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文學
 
首頁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搜索:
 
您當前所在位置:黃鶴樓文學>>1994:菜農逆襲

第360章 水東芥基地


簡體手機版  繁體手機版
更新時間:2025-09-18  作者:野生的冰糖葫蘆
 
水東芥又快沒貨了。

除了符合品質要求的水東芥愈發難找,就連一些管理粗糙的普通芥菜也變得搶手。

而且因為他們的搶購,今年水東芥的價格出現了明顯抬升。

陳家志在彭村附近考察過,對這個結果有所預料。

水東芥的種植規模本來就小,又分散,農戶管理水平也參差不齊。

陳家志給出了參考意見。

“沒貨就果斷給客戶說清楚,能用菜場的芥菜替代的就繼續配送,不愿意的就先斷掉,等自家在水東的基地開始出菜后再聯系。”

電話另一端一時沒了聲音。

斷掉?

說得輕松,很多新增客戶可都是他們一個個跑出來的。

好不容易拿下,現在斷貨,幾個月后又要重新開始,想想都不好受。

陳正旭沉吟道:“我再讓張強找找,盡量多維持一段時間,關系熟了也更利于替換。”

“你看著辦,我的要求是品質不能降低。”

陳家志強調道:“這是我們的高端產品,以后配送價每斤能做到5元,10元,一旦砸了口碑,后續談價就不好談了。”

“明白。”陳正旭應聲道:“每車回來的貨我都親自試菜,達不到標準我就送檔口去賣。”

掛掉電話。

陳家志決定要先動身去水東了。

最好能在年前先確定選址,拿地,年后早點整地種植,在入伏前還能出兩茬水東芥。

仔細一想,年前工作任務還很重,菜場要準備芥蘭育苗。

上海也要準備西蘭花育苗。

連州的合作基地,除了在思考中的西蘭花,他準備讓當地種黃瓜、苦瓜、茄子和番茄,由育苗場提供嫁接苗,這也要育苗。

他還想為西蘭花銷售做準備

梳理了下要做的事,陳家志感慨有得忙了。

不知過了多久,易定干敲響辦公室門。

“家志,下班了,小龍來催我們回去吃飯了。”

陳家志這才抬頭,外面天色一片漆黑。

“好。”

出了辦公樓,易龍正騎著車轉來轉去。

“舅舅,你什么時候去賣菜啊,我想跟著你去賣菜。”

陳家志回道:“最近都沒時間去賣菜,你就安心在菜場干活吧。”

易龍嘆道:“在菜場干活太枯燥了,還是去賣菜有意思。”

易定干這會兒不滿了,“就你事多,小虎在菜場一樣干得好好的。”

易龍撇嘴道:“他是沒見識,跟著舅舅賣菜可比跟你干活學得多!”

“小崽子,你這是欠收拾了!”

在易定干想動手前,易龍已經先一步跑了。

易定干罵罵咧咧的,“這小子越來越浮躁了,做事靜不下心!”

陳家志笑了笑,“我反倒覺得小龍現在挺好的。”

回家后,李秀和陳家芳都還等著,就豆豆一個人搖頭晃腦的在干飯。

見兩人回來,陳家芳說:“可算回來了,再不回來飯菜都涼了。”

易定干上桌前先接了兩杯藥酒,一杯放在了陳家志面前,這才說道:

“家志要建新基地,又給菜場定了新的種植規劃,現在正是忙的時候!”

“忙忙忙,沒錢的時候忙著掙錢,現在有錢了,反而更忙了!”陳家芳嘆道:“搞不懂你們,李秀,你說是不是?”

易定干先一步打趣道:“嗨,你問李秀干啥,她肯定又說聽家志的。”

陳家志拿著酒杯暈酒,瞇眼偷看了眼李秀,后者也正好看著他。

李秀眉眼彎了彎,笑道:“聽家志的哪點又不好了?”

“得,我就不該說話。”易定干自討沒趣,一邊喝酒一邊感嘆,“兒子不聽我的,老婆埋怨我太忙,兄弟又給我添擔子,我老易也是苦命人吶!”

一夜過去。

安頓好了菜場的事,陳家志帶上方學林和敖德良驅車前往茂名水東。

敖德良也拿了駕照,駕駛技術也練了出來,路上便和陳家志換著開。

只聽水東芥的名字便知道,這是個地域性很強的品牌。

對區域位置有很強的要求。

依據陳家志上次的調查,再結合當地的地形和土壤等條件,不難推出彭村附近便是最合適的位置之一。

彭村是個自然村,樹木蔥蘢,依山傍海,其東、南、西三個方向以C字形擁抱著水東灣。

灣內海水受月亮引力的作用,潮起潮落,源源不斷地把水、氣、霧、空氣中的負氧離子,以及各種化學元素環繞、浸潤到彭村和水東一帶的自然環境和土壤中。

其土壤也多為紅黃土壤,土質極為疏松。

而在和劉海濤的交談中,陳家志也得知其灌溉用水主要來自村后一天然水庫。

相傳這個小水庫的水質資源源于彭村地下泉水

并且當地的芥菜種子也是代代自行繁衍流傳下來,只是現在也有育種家在做這方面的研究。

由此,便不難猜測水東芥的優異品質由多種因素共同造就。

后天的種植技術改進、產業保護只是一種輔助手段。

所以,選址很重要。

經過幾個小時的行車,在天黑之前三人抵達了電白一家賓館。

陳正旭安排過來負責采購水東芥的張強已經訂好了房間。

“陳總,先去吃飯,菜我已經讓飯店在做了。”

“好,先填飽肚子。”

到了飯店,吃了點東西后,陳家志才問了問水東芥采購的事。

張強嘆道:“彭村專門種芥菜的人還是太少了,因為我們給的價格不錯,當地有些人把規格稍微偏小的芥菜都提前割了。”

情況和陳正旭說的一樣,就是單純的沒菜。

陳家志又問道:“你感覺在彭村租地好不好租?”

張強:“應該可行吧,當地青壯外出打工的也比較多”

陳家志:“也不能完全拿這個當為判斷依據,出去打工的人有,愿意留在家鄉種地的人也不少。”

然而,事實證明陳家志有點多慮了。

改革開放已經深入人心。

而彭村又比較靠近城區,放在二三十年后可能農田都被開發了,想吃上最正宗的水東芥菜都沒了可能。

所以,當地的村民對把地租出去的接受程度還比較高。

在給出了足夠高的地租,歷經半個月協商后,他順利的在彭村租下了300畝地。

甚至離春節都還有半個月時間。

不過對于租地專門種芥菜這一行為,當地呈現出了三種完全不同的觀點。

一派不太看好。

第二種則抱著試一試的態度。

另一派則是非常支持,致力于對彭村芥菜品種進行篩選的尤飛便是其一。

還有個人便是當地的村干部杜建峰。

在說服兩人時,陳家志采取了不同的策略。

對杜建峰許之以利,給了較高的地租,并且租金會先撥到村委賬戶,再發給村民,其中會有操作空間。

而對偏向技術的尤飛等人,陳家志重點放在了畫餅上。

聲稱會讓彭村芥菜揚名珠三角,帶動村里的芥菜產業發展,推廣當地的芥菜種子。

為了讓這塊餅有說服力,他還特意讓黃建遠和香江的夏有車跑了一趟。

同時在更高層面也引起了些關注,不過也僅此而已。

畢竟也只是300畝的投資。

甚至某些人還傳出了種芥菜沒有前途,應該繼續推進南菜北運蔬菜基地的建設等等言論。

即使村干部和村民,也更多是看在租金和務工收入上。

對讓水東芥揚名珠三角只當成是吹牛逼。

不過這些都已成了過去式。

隨著一陣陣爆竹聲響,水東芥菜基地的開工儀式也落下了帷幕。

村干部杜建峰握手道:“陳老板,恭喜恭喜,開工大吉。”

陳家志笑道:“杜書記,還得多虧了你,不然也沒這么快就能開工。”

杜建峰:“我也是希望早日看到彭村芥菜揚名珠三角!”

“哈哈,會有這一天的。”

陳家志對此堅信不疑。

而杜建峰則是一笑了之,并沒有過于放在心上。

彭村芥菜存在年份也不短了,在口感上雖有獨特之處,當地人也愛吃。

然而,大多是在茂名本地售賣。

偶爾也會有人拉到湛江,廣州等地應該還未有銷售記錄。

相比北運的冬種菜,彭村芥菜的生產和銷售量都很小。

揚名珠三角,哈哈,年輕人太過于想當然了。

杜建峰打了個招呼就率先離去,村主任吳為民緊隨其后,“陳總,如果還需要更多的地,可以來找我,還有不少村民感興趣。”

“好的,吳主任,你慢走。”

等人都走完后,夏有車有些憤慨。

“陳總,這是把人當凱子了呀,砸了不少錢進去吧?”

陳家志點了支煙,“想盡快把地拿到手,不花點錢怎么辦得到呢。”

半個月拿了300畝地,除了租金,少不了要賠償些青苗費。

好在大部分冬早蔬菜都到了收尾期,青苗費也不多。

“我是覺得值。”黃建遠笑道:“夏總,你沒嘗過這里的芥菜,不知道味道有多好,解油膩更是一絕!”

夏有車道:“有那么好嗎?”

黃建遠:“反正你要嘗了,肯定會找陳總麻煩,才300畝地,那點芥菜還不夠你塞牙縫!”

夏有車揶揄的看著黃建遠,你丫還挺會吹牛逼。

他這兩天又不是沒嘗過水東芥,味道不錯,但也沒到極品的程度。

更何況,阿遠知道300畝地一茬能產多少斤芥菜嗎?

至少15萬斤以上。

想全部走高端市場,難!

請:m.xvipxs.net

上一章  |  1994:菜農逆襲目錄  |  下一章
加入書架后可以自動記錄您當前的閱讀進度,方便下次繼續閱讀.
在搜索引擎輸入 "1994:菜農逆襲 黃鶴樓" 就可以找到本書
其他用戶在看:
黃鶴樓文學 - 免費小說閱讀網 www.hhlwx.com
聯系我們: hhlwx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