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劉備不動的情況下,曹操與呂布自然是不敢妄動。
畢竟有劉備的威脅在側,曹呂之間縱使再不和,也必須維持聯盟才能抵擋劉備的強勢,否則必然是會被分而破之。
因而,這一年整個大漢都是休養生息,就算是曹操呂布治下的百姓們也算得上是安居樂業,在劉備治下的景象更是漸有盛世之象。
也就是劉備尚未一統天下,否則一些老臣都想要呼出“玄坤之治”的口號來歌功頌德了。
而也就在秋收前的半個月,被李基所倚重的三位門生相繼及冠。
瑯琊諸葛氏早已舉家遷往揚州,為諸葛亮及冠自然是最方便的。
可司馬氏此前因戰亂遷到了豫州,龐氏則依然還在荊州,司馬懿與龐統如今也分別是家族最為倚重的世家子,冠禮也是極其重要與隆重的儀式。
因此,司馬懿與龐統都需要返回家族行冠禮,以壯家族聲勢,卻是不便直接在壽春行禮。
而作為司馬懿與龐統的師長,同時也是如今的大漢丞相,司馬氏以及龐氏自然也是極力邀請李基能夠參禮,甚至能夠為司馬懿與龐統親自及冠取字。
這讓蔣干意識到是個大好時機,見李基心生猶豫之下,一直謹言慎行的蔣干甚至忍不住以出言推動了幾句。
在蔣干自詡的一番努力下,李基最終也是下定了決心。
先是在揚州為諸葛亮主持冠禮,取字“孔明”后,又帶著諸葛亮奔赴豫州主持司馬懿的冠禮,取字“仲達”。
最終,帶著諸葛亮與司馬懿前往荊州主持龐統的冠禮,為龐統取字“士元”。
尤其是襄陽龐氏本就是荊州有數的名門望族,得知了李基將親至為龐統行冠禮下,那是廣邀天下賓客,場面之浩大都是極其罕見。
就是在荊州人人敬畏有加的驃騎將軍兼領荊州牧的關羽,也是罕有的前來參加這私宴,賞臉飲了幾杯水酒。
這一日,整個龐氏子弟都是滿臉紅光,與有榮焉,走路都不自覺挺起胸膛的。
而李基在為龐統取字及冠后,還當著無數賓客的面前,召了諸葛亮、司馬懿、龐統三人一并到面前,分別為三人取號“龍虎鳳”,曰“三賢”,盛贊三人均有治世安邦,平定天下之能。
縱使不乏賓客以為,這不過是李基為了抬高三位門生之舉,但卻也讓“臥龍”、“冢虎”、“鳳雛”之名瞬間傳遍了整個大漢。
就是如今已經漸漸被百姓們所習慣的報紙,也用了一整個版面登載此事,言及了丞相高徒“龍虎鳳”的美名。
這一幕,令獨自摸爬滾打多年才漸取“名士”美名的蔣干,可謂是羨慕嫉妒恨。
僅是李基這金口一開,便是讓這三個小兒的名氣更甚于蔣干。
除了那故作平靜,但也難掩羨慕嫉妒之色的蔣干外。
待到冠禮結束后,陪同隨行的郭嘉那也是滿臉的幽怨,就差明擺著沒有將“偏愛”二字寫在額頭,也好叫李基知悉。
對此,李基都不得不出言安撫了好一陣郭嘉,甚至是一頓猛夸,這才讓郭嘉慢慢接受了下來。
而李基如此遠赴豫荊二州,自然不僅僅是為了給司馬懿與龐統行冠禮,更是為了親自確認豫荊二州的發展以及兵力狀況。
為即將到來的北伐……準備。
只是有蔣干在側,李基不便長時間抽身四處巡察兵力、糧草、軍械等等,平日里最是放蕩不羈的郭嘉無疑就是李基最好的眼睛。
即便郭嘉偶爾消失個幾天,蔣干也不會去注意這個酒蒙子的去向。
如今一番巡查下來,結果無疑是讓李基滿意的。
暗中的調兵也已經開始進行。
就等秋收之后,大片糧草入庫,以及一場能夠讓戰事更為有利的“東風”刮起來。
而李基抵達了荊州主持完龐統的冠禮,荊州世家自然是不想李基即刻離開。
如今李基的身份地位遠非往昔可比,莫說是從李基的手指縫中漏些好處出來,便是得了李基高看一眼,對于整個家族都有莫大的好處。
更何況荊州世家豪強超過九成都已經到夷洲圈地,某種意義上那可是得看著李基的臉色吃飯,自然是爭相邀約李基赴宴。
出于政治的考量,李基自然也不得不多留幾天。
只是就這幾天的時間,卻是發生了一件令李基都頗為意外的事情。
在李基應約了黃承彥所邀之宴,有意順勢想將黃承彥邀到仁德書院治學育人時,諸葛亮卻是意外黃月英看對了眼。
說起來,諸葛亮與黃月英都已是這個時代的大齡未婚男女。
不過與諸葛亮醉心治政鉆研學問的原因不同,黃月英的樣貌卻是世人眼中的丑陋,故以至今未嫁。
只是在李基看來,黃月英倒不是丑,而是天生黃發,在這個時代顯得特別格格不入罷了。
可諸葛亮意外與黃月英結識,卻是相談甚歡,頓生惺惺相惜之感。
一如學霸男與天才宅女的相遇,尤其是各種雜學上,黃月英竟能與諸葛亮探討得不分上下。
也就在黃承彥的宴席過后,諸葛亮一番深思熟慮后,主動求見李基,請求李基為其向黃承彥求親,定下婚事。
李基聽罷,再三確認。
“亮兒可是認真的?”
盡管李基對于諸葛亮能夠成就美好姻緣樂見其成,但還是想要諸葛亮慎重考慮。
畢竟世人的偏見是一座大山,黃月英以世人的目光看來確是丑女無疑。
就是以著李基的評判目光,像貌而言也是平平無奇。
初印象之下,黃月英能令李基眼前一亮的,唯有其余女性所缺乏的獨特靈氣。
若是諸葛亮迎娶黃月英為正妻,少不了會受到一些人的譏笑。
而原軌跡中的諸葛亮,畢竟是落難到了荊州,為了融入荊州士族,又或是為了求學之便,與黃月英結下姻緣可能是有著更多的考量。
可如今的諸葛亮有著李基的庇護,無疑不需要那些考量的。
諸葛亮露出一抹苦笑地開口道。
“實不相瞞,家中長輩已多次有意讓亮成家。”
“然,亮兒所欲向往的,乃是如師娘那般蘭質蕙心的賢內助,而非娶一人回家中有如擺設,相顧無言。”
聽到這里,李基可算是明白了。
講白了,那就是在諸葛亮眼中,那就是跟麻瓜沒有共同話題。
這個時代絕色美人不少,但才女卻是極其的稀罕,并非人人都是昭姬這般秀外慧中的。
因此,諸葛亮寧愿迎娶黃月英這等外貌有缺的才女,也不愿娶一個花瓶回家放著。
而黃承彥的名氣雖大,但黃氏與如今的諸葛氏地位上反倒算不上門當戶對,尤其是黃月英的外貌有缺。
諸葛亮若是回去請家中長輩說親,家中長輩未必答應,故以才會迫不及待地求到了李基的面前。
畢竟,一日為師終身為父,一旦李基為諸葛亮定下了婚事,諸葛亮的長輩們即便心中不滿,那也得笑嘻嘻的接受下來。
而見諸葛亮的態度堅決,李基也沒有再開口勸說,第二天便親自上門為諸葛亮求親去了。
這前一日才婉拒了李基出山之請的黃承彥,不僅爽快地應承了婚事,更是當場就改口愿意出山去給蔡邕當副山長治學育人。
這一則八卦,也是迅速轟動整個荊州。
不過在八卦傳得再如何沸沸揚揚,也影響不了已經啟程返回壽春,開始“求東風”的李基一行人。
請:m.badaog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