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趕進度,陳家志請來了工程機械,又從村里請了幾十號人整地。
這里的工價低,三五塊錢一天便能請一個工人。
然而,
計劃很美好,現實很無情。
花城在下雨,元謀也不甘寂寞,在育苗場的辦公樓、育苗大棚都在如火如荼的籌備時,一場雨澆滅了眾人的熱情。
八月也是元謀的雨季,地里被淋濕透了,得等曬干才能繼續整地。
為了方便生活起居,陳家志幾人直接在縣里租了一套民房。
但每個人也都沒閑著,陳家志留在城里,聯系著各種物資的采購和發貨情況。
育苗場需要搭大棚,棚里還需要有育苗架、育苗床。
為了方便,陳家志采用了連棟齊邊大棚,這種棚如今應用也比較多,材料也好采購。
但育苗架和育苗床就比較少見了。
不過設計起來也簡單,陳家志電話和廠家溝通了過后,就確定了大概樣式,先期訂購了一套零部件發過來。
一切都是為了先做個樣本,趕一趕今年冬早蔬菜育苗的末班車。
在陳家志的計劃里,50畝育苗場都得是鋼架大棚,然而,卻并不是要一次性建設完。
按50畝的面積計算,年育苗量應該能達到5000萬株左右,現在的元謀消化不了如此大的數量。
所以,要分成幾期來建設。
剩下的都可以拿來育種制種和蔬菜種植示范基地。
“行,洪老板,你先把弄到的種子都分類打包郵寄來元謀吧。”
招待所里,確認大棚材料發貨后,陳家志又和洪中聯系了種子的籌備。
經過一段時間的尋找,洪中在茄子、番茄、黃瓜、葉類蔬菜上都儲備了許多不同品種的種子。
就連坂田公司的種子,洪中都通過特殊渠道弄到了貨。
可惜不是育種材料,而是常規商品種子,但用來試驗效果也足夠了。
元謀沒什么工業企業,雨后的環境還算舒適。
陳家志在房間里看了一會兒育種方面的書,又給眾人做起了晚飯。
出門在外,苦了啥也不能苦了肚子。
等飯做好時,李明坤、彭謙和紀松也都相繼回來。
“喲呵,今天伙食很豐盛嘛!”
“不錯,不錯,還有清蒸草魚,難為陳老板還會做這么清淡的菜了。”
“也有川菜叻”
三人交口稱贊,陳家志招呼幾人坐下,問:“沒喊王永祥一起來吃飯嗎?”
李明坤說:“他急著回家干農活呢,家里種了那么多地,老婆孩子忙不過來,不過他說了,等他忙完這季,下季就少種點莊稼,專心做育苗場的工作。”
“也可以讓他種點菜嘛,給其他人打個樣。”
陳家志笑道,又給彭謙和紀松倒了酒,給李明坤拿了飲料。
“現在就只有這條件,大家先克服一下,等辦公樓建起來環境就好了。”
彭謙聞了一下酒香味,笑道:“有吃有住還有酒喝,這條件就已經很不錯了。”
在幾人眼里,陳家志不僅大方,還很接地氣。
三兩口酒菜下肚,幾人又交流起了今天的工作。
紀松這些天都在跑農業局、農科所等單位,主要是聯系種子資源。
此前馬明答應過會在這方面提供幫助。
“元謀冬番茄主推的是瓦爾特、春豐、中豐品種;冬黃瓜主推津雜、津研系統品種;冬辣椒選用西昌牛角椒和蘇椒2號;菜豆主要是意選1號……”
除了黃瓜,番茄、辣椒等幾個品種陳家志一個也不了解。
但從黃瓜的選用上,就知道元謀的品種已經有些落伍了。
津雜和津研都是天津黃瓜研究所的品種,但津雜是八十年代初推出,津研還要更久遠,而天津黃瓜研究所今年才推出了津春黃瓜。
陳家志說道:“黃瓜今年就可以試一試津春,實生苗和嫁接苗都可以做推廣和示范性種植,老李、彭老,元謀黃瓜的病害發生情況有了解到嗎?”
李明坤和彭謙這兩天主要在王永祥的帶領下調研本地蔬菜種植情況。
李明坤先開口道:“這兩天主要走訪了元馬和能禹鎮,很多農戶已經開始了番茄育苗,黃瓜要稍微慢一些,但也在準備育苗了,我們要想推廣的話,還得加快點速度。”
“這都馬上9月了,又在下雨,我估計是來不及了。”彭謙抿了口酒,笑道:“但我還是很看好育苗的前景,元謀冬早蔬菜的病害并不少。”
彭謙慢條斯理的說著調研情況。
因為有王永祥帶路,又是帶著結果去進行佐證調研,幾個人直奔附近的冬早蔬菜種植大村。
元謀的冬早蔬菜一般是89月育苗,9月露地栽培,11月下旬翌年2月采收的茄果、蔥蒜、瓜類及豆類蔬菜。
時間上確實有點緊。
但彭謙主要說了本地的蔬菜病害發生情況。
因為育苗移栽在雨季,生長、開花結果時值雨季結束的連綿陰雨,生長后期則面臨干旱溫暖環境,元謀病蟲害的發生很有本地特色,病害種類也繁多。
就其危害及損失,首推番茄晚疫病,其次是黃瓜霜霉病
就如陳家志曾在報紙上看到過的,元謀縣1983年因晚疫病大流行,3400畝番茄罹病無收,占全縣種植面積的85。
黃瓜霜霉病造成的損失也常年在2030以上,同時還有黃瓜枯萎病的影響。
這些都佐證了陳家志的判斷,元謀有潛在的育苗市場需求。
彭謙略帶著遺憾,“就是時間稍微晚了,可能趕不上陳總想要的末班車。”
陳家志舉杯與幾人碰了碰,說:“趕不上就算了,我們可以自己搞示范基地,自己種。”
“就怕效益沒那么好。”彭謙說道:“在路上時,我和王永祥聊過,元謀12月到次年1月夜間的氣溫也偏低,番茄黃瓜等又都是喜溫蔬菜,也時常存在過冬難的問題,黃瓜一般過了12月產量就會變少,其它菜在2月份后也會大幅下滑。
按我的理解,反季節蔬菜價格最有優勢的時間段應該是在春節到次年4月吧?”
陳家志怔了怔,在心中算了下采收期,好像只有兩三個月左右的采收期。
對番茄和黃瓜來說,采收期偏短了,而且供貨期應該也是刻意提前,所以才在八九月開始育苗。
這么一算,好像確實很影響蔬菜的畝產值和效益。
陳家志說道:“確實有影響,春節前后才是北方菜價的高峰期。”
彭謙說:“所以,現在強行種黃瓜,產量和效益都會受到影響,示范種植可能會起到反作用。”
陳家志笑了笑,“如果示范種植基地也上大棚,這個問題不就解決了?”
彭謙驚訝道:“這成本就攤得太高了!”
李明坤也說:“元謀的優勢就是反季節蔬菜,蓋大棚是多此一舉吧。”
“只要有市場需求,就完全可以上大棚。”陳家志沉吟道:“如果效果不好,這大棚在以后也可以改成育苗場,如此一來,育苗場也不用分期建設了。”
人一旦動了心思,就很難改變。
誰說的元謀冬早蔬菜就不能建大棚了?
實在不行,除了改成育苗場,甚至還可以用來種葡萄、種西瓜。
陳家志越琢磨就越覺得這件事可以嘗試一二。
計劃好的總投資200萬元,也完全足夠做這些事了。
“來,喝酒,建大棚的事就這么定了。”
計劃總是趕不上變化,但這在農場建設中都是常態。
育苗場有條不紊的建設著。
隨著第一批大棚材料的抵達,場地也平整好了,跟著就是大棚的搭建。
除了育苗場,示范基地也將做成連棟齊邊大棚。
這種棚空間大,也克服了拱圓棚兩側較矮,不能種植高秧蔬菜的缺點。
九月二日,陽光明媚。
第一座占地約五畝的連棟大棚正式開啟了搭建工作。
場地外的紀松組織著工人在組配培育穴盤苗的基質,辦公樓正在打地基。
彭謙也在做著各自的科研計劃和準備。
其實從決定示范基地也要搞大棚時,就不用那么急著趕進度了。
但各自也都一直在忙著。
陳家志也在完善著育苗場的架構,先是招人完成公司的注冊。
在取名上,幾番糾結后,他參考了后世的經驗,取名云嶺農業。
核心部門就是育苗場和示范基地,由李明坤負責,但更傾向于生產管理、行政、財務。
彭謙擔任公司副職,主要負責技術和科研,紀松協助。
同時,陳家志要求科研部門還要繼續招人,在科研上持續進行投入。
經過一番親力親為,云嶺農業也算是五臟俱全。
在完善架構的過程中,陳家志也全程帶著李明坤,這人穩重有余,膽氣略微不足,但可以信任。
現在也沒人可用,只能先讓他頂上。
經過江心菜場快接近一年的歷練,至少日常生產管理上不會出多大問題,后續也會從花城抽調一批熟練工過來。
宣傳推廣上目前還沒成立專門的銷售部,但陳家志已經有意向人選。
王永祥等鄉鎮科技助理員出身的幾人就很合適,常年在本地農村搞宣傳培訓,不僅懂技術,嘴皮子嫻熟,還在農戶中小有名氣。
這就是最合適的推廣員。
不過隨著9月來臨,元謀冬早蔬菜已經進入了大規模移栽期。
等育苗場投入生產,已經錯過了末班車。
所以育苗場今年冬天沒有種苗銷售目標,任務是把大棚設施建設好,自行進行蔬菜種植。
同時開展嫁接組合篩選,嫁接工人培訓,育種材料收集,大棚種植經驗總結等技術科研工作。
第一座連棟大棚的建設進程很快。
只用了幾天時間,大棚框架就成型了,農業局的馬明對這個項目有頗多的關注。
在成型的這天也來到了育苗場,陳家志帶著他轉了轉。
馬明既驚訝于苗場的效率,也驚嘆于大棚的結構。
“陳總,你們這大棚造價不低吧?”
陳家志說:“平均下來大概每畝要投入兩三萬元。”
馬明暗自咋舌,其實心里有些不理解。
“那這50畝的苗場至少要投資100多萬了,想靠種苗回本經營壓力很大,元謀以往就沒有買商品苗的習慣。”
陳家志笑了笑,問道:“所以我也想問問縣里有沒有相關的設施補貼。”
“這我得回去問問。”馬明說道:“建育苗棚和蔬菜大棚,這也是元謀頭一遭,以往沒有這種情況。”
陳家志笑道:“我也感受到了,最近有很多人來看熱鬧,不少人對我們嗤之以鼻。”
“沒想到陳總還挺樂觀。”馬明沉吟片刻,說:“其實不止農戶不理解,上面也有很多人不理解,陳總,補貼的事你也不要太樂觀。”
“嗯。”
陳家志默默點頭,他知道現在在元謀搞育苗場和蔬菜大棚都超前了點。
但李秀說的,他看好就足夠了。
很快,馬明就給出了關于補貼的反饋。
縣里今年沒有這樣的名目,只能明年再爭取。
“沒事,家志,沒有補貼就沒有,我們自己投錢。”
這天下午,陳家志如往常一樣和李秀溝通著兩邊的情況。
得知云嶺農業拿不到項目補貼后,李秀展露了相當的信心。
隨后告知陳家志菜場八月份銷售額340多萬,利潤210萬。
一個月的利潤就趕上了云嶺農業的投資額。
陳家志也驚訝于這樣的業績。
李秀說:“八月最后幾天菜價大漲,剛好敖德海那300畝地也出菜了,菜多,價格又好,一天的銷售額比七月那段時間還高!”
陳家志想了想,“就是堆成菜山的那幾塊地?”
“對!”李秀笑道:“那幾塊地很肥,出的菜很漂亮,在檔口和香江市場上都很受歡迎,同興泰價格都給到3.5港元/斤了!”
花城的七八月份想出一批好菜可不容易。
聽著李秀說著菜場的情況,陳家志安心不少,兜里有錢就是有底氣。
云嶺農業可以不用急著賺錢,甚至他還有余力去開辟另外的戰場。
“秀,我過幾天打算就去滬市,打算把那邊的菜場早點定下來。”
“好,需要我做什么嗎?”
請:m.llskw.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