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荊州返回壽春,一路順流而下,恰是秋收時分,甚至能從兩岸感受到百姓的喜悅。
林邑稻不僅早已完成了推廣,深知想要增產還與種植技術有著密切關聯的李基,依據著后世經驗,早就指導著農官們開始研究能讓糧食增產的種種辦法。
這一年,恰是多年研究下,已是總結出一系列切實可行的辦法。
且,已經通過報紙與官府對民間進行大范圍的雙重指導,實現有效的技術傳播。
這一年,也將徹底成了世人眼中的豐年。
偶爾在長江岸邊停靠之時,李基還會到就近的農田去親自視察一圈,一行人的笑容也是越來越盛。
過去百姓們種田往往是依據經驗而行,即便能意識到有些增產的小技巧,但卻輕易不敢實行。
畢竟,試錯成本往往是普通百姓所不敢承受的。
真正想要推動增產,必然是需要官府親自下場,由上而下的推動。
可惜,過去朝廷的農官不是還沒有研究出進一步增產的方法,就是朝政崩壞腐敗之下,根本就沒關注這一方面。
這一刻,李基看著眼前的那大片大片的金黃,眼眸之中所浮現的也是喜悅。
一時的改變,或許能讓人引以為傲。
可真正令李基欣喜的是,在自己的影響與指導下,可算是開辟出了真正意義上的“農學”,而不再讓這個時代的農學成為儒學體系下的附庸。
讓農官們徹底意識到了農作物正確增產的方向是什么,在這條確定的道路下不斷往前探索研究。
過去,李基就意識到了對于一個以農為本的農耕文明最為荒誕的地方,居然是沒有真正意義上的“農學”。
如今,即便劉備死了,阿斗繼位,又或是阿斗死了,后人再繼位。
證明了重要性的“農學”也必將會是等同國本的存在,任何人的任何意志都不可能動搖得了它的重要性。
這不僅是功在當代,更是利在千秋。
說不準用不了幾十年的功夫,一大群經歷亂世饑荒的農官在瘋魔之下,說不準就能真正研究出后世意義上的種種增產化肥了。
若是理想化一點,有了“農學”兜底的不斷研究,無論大漢走了什么方向,都不會再有餓殍遍地而舉國無糧的絕望了。
在這一片欣喜中,諸葛亮忍不住笑著說道。
“老師,等你回到壽春,說不準便能看到各地官府送到桌案上請求準予修建糧倉的文書了。”
李基笑而不語,眼角余光掃過臉色也佯做欣喜的蔣干,然后回到樓船,繼續往著壽春返航。
這一路,也不知是否錯覺。
在長江順流而下的李基隱隱覺得都能聞到些許稻花香,且心情大好之下,輕舟也是眨眼就仿佛已過了萬重山抵達了臨近壽春的港口。
唯一讓李基感到幾分遺憾的,便是抵達壽春時,已過了中秋佳節。
然而,在李基剛剛進入壽春,滿臉苦色的徐庶便在城門堵住了去路。
李基心中了然之余,卻是故作不知地開口道。“元直何故在此?若無要事,不如且待我回府中沐浴更衣……”
“老師!”
徐庶雙目擠出著眼淚,躬身而拜,道。
“弟子有罪,未能規勸大王,請老師速速去勸阻一番大王的荒唐之舉。”
“嗯?”
李基的眉頭一皺。
蔣干則是精神一震!
果不其然,關羽、張飛不在壽春,李基只需再遠離壽春一段時間,劉備必然會舊病復發,按耐不住享樂的心思。
而蔣干深知一旦放縱享樂,再想要阻止絕非易事。
當即,李基滿臉的難看,道。
“大王如何了?”
徐庶上前,生怕自己的表情失控,以袖捂臉,哭道。
“自老師離開壽春后,大王聽信袁公路等人讒言,日日辦宴飲樂不止,荒廢政事不說。”
“更是不知誰人蠱惑了大王,讓大王大興土木,興建高臺,欲取名銅雀以供享樂之用,甚至已抽調不少興建新都的工匠……”
李基怒得豁然而起,怒斥道。
“荒唐!”
蔣干則忍不住心中隨之竊喜。
銅雀臺?
漢王有靈帝遺風也。
“漢王今何在?”
“正在王府內飲樂。”徐庶嘆息著開口。
“去漢王府。”
李基當即下令馬車改道,直奔漢王府而去,下了馬車就欲往王府內闖。
然而,此前被劉備允了特權可以自行出入王府的李基,卻是被攔在了王府門口。
這一刻,李基氣得忍不住發笑,盯著面無表情的夏侯博,問道。
“爾敢攔我?”
“漢王有令,請丞相恕罪。”夏侯博冷冷地答著。
李基往前走了一步,問道。
“若我執意要進,那又如何?”
以夏侯博為首的眾親衛不得不往后退了一步之余,卻是沒有讓出道路,而是躬身而拜,道。
“請丞相勿讓我等為難。”
李基臉上的神色來回變幻了一陣,揮了揮手,道。
“罷了,罷了,還請代為通傳一下,就說隴西李子坤求見,問漢王見或不見。”
“請丞相稍等片刻。”
夏侯博應了下來,然后朝著身后一親衛揮了揮手,讓其前去通傳。
李基雙手背在身后,就如此立在了漢王府的門口。
蔣干悄悄地打量了一下李基那看似平靜的側臉,又看了看被堵得嚴嚴實實的漢王府門口,明白漢王怕是不會見李基。
果不其然,僅僅片刻后,那親衛便回來了,額頭還多了一處似被酒盞砸出來的紅印,道。
“漢王有令:讓丞相回去,今四海升平,孤不過是與群臣慶祝豐年,莫要來擾了興致。”
當然,從那親衛有些狼狽的模樣。
蔣干明白劉備的語氣必然不會是如這親衛這般平靜,而是充滿了不耐煩。
且蔣干倒也有幾分理解劉備,這治下一片太平,平日里劉備也是被李基管得死死的,難得放縱享受一下,怎會想再見到李基?
“丞相,不如先回府?到明日再來。”蔣干上前勸說道。
李基默不作聲,整個人依然是一動不動。
一路隨行而來的諸葛亮、司馬懿、龐統三人,則是滿臉的疑惑,總覺得今日是不是尚在夢中。
這情況……哪哪都有些怪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