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華帝君道:“我當然不是支持背誓的罪行。
只是,現在沒有新的嚴苛天律,天上神仙也鄙夷、抗拒背信棄義,將之視為不可接受之墮落。
秋明子他們大規模背誓,情況特殊,不能視為普遍。
可以針對這些特例,制定新規,卻沒必要從根本上改寫此時的天律。
自封神到現在,三十萬年,不算長也不算短。神道、仙道,跟隨人道一起蓬勃發展。
既然在蓬勃發展,說明此時的天律對神道、仙道是極為有利的。”
就像小羽前世,球場上有一規律:總冠軍不會改變戰術。
能贏得總冠軍,說明戰術正確。能發展迅速,說明此時天條恰到好處。
故而,帝君這話立即得到眾多神仙的贊同。
有人輕輕點頭,也有人直接出聲附和。
說到底,天規天律,針對的就是神仙,是他們。
更加嚴苛的天條,必將對他們造成直接且深遠的影響,八成還是負面影響。老實說,對目前的天庭環境,他們還是比較滿意的。
大秦天師集體背誓,已經很罕見。人道歷史無數年,從未發生過。
如羽鳳仙既敢公審神仙,又有能力鎮壓局面,讓神仙不敢、不能打斷公審,在人道史上也屬于首次。
他們都不贊同背棄天誓的行為,卻同樣不認為這個案子代表了普遍現象。
王母道:“東華,你可知道秋明子他們為何敢背棄天誓?
他們是不知道天誓代表了什么,還是不知道背棄天誓會惹怒‘老天’?”
東華沉吟道:“秋明子叛逃前,來天庭找過太白星君,當時——”
老倌兒急忙道:“當時我是接待了秋明子,卻沒答應他什么。
反而嚴厲告誡他,陛下憎惡背棄天誓之人,陛下也一定會懲罰背棄天誓之人。
當時陛下便親口跟我說,等秋明子下次渡劫,一定讓他嘗嘗天人五衰的滋味。
諸位大仙肯定明白天人五衰的可怕。這等于判了秋明子死刑啊。”
東華擺手道:“我知道。秋明子也知道天庭與陛下的態度,可他依舊愿意冒險。
因為他認為此次大劫是個機會,只要輔佐真命天子成就大業,他能獲得人道氣運加持,能清洗身上的罪業與因果,就不怕三災五劫、天人五衰。
我的意思是,既然問題出在‘神仙可借王朝氣運清洗罪業’上,不如針對這種僥幸心理,制定新的天律。
比如,趁著天道削人皇權柄的時候,限制王朝的‘祭天之權’。
現在不僅人皇之權太強,皇朝本身擁有的祭祀之權也太高。
羽鳳仙只是末代皇朝的太師,便能輕易與天地互感,讓天道回應自己。
堂堂四瀆龍神,天庭的大神,擁有星君位格,竟然被‘凡人’廢黜了神位。
羽鳳仙還要再次祭天敕封河伯。
完全跳過了天庭,只通報天庭,不需要得到天庭允許。
這種權柄與人皇之權一樣,一旦不受約束,將變得十分可怕。
可以設定新的天規,提升王朝‘國師’與天地溝通的難度。
讓他們無法輕而易舉借助王朝氣運,清洗修士身上的業力。”
王母搖頭道:“你這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未從根源上解決問題。
秋明子敢背誓的根本原因,是他過去的種種經歷,告訴他‘背棄天誓沒什么大不了’。
這不是某條天律不完善,是根子上出了問題。
華山論道,攏共六百多位新晉天師,叛逃者接近五百,怎么可能是特例?
這就是普遍現象啊!
依舊留在大秦欽天監的天師,也不全是發自內心地遵守誓言。
唉,最為盡職盡責的新晉天師,居然是外域來的金重、金龍、金光。
外域金鰲島,可是妥妥的截教作風、截教規則。
他們不重視根器,我們極為重視。
現在弄出這種結果,不是讓兩位道祖沒臉嗎?
道祖沒臉,咱們這群神仙更加無地自容。”
聞仲等截教大神,心里很不爽,也很驕傲。
不爽王母對截教的偏見。
驕傲金重、金光、金龍“原味截教弟子”的表現,甚至得到王母娘娘的認可。
要知道金重三人,一直在與天命作對,在幫大秦減少天災呢。
紫府真人道:“娘娘,這次天師集體背誓,的確有點特殊。
過去的天庭天律,一直在告訴所有神仙——神仙第一戒律,是不能違背天命。
三界有德之士,都曉得大秦失去天命。
他們背叛大秦,不愿為大秦效力,更多是害怕違背天命。”
王母道:“若他們害怕違背天命,為何要主動去參加太師選拔?”
紫府真人道:“他們覺得達成‘順天應命’這一結果,最為重要。
哪怕過程中有不道德的行為,也可以容忍。”
王母嘆道:“只求結果,不在乎過程。這不是神,也不是仙,是執念深重的魔啊!
比羽鳳仙還要‘魔’。
她公然宣稱,欲要替大秦改命。
可她堅持——只有讓神州、讓人道變得更美好的朝代,才能成為‘新朝’。”
白帝道:“她的確這么說過,可她說了,就一定能做到?
現在她沒太大壓力和危機,自然高風亮節。
等大廈將傾,她的處境一步步惡化,她必定顧不得什么神州、人道。
生死危機面前,以她的性格,定會優先選擇保住小命,盡量挽留當前擁有的利益。”
“重點不是羽鳳仙能否持之以恒地保持信念。重點是,我們是神仙!!
神仙必須比其他人更神圣、更崇高,不然就不配當‘神仙’。
天命也只會誕生于光芒與義理。
我們不需要為維護天命,而變得齷齪骯臟,用不著。”王母沉聲道。
東華帝君瞥了眼玉帝。
玉帝低眉順目,一副靜靜傾聽的老實模樣。
帝君心里窩火:這兩口子又習慣性地演上了,一個白臉突進,另一個等到收場時,再出來唱紅臉。
“秋明子并不是突然夾腦風了。我們必須坦誠,他冒險下凡,以背誓的代價完成天命,其實帶著天庭的任務。”帝君說完,還特意看向玉帝。
玉帝有些尷尬,也有些惱怒。
不過,不用他出聲,他的馬仔太白星君,立即正色道:“天庭從未明確下旨,讓秋明子去爭奪大秦太師之位。
連暗示都沒有。
頂多天庭眾神或公開、或私底下,表達了對羽鳳仙御龍褻天的不滿。
秋明子純粹是自行揣摩上意。”
玉帝瞪了太白一眼,憋了句,“那蠢貨揣摩錯了。”
——你解釋就解釋,為何要說“上意”?
王母看了他一眼,鄭重道:“天規天律不僅是約束神仙。大天尊與朕,同樣受天律管束。現在看來,這很有必要。陛下,你說呢?”
玉帝知道自己藏不住了,干脆朗聲闡述自己的想法,道:“人皇的權柄要限制,皇朝祭天之權也該受到約束。
天庭的神仙,同樣要以更加嚴苛的天律管束。
天、神、人,必須平衡。
如果只人間凡人之權被削減,人道、神道、仙道之間的力量,將會嚴重失衡。
到時候人道被神道、仙道過度壓制,人道發展受挫,定然會引發新的天地大劫。
甚至可能引發傳說中的‘末法浩劫’。”
“末法浩劫?這,這不是魔祖對世界的詛咒嗎?”眾神仙大驚。
玉帝緩緩道:“這算什么詛咒?用腦子想,都能輕易推演出來。
在這個人族為主角的紀元里,人道必須不斷向前發展。
誰阻礙人道發展,‘老天’就滅誰。
正如此時發生的秦末大劫。
歷代人王、人皇,只要掌握了人王之權,就可以煉制‘萬壽丹’,能活萬年。
早年他們英明神武,人王之權讓王朝興盛強大,有利于人道發展;一旦晚年昏聵,濫用人王之權,人間陷入浩劫,人道受損。
到了人皇嬴政時期,人皇之權到達了頂點,危害也到了極限。
人道發展進入了一條死胡同。
于是人間的怨氣、死氣、殺氣化為劫氣,秦末大劫誕生了。
如果削減人皇之權,限制皇朝直接溝通天地的權限,人間的力量必定大衰。
此時不限制神道、仙道,結果就是多年以后,神道、仙道徹底壓制人道。
人道無法發展,劫氣累積,大劫發生。
大劫必定摧毀一切阻礙人道發展的因素,也即是神道與仙道,讓神仙再也無法干涉人間。
這不就是末法浩劫?
當人道確定不需要神道、仙道,也能繼續發展,甚至發展得更好。
如今這漫天神佛,還有存在的必要嗎?”
眾大神大仙,神情震撼,久久無言。
王母接著道:“朕也明白,凡人修仙,是為了長生久視,逍遙自由。
都飛升天庭,當了神仙,誰也不愿被更加嚴苛的天律管束。
可新的天律,只是為了加強對因果與業力的懲罰力度。
如果本身清靜無為,自由灑脫,不染塵世,不結因果,新的天律幾乎沒任何影響啊。
或者說,只有好的影響。
比如,羽鳳仙公審大秦天師背誓一案后,現在和將來,會有無數凡人質疑神仙的德行。
多數神仙都很無辜。
本來心懷天下,身上只有大功德,沒有罪業,也跟著名聲受損,香火大減。
新天律不僅不會干擾這些神仙的日常生活,還凈化了仙界,讓真正的道德清修之士更自由逍遙。”
東華帝君眉頭緊皺。
王母和玉帝說得冠冕堂皇、有理有據,他也認可他們所說的道理。
可他更明白,修改天律后,必將從根源上改變天庭的權力構架。
人間皇朝的權柄減少,天界的神仙受到限制。
那么被削減的大量權力,到哪里去了?
權柄只會轉移,不會憑空增加或消失。
毫無疑問,那時候誰掌握了天庭司法權,誰將獲得至高無上的權柄。
作為三界名義上的共主,天帝與王母天然掌握了天律天條的執行權。
這也是王母說的全是大道理,依舊沒神仙附和的原因。
笨蛋當不了神仙,大神大仙更是個個人精。
帝君用眼角余光去看南極仙翁。
這位元始天尊的代表,此時神色淡淡,仿佛事不關己。
“王母娘娘,新天條天律,具體包含哪些內容?”
連“末法浩劫”都搬了出來,即便懷疑天帝與王母的動機,他們也沒辦法直接反對了。
王母道:“今日先確定大致方向。具體條例,要召開萬仙朝會,大家一起探討。”
鳳目環顧一周,她繼續道:“首先,頒布律法,加強天庭對神仙的直接管控。
過去神仙背了誓、失了德,甚至殘害了無辜生靈,只要事情沒鬧大,天庭基本不會派天兵天將,將其鎖拿到天庭,直接進行懲罰。
因為因果和業力不會消失,因果大道自會審判一切罪業。
等神仙劫氣累積,三災五劫自會收拾他。
可三災五劫,甚至殺劫,不會立即降臨。
等到因果大道完全發揮作用,需要漫長的時間。
這段時間里,神仙門路廣,能找到救贖的機會。”
“天留一線,允許自我救贖,難道不對?因果與業力,終究抵消了。
總不能犯了錯,一點機會不給,立即判死刑吧?”紫薇大帝道。
王母淡淡道:“你還別說,朕的確起了犯大錯,就讓他們立即上斬仙臺的心思。
天道之下,有三千大道,因果大道終究只是其中之一。
不是遵循了因果,便一定順應了天道。”
她伸出蔥白玉手,指著照天鏡投影的章臺宮結案畫面,“你們去問羽鳳仙,問大秦臣民。
對那些背棄天誓的仙人,是不是放任不管,等他們將來借皇朝氣運清洗罪業,或者渡三災五劫失敗,被天雷劈死,他們就心滿意足了?
或者說,你們以為羽鳳仙不懂因果報應,不曉得背誓的煉氣士,終將付出代價?
她知道,但她不愿坐等。
她要立即看到背誓者受到懲罰,所以有了這場公審。
這不是她一個人的想法,眾生皆這樣想。
所以凡人都曉得陰司報應的存在,依舊設定了嚴苛律法。
今生罪,立即報。
因果大道只應該用來為各類案子托底。今生衙門無法結案,罪業之人逍遙法外、甚至逍遙一生,才能讓善惡因果報應懲罰他。
咱們雖是神仙,卻應該學習人間的司法制度。
如果秋明子他們公然背棄天誓后,直接觸犯了天條,立即被天庭司法天神緝拿歸案,哪還有這些爛事兒?
有天條懸在頭頂,從一開始他們就不敢背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