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文學
 
首頁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搜索:
 
您當前所在位置:黃鶴樓文學>>影視劇中的王牌特工

第101章眼皮子底下消失的青松(中)


簡體手機版  繁體手機版
更新時間:2025-11-04  作者:龍戰將
 
蘇默聲來到了約定好的咖啡廳,入目第一眼就看到了坐在窗邊的柴瑩。

咖啡、書籍和報紙的擺放,全都符合要求。

這是上級為他設置的最后一道示警線——如果有人冒充上級聯絡人或者聯絡人不幸被捕,這將是給他最后示警的方式。

當然,前提是新的聯絡人沒有叛變。

蘇默聲走近后順勢坐下,像老友一樣的含笑交談起來,但隱藏的那抹審視目光卻難以隱藏。

他對這個新的聯絡人非常好奇——對袁農是否叛變的肯定、今早讓自己去保密局這兩件事上,他可以肯定對方這條線是在保密局潛伏,那么對方接下來又會怎么破局?

簡單的幾句交談幾句后,蘇默聲問:

“袁農那邊,有辦法嗎?”

柴瑩則反問:“你不是跟他達成了共審的協議么?你覺得有辦法嗎?”

蘇默聲心中微動,他很清楚這個“他”指的是誰。

大特務張世豪對共審這種“小事”并不在意,讓他跟后來的沈最協商——張世豪離開后,他跟沈最進行了協商,沈最本是不愿意這么做的,但可能是因為不想讓王天風的心血付諸東流的原故,最后為表誠意選擇了同意。

而當時在場的就四人,除了他跟沈最外,就只有情報處和行動處的兩位副處長。

是他們中的某一人么?

將該想法從腦海中驅除后,他默默的嘆了口氣,沒有說話,卻也清晰的表達了自己的答案。

地下黨不是軍統,軍統在抗戰時期,在淪陷區的城市內經常組織各種武力行動,但地下黨卻很少這么干。

現階段,地下黨的宗旨依然沒變。

為什么?

軍統的軍事行動,重在戰術性的破壞,旨在制造震懾;

地下黨更側重隱蔽戰線,如宣傳、策反——因為地下黨更接地氣,更容易跟各階層打交道,而軍統這些特務機構,卻做不到這一點。

而現階段,武力行動,更容易招來殘酷的鎮壓和報復,不利于保存力量,其次,通過和平的方式爭取支持,比武力的行動更有利于政治合法性的建設。

說白了,地下黨城市工作的核心邏輯,始終是:

隱蔽性、持久性和群眾性!

這就注定了沒辦法用武力的方式救人。

至于智取——這個其實更難,甚至保密局都歡迎地下黨用智取的方式來救人,因為一旦這么做了,那些痕跡是掩飾不住的,保密局順藤摸瓜,遭殃的就是一整條線!

柴瑩凝聲道:

“袁農同志那邊你放心好了,我們相信他堅定的信仰——即便情況到了最差的時候,我們也有條件提前示警。”

“當下的最重要的事就是終結兩局合作調查之事。”

蘇默聲聞言點了點頭后問:

“具體怎么做?”

“我這邊需要一個名單——”柴瑩提出了要求:“一個可以符合青松這個身份的人員名單和相關檔案,你能提供么?”

“這個沒問題。”蘇默聲覺得柴瑩這邊的對策是“李代桃僵”。

其實這也是潛伏人員在面臨暴露危機時候,最容易做出的應對策略。

他主動請纓:“具體的操作可以有我來實施。”

柴瑩卻搖頭:“不,你不能插手——另外,當他撤離后,你要想辦法在蛛絲馬跡中尋找對方不是青松的證據!”

蘇默聲一頭問號,錯愕的看著柴瑩。

什么鬼?

“賊”喊捉賊?

這是什么神仙操作?

柴瑩見狀低聲道:

“他沒有死。”

蘇默聲立刻反應過來:“王?”

“嗯。”

“那件事……不是我們做的?”

“是我們做的,但最終在關鍵時候被迫終止了——他在自己的車里裝了整整四百斤炸藥。”

蘇默聲倒吸冷氣。

四百斤炸藥要是在新街口爆炸……

狠人,他見過,瘋子,也見過,但王天風這種又狠又瘋的人,真沒見過。

聞所未聞啊!

蘇默聲大概是明白了柴瑩的思路,他認為柴瑩這邊同志的想法是:

自己“賊”喊捉賊,可以將自身的嫌疑徹底的清洗干凈。

“可這么一來,壓力就到你們這邊了!他選擇詐死,怕是心里有調查對象吧?這么做,其他同志怎么辦?”

說這話的時候,蘇默聲腦海中浮現了邱寧和秦順安兩人的容貌,這兩人中應該有一人是自己的同志,這么做自己是安全了,可“他”呢?

你要是知道他們倆的得到的命令是不加放水的調查,你就不會這么問了!

“放心吧,我們有相應的對策。”

“不能因為我的緣故,讓其他同志陷于危險之中!”蘇默聲卻沒有同意:

“這一次的問題,終究是出在我們這邊,天塌了,該先頂上去的,是我。”

柴瑩沒想到蘇默聲的阻力不在于對青松身份的死咬不放,而在于對同志的擔心。

她解釋:“我們是為了對付王天風,這個人比你想象中的更有威脅,簡單的李代桃僵,他不會輕易的相信。”

蘇默聲看著柴瑩,這個解釋他相信——保密局和黨通局之間的關系極其惡劣,王天風作為保密局的高層,竟敢悍然跟黨通局合作,這本就不敢相信,更遑論他還又瘋又狠!

“可這么做,其他同志如何脫身?”

“放心吧,我們要的就是他的調查。”

深深的看了眼柴瑩,棄車保帥四個字浮現在了蘇默聲的腦海中——他猜測柴瑩所在的情報組中,最關鍵的人物可能在王天風的懷疑之中,于是借此機會,以暴露一名同志的代價來換取“帥”的安全。

“好,我會這么做的。”

柴瑩放心下來,臨別時又叮囑道:

“沈并不清楚王詐死的事,這件事你要注意些。”

連沈最都不知道嗎?

蘇默聲聞言皺眉,他猶豫了下后,低語道:“你們注意一下,也許他的詐死,就是故意讓我們的同志知情的。”

柴瑩愣了愣,蘇默聲的這個觀點還真是非常的驚人啊。

深深的點頭:“我知道了,我會注意的。”

蘇默聲在經濟部的位置極其超然,作為高級顧問,他跟下面的實權人物(各司司長、直屬機構負責人等)沒有直接的利益沖突,而又跟經濟部的高層關系密切,所以交友遍地。

平時的交友中,蘇默聲自然也會默默的在心里為每個接觸的人建立“檔案”,因此當柴瑩讓他提供選擇名單后,他就在考慮選一個極其合適的人選。

經濟部是一個重權機構,下屬機構中有負責重工業、能源級戰略資源開發的資源委員會;

有負責煤炭、石油等燃料調配的燃料管理委員會;

有負責農業金融與農產品調配的農本局;

還有度量衡局、水利委員會、礦冶研究所等等。

除此之外,其核心職能中,還有多項讓一些人眼紅的權力,如:

物價管制、物資調配、工礦業管理、農業與商業調控等等。

凡涉及到權力,就容易滋生權力變現,而經濟部擁有這般的重權,所涉及到的權力變現讓人目瞪口呆。

后世的很多人,對于能在短短三年的時間內,在打贏抗日戰爭光環加持下的國民黨一潰千里深感不解——但身處這個時代,其實很多人都能感覺到國民政府必敗的種種因素。

就如蘇默聲,沒少在經濟部聽到這么一句話:

如此下去,國將不國!

他們抱怨的同時,也嘗試著去糾正。

可這些人的努力,終究是螳臂當車、蚍蜉撼樹,根本無法糾正國民政府這輛失控的火車。

屢屢的碰壁、傷工害農政策的持續制定、對國營礦業的“甩賣”,讓這些人滿腔的熱血逐漸冷了下來,直至徹底的失去了希望。

所以蘇默聲的打算是在這些人中,找一個對國民政府強烈不滿的專家,讓其去看一看希望所在的地方——李代桃僵的同時,還將一位經濟方面的專家輸入解放區。

但……

問題來了,蘇默聲在心中列出了整整八個名字,這些人在努力糾偏失敗后縱然是絕望,也沒有選擇隨大流的同流合污。

他們的操守、他們的能力,都是蘇默聲信任的。

整整八個人,他覺得哪一個都適合,可又覺得放棄哪一個,都是可恥的浪費!

那么,能不能讓他們都去解放區?

蘇默聲被自己的想法驚到了,可反復衡量以后,又覺得這樣才是最好的結局。

這些人一身的才華和抱負,卻在國民政府經濟部這一攤污泥之中被如棄敝履的閑置、浪費,讓他們去解放區去看希望,去解放區為一個嶄新的中國而奮斗,這,才是最好的結局!

這也符合“青松”撤離前的“瘋狂”,知道袁農被捕、知道特務在調查自己,暴露在即的情況下為什么沒有馬上撤離?就是為了在撤離時候帶走這么多人!

蘇默聲說服了自己后,閉目思索起來上級是否會同意自己這般“瘋狂”的想法。

不管如何,先找她說一說我的想法——如果反對,再做抉擇!

于是,在分別了七個小時后,蘇默聲重新找上了柴瑩。

聽完了蘇默聲的計劃后,柴瑩突然間明白了一件事:

為什么自己勉強才認可的計劃,蘇默聲的關注點卻是別的同志是否會被波及——她之前一直認為蘇默聲是因為服從命令,心里有疑惑也沒有問出來。

現在她明白了,合著對方其實跟張安平是一類人啊!

蘇默聲見柴瑩一直沉默,以為對方不同意,只是不好拒絕正在思索措辭,他嘆息一聲,道:

“組織上大概是有別的考慮,是我唐突了。實在不行,就選這位專家吧。”

“默聲同志——”

柴瑩搖頭:“你的計劃補充的很好——我們畢竟不熟悉經濟部內的情況,相反,你格外熟悉經濟部,這個計劃是一個非常好的補充,我是持贊成態度的。”

“但是,這事我還需要回去商量一下,不過我個人覺得這個計劃一定會通過的。”

她在心里補充:

以安平同志的性子,只要你認為搬空經濟部的人才可行,他一定會想辦法做到的!

蘇默聲的眼睛亮了起來:

“那需要我做什么?”

“你安心的等待著吧!”柴瑩帶著笑意說:“我覺得你更要擔心一件事——”

“上級,大概是不會同意讓你出面的,這件事,會由其他同志來完成!”

蘇默聲也笑了起來。

事實證明柴瑩對張安平看的非常之精準!

當這件事柴瑩通過曾墨怡報告給了張安平后,張安平不由在臥室里踱步起來。

很妙啊!

他確實是不熟悉經濟部的情況,沒敢做出這么大膽的計劃,但既然青松建議如此,他不僅要從善如流,而且……

“墨怡,你要記一下——以后提醒我要注重對重點人才的保護!”

曾墨怡雖然不解,但還是點頭表示自己記下來了。

張安平繼續踱步,他之前一直想的是在未來國民黨正面戰場大潰敗時候如何保護城市重要工廠,想的是如何反制國民黨遺留的特務問題,對于人才的保護他想過,但目光卻聚焦在物理專家方面。

經濟部這邊蘇默聲的建議,讓張安平意識到了自己疏忽的地方——人才,不僅僅是頂尖的那一些,各方面的人才,對于未來的新中國都非常的重要,人才保護計劃,得趁早提上案頭。

等三大戰役打完,那時候國民政府已經開始考慮最后的退路了,那時候估計國民政府也會注意到人才的管控,等那個時候再進行相應的反制行動,可就是后發制人了!

這是個好機會——借著經濟部八名專家撤離之事,可以將自己的想法向上級匯報,成立一個專門的情報組,牽頭協調這方面的事。

心中下了決定后,張安平思索起手頭的事:

蘇默聲雖然建議的是請走八名經濟方面的專家,但如果說動這些人,要護送走的人一定會更多——如何操作?

張安平思索著,目光逐漸亮了起來。

毛仁鳳酷愛摘桃子,話說……摘別人“種熟”的桃子,確實……很有趣呦。

黨通局和保密局,這倆機構在“爺爺輩”的時候,就不對付。

在“父親輩”的時候,甚至還出現過軍統特務活埋中統特務的事。

現在關系雖然緩和了,甚至還出現了為避免“兩局繼續對立而互換干部”的事,但爭執、沖突可不會因此而中止。

就拿兩家這一次古怪的合作而言,誰都想主導,最后鬧來鬧去,兩家成立了聯合指揮部,由沈最和代表黨通局的蘇默聲,共同任指揮。

這種現象,俗稱一族兩家主。

此時,兩家的聯席會議正在召開。

“我覺得經濟部中共黨的滲透非常嚴重——”一名奉命在經濟部臥底的保密局特務率先發言:

“我們到經濟部工作了這幾天的時間里,就收集了攏共七十八條蔑視黨國的言論,更是涉及到十四人之多。”

說完之后,他很“順便”的抨擊了一下友軍:

“真不知道號稱無孔不入的黨通局,到底是怎么監察經濟部的!”

黨通局這邊的特務心里那叫一個苦啊。

真以為我們收集不到類似的言論嗎?

扯淡!

我們不僅收集到了,還抓了人!

可是,有用嗎?

知道什么是捅馬蜂窩嗎?

抓一個,捅出來了一堆有權有勢的大佬,人是半個小時前抓的,還沒抓進黨通局,放人的命令就來了——這些人的關系錯綜復雜,一個看上去的窮酸秀才,一轉眼就能拎出一尊惹不起的大佛啊。

關鍵是窮酸秀才還對大佛不屑一顧!

沈最敲了敲桌子,警告的看了眼說話的特務:“現在是兩局合作,我不希望還聽到類似的說辭——”

“另外,我要的是疑似青松的可疑分子,不是蔑視黨國的言論者!”

立馬有特務站起來回答:“處座,這些人都有可能是青松。”

有黨通局的特務立刻反駁:“青松是地下黨的重要臥底,他不會傻乎乎的表現這么明顯——”說完,還一語雙關道:

“這樣的話,就太不專業了!”

保密局這邊有特務冷笑:

“我們對青松真實的身份做過兩個猜想,第一,他是共黨出身、是專業的特工,只是偽裝成專業的官僚,這種人不會像這位同行說的這般不專業。”

“但還有另一個可能,青松的真實身份就是經濟方面的專家,這類專家在經濟部中很多,共黨如果將其策反的話并冠以青松代號也不是沒有可能。”

“而對方既然不是專業的特工出身,那么,他未嘗就不會在日常中表現出本身的傾向。”

黨通局這邊的特務不忿的想要反駁,但卻被蘇默聲制止,雖然對方不服氣蘇默聲,可考慮到蘇默聲跟葉修峰的關系,只好乖乖閉嘴。

“也不是沒有這個可能,”蘇默聲道:“但這位小兄弟剛剛說這些言論涉及十四人之多——這怎么查?總不能把人都給抓起來吧!”

他對沈最說:“沈處長,經濟部里一些學者型的官員,他們背后的關系網很復雜,牽一發動全身,可不能這么做。”

沈最聞言皺眉,現在最好的方式是撬開袁農的嘴,但關鍵是……撬不開啊!

這時候有人建議:

“不如我們組織一次旅游活動——把這些可疑人員悉數集合起來,利用旅游的空檔進行縝密的調查,只要他露出蛛絲馬跡,那他……”

沈最眼前一亮,這個主意不錯!

沈最望向蘇默聲:“蘇先生你覺得呢?”

蘇默聲沒有反對:“可以,不過……人選問題我覺得可以再考慮一下。”

沈最答應下來:“嗯,人選確實要考慮一下,畢竟我們的精力有限,這樣吧,我們雙方回去各出具一個名單,然后根據名單的重合,考量一下人選問題。”

其實這時候的蘇默聲心里是很“茫然”的,按照他的想法,這時候就應該低調,可之前跟柴瑩溝通的時候,柴瑩叮囑他不要反對“組隊旅游”的建議。

這讓他迷茫,柴瑩那邊,不會是想借旅游的機會將人帶走吧?

開玩笑,到時候的旅游活動,肯定連服務人員都是保密局和黨通局的特務偽裝的,怎么可能將人帶走?

大變活人?

蘇默聲不知道的是,曾經有人做了和他一樣的事——將刺殺自己的狙擊槍,自己帶進了日本人的地盤。

那個人叫,姜思安。

而這一次,蘇默聲就是那個“倒霉蛋”。

上一章  |  影視劇中的王牌特工目錄  |  下一章
加入書架后可以自動記錄您當前的閱讀進度,方便下次繼續閱讀.
在搜索引擎輸入 "影視劇中的王牌特工 黃鶴樓" 就可以找到本書
其他用戶在看:
黃鶴樓文學 - 免費小說閱讀網 www.hhlwx.com
聯系我們: hhlwx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