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文學
 
首頁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搜索:
 
您當前所在位置:黃鶴樓文學>>嫡明

第一百六十七章 群女送考


簡體手機版  繁體手機版
更新時間:2025-06-22  作者:戈昔
 
眼下正是秋老虎肆虐之時,南京悶熱難當,而且要連考九天。十分考驗考生的身體。

九天考三場,只有第一場、第二場結束的當晚,才能離開貢院短暫歇息,補充筆墨、飲食、燭臺等物。

除此九天六夜,都在考場。

很多人堅持不住病倒在考場,或者考完之后大病一場,甚至為此一病不起,成為科場之鬼。

傳說貢院有很多考場鬼魂,夜里出來作祟,禍害考生,十分恐怖驚悚。

鄉試大考說是九天,其實是十天。因為需要提前一天進場,主要是提前排隊搜查。

整個南直隸參加考試的考生多達五千人,需要幾個時辰才能搜查完畢,當然只能提前一天進場。

而且進場之前,還要集體祭祀孔子、文昌神、文曲星君。

所以朱寅初八大早就從國子監出發,跟著國子監考生的隊伍,前往夫子廟祭孔。

因為就在南京考試,國子監連外地考生很重視的“賓興禮儀”都省了。

這次參加考試的監生,將在國子監外的集賢街集合整隊。

而此時的國子監門外,很多家屬都在等待。

朱寅衫儒巾,神完氣足,在一眾成年人之中,格外引人注目。

這可是十一歲的考生啊。整個南直隸的考生,也沒有比他更小的了。

但很多人都認為,朱小神童這次多半是去歷練一次,考中的可能很小。

出了進賢門,朱寅一眼就看見了寧采薇。

寧采薇傍邊站著寧清塵,身后跟著小黑,兩邊是紅纓和嘎洛,幾個女子手中提著考籃、食盒、包袱,都是神色期待。

趙嬋兒也到了,是來接顧起元的。

朱寅正要上前和寧采薇說話,忽然發現了兩個熟人。

莊姝和唐蓉!

兩個少女都帶著食盒和包袱,正笑瞇瞇的看著自己。

今日她們顯然畫了精致的妝容,花枝招展。一個眉若春山,一個目如秋水。香噴噴、嬌滴滴、粉嘟嘟的兩只小娘子,在人群中猶如春蘭秋菊,十分引人注目。

“雅虎!”莊姝搶先上前,秋波盈盈的看著朱寅,“祝你旗開得勝,蟾宮折桂!我昨日在梓潼神面前替你祈福了。”

說完指指丫鬟手中的食盒,“這是我專門為你準備的飲食,還有醒腦提神的阿魂。雅虎,你一定要小心答題,千萬不要寫錯、犯諱...錯過這一次,又要等三年。”

“這幾天是很苦,但再苦再累也要堅持,忍忍就過來了。”

莊氏女郎又是期待,又是擔心,心中都是患得患失。

朱寅只能點頭笑道:“那就謝過四娘子了。”一邊讓康熙接過食盒。

唐蓉也提著食盒笑吟吟的上前,眸子中正青眼有加,柔聲說道:

“小老虎,真金不怕火煉,這三年一次的秋闈大比,你可真要像只小老虎,不能成了軟腳蝦,這幾天就是滾釘板,上刀山,下火海,也要咬牙挺過去。”

“姐姐我可是替你祈福過了。”

兩女看似是聯袂而來,其實是各自來的,只是剛好碰在一起。

莊姝暗暗白了表姐一眼,腹誹她今日也來湊熱鬧。真是好沒意思,這算什么表姐總有個先來后到吧

友盡!

“兩位娘子煩請讓讓。”一個清稚的聲音在背后說道,語氣清冷疏離。

兩女一起轉過螓首,果然看見寧采薇笑容寡淡的站在身后,猶如一株粉妝玉琢的花樹,風姿卓絕。

寧采薇對朱寅說道:“身體最重要,不要勉強。考不好就下次再考。小老虎,你畢竟才十一歲,身體力氣還沒長成。”

“只要感到身子難以堅持,就申請棄考,千萬不要硬抗,免得落下病根。”

兩女面面相覷,冷笑不已。

“謝謝兩位的好意,心領了。”寧采薇又對兩女說道,笑容帶著淡淡的譏誚,“小老虎的飲食足夠了,太多也吃不完。“

莊姝掃了一眼寧采薇穿著木屐的“大腳”,自信從容的微微一笑。

“還是帶進去吧。”莊姝落落大方的說道,“哪有嫌棄東西多的”

心道,你一雙大腳,也好意思拿腔作調。

等到朱寅考中了舉人,還會娶你當正妻么做夢呢。

眾考生眼見三個美麗少女圍著朱寅,不禁都是心中羨慕。

這是群芳送考啊。

很多寒門學子囊中羞澀,大老遠的從外地趕來考試已屬不易,哪里還有余錢購置精美飲食

他們只能帶著干糧咸菜充饑。

為此,宣社特意撥款,為參加考試的貧寒社員,提供價值一兩銀子的飲食補助。

“雅虎。”忽然一個熟悉的聲音傳來。

卻是沈一貫到了。

“先生!”朱寅趕緊行禮,“今日天熱,先生何苦...”

“為師也來為你壯行。”沈一貫撫須微笑,“進了考場,只需二字,心靜即可。”

“正因考場如戰場,才需要大將風度,未戰而不動于色,指揮若定也。”

“是!謝先生教誨。”

沈一貫叮囑了幾句,就飄然而去。

朱寅等南雍考生在集賢街只等了兩刻鐘,所有南雍考生就聚齊了,然后在國子監博士的帶領下,往夫子廟而去。

已到南京的五千考生從四面八方,浩浩蕩蕩的聚往夫子廟門口,打著各種各種的旗號。

朱寅等監生的旗號是“國子監生”,還有“應天府學”、“松江府學”、“蘇州府學”等等,足有十幾面旗號,帶隊的官員都是教官(學官)。

不同旗號下的考生們,穿著清一色的儒生祭服,肅立夫子廟的泮水前,相互睥睨,暗自較勁。

然后,南京禮部尚書,應天巡撫、巡按,府尹等人的車馬來到。眾官員下轎之后,親自率領所有考生,整隊進入夫子廟,舉行考前祭孔。

祭祀完孔子,五千多考生帶著旗號,排著隊伍,在人山人海的圍觀之下,沿著貢院街,浩浩蕩蕩的來到貢院廣場。

南京貢院和應天府學相鄰,西鄰夫子廟,南鄰秦淮河,北靠齊望街,占地足有一里,里面有近萬間考舍號房。

眾人遠遠看去,只見貢院圍墻之上郁郁蔥蔥。很多外來考生感到很是新奇。

原來貢院有兩重外墻,上面故意種植大量荊棘,作為“防護帶”,想要攀爬進去,十分困難。所以貢院又被稱為“棘闈”。

此時此刻,靠近貢院的貢院街、東牌樓、徐府街,以及一河之隔的鈔庫街,此時已經人滿為患,舉袖成云,沸反盈天。

前來看熱鬧、沾文氣的南京百姓,足有數萬人。

因為天氣悶熱,人又擁擠,空氣中散放出一股汗味。

城中有望氣者,舉著天空對人說:“今日南京,天上文氣成云,直沖霄漢,驚動二十八星宿、滿天神佛。”

貢院前的巨大廣場上,五城兵馬司、應天府、江寧縣的兵丁,早就三步一哨、五步一崗的維持秩序,閑人難近。

此時已到巳時,五千考生和大群官員,全部聚集在廣場。

禮部尚書宣讀鄉試的札文,特此下牒。

接著,就由巡按御史,宣讀考試紀律。然后又在大門前設下香案,祭考神:關帝、梓潼、文曲星。

各府教官,依次在香案前代表所屬考生盟誓:遵守紀律,絕不舞弊云云。

依次盟誓完畢,又在香案兩側,立下兩桿招魂旗幡,招徠歷年的科場鬼魂,化解怨氣,順利開考。

做完了這些,就是放炮開龍門了。

禮官站在儀門前,高聲喊道:“應天戊子科鄉試開龍門嘍!”

隨即,廣場上的三門禮炮,就依次點火。

“轟!轟!轟!”

但聽三聲炮響,大門口的柵欄被打開,開始搜檢進場了。

與此同時,所有的家屬和觀眾,全部被軍士驅離,不許再留在貢院前。

而且整個貢院街,都會被封鎖,無關人員不得靠近。

一時間,很多家屬都是呼郎喚兒,聲音帶著悲愴,似乎自己的親人不是上考場,而是上戰場。

考生們一起回頭,向家人告別。

整個貢院前,居然揮淚如雨。

朱寅回頭,看著人群中的寧采薇、寧清塵等人,相互揮手作別。

“小老虎!”寧采薇脆生生的大喊,“身體為重!不要勉強硬扛!”

“小老虎!”寧清塵奶聲奶的呼喊,“健康第一!”

朱寅不禁眼睛一熱,淚目笑著點頭。

“雅虎!”莊姝也高呼,“祝君考神護佑!馬到成功!“

唐蓉捏著粉拳:“考場如戰場!虎虎生威!”

朱寅也客氣的揮手。

很快,眾人就被清理出去。

搜檢非常嚴格,不但攜帶的行禮要一一檢查,就連衣服、鞋帽也要檢查。

就算檢查通道不止一條,可速度仍然很慢。

人群十分密集,烈日當頭,揮汗如雨。就是朱寅也有點吃不消了。

一個時辰之后,終于有白發蒼蒼的考生倒下,隨即被抬出隊伍。

每個人都覺得時間很慢,秋陽太毒。

朱寅忍不住說道:“唉,真是笨死人。”

忽然前面傳來一聲驚呼,“我錯了!我錯了!請饒恕我一次!”

眾人一看,只見有個考生,被搜出一本袖珍版的《增廣四書備旨》。

雖然書極小,印的卻是蠅頭小字,囊括了很多四書內容和朱熹注釋,可謂作弊神器。

“拿下!”監考官吏一聲令下,如狼似虎的軍士就撲上去,將這個夾帶的考生拿下,迅速帶離。

眾人的臉色,頓時都有點發白。有的幸災樂禍,有的物傷其類,有的惴惴不安。

直到一個多時辰之后,才輪到朱寅。

他的東西都沒有問題,但他的東西太多了,年紀又小。

監考官吏干脆派人幫他拿東西,一起入內。

通過搜檢進入貢院,朱寅這才松了口氣,衣服里面都汗濕了,小臉曬得通紅。

進入大門之后,首先是一座高大的牌樓,乃是放榜之處。

牌樓之后,就是供奉文曲星和文昌帝君的魁樓。

轉過魁樓,就是貢院的主樓,建于嘉靖十三年的明遠樓了。

明遠樓高達三層,高大雄偉,和貢院四角的望塔相互呼應,乃是考官俯視全場、發號施令的中樞。

明遠樓的東西兩側,就是巨大的考場區。

東西兩大考場區,是一排排蔬菜大棚一般的考舍,密密麻麻,這就是考棚了,名字十分貼切。

每一條考棚都是編號,編號全部取自《千字文》中的奇數字,比如天地玄黃...中的天、玄考棚,就叫天字號、玄字號。

每一條長長的考棚,都有幾十上百的號舍,分為不同的字號。

貢院之北不是考場區,而是大量的官署、公廨、亭臺。那里是考官、提調、謄寫、彌封等官吏的辦公場所。

朱寅的號房,是云字號第九舍。

號房都是對號入座,隨機分配的。通過浮票找到自己的號房,朱寅不禁送了口氣,忍不住額手稱慶。

還好,不是“糞號”。

所謂類號,就是茅廁傍邊的號房。考舍兩側有很多茅房,那可是旱廁啊。

一旦分到茅廁邊,那就慘了。不僅是屎尿味熏死你,就是蒼蠅和蚊子也會讓你苦不堪言。

朱寅的號房雖然不是最好的位置,但距離最近的茅廁也有七八丈遠。到時聞到的氣味...應該很淡。

實際上這么多茅廁,天氣又這么熱,也只有極少數號房完全聞不到異味。

這個號房的位置,朱寅已經很滿意了。

可是看到號房中的情景,朱寅又直皺眉頭。

考場三年啟封一次,里面早就蛛網遍布、雜草叢生、塵土飛揚。考生進來之后,還要自己打掃清理。

朱寅看到自己的考舍之門,被一面大大的蛛網封住,一只盤絲大仙正老神在在的坐在中間,張網以待。

“蜘蛛仙子,大家都姓朱,還請擔待,抱歉。”

朱寅說完就趕走蜘蛛,拂去蛛網。

可他剛準備進去清理雜草,一只野貓就“喵嗚”一聲,從桌板下竄出,帶著一股嗆人的灰塵,從朱寅身邊掠過。

朱寅動作敏捷的一躲,沒有被這只野貓揚起的灰塵沾染到。

朱寅還沒來及打量,傍邊號房里突然傳來一聲尖叫,“啊!蛇!蛇!”

與此同時,一個二十多歲的士子,就神色驚恐、連滾帶爬的沖出號房,頭巾都掉了。

顯然嚇得不輕。

“肅靜!不許喧嘩!”監考的士卒喝道。

周圍號房正在打掃的人,也紛紛探出腦袋,神色驚訝的看過來。

朱寅一看,只見這考生的號房內,盤踞著一條很漂亮的蛇。他認出這是一條很有名的無毒蛇,叫玉斑錦蛇,俗稱美女蛇。

“美女蛇”不但很漂亮,而且性格溫順,且無毒性。在后世是很名貴的寵物蛇,一條好幾萬。

這條玉斑錦蛇不到兩尺長,還是一條半大的蛇,卻把這士子嚇得屁滾尿流。

而那條可憐的美女蛇,也被人類的尖叫嚇得要逃走。

“別怕!無毒!”朱寅一步搶入,眼疾手快的一抓,就捉住了那條漂亮的玉斑錦蛇。

朱寅可是不止一次捉過蛇。

美女蛇受驚之下,細長的身軀頓時纏住了朱寅的手腕,觸感十分清涼舒爽。

朱寅笑盈盈的將蛇籠進袖子,安慰那士子道:“別怕,有我呢。”

那士子臉漲得通紅,他不但沒有感謝朱寅,還狠狠瞪了朱寅一眼。

他剛才嚇得要死,反應過激,本就感到丟人現眼,可朱寅一個孩子居然不怕,眾目睽睽之下更是讓他難堪。

“嗯”朱寅沒想到,此人心胸如此狹窄,不但不領情,還得罪了他。

朱寅懶得搭理此人,將蛇放進包袱里,若無其事的開始清理號房。

周圍的人,頓時對朱寅投去異樣的目光。

這小小少年竟然有這個膽色,難怪如此年幼就敢下場考試啊。

認識朱寅的人,也都對他點頭示意。明天才考試,今日倒不是不能打招呼。

號房非常狹小,在朱寅看來只有一平米出頭,不到一張床大。

而且墻壁很矮,身材高的人都難以站直。與其說是考房,不如說是牢房。所謂“廣不容席,檐齊于眉。”

朱寅忽然想起蒲松齡對于考場號房的形容,聊齋先生說考舍猶如蜂巢,“孔孔伸頭,房房露腳,似秋末之冷蜂。

還真是這樣啊。想到聊齋先生的形象比喻,朱寅忍不住噗嗤一笑。

這一笑頓時引起傍邊監考士卒的側目。他不明白,此時人人神色凝重,如臨大敵,為何這個小考生,卻還無故發笑。

可是這么小的考生,長得又這么可愛,膽子又這么大,頓時引起了這個士卒的喜愛。

“小公子,俺幫你收拾。”這士卒抽出腰刀,居然幫助朱寅清理號房。

但見他用刀斬出號房中的草,手腳麻利扒拉出來,堆在號房外面。

原來,為了監視考生,每個號房外都有一個士卒,叫做“號軍”。

這次的考生有五千人,意味著光是號軍,就要調用五千人。

號軍的來源很多。除了五城兵馬司,以及應天府、江寧上元兩縣的衙役之外,還有南京京營、孝陵衛、錦衣校尉、江防水軍等等。

但是,號軍也是隨即抽調,隨即分配的。

每一次大考,都要抽調近萬士卒,維護貢院秩序。

負責朱寅號房的號軍,乃是南京錦衣衛的力士,是錦衣衛中的普通士卒。

朱寅趕緊拱手行禮:“大哥尊姓大名,在何處當差啊”

那號軍笑著回禮道:“小人元釗,一個軍戶粗漢,不敢受小相公的禮。小人如今在南京錦衣衛馴象所當差。”

他二十有余,卻對年僅十一的朱寅自稱小人,這也毫不奇怪。

因為他是軍漢,而朱寅是士人。雙方身份差距很大。

朱寅如此客氣,反而讓他有點受寵若驚了。

朱寅問道:“錦衣衛馴象千戶所...如今南京還有象么我記得,馴象千戶所在廣西啊。”

元釗見他感興趣,很有耐心的解釋道:“有啊,象房所還有二十四頭大象,為的是如果皇上南巡,儀仗要用。只是...”

說到這里,他似乎有難言之隱,換了話題道:

“小相公沒有說錯,錦衣衛馴象千戶所的確在廣西,是專門捕捉野象、訓練戰象的。可又在南京、北京各留一個馴象百戶所,管理象房中的儀象。”

朱寅這才明白了。原來馴象千戶所分作三處,三個百戶所在廣西,另外兩個在兩京。

南京丹陽湖畔的象房,如今居然還養著二十多頭大象呢。

“原來南京還有大象,真是令人欣慰啊。”朱寅似乎很是高興,“到時一定去看看。”

元釗神色慚愧的說道:“南京象房有象數百人,小人不過是看管象奴的力士而已。小相公若想進象房看象,小人卻是愛莫能助,無權準入。”

朱寅忽然想起黃冠、郭任等“建文逆臣”的妻女,正是被朱棣配給了南洋進貢的象奴為妻。

他心中有數,換了話題神色誠懇的說道:

“元大哥連個座位都沒有,實屬辛苦。這次要陪小弟九天,小弟委實不落忍。”

傍邊其他號房的號軍,見朱寅對士卒如此客氣,不禁都是心存好感。

清理完號舍之后,朱寅這才坐了進去。

此時太陽剛好下山。元釗等號軍也離開了,回到了號軍休息的軍舍。

坐下來之后,朱寅發現又多了一個優勢:因為他身子小,所以這個號舍顯得不太逼仄。若是成年人,那就更加壓抑。

九天六夜,吃住考試都在這狹小的一席之地,不遠處就是一間間的茅房,臭氣蒸熏,蒼蠅飛舞,蚊蟲肆虐...

朱寅之前還想不到,現在終于知道為何號房條件這么差了。

就算考生多,可貢院這么大,完全可以提供幾平米大的優質考房,也有能力維護,不至于這么惡劣。

為什么這么做

這也是一種考驗。

在環境如此惡劣的考房之中,能連考九天,還能不出差錯的交卷,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這本身就是一種篩選:朝廷需要有耐心、體質好、韌性強的官員。

這就是為何明朝進士的平均壽命超過六十歲,而明朝皇帝的平均壽命只有四十二歲。

號房這么狹窄,卻偏偏在每個號房的外面,放置一個炭爐,一簍木炭。這是用來做飯、燒水用的。

沒錯,還能帶米面蔬菜,自己烹調。

不是說君子遠庖廚么這會兒又不是了。

所謂的桌子,其實就是一塊簡陋至極的號板,所謂的椅子也是一塊木板,都卡在兩邊的磚槽里。

白天考試就是一套桌椅。夜里兩塊板子取下來拼湊在一起,就是一張“床”了。

蒲松齡說得好,真是秋末冷蜂啊。

朱寅打開食盒,開始進食。

寧采薇準備的食物,十分精美可口,除了肉菜之外,還有奶糖、奶粉。

莊姝和唐蓉準備的飲食,也很精美講究,看得出兩女是用了心思。

明天就要正式考試了,今晚要吃好、喝好、睡好。

否則,就算他的體質好,也難以在這種鬼地方堅持九天。

等到朱寅吃完飯,已經夜幕降臨,很多號房之中,都燃起了蠟燭。看上去就像廟宇中的燈龕,一長溜整整齊齊。

但在朱寅看來,又像是后世的路燈。

但也有的號房黑燈瞎火,沒有點燈。因為這些士子很窮,蠟燭帶的少,不敢隨便用。

正在這時,忽然一隊隊號軍提著水桶,四處澆水。

還有不少人手持水槍,發射水炮。整個考場一片潮濕,水氣朦朦。

一群號軍大聲喊道:“考場干燥,烈火無情,小心火燭!嚴防火災!”

原來,是為了防火。

說起來,貢院失火也不止一次了。由不得朝廷不小心。

所以每次大考,必須防火。

說來也是詭異的很,英宗天順年間,于謙被殺后,北京會試考場兩次發生火災,第一次燒死舉人十幾人,第二次燒死舉子七十多人,天下大震。

英宗驚懼之下,親自寫祭文祭祀,追增殉難舉人進士功名。下旨將火災遇難的舉子們葬在朝陽門外,親自撰寫碑文曰:“天下英才之墓。”

在朱寅看來,這或許是上天對他留學瓦剌、冤殺于謙的警告

正在朱寅思索間,忽然看到一個熟悉的人影。

居然是那個睚眥必報的郝運來。

看他的號房位置,比自己的還要好。

“朱雅虎”郝運來也看到了朱寅,“感覺如何啊”

今天不是考試,還沒有封鎖號房,還能相互交流。

他來到朱寅的號房前,看著朱寅點的幾根蠟燭,臉孔在燭光下陰晴不定,“宣社不要我,可我還是能考試。”

“那是你的本事。”朱寅摸著手中的蛇,似笑非笑,“很涼快,你要不要摸摸”

郝運來看著朱寅手中的蛇,目光有點驚訝,隨即又神色如常。

“當心它咬你一口,這東西雖然小,但畢竟是蛇蟲,對吧”郝運來似乎是好心提醒,“九天的工夫,你堅持的住么”

朱寅點頭,“應該可以。”

郝運來呵呵一笑,“那就好,希望你高中啊。明天就要開考,你今晚要睡個好覺。聽說這貢院鬧鬼,夜里不干凈。你怕不怕”

朱寅點頭,“我怕。”

郝運來眨眨眼,發現朱寅一點沒有害怕的樣子。

一個不怕蛇的孩子,會怕鬼嗎

難說。

“有錢人就是好,蠟燭都能點幾根。”郝運來幽幽笑道,“明天考試,但愿朱社主旗開得勝。考不中不要緊,以后有的是機會,你年紀小,身體要緊。”

“還有,小心今晚有人偷你東西。比如說...科場鬼。

說完慢悠悠的離開。

朱寅看著運來的背影,也是幽幽一笑。

此人,有點意思啊。

朱寅想早點休息,養精蓄銳。他熄滅了蠟燭,將兩塊板子取下來,拼成一個“床”。

然后取出門簾掛上,褥子鋪上。

為了防止東西被偷,影響明天的考試,朱寅將行李放在里面,這樣就更局促了。

不知不覺,朱寅就睡著了。

可他是特務出身,警覺性很高,即便睡著了,也習慣性的保持一種對外界的警惕。

夜半時分,他遽然驚醒,正看到一個黑影鉆進自己的號房……………

PS:七千多字的大章節,求各種支持啊。簡介改了,求意見留言。蟹蟹,晚安。

上一章  |  嫡明目錄  |  下一章
加入書架后可以自動記錄您當前的閱讀進度,方便下次繼續閱讀.
在搜索引擎輸入 "嫡明 黃鶴樓" 就可以找到本書
其他用戶在看:
黃鶴樓文學 - 免費小說閱讀網 www.hhlwx.com
聯系我們: hhlwx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