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文學
 
首頁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搜索:
 
您當前所在位置:黃鶴樓文學>>1994:菜農逆襲

第330章 嫁接


簡體手機版  繁體手機版
更新時間:2025-08-25  作者:野生的冰糖葫蘆
 
“葉行長,等有需要貸款了,我一定第一時間找你!”

“行吧,陳總,我記住你這句話了,有需要貸款一定來找我!”

“好,葉行長,你慢走!”

農業銀行支行的行長葉文華在上車前頗為遺憾的再次看了看菜場里忙碌的景象。

可惜了,好說歹說,這貸款愣是沒給出去。

等車走后,陳家志也松了口氣,這銀行的善意也忒猛了,就差拿刀逼著人貸款了。

送完人,陳家志也順著公路往前走。

8月的下午連空氣里都帶著燥熱,大樹下的友誼農資要稍微涼爽些,店里也正忙碌著。

洪中不在,負責接待的是他請來看店的店員小何。

陳家志在門外樹下站著抽了一支煙,等小何忙完后才進門。

“小何,最近生意不錯嘛。”

“嘿嘿,還行。”小何還在寫著單據,笑道:“這兩個月小拱棚的物資賣得還不錯,隔三岔五就有菜農來問。”

寒暄兩句,陳家志問起了洪中,得知對方還在北方,暫時回來不了,便留信讓洪中及時給他回電話。

又聊了片刻種子的銷售情況后,陳家志又前往菜場的育苗棚。

沒騎自行車,走了幾步路后汗水就開始流淌。

育苗棚里揭開了兩側通風,勞作時頂上還蓋了一截遮陽網降溫,但棚里溫度仍然高得嚇人。

陳家志匆匆走過,掠過諸多的菜心、上海青等菜苗,帶著易定干,以及管理育苗棚的植保員方學林來到了放絲瓜和苦瓜的穴盤苗前。

方學林是新招的員工,三十多歲,中專學歷,學的就是植保。

而絲瓜和苦瓜都是陳家志去年留的種子。

方學林介紹道:“陳總,絲瓜一共有70盤,每盤72孔,出苗率大約剛好90,約4500苗;

苦瓜一共有52盤,每盤72孔,出苗率也大約90,約3350苗。

另外,絲瓜和苦瓜都還剩了有一兩斤種子。”

苗數最多的絲瓜苗也就能栽3畝,苦瓜2畝,陳家志盯著苗子思索片刻,又問:“老方,你懂嫁接苗嗎?”

嫁接已被公認為歷史悠久,但起始于何時何地,至今還不明確。

但將嫁接技術大面積應用于蔬菜生產始于20世紀20年代的日本和朝鮮。

而我國是在70年代首次將嫁接技術引入溫室西瓜冬季生產。

等80年代隨著北方地區日光溫室黃瓜栽培的發展,嫁接在蔬菜生產上便逐漸興起。

現目前也算較前沿的技術。

方興林注意到老板的目光,訝然道:“莫非老板想試試絲瓜和苦瓜的嫁接?”

“有這個想法。”

陳家志擦了擦額頭的汗水,說道:“育苗場想要發展壯大,嫁接是必須要掌握的技術,針對各種栽培條件,也需要試驗不同的砧木和接穗組合,同時還要培訓足夠的嫁接工,這些都是你要做的事。”

方興林點頭道:“行,嫁接我也會,我先拿絲瓜和苦瓜培訓幾個嫁接工出來。”

陳家志沉吟道:“可以多做幾個組合對比,直生苗,絲瓜嫁接苦瓜,苦瓜嫁接絲瓜,再找兩個市面上常見的品種,最后看哪種效果好,經費上你直接報給我。”

“明白。”

育苗場的菜心等種苗日常生產由易定干負責,而科研育種等則是陳家志牽頭在搞。

現在談育種還尚早,但嫁接育苗他會啊,雖然算不上精通,但現在全國各地都以農戶自育為主。

即使是山東,他估計也才起步,集約化育苗場更是沒影的事。

而他沒吃過豬肉,至少見過、接觸過,隨著蔬菜種植規模的擴張,國內未來幾年對專業化育苗的需求只會越來越高。

現在搞育苗場恰逢其會。

在花城等珠三角地區,最有市場的種苗應當是苦瓜、絲瓜、冬瓜、甜瓜、西瓜等等。

其中,陳家志至少知道苦瓜和冬瓜是可以通過嫁接提高產量和抗性。

方興林的態度也讓陳家志頗為滿意,這就很有科研人員的風貌。

兩人交流過后,也順勢拿刀片給苦瓜做起了嫁接,動作很慢很輕柔,最后還要用棉繩固定。

易定干在一旁看著,吐槽道:“陳總,這嫁接也太慢了,照你這種效率一株苗得賣多少錢吶?”

陳家志瞥了他一眼,“孰能生巧懂不懂,剛開始一天可能只能嫁接幾百株,等熟練了,一個人一天能嫁接上萬株。”

方興林嫁接速度比陳家志快不少,但聽到一天上萬株也暗自咋舌,老板也忒能說大話了。

“嘿,你們倆都不信是吧?”

“陳總,一天嫁接上萬株太難了點,就光是固定接口很多初學者都不熟練,更別提還有成活率要求了。”

每人每天嫁接上萬株是后世頂級嫁接工團隊的普遍水準,成活率更是能達到99,現在說出來確實過于匪夷所思。

陳家志拿著手中的棉繩,說道:“我讓友誼農資試著去找人生產嫁接夾,這樣效率應該能提升不少。”

易定干嘀咕道:“成本?”

陳家志瞪眼道:“可以回收循環利用,成本并不會高出多少。”

“哦,我這不是不懂嗎?”易定干撓了撓頭,說:“這嫁接有啥好處啊?”

陳家志笑道:“老方,你給他說道說道?”

易定干又說:“要不去外面說,這棚里太熱了!”

三人出了育苗棚,頓感涼爽,在路邊可以遮陰的屋檐下坐了下來。

陳家志給兩人發了煙,點上后,方興林才說道:“像嫁接苦瓜以絲瓜為砧木,藉著絲瓜的生長,使嫁接苦瓜生長強健,減少病蟲害發生,對氣候、土壤的適應性變強,耐濕性變強,即使連續陰雨也不影響生長。”

他停頓了下,易定干就跟著驚呼:“有這么牛逼?”

“還沒說完呢。”方興林又說:“而且生產的苦瓜肉質有絲瓜的柔嫩細膩,果形端正,可提前采摘,產期也比一般的苦瓜長。”

“漬!”易定干叼著煙,說道:“老方,我記著了,等著看這一批嫁接的絲瓜苦瓜有沒有你說的那么牛!”

方興林苦笑道:“這才第一年實驗啊,哪能有這么快就出成果。”

“老方,別管他,反正也就幾畝地,權當做實驗。”

陳家志站起了身,菜場里一片豐收景象,前幾天的雨停了后,蔬菜的行情又有所上升。

“只要易場長能持續穩定產出,育苗場這點花銷那都是小菜一碟。”

易定干嘿嘿笑了笑,這話他愛聽。

等了兩天,陳家志終于等來了洪中的回電。

回電時,洪中還在京城,剛和幾家外資種企接觸完。

“陳總,這外國人的種子真踏馬貴,一粒番茄種子算下來要一塊錢!”

陳家志問道:“你沒說你在經營農資店可以幫著做推廣嗎?”

“說了。”洪中笑了笑,“還好,我談下了兩家,獲得了代理身份,黃瓜、番茄、茄子都能用優惠價拿一批種子。”

陳家志又細問了下,都是荷蘭、韓國、美國的種子公司。

“沒有日本的坂田公司嗎?”

“沒有。”洪中說道:“我問了很多人,找了很多地方,都沒找到坂田公司的信息。”

“可能是還沒在國內成立公司。”陳家志沉吟道:“可能還需要你們到日本去進口。”

“行,我讓阿彪去,應該沒問題。”

“嗯”

坂田的‘優秀’西蘭花種子、坂田316番茄都是陳家志曾接觸過的品種,還有胡蘿卜種子聽說也很有名。

雖然對小鬼子有種種仇恨,但國內為了加入WTO,遲早得全面放開種業的限制。

如果有可能,他自然想由友誼農資引進部分優秀品種,早點積累資金和技術,興許能早點在研發上做出些成績。

跟著,陳家志又和洪中提了天津黃瓜研究所,讓他去跑一趟,買點津春和津研系列黃瓜種子回來。

國外進口種也不是萬能的。

比如某些番茄種,就不抗番茄青枯病,需要在育苗時以國內自選的抗青枯病番茄品種作砧木,以引進品種作接穗進行嫁接。

如此才能篩選出高抗青枯病、綜合性狀優良、適合各個地區露地或者溫室栽培的嫁接組合。

這其中也需要進行大量的嫁接組合試驗,持續優化和改善組合。

然后再用嫁接組合生產種苗,再銷售給菜農。

其實技術含量也并不低,也需要持久的耐心,一次組合試驗差不多就是半年時間。

這也是育苗場的價值所在。

同時,育苗場掌握的種質資源也是越多越好。

除了從外地引進,也需要本地資源。

又和洪中聊了下找工廠生產嫁接夾的事后,陳家志才掛斷電話,拿起桌上的一期種子世界又翻了起來。

里面有一篇關于大棚黃瓜育苗及嫁接技術的文章,署名是山東鄒平縣種子公司。

其黃瓜嫁接砧木是云南黑籽南瓜,黑籽南瓜對黃瓜枯萎病免疫,又具有很強的嫁接親和力和共生親和力,所以適合作砧木。

由此他想到了育苗棚里正在嫁接的苦瓜和絲瓜,這是次自行嘗試。

但還遠遠不夠,育苗場除了需要引進優良品種外,也需要各種適合作砧木的資源。

這可以從以往的品種入手,但育種界也不乏從野生資源中挑選出優秀砧木的例子。

總之,育苗場也是項任重而道遠的工作。

請:m.llskw.org

上一章  |  1994:菜農逆襲目錄  |  下一章
加入書架后可以自動記錄您當前的閱讀進度,方便下次繼續閱讀.
在搜索引擎輸入 "1994:菜農逆襲 黃鶴樓" 就可以找到本書
其他用戶在看:
黃鶴樓文學 - 免費小說閱讀網 www.hhlwx.com
聯系我們: hhlwx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