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文學
 
首頁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搜索:
 
您當前所在位置:黃鶴樓文學>>我在俄國當文豪

228、大偵探米哈伊爾與濟貧院


簡體手機版  繁體手機版
更新時間:2025-10-02  作者:卡拉馬佐夫
 
濃霧對于倫敦來說是一件再尋常不過的事情,尤其在冬天,沒有人特意留心它,但它還是隨著太陽的升起逐漸包圍了這座已經蘇醒的城市。

當惡臭的泰晤士河上升起的濃重水汽與成千上萬個煙囪開始冒出的煤煙混合在一起后,便形成了一層黃灰色、帶有硫磺味的特色濃霧,逐漸明亮的陽光艱難地穿透這層帷幕,將萬物染上一種朦朧的色調。而在這種色調下,濕漉漉的街道混合著昨夜的露水、泥土和馬糞,形成黑色的泥濘。

等到時間繼續往前推移,最早的載貨馬車已經開始在街道上隆隆駛過,馬蹄聲嘚嘚作響,緊接著便是報童尖銳的叫賣聲,無數的男人、女人和小孩爭先恐后地叫賣鞋帶、橘子、餅干以及各種各樣的小東西,依稀還能聽得到遠處傳來駁船的汽笛聲。

而就是在這樣令人不安的濃霧中,一道瘦削、高挑的身影猶如消融掉了濃霧一般走了出來,他穿著一身格外奇特但在他身上又格外妥帖的斗篷大衣,頭上戴著一頂在城市中有些突兀的獵鹿帽。

與此同時,他似乎是微微搖了搖頭,接著便自顧自地發起了牢騷:

“倫敦的罪犯實在差勁,你看,人影隱隱約約地出現,又溶入濃霧之中。在這樣的天氣,盜賊和殺人犯可以在倫敦隨意游逛,就像老虎在叢林里一樣隱而不見,直到他發起攻擊,猛撲過去。最后,只有受害者才能看清他的面目。”

在說完這番話后,他便從自己的懷里掏出了一個煙斗,似乎是想吸上兩口鎮靜一下,但最終,他在端詳了煙斗片刻后,還是將煙斗重新裝進了口袋當中。

沒辦法,米哈伊爾不愛吸煙,再就是這年頭吸煙實在是有些麻煩,米哈伊爾實在是懶得進行這最后一個步驟。

但無論如何,狠狠過了一把癮的米哈伊爾剛準備深深地吸上一口新鮮的空氣,緊接著就被混合著各種難聞的氣味的空氣給熏的差點干嘔出來。

作為一個工業化程度很高、人口巨多且并不懂得如何治理的巨大城市,米哈伊爾只能說倫敦你可真夠味的.

郁悶之余,米哈伊爾也是拿著自己的手杖繼續往前走去,一路上還下意識地觀察起了來來往往的人群。

有一說一,米哈伊爾的身材跟官方設定中的福爾摩斯還是很相似的,除此之外,以米哈伊爾現在的記憶力,只要他愿意去學習,那么無論是哪種知識大概都能準確無誤地出現在他的腦海。

理論上來說,福爾摩斯能夠掌握的知識米哈伊爾也能掌握,就算是那些米哈伊爾暫時還不會的技能,如果給他一些時間的話也未必不能學會。

而且為了盡可能地得到更多的知識以用在的改編上,像尸體的話,米哈伊爾早就在法國特有的典型公共機構陳尸所見過了。

值得一提的是,狄更斯便有去陳尸房看尸體的愛好,大約就在一年后,狄更斯會跟他的家人一起前往巴黎,而狄更斯特別喜歡一個人去巴黎的陳尸所,這個地方每天定時會把最近找到的無名尸體擺放出來,供巴黎市民辨認。

狄更斯晚年時,還曾以恐怖的筆觸描繪過這一壯觀景象:

“令人毛骨悚然的尸床,浸泡在水中的膨脹衣物,水珠滴落,滴了一整天,角落里還堆著濕透而膨脹的物體,仿佛一堆過熟的無花果被壓碎。”

對此米哈伊爾只能說狄更斯形容的挺形象的,反正他在法國去觀察的那段時間,確實是經常性地感到頭皮發麻

不過真要說的話,死亡在十九世紀簡直再常見不過了,身處這個時代的人將會有各種各樣的機會見到死亡乃至更恐怖的場景,唯有到了二十世紀下半葉,死亡或許才真正比較普遍的遠離了部分國家和地區。

既然身處這個時代,那么米哈伊爾就不可能對很多東西視而不見。

而在倫敦的這幾天里,為了確保自己改編的的嚴謹性,米哈伊爾已經穿著這身經典皮膚考察了這一時期的倫敦的大街小巷,想必不少倫敦都已經見過他這個打扮奇怪的怪人。

與此同時,在強大的記憶力和刻意閱讀了一些書籍的作用下,各種各樣稀奇古怪的知識也都進入了米哈伊爾的腦中,什么近百年的靈異故事,一些植物學知識

當然,米哈伊爾自認自己的腦子不太行,腦子里都是一些死肌肉,即便知識很多,但運用起來似乎并不是很靈活的樣子。

但就算如此,淺淺的扮演一下福爾摩斯也綽綽有余了?

該說不說,米哈伊爾現在還真有實戰一把的沖動

咳咳,還是算了,要是表現得跟拉褲兜似的那就完蛋了。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米哈伊爾身上的套裝雖然經典,但它并非福爾摩斯最開始的時候的裝扮,而是經過了時間的演化和影視劇的熏陶才最終成了這副大眾最為熟悉的裝扮。

而此時此刻,米哈伊爾身上的斗篷在1870年代才會在英國流行開來,兼具美觀和實用性,愛德華七世、喬治五世和喬治六世都曾穿著這種斗篷,展現了英王的戶外時尚品味。

包括米哈伊爾身上的大衣也是,直到1866年才被設計出來,而由于它既保暖又輕便,這種大衣一推出就受到了廣泛的歡迎,從貴族到普通車夫都愛不釋手。

換而言之,這身套裝除了裝逼以外,其它的無論是從實用還是美觀的角度來說都是一等一的能打,只要有一個合適的契機便能夠在英國推廣開來。

甚至說后面推廣的廣告詞米哈伊爾都已經想好了:“你想成為福爾摩斯嗎?那就來試試這身衣服吧!”

毫不夸張的說,如果米哈伊爾真把這件事辦成了,那他絕對會成為英國維多利亞時期一個難以磨滅的文化印記。

另外這算不算最早開始賣文學周邊?

這樣一來的話,米哈伊爾是真準備在英國這邊也辦個生產這類服裝的廠子,然后爭取從這一時期的濟貧院里撈點人出來。

說到濟貧院,就不得不提一下1834年英國出臺的新濟貧法,這一法案簡單來說就是一個旨在威懾窮人的“救濟”機構,制定和通過這一方案的有些人認為,貧窮往往都是由懶惰和墮落造成的,而為了讓窮人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它采用了“劣等處置”原則。

簡單來說就是身處濟貧院的人雖然也要干一些繁重且無意義的工作,但他們的待遇必須要比最窮的獨立工人還要更差,不僅提供的是最為基礎且毫無營養的食物,并且還被嚴格限制人身自由,未經許可不得外出,行動受到監管。

與此同時,他們住的是大規模的宿舍,男女嚴格分開,即便是夫妻和親子,他們的家庭往往也要被強行拆散,并且身處濟貧院的人還要穿上同一的濟貧院制服,這同樣是一種恥辱的標志。

大致總結一下的話就是你窮就是你不努力,你進入濟貧院就想得到救濟了?門都沒有!

不僅要干同樣繁重的工作,還要享受低的不能再低的待遇,至于歧視和壓迫更是再常見不過了。

那么不進會怎么樣?

在這一時期大概率會餓死、凍死在外面。

而就算你死活想當個乞丐,我大英帝國的警察難道是吃素的嗎?直接逮捕!

這一時期英國的勞工市場在是“你不干有的是人干”的同時,還得補上一句:“你不干那就得免費勞動繼續干!”

也正如狄更斯在《霧都孤兒》中寫的那樣:“從此,他就是一個由教區收容的孩子、貧民習藝所的孤兒、吃不飽餓不死的卑微苦工,注定了要在世間嘗老拳、挨巴掌,遭受所有人的歧視而得不到任何人的憐憫。”

米哈伊爾雖然剛來倫敦沒幾天,但在有些地方已經見識到了這幾乎沒有下限的政策的威力,也正因如此,他在他接下來的一篇圣誕里確實會增添這一情節。

這里要說的是,米哈伊爾的圣誕圖書說是圖書,倒不如說更像一個精美的小冊子,畢竟主體內容也就兩篇短篇,一篇極為凝練,另一篇在改編后有所增多,但基本內容也沒什么變化。

比起狄更斯1843年出版的《圣誕頌歌》差不多要少三分之一的內容。

而想到這里,米哈伊爾便一邊觀察著倫敦的大街小巷和路上的行人,一邊朝著他在倫敦這邊合作的出版商那里走去。

在這一路上,米哈伊爾也時不時地回想起自己觀察到的細節,然后試著簡單做一下推導。

毫無疑問,米哈伊爾已經正在做連載福爾摩斯的準備,差不多就是在圣誕節之后,米哈伊爾便要在倫敦挑一家合適的刊物了。

而琢磨著這些事情的時候,米哈伊爾不知不覺間就已經來到了自己的目的地。

等到出版商艾略特發現了米哈伊爾之后,盡管他已經見過米哈伊爾幾次,但此時此刻他還是忍不住看向米哈伊爾這身頗為怪異的衣服。

不過該說不說,出版商艾略特覺得這身衣服在這位年少成名的作家身上確實有一種格外特殊的氣質,當然,更多的還是這位年輕人的長相著實很不錯,難怪聽說他已經跟半個巴黎的貴婦們都發生關系了.

當出版商艾略特觀察米哈伊爾和浮想聯翩的時候,米哈伊爾也是看了這位出版商幾眼,接著便冷不丁地開口問道:“您今天是走路過來的嗎?”

“哦?”

聽到米哈伊爾這么說的艾略特微微一愣。

如果說這種程度還算不了什么的話,那么米哈伊爾接下來的話卻是讓這位出版商感到一陣涼意。

“您是從芬特蘭大街走過來的?應該沒錯”

艾略特:“.”

有些事情顯而易見,他并不經常走路過來,至于從芬特蘭大街走過來就更是少有的事情。

一念至此,艾略特只覺得那雙微微被獵鹿帽遮掩住的眼睛簡直像是有什么魔力一般,被這樣的眼睛盯住的他只感覺屁股涼颼颼的。

這位年輕的先生莫非有跟蹤別人的怪癖?

正當艾略特這么想的時間,米哈伊爾卻是已經給出了異常簡單的回答:“您的鞋子可實在是不太干凈,坐馬車的話應該不至于這個樣子。至于芬特蘭大街,則是在此基礎上.”

聽到米哈伊爾那格外簡略的回復的艾略特:“?”

雖然聽起來好像很簡單,但怎么感覺其實一點也不簡單.

在原地愣了好一會兒后,盡管艾略特還是沒法形容自己的怪異心情,也沒法形容米哈伊爾此時此刻堪稱神奇的表現,但由于還有正事要處理,艾略特只能是讓自己從震驚中回過神來,接著便頗為興奮地談論起了米哈伊爾前兩天寄給他的:

“米哈伊爾先生,您的第一篇是如此的精妙!盡管篇幅很短,但它或許比一些長篇大論的要有力量的多。我相信倫敦的市民們會喜歡這樣一篇圣誕的,它很適合在爐火邊念給家庭成員們聽”

再就是他一個俄國人竟然真的能連跨好幾門語言,還能寫出如此精妙的英語?!

莫非他其實具有英國血統?從小也受到了良好的英語教育?

當艾略特暗自揣摩這件事的同時,也是稱贊了米哈伊爾的第一篇許久,不過談到第二篇的話,艾略特多多少少就有些尷尬地提醒道:

“不過米哈伊爾先生,您的第二篇當中那些有關濟貧院的情節是不是有些敏感?我擔心這可能會引起一些不太好的反響.”

“哦?”

米哈伊爾反問道:“為什么呢?難道我寫的不是英國正在發生的事情嗎?還是說我寫的不夠真實?”

艾略特:“.”

就是說您沒事寫這么真實做什么.

而且為什么您一個外地來的作家剛來倫敦就要談論這種話題啊?!

這位年輕的先生膽子大的沒邊了,也不知道在俄國又是個什么樣子.

雖然還是覺得有點不妥,但面對米哈伊爾的堅持,艾略特最終還是同意了這件事.

請:wap.xshuquge.net

上一章  |  我在俄國當文豪目錄  |  下一章
加入書架后可以自動記錄您當前的閱讀進度,方便下次繼續閱讀.
在搜索引擎輸入 "我在俄國當文豪 黃鶴樓" 就可以找到本書
其他用戶在看:
黃鶴樓文學 - 免費小說閱讀網 www.hhlwx.com
聯系我們: hhlwx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