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曼來到碎片堆前,用細小的骨爪,捧起了一塊閃爍著奇異光澤的碎片,“「永劫星環」嘖嘖,這工藝,這用料,簡直是奢侈至極!”他聲音感慨,“上面銘刻的符文密度,就遠超一般魔導武器的三倍有余。”
這次戰斗繳獲的文書資料很少,有價值的信息寥寥無幾。但從這些零星的記載中,還是得知了這件魔導武器的真實名稱。
“老紐啊。”蘇冥一巴掌拍在紐曼的肩膀上,“我記得某人之前,信誓旦旦地說這玩意是「凜冬之環」來著?”
“你那個破攝像頭,根本拍不清楚符文細節!”紐曼辯解道,臉上沒有絲毫尷尬,“能在那種條件下識別到這個程度,已經證明我很有眼力見了!”
“看來下次還是要安排你抵近偵查。”蘇冥單手拎起小骷髏搖了搖,“我看你挺輕的,掛在無人機上代替偵察吊艙也不錯。”
“……我下次會更謹慎的。”紐曼立刻認慫。
“這上面使用的技術,很大一部分我從未見過,也判斷不出來歷。”他繼續講述道,語氣轉而嚴肅,“煉金這塊不是我的主業,但排個世界前十,問題不大的。”
“別聽他吹牛。”紫堇的聲音從通話器中傳來。雖然暫時不能動用魔力,但她還是豎起耳朵聽這邊的動靜,“小紐扣這破水平,也就能排個第二十。”
“喂!”紐曼迅速回嘴道,“我這不死了半年耽誤了進步嗎?你這個連前一百都是勉強擠進來的渣渣,有什么資格說我?”
蘇冥聽得牙都酸了。在這個世界,煉金技術是最主流的技術體系,從業者數量龐大。不管是前十還是二十,亦或一百名,都是讓普通人仰望的業界大牛!
“好了好了。”蘇冥打斷了兩人的閑扯,“總之就是,以你的水準,不應該有你看不出來歷的東西,對吧?”
“沒錯!”紐曼語氣帶上了一絲認真,“這些技術的來歷,非同一般!”
“煉金技術方面你們是專家。”蘇冥向紫堇和紐曼交代道,“請對可能的來源進行追溯。如果再和這個組織交手,我們不能再被打個措手不及!”
昨天蘇冥選擇立刻發動突襲的原因,就是不讓劫蕩之鐘組裝好「永劫星環」的核心部分。否則這件武器完全啟動,后果誰都無法預料。
“明白。”紐曼應道。
“等我頭疼好了。”紫堇也答應道,“我思考下有沒有合適的苦力能坑來——煉金界前十都是些誰來著?”
“……”蘇冥無言,但有一說一,紫堇的這個路線確實是解決問題的高效方案。
“對了,那個第二環的功能解析出來了嗎?”蘇冥追問道。
“是傷害返還。”紐曼回答時,魂火中閃爍起了興奮的光芒,“非常厲害的概念級武器,我也是首次見到這種規模的實體!”
“難怪當時發射臺會被引爆!”蘇冥恍然大悟。
“幸好我沒直接在她有環的時候攻擊。”紫堇聞言也有些后怕。
如果是施術者發起的魔法攻擊,「星芒」的反傷那就非常要命了!
“它的原理應該是回溯攻擊者,但卻判定到了火箭發射平臺上,導致那些未發射的故障彈被引爆。”紐曼摸著下頜骨分析道,“它這個體系,對抗你們科技側時,相性并不好。”
蘇冥仔細一想,確實如此。
但按照它的反傷機制,對地球側的武器雖然能造成一定破壞,但最嚴重也就是引發彈藥殉爆這個程度了。
和異界的煉金武器不同,地球側的武器可以遠距離遙控操作,反傷傷不到人身上。武器的損失再換就是,隨便一個小分廠的產能就能懟死「星芒」,絕對管飽。
紐曼拿上一個剛制作完成的魔導探測器,激活后散發出陣陣探測波。他召喚來那只骷髏熊,麻利地跳上它的背部。
“還有一些碎片沒收集完,我去把它們找齊。”
“加油!”蘇冥揮了揮手,目送紐曼跑出工棚。
蘇冥想起那些被毀的無人機。如果有它們在,跑個合成孔徑對地掃描就好了。畢竟SAR技術可以穿透冰雪,尋找墜落其中的碎片再方便不過。
“尤妮爾,那些無人機殘骸都回收了嗎?“蘇冥轉頭問道。
“全部回收完畢,已經打包放入倉庫了。”尤妮爾立刻匯報道,“火箭彈爆炸的殘骸也找到了許多,這部分回收了大約百分之八十的質量。”
“辛苦了。”
蘇冥接下來對青年文明號展開全面巡查,確定損壞范圍。穿透視覺帶來了很大方便,讓他能夠直接觀察到機械內部的損傷情況,無需任何拆卸。
機車部分的損壞比想象的大,雖然外觀沒什么問題,但很多主要軸承出現了磨損,甚至有一根軸都彎曲了。
是沒壞,但會降低動力效率。具體降低多少他也懶得評估,反正一律換掉就是。
然后是火箭彈殉爆的損失范圍。三節戰斗車廂完全損毀,并波及了前后共四節貨運車廂,裝的都是燃料。
當時有許多木炭被爆炸引燃,是獨角獸的真空之環,及時將火災扼殺在了萌芽階段。
蘇冥不打算恢復戰斗車廂的武器系統了,因為煉金炸藥質量好一些的基本用完。雖然接下來會從達芙琳那里獲得一些補給,但蘇冥已經為這部分安排了新武器。
統計下來,七個車廂上的剎車組件、電氣管路等全部損壞。其中一部分可以修理,但是有地球側的支援,蘇冥只需要以故障件為素材,全部重新傳送,省事很多!
完成信息采集后,蘇冥切換視野,發現苗欣已經坐在一個封閉的小會議室里。
對面是此前在精機重工見過的那個小程,還有勒榮嘉。從桌上的半空的茶杯來看,顯然等候了不短的時間。
蘇冥看了下墻壁的鐘,發現指針指向兩點。
“下午好!”蘇冥打了個招呼。
“現在是凌晨。”靳榮嘉揉了揉眼眶回答。
“……我好像影響你們作息了。”蘇冥道。
“沒關系。”靳榮嘉擺擺手,“你盡管影響。”
一邊客套,蘇冥一邊飛快打字,很快給出了一份維修的零件需求清單。
“你們是怎么把末日機車開成這樣的?”小程看著清單上的內容,大驚道,“汽缸嚴重變形?十五個主動力軸承磨損?制動片拉爆?”
“開了場死亡重金屬演唱會。”蘇冥嘆氣解釋道,“樂隊跟觀眾,都有點過于熱情了。”
“……這確實是相當‘熱情’了。”小程道,“需要對機車的沖撞性能,進行特別加強嗎?”
末日碰碰車,這是個嶄新的課題。
“不用了。”蘇冥搖搖頭,“馬上就要開始隧道挖掘工程了,資源要優先留給這方面。”
“好的。”小程略顯失望地點點頭。
“二十六小時之后能準備好嗎?”蘇冥問道。
“你小看我們!”小程一副被蔑視了的表情,他收起清單,起身快速離開。
桑梓撐住即將關上的門,與小程擦肩而過走了進來。她穿著整潔的白大褂,頭發一絲不茍地扎在腦后。
蘇冥跟她互相點頭。
“上次提到的事情,現在需要落實了。”蘇冥無需繞彎,徑直講述,“我這邊有大量資料和信息需要傳回地球進行分析。但目前這種連接方式,效率實在太低了。”
像今天的清單,他在異界已經擬定好了,卻只能通過操控小刺頭,在地球這邊打字的方式,重新輸一遍。
桑梓沒有立即回應,只是安靜地注視著蘇冥,等待他繼續說明。
“但實際上!”蘇冥拾起桌上的訂書機。
萬物召喚·最簡式發動,訂書機瞬間化為一堆金屬碎屑,從骷髏的指縫間如細砂般流淌而下,在桌面上堆成一幾個啞光的小堆。
“我抽取物質秩序時,傳遞往異界的信息量應該是極其龐大的。”蘇冥道,“就這個小小的訂書機,原子數量大約是——”
“1024左右。”桑梓迅速回答。
“OK,那我轉移的信息熵——”蘇冥拖出長尾音。
“根據香農范式,大約在1027的級別。”桑梓善解人意,迅速接道。
“總之就是非常非常大,對吧!”蘇冥反正也數不清這么多零。二十四個和二十七個,好像差不多。
“這個數量級相當于……”桑梓快速心算了一下,“我們現在全球所有存儲設備的容量加起來,再乘以一千倍。不過從我們的分析來看,你實際抽取的應該是晶體構造層面的信息。像剛才的訂書機,實際信息量可能在20Tb左右。”
“那就是大概五千部高清電影的容量。”蘇冥這次終于有了直觀的概念。
桑梓其實想糾正,T字節和T比特是不一樣的。但轉念一想,在如此量級的數字面前,相差個八倍,也沒太大意義。
“信息上傳到異界是極快的。”靳榮嘉若有所思地說,“但是你回傳信息的方式卻非常原始,這確實需要改變。”
“稷粟小組是希望解構我與小刺頭的連接,來探索這個問題。但這個路徑風險很高,而且我覺得希望渺茫。”蘇冥道。
“在這方面我們確實沒有任何基礎。”桑梓坦誠地說道,“需要探索的每一個領域都是完全未知的。”
“所以我建議嘗試一條既有路徑——反事實通訊!”蘇冥稍稍提高了音量,“既然信息能從地球傳遞往異界,就代表能借助這個信道,反向將信息反饋回地球!”
在物理學的角度,信息上行和下行,從來沒有絕對界限!
蘇冥目前只能單向汲取地球的物質秩序,傳遞到異界,絕不代表不能利用這個過程,向地球發送信息。
這就是物理!
即便是從魔法的角度,也難以去想象的萬物基礎學科!
桑梓對蘇冥的提議并不感到意外。他們已經在著手這些方面的研究,反事實直接量子通信,就是候選選項之一。
2017年實驗室里,利用量子芝諾效應,在傳遞方不向接收方發送任何粒子的情況下,實現了信息的傳遞。
“沒那么簡單的。”桑梓道,“那個實驗實際利用了光子的相位傳遞信息,雖然‘光子’本身沒有發送過去,但‘信道’確實建立了。而且在大尺度上,這種相位信道的建立手段,還非常匱乏。”
“但是在傳統的量子隱形傳態上,我們取得了很大的突破,對吧?”蘇冥問道。
“是,墨子號實驗衛星。”桑梓回答,“你如果想知道詳細的,我馬上給你調這方面的數據,比公開渠道的翔實很多。”
“不,給我我也看不懂。”蘇冥道,“這不是我自己的思路。司苒生前最后一次跟我聊天,提到過她正在構思的課題,就是通過量子糾纏,改變這個反事實通訊中‘信道’的建立方式。”
蘇冥邊說邊向桑梓伸出了手,“把你口袋里的糖,給我兩顆。”
正在沉思的桑梓愣了一下,從白大褂口袋里摸出幾顆大白兔奶糖放在桌上。
“這么早沒吃早餐。”她解釋道,“我帶著防止低血糖的。”
蘇冥拿起其中兩顆奶糖,在桌上排開,“假設這是一對糾纏光子,A和B。”
糾纏光子對作為當今量子技術發展的基石,可以通過多種物理過程產生。它們最神奇的特性在于量子態上的強關聯性,這種關聯超越了經典物理的認知范疇。
對其中一個的操作,將同時影響另外一個,無論距離多遠。
“量子糾纏本身并不能傳遞信息。”桑梓遺憾地指出,這是量子通信領域眾所周知的事實。
量子糾纏系統,存在測量結果的不可區分性。甚至可以理解為,它們也既在這里又在那里。
處于糾纏狀態下的這對光子A和B,更類似單一的結合體[AB],無論它們距離多遠,哪怕在宇宙的彼端,也是一個整體。
這就是量子力學詭秘而迷人之處,它不是虛幻的故事,而是每時每刻發生在身邊的現象。
宇宙奇妙而深邃。沉浸在這個世界中,會無法不去感慨它的雋永與神秘,和面對浩大永恒的悲哀。
(這部分屬于更新以后修改加的,不會收費,僅供對“反事實通訊”有興趣的讀者)
2017年,中科大實驗團隊實現“反事實量子通訊”:在不交換任何物理粒子(或能量載體)的情況下,傳輸信息。
其依賴于量子Zeno的效應:當一個不穩定的量子系統被反復的測量時,其狀態會被凍結為一個定態,而不會隨時間向其他的態演化。
打一個不恰當的比喻,心急水不開,一直盯著一個水壺(檢測),那么水反而不會開(狀態不變)。
以下是非科學描述,僅幫助理解:
Alice手中,有一個神秘燈泡。
Bob通過“看”這個燈泡,來向遠方的Alice傳遞信息。
這個神秘的燈泡,只要Bob“看”它就會熄滅。
如果Bob看了燈泡,Alice檢測不到光子,就知道Bob發送的是“0”;如果Bob什么都沒做,Alice就會較大概率檢測到光子,理解為“1”。
在這個過程中,沒有任何光子從燈泡到達Bob的眼睛,Alice也看不到Bob的動作,卻獲取了信息。
Alice探測的這個燈泡(光子源),一直就在Alice本地設備中,從未有光子穿過Alice和Bob之間的空間。
Bob造成光子概率坍縮這個過程,由一系列復雜的干涉設備實現。
這就是其“反事實”之處——量子世界關聯性獨立于因果而存在。
沒有事實上的粒子交互,也能實現關聯。
請:m.llskw.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