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文學
 
首頁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搜索:
 
您當前所在位置:黃鶴樓文學>>西游:開局拜師菩提祖師

第一百三十四章 菩薩請悟空,心猿歸來解災殃


簡體手機版  繁體手機版
更新時間:2025-02-06  作者:阿牛要吃菜
 
光陰迅速,不覺數日去。

海上菩薩與惠岸尊者,白龍不緊不慢的行至靈臺方寸山,一眾踏著祥云來。

菩薩使惠岸尊者前去與真人言說他前來,尊者自領命去。

菩薩望白龍,說道:“莫生急切。”

白龍云間拜道:“菩薩,非我急切,實乃師父有難,不得不急。”

菩薩道:“此間急不得。”

白龍按耐性子。

卻說那惠岸尊者行至府前,叩響府門,不消多時,有一人走出,乃是真見。

惠岸定睛一看,此人身有禪意,笑意盈盈,步履輕盈,乃是個得正果的,他卻有些眼熟,不正是昔日三星仙洞的真見,他拜禮道:“南海觀世音菩薩座下弟子惠岸,見過智者。”

真見回禮一拜,說道:“當不得,當不得。惠岸尊者此來,為之何事?”

惠岸尊者說道:“我師正在云間,但請見得真人。”

真見笑道:“不知此來,可為悟空事來?”

惠岸尊者道:“正是。”

真見取一文書,交與惠岸,說道:“大師兄早有所言,如菩薩為悟空事來,將此文書與菩薩。”

惠岸尊者接過文書,說道:“容我回稟菩薩。”

真見笑著點頭。

惠岸尊者持文書,駕云霧起,復轉至菩薩身前,將文書雙手呈上,說道:“師父,三星洞中真見智者與我言說,真人有言,如師父為悟空事來,將文書交與師父。”

菩薩聞聽,接過文書,細細一看,嘆道:“此乃貶書。”

說罷。

菩薩將文書遞與惠岸。

惠岸接過一看,道:“師父,這唐僧怎地這般言說,修此貶書,不修戒行,豈非使師父難堪。”

菩薩道:“此行無悟空護持,斷行不得,我親去府前。”

菩薩按落云頭,同惠岸尊者,小白龍行至府門前。

真見拜禮道:“拜見菩薩。菩薩可要見我大師兄?”

菩薩道:“正是,請得智者通報真人,言說悟空之事,我已知全。”

真見點頭道:“請菩薩少待。”

菩薩應下。

真見方才回府。

不消多時,姜緣行府門出,身后悟空與真見相隨。

姜緣出府,見了菩薩,拜禮道:“拜見菩薩,早前在丹房煉丹,不曾知菩薩來至,失禮之處,請菩薩莫怪。”

悟空與真見隨之拜禮。

菩薩正是理虧,怎會怪罪,一眾在府門前寒暄一陣,姜緣請一眾入樓臺,設席以待,取時果香茶奉上。

席間眾人多以談說,卻不曾言說正事,只言說些許趣事,待是席畢,眾等退去,樓臺獨真人與菩薩在。

菩薩將正事提起,說道:“真人,貶書我已過目,唐僧不對之處,我悉數已知,今方前來,為請悟空歸去,保唐僧西去取經。”

姜緣坐于席間,道:“菩薩,非我不使悟空前往,實在是那唐僧百般羞辱,動凡心而不自知,見妖精而不識數。此西行路與悟空修行有些干系,但并非是除此再無余法使悟空修得功成,若因此修行,致悟空時常受辱,此斷不能使悟空歸去。”

菩薩道:“唐僧不曾修得戒行,我自與他分說,再不使悟空受辱。”

姜緣道:“此前悟空有言,唐僧趕他三次,有道是‘事不過三’,更許誓言,若再見悟空,墮阿鼻地獄,若這般歸去,他怎看悟空。”

菩薩知姜緣重同門之誼,道:“再不使唐僧作這等事,但請真人安心。”

姜緣仍是不愿,二人談說許久,至日落西山,真人方是松口。

姜緣說道:“既菩薩有此誠意,我不可違之,不若使悟空前來,若悟空愿往,我自不攔。”

菩薩稱謝,真人不敢受菩薩言謝。

姜緣出席,將悟空自府中喊來。

菩薩即規勸悟空,保唐僧西行。

悟空說道:“昔日蒙菩薩點化,歸入沙門,西行求正果,怎奈那唐僧將我趕去,今有菩薩來勸,我亦不敢歸去,只恐再趕我走。”

菩薩道:“悟空,你休亂想,我親與他分說,不再趕你,你且好生保唐僧西行,功成歸極樂,你亦坐蓮臺。”

悟空抓耳撓腮,終是應答,在菩薩勸說下,歸去西行路,保唐僧取經。

待眾等說畢,菩薩只道唐僧性命垂危,不敢久留,與悟空,惠岸尊者,小白龍一起離去。

菩薩離前,與真人分說,道:“真人,豬八戒所為,我已知全,但請真人念在其尚需取經,再者為大羅門下,饒其罪行,放其歸去取經。”

姜緣道:“這廝木母作祟多時,我方消他氣焰,自是放歸。”

菩薩這才與一眾往寶象國騰云而去。

姜緣折返府中,真見隨他身后,二人行至丹房,再是落座。

真見道:“大師兄,我等留那豬八戒在府中作甚,他食腸大,若不管吃,日間多嚷嚷,只道‘不做餓死鬼’,若是管吃,教他那般吃法,家業再大,亦教吃得罄盡。”

姜緣道:“不必與他飽飯,教他綁在柱上,取個鞭子著水,一日抽他三十六鞭,抽滿九日放他去。”

真見問道:“大師兄,此鞭數與日數,有何講究不成?”

姜緣坐在蒲團上,笑道:“對付木母,有何講究?只道打疼,打怕,自是知得,該受戒行,不敢再犯,與之講理,卻是無用。這豬八戒怎說亦是個出家人,入了沙門,不可用刀槍,不可加鉞,故取鞭子一用罷。打他三十六鞭,乃見他肉肥膘滿,不打多些,他怎地知痛?”

真見恍然道:“竟是這般,那我方知當如何,大師兄,這豬八戒便交給我。”

姜緣點頭道:“此事師弟你做主就是,完畢放其離去。勞師弟去時,將重陽喚來。”

真見深深的唱了個喏,起身離去丹房。

不消多時,重陽入丹房,朝上拜禮,道:“弟子重陽,拜見師父。”

姜緣抬頭細看,這位弟子,但見此弟子身穿素袍,頭盤道髻,清心寡欲,全無太子之相,乃是個聞道修行的。

他說道:“前些時日,與你言說,你在府中,見有灰塵,常常清掃,此事果真?”

重陽道:“師父,弟子不敢有瞞。”

姜緣聞說,心中知是重陽尚未出世,其心死道生,不再掛念王國,然其身終不曾出世,有念存于世,來日或再往人世走上一遭,他說道:“你近來讀些什么書?”

重陽道:“師父,弟子近來在讀些儒家經籍。”

姜緣笑道:“我記藏書室中,有些佛家門道,有些道家門道,皆有脫俗本領在其中,或是道盡身中天地,你怎在看儒家經籍?”

重陽道:“修行先修心,學道先學禮。”

姜緣挽掌道:“你果有靈性,修行先修心,學道先學禮,此乃正道之行,你且行你之道,待你讀盡書籍,那時自有門路與你。”

重陽道:“弟子重陽拜謝師父。”

姜緣笑著點頭,取一蒲團,使重陽落座,與之談說,近來忙碌,他不曾與此弟子多說,今有閑時,自當問其讀書如何。

話表,孫悟空與菩薩一眾趕往寶象國,行者歸來,入黃袍怪洞府,與之大戰起,二人戰過三四十合,那黃袍怪敗陣,怎是行者敵手,更是聞得此乃齊天大圣當面,自是惶恐逃命,不敢久留。

行者得了菩薩指點,知此黃袍怪乃天上神仙,他遂往天庭,一番徹查,方是知得此黃袍怪乃是二十八星宿之一的奎星思凡下界去,百花公主亦是天上神仙,二人私通,恐遭天罰,故下界做了夫妻。

那玉帝聞聽,點齊兵馬,將之捉拿上界,貶其去兜率宮與太上老君燒火。

自此,黃袍怪遭降伏,此難即解,正是心猿歸來,元神得了護持,不再受妖邪困擾。

行者遂救沙僧,同其將百花公主送回寶象國王宮去,備陳前事,國王遣人將他們帶入鐵籠,見那唐僧變成的老虎。

行者走入鐵籠,但見一虎倒在地上,喘息不定,他人見這虎乃惡妖,唯獨行者見之,明此乃唐僧。

唐僧變作老虎,見了行者,正求搭救,卻言語難說,滿眼墮淚。

行者笑道:“師傅,你怎地這般模樣?你乃圣僧也,一心向善,怎今時變作一副惡妖相,豈非墮了威名?”

沙悟凈近前來,跪地道:“但請大師兄救一救師父,不再數落,他卻已知錯了。”

行者將沙僧扶起,說道:“你且起來,怎能拜我,自菩薩親請我歸來,我怎有不救他之理,你去取水半盞。”

沙僧聞令而去,少頃間取水半盞來。

孫行者接水,口念真言,望著老虎噴了一口,將其中妖術退去,現了唐僧本相。

唐僧起身,滿眼墮淚,上前攙住,道:“悟空,此事怎說,怎說。”

行者遂將諸般事情,同菩薩相請,黃袍怪降伏等等,一并說出。

唐僧感激涕零,道:“賢徒,再不敢生嗔心,虧是你在,解我災殃,西行路上,無你不可。”

行者笑道:“只望師傅莫念那舊話兒經便是。”

一眾重修舊好,觀世音菩薩現身,又與唐僧說教許久,只道‘當修戒行,不可生嗔,若悟空再離,絕不回轉,那時取經不得,定有身死之危’,唬得唐僧戰戰兢兢的,絕不敢再趕悟空離去。

取經人一眾方是再是啟程,將要西去,正要尋人挑擔時,沙僧問道:“大師兄,既你歸來,怎不見二師兄?”

行者笑道:“不理他,不理他。晚些他自會歸來。”

唐僧與沙僧不再多問,一心西去。

請:m.llskw.org

上一章  |  西游:開局拜師菩提祖師目錄  |  下一章
加入書架后可以自動記錄您當前的閱讀進度,方便下次繼續閱讀.
在搜索引擎輸入 "西游:開局拜師菩提祖師 黃鶴樓" 就可以找到本書
其他用戶在看:
黃鶴樓文學 - 免費小說閱讀網 www.hhlwx.com
聯系我們: hhlwx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