克那種‘純粹到極致’的怪胎,她的性格雖說不上多愁善感,但也和所有同齡少女一樣善于共情,容易憐憫。
“有同理心是好事,但別讓情緒凌駕于理智之上。”席拉的語調前所未有的嚴肅。
“你的夢想是成為一流的文化人類學學者,深入荒野探查各地古跡,揭開那些消逝文明的神秘面紗。
要想達成這樣的夢想,成為一名編纂者是最快,也是最直接的路徑。
而想要成為優秀的編纂者,你必須學會準確判斷情況,代表公會做出決斷,成為獵人們行動的導標。”
“代表公會做出決斷,成為獵人們的導標”阿爾瑪喃喃重復著老師的話。
聽著兩人的對話,潛伏于她們身旁的奧利維婭咧嘴笑了笑。
她是這邊行動的負責人,身為學術顧問的席拉女士對他們的行動有建議權,卻沒有決策權,畢竟她現在的身份也不是編纂者。
但這種時候,她不介意賣對方一個面子,臨時充當下“教學工具”。
“席拉女士,我們從未一次性狩獵過五頭大怪鳥,您認為這種狩獵行為是合理的么?”
席拉顯然是沒料到奧利維婭會突然問她這一句,狩獵行動不是早就商量好的么?
但她隨即明白過來后者的意圖,給了奧利維婭一個感激的眼神后,她以編纂者程式化的語句開口道:
“以公會之名,作為追求生態系統和諧的一員,批準狩獵。”
ps.給沒玩過荒野的讀者簡單解釋下,荒野中的編纂者擁有比世界中更高的決策權(肯定也是要經過層層審查考核的),可以根據臨場判斷,直接代表公會發放狩獵許可。
劇情表現上就很有獵人是阿爾瑪替身的感覺(x)
(圖片來自b站“宇宙帝王地鐵”)
不得不說,這一作雖然不如世界好玩,但阿爾瑪塑造的比aibo討喜多了,心存憐憫,看到鎖刃龍發狂會難過可憐,但是該發放許可就發放許可,不帶猶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