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鋒銳頓時心潮澎湃,感激涕零:
“感謝主的恩賜與指引,您的話語就是照亮黑暗的明燈,我感覺前方迷茫的道路瞬間被照亮了!”
馮睦這次沒有回話,他覺得圣徒很會腦補,他不需要事事給出回應或解釋。
男朋友,如果不事事給出回應,很容易BE;
但主若不事事給出回應,反而會讓信徒更……死心塌地!
事實果然如此。
馮睦能清晰地感知到,陳鋒銳內心的狂熱非但沒有因為他的沉默而冷卻,反而在他的沉默中再次瘋狂拔高,達到了一個新的峰值。
天知道,這位圣徒又從“主”的沉默中,自我領悟到了什么樣的啟示。
過了好一會兒,陳鋒銳才用忐忑的語氣在心底發問:
“主……我斗膽請問,您為何選擇了我?
我不是在質疑主的選擇,我只是感到無比的惶恐,我如此渺小而不值一提……”
這個問題,著實把馮睦給問住了。
這得去問馬斌,是馬斌從茫茫人潮里綁架了他們。
馮睦思索了片刻,覺得不可以如實回答,只能淡漠道:
“沒有原因。”
陳鋒銳心頭先是微微一沉,閃過一絲失落,但緊隨其后的,是更加洶涌澎湃的狂熱:
“我明白了,主只是隨意播下了種子,但這不能改變主眷顧了我,贊美我主。”
馮睦還能說啥呢?他發現自己無論說什么,“圣徒”總能給他解讀出花來,而且效果比他自己精心設計的臺詞還好。
他的聲音愈發平靜:
“不用贊美我,我不過是閑著無聊,在花園里播下了幾粒種子,偶爾裁剪下枝葉,我的剪刀并無喜惡,只是想看看最后能結出什么樣的花罷了。”
陳鋒銳呼吸急促,內心無比澎湃。
主的比喻是如此的形象而深刻,原來在主的眼中,整個世界不過是一座花園,他們這些信徒,只是主隨手撒下的種子。
這是何等的……何等的宏偉視角,何等的淡漠與深情。
果然,仁慈的主的恩賜與指引,并不會向螻蟻索求回報。
如果不是怕在街上太惹人矚目,陳鋒銳恨不得當場給主磕一個。
主,甚至都不需要他的贊美。
淚目!
陳鋒銳的眼眶真的濕潤了,鼻腔酸澀,他無比清晰地感受到了自己的渺小與微不足道。
主的偉大無需多言,聆聽著“主”淡漠的回應,陳鋒銳就覺得自己的靈魂仿佛被凈化了,升華到了一個全新的高度。
“贊美我主!”
陳鋒銳在心底一遍遍的贊美著,主越不讓他贊美,他就越克制不住。
他在心底下了個決心——他一定要開出最美的花來。
半晌,陳鋒銳腦補完畢,問出了最后一個問題:
“主,您喜歡您的花園嗎?”
意識那頭的馮睦,微微瞇起了眼睛。
他此刻有點明白,何為“圣徒”的潛質了。
這不僅僅是什么狂熱的信仰,更是一種可怕的、急主所急、想主所想的“貼心”啊!
瞧瞧這個問題問的,多么貼心啊,直接問到了他正在思索的“清潔”問題上。
他沉默了片刻,才幽幽的吐出了三個字:
“太臟了!!!”
陳鋒銳渾身一震,整個人的靈魂都在激蕩,他好像又一次受到了主的啟示。
但這一次的啟示非同凡響,具備無比特殊的意義。
主那帶著毫不掩飾的嫌棄與淡漠的三個字,如同洪鐘大呂,在他腦海里反復轟鳴、回蕩。
盡管主依舊沒要求他做些什么,但他好像有點找到自己的價值與使命了。
“我不光要開出最美的花,我還要替主打理好花園,清潔掉花園里的骯臟,我不光要開出一朵花,我還要做主的園丁……”
陳鋒頓悟了。
哪怕這聽起來很天方夜譚,主都清潔不干凈的花園,他又能做些什么呢?
可悟了就是悟了!
陳鋒銳抬起頭,才發現自己已經走到了公民注冊登記處。
那是一個臨時改造的場所,門口掛著的牌子歪歪扭扭,排隊的人群從里面一直延伸出來,人們的臉上交織著麻木,焦慮與說不清的期盼。
他深吸了一口污濁的空氣,此刻卻覺得這空氣仿佛都帶上了使命的味道。
等了許久才排隊到他,他看向登記官,后者伸出一只戴著白色手套的手,不耐煩地勾了勾手指。
登記的過程很快,檔案系統注冊了他的基本資料。
“編號D9734區07街0815,陳鋒銳,年齡22。公民綜合考評失敗,無技能認證,無不良記錄。”
注冊過程出乎意料的簡單,他很快就拿到一張卡片。
上面大大的印著他的公民等階F。
陳鋒銳接過卡片,握住卡片的手指,卻因為用力而微微發白。
這不是妥協的象征。
這是……他潛入執政府的通行證,亦是他成為園丁的第一步。
馮睦給出最后的回答,便切斷了注視。
馮睦并未看見的是,或者說,隔著附身,他也看不見陳鋒銳頭頂的黑線,在剛才的某個瞬間,忽然瘋狂的震顫了一陣。
黑線頭的一端,隱隱染上了一抹詭異的殷紅色。
很淡,很淡…..
不過,馮睦不是個小氣的人,既然播下了“圣徒”的種子,那么澆灌施肥也是應有之義。
Lv2的代行者恩賜,可以再多賜予信徒12種能力。
繼續恩賜什么技能呢?
當然,并非他系統面板里所有的詞條或技能都能夠恩賜。
一些過于核心的、或者等級過高的能力,依舊處于灰色不可選狀態。
馮睦稍稍糾結了一下,最后從能恩賜的技能中,精心挑選了兩個恩賜了過去。
并且將這兩個技能的恩賜繼承度,都調整為了可選的極限值——99。
也就是說,幾乎相當于他當前這兩項能力的完美復刻。
“既然都給陳鋒銳恩賜了,其他的代行者也就一并……”
馮睦的心思活絡起來,索性便打算將現有的代行者們都“升級”一番。
然而,當他真正開始操作時,才驟然發現,事情遠非他所想象的那般簡單輕松。
Lv2的[代行者恩賜],確實賦予了他塑造更強大代行者的能力,能夠賜予他們更復雜的能力組合和更高的繼承度。
但與之相對應的,是施加于他自身精神層面的負荷呈幾何級數加大。
起初微不足道,但當數量迭加起來,損耗便變得清晰可感。
尤其是他想要把所有的代行者都升級至99的繼承度的時,系統界面猛地彈出一個刺眼的紅色警告面板:
馮睦:“.…..”
他看著冰冷提示文字,一時無言。
短暫的錯愕后,他仔細審視著面板說明和相關的細則注釋,愈發明白了[代行者恩賜]的運作機制。
這大致就跟銀行賬戶里的資金被部分凍結了一樣。
這部分被凍結的精神屬性和瞳力值,其所有權依然歸屬于他馮睦,但從凍結那一刻起,其使用權就被臨時“借”給了代行者們。
在他收回恩賜或者代行者“償還”這份力量之前,他自己是動用不了這部分被凍結的屬性了。
簡單來說,恩賜不是無本的買賣。他想賜予代行者們多強的力量,自己就得先抵押上相應份量的“本金”!
想明白這一點后,馮睦的心情瞬間就不那么美麗了。
原本,作為主,他不吝恩賜代行者們力量,如果他支付免費的話。
既能體現主的仁慈和偉大,又能白嫖一批工具人,何樂不為呢?
但如果,這一切都需要“付費”,而且是他來“付費”,那也不是不行,就是得…..精打細算,細細斟酌了。
主的家里也沒有余糧啊。
馮睦不得不調整了自己的思路:
“恩賜不能濫發,,嗯,沒錯,免費獲得的東西往往不被珍惜。
雖然主不需要回報,但是主應該被贊美,代行者們需要學會主動取悅主,證明自己的價值,才配獲得更多的恩賜!”
“嗯,就是這樣,我要在代行者中種下競爭的種子,然后擇優恩賜力量。”
至于具體如何操作,馮睦心里很快便有了清晰的規劃。
他不需要跟每個代行者都談次話,那樣太給主掉價了。
他只需要給代行者們提供一個能夠互相交流,并且能讓他們看見彼此的“業績”的“平臺”就夠了。
只要能夠交流,自然就會有比較;有了比較,自然就會有好勝心;然后自然會有那些聰明的,有上進心的家伙發現其中的“奧秘”,為了獲得“主”更多的青睞而自然而然地……卷起來!
馮睦捋清了思路后,立刻行動,大幅減少了此次計劃恩賜的覆蓋范圍和強度等級。
經過他一番精妙微操和測試,他大致摸清了系統當前的“免費額度”:
他發現,在不過度占用自身屬性的情況下,他最多可以“免費”承擔5名被“拉滿”的代行者。
所謂“拉滿”,即指能夠獲得當前Lv2等級允許授予的最大技能數量組合,以及最高的99繼承度。
這5位,姑且可以稱之為“圣徒”,是重點投資對象。
而其他的代行者們,則只能從中篩選出一半左右的名額,恩賜第二種基礎能力,但繼承度都只能維持在最低的保障線——50。
一旦試圖超過這個界限,哪怕只是多提升1,系統就會立刻提示需要開始凍結他的精神屬性了。
“5名圣徒的名額嗎……陳鋒銳可以占用一個,他的反賊潛質和狂熱值得投資。”
馮睦心思電轉,迅速做出了分配,
“剩下再挑選一個表現最好或者潛力最大的,將第二個名額恩賜下去,余下的三個名額,則暫時作為備用,以觀后效,用于激勵后來者。”
“畢竟,圣徒可以充當魚塘里的鯰魚,太少了效果不明顯,太多了反而會顯得廉價,不利于維持‘主’的逼格和恩賜的珍貴性。”
計議已定,馮睦開始了他的操作。
首先,也是最關鍵的一步,他需要建立那個設想中的“交流平臺”。
這一點對他來說反而最容易,因為這個“平臺”的基礎是現成的,他之前就可以隨時動念,將他所連接的所有代行者們的意識,強行拉扯入他的“意識空間”里。
當然,之前的模式是他單向主導,他不開門,代行者們無法自己進來。
現在他只需要做一點細微改動,把這個“平臺”永久固定下來,并賦予所有代行者進出權限即可。
想到就做,馮睦集中意念,開始對“平臺”進行“設置調整”。
頓時,一行系統提示框率先彈了出來:
[提示:固化并開放“意識回廊”,向所有代行者恩賜進出權限,建立穩定通道并維持其存在,將額外凍結5點精神屬性,以及500點瞳力值。]
這次的“收費”倒是在馮睦的意料之中。
他已經越來越熟悉系統的尿性了——但凡能讓它巧立名目,抽取“中間商差價”或是收取“服務器維護費”的地方,它絕對不會視而不見。
好在5點屬性值和500點瞳力尚在馮睦的可承受范圍之內,并且這屬于搭建平臺必要的前期投入,他相信未來的回報會覆蓋這筆投資。
他沒太猶豫,便選擇了同意。
看著眼前掠過的提示,馮睦微微松了口氣。
還好,系統這次總算當了回人,沒有額外收取他“裝修費”。
不過,想想也是,這“意識回廊”本質上是他自身精神力量的造物,裝修自然是要他自己出力,系統憑啥再收錢嘛?
裝修,自然是要好好裝修一番的。
之前那種空洞、虛無、只有絕對寂靜和黑暗的感覺,是為了營造神秘和逼格,雖然效果不錯,但過于壓抑了,不利于代行者們敞開心扉(互相攀比),友好交流(暗中較勁)啊。
不充分交流,怎么能產生有效的內部競爭呢?
“所以,應該改造成這樣,再這樣,再這樣……”
睦沒有思索太久,一個現成的、經過市場驗證的方案便從他記憶深處浮現出來。
這主要得益于他上輩子看過的某部經典網文,里面關于類似“線上交流平臺”的描寫給了他極大的啟發和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