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文學
 
首頁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搜索:
 
您當前所在位置:黃鶴樓文學>>西游:開局拜師菩提祖師

第一百三十五章 祖師歸府,八戒禍從口出


簡體手機版  繁體手機版
更新時間:2025-02-06  作者:阿牛要吃菜
 
光陰迅速,不覺二三月馀。

卻說三星仙洞中,豬八戒受了些苦難,將木母收心許多,方是使其離去,與取經人一眾再是西行。

三星仙洞歸于安寧,姜緣與真見常在丹房之中煉丹,又不時喚重陽近前,問其讀書如何,府中多幽靜,正是個修心好去處。

一日,姜緣正是在煉丹時,與真見談說煉丹妙處,他忽是心有所感,知是師父歸來。

姜緣道:“師弟,且將煉丹放上一放,與我去府外,迎師父歸來。”

真見喜道:“不敢有誤,不敢有誤。大師兄,這便與你前往。”

姜緣與真見離了丹房,走出府外,不見祖師身影蹤跡。

真見不解其意,問道:“大師兄,怎不見師父。”

姜緣笑道:“莫急,師弟取兩把笤帚與我,你我將此路掃盡,那時師父自來。”

真見聞說,遂入洞府,取了笤帚而來,師兄弟二人在府門前清掃,待府前一塵不染,但見有祥光遠遠而來。

祥光從遠而近,須臾間近了府前,徑而落下,祥光散去,正是菩提祖師。

姜緣與真見上前拜得大禮,說道:“弟子拜見師父。”

祖師上前將二弟子扶起,問道:“你二人怎知我今時歸來?”

真見答道:“師父,乃是大師兄與我分說,您當歸來,故我二人在此掃盡塵灰,以迎師父。”

祖師望姜緣,笑道:“童兒,你怎知我歸來。”

姜緣搖頭道:“師父,弟子亦是不知,只是心有所感,知師父當歸來。”

祖師贊嘆道:“你法日深,心生感應,此乃法力高深之相,非成道多時者,不可成也。童兒,你道基成矣。”

姜緣有些茫然,卻不能在府前多問,他與真見二人拜禮祖師,遂侍奉祖師歸府,迎入靜室中。

待入府中靜室,真見與祖師談說許久,遂去丹房看爐,唯恐火候有失,靜室獨姜緣與祖師二人。

祖師盤坐蒲團,笑道:“童兒,可是不明,我為何稱你道基成矣?”

姜緣落座不遠,道:“師父,弟子確有所不明。”

祖師道:“此乃法深之相,言說于你之道心法力無缺圓滿,乃混元相,童兒正修大法力,你近來可有講道?”

姜緣道:“與真見師弟常常論法講道。”

祖師問道:“你講道可有昔日那般,說不清,道不明自身道行?”

姜緣聞說,搖頭道:“不曾,今時講道,有些條理,勝往前多矣。”

祖師笑道:“正是此理,學之易,說之難。若使你學走路,你學之數日便明,若教你言說如何學得,是個何理,你說之甚難,非是此道大成者,不可說之。童兒,你既說得條理,便知你道有成,可是法力日深,煉丹神通有所精進?”

姜緣道:“師父,弟子近來多以修心,蓋因種種事由,外丹道尚未功成。”

祖師道:“你于煉丹神通,定有所明,乃你不知罷,且安心修行,童兒定有日,修成大法力。我離府去聽講,這些時日可有何事?”

姜緣聞說,遂將近些時日之事,悉數講與祖師所聽,他先說五莊觀中事,再說他收徒重陽,以及唐僧趕悟空,他留悟空種種事情。

祖師聞言,笑道:“不想去元始宮聽講‘混元道果’時,這般多事所生。”

姜緣拜道:“但請師父莫怪我生出事來。”

祖師扶起,道:“有何怪你之處?悟空遭趕,與你本有同門之誼,你助之乃常事。你那徒弟重陽,本該此時入你門下,我本以為,我不在府中,你無主不知當如何是好,怎料是我小覷童兒了。”

姜緣道:“師父曾言傳身教,我怎會不明,只恐誤人子弟。”

祖師笑道:“你今時使你弟子如何做?”

姜緣道:“讀書。”

祖師問道:“為何使其讀書?”

姜緣道:“修行先修心,使其明理知事,方可傳與門道。”

祖師道:“童兒,你此便有師相,怎說誤人子弟?”

姜緣道:“弟子終是不曾教徒。”

祖師笑道:“童兒,你覺我從前可曾教徒?”

姜緣聞說,恍然大悟,他乃祖師座下大弟子,在他前祖師不曾收徒,他亦是祖師首徒,祖師那時亦不曾教徒。

他遂拜謝祖師解惑。

祖師道:“童兒,莫要妄自菲薄,你今時今日之法力,縱是海上菩薩要拿你亦不輕松,你師者相成,待你煉丹神通功成時,再廣開洞府,今有一首徒,足矣。”

姜緣道:“是,師父。”

祖師道:“此方我與元始宮聽講‘混元道果’,有些真言,與你有些幫助,你且在此處坐好,靜下心來,我講與你聽。”

姜緣再三拜禮,深感祖師海恩,在祖師言說下,方才起身,坐穩身形,聽得祖師講道。

祖師這一講,足有數日去。

數日后,姜緣將諸多真言謹記,只覺真言晦澀,但他若是深思,卻也能明。

姜緣拜道:“弟子拜謝師父。”

祖師道:“無須言謝,你且將你弟子帶來與我一看。”

姜緣聞說,不敢有誤,離了靜室,將他弟子重陽自藏書室帶出,與其分說,遂返靜室,帶與祖師一觀。

祖師見重陽長相非凡,贊嘆道:“果是個修行的。”

重陽行得大禮,不敢逾越,拜道:“重陽拜見師祖。”

祖師道:“今喚你來,乃為一見,你是個修行的,但日后好生聽從你師教導,莫生驕縱,以成災殃。”

重陽聆聽祖師教導,再三拜謝。

祖師見了重陽,甚是滿意,叮囑姜緣若是他開講大道時,將重陽一并帶來。

姜緣自是領命。

三星仙洞安寧幽靜不曾有變,府中祖師,真人,真見,重陽,無一不是喜靜之輩,以靜修行,養性歸真。

話表,取經人一眾自寶象國一難,再是西行,那豬八戒姍姍來遲,重歸挑擔,較往前好上許多,不再多胡言亂語。

二三月間,取經人一眾又歷二難,一難是金角銀角以諸般寶貝難悟空,再一難是烏雞國國主請唐僧相助。

此二難之后,取經一眾再是前行,日間行至一大山峻嶺,唐僧飽受妖魔所害,見了這等深山,有些心驚,急打馬至行者身旁。

唐僧說道:“悟空,前方深山峻嶺在,須小心戒備,不使妖魔來侵害我。”

行者道:“師傅,莫憂,莫憂。有老孫在,定保你西行無有妖魔敢犯,只道你莫要多言,莫要多心,只管走路,無有妖魔敢在老孫面前害你。”

卻是行者方寸山中修習,本事有所長進,自有能耐保全唐僧。

唐僧道:“甚好,甚好。”

八戒上前說道:“師父,莫要憂心,有猴哥在,不會有妖精上前來害。再說,這荒山野嶺的地兒,什么妖精住此處?若是妖精住在這兒,也定是個無能妖精,不然那么多好山場不去,獨開住在荒山野山。”

行者道:“休要胡說,你這呆子,見了花果山,方寸山那等名山仙山,自是看不上這等大山,此山已算作良山矣。”

八戒嚷嚷道:“哥啊,你說個甚良山,既你這般說,不若這般,我替你打下這荒山野山,那時散伙分行李了,我拿這荒山野山,與你換那花果山。”

悟空笑道:“你怎不說換方寸山?”

八戒顫了顫,道:“那山不是個好去處,換不得,換不得。”

悟空道:“怎不是個好去處了?那是仙山,久有靈氣,神圣入內皆朝拜。”

八戒道:“不換,不換。絕不再去那山中。”

悟空掩嘴偷笑,往前走去,

卻說此大山峻嶺之中,有一團火光正在遠處,遠遠遙望取經人一眾。

此火光之中有一小童在此,正是牛魔王之子牛圣嬰,乳名稱是紅孩兒也。

紅孩兒自離了三星仙洞,回到翠云山中,與父母享樂許久,后牛魔王知得真人意使紅孩兒去歷練一二,故傳了不少武藝,本事交于紅孩兒,再放紅孩兒而去。

紅孩兒曾在山間納靈許久,元神靈足,一朝得本事,一日千里,少許時間,竟有了本事傍身,更是得了火候之傳,雖不曾煉成神通三昧真火,但卻陰差陽錯,煉了個另類的火候本事來。

靠著此火候利害,紅孩兒難逢敵手,行走多處,后在此山中落座洞府,聚一方妖魔,號‘圣嬰大王’,又立洞府‘火云洞’,威風赫赫。

然則紅孩兒終不敢忘真人言說,元神有守,不使二神侵害,不曾作惡,反是多約束妖魔,以行正道。

此日間紅孩兒駕火光,在試弄神通本事,他忽見得取經人一眾上山,他望那馬上的白面胖和尚,心中暗道:“早前有人言說,這東土大唐來的和尚,乃是金蟬長老轉生,行善十世,吃他一塊肉,能長生不老。我早得上老爺指點,絕不敢吃人,這取經人一眾,卻與我無關,不若將路放開,讓他們過去就是。”

紅孩兒本教離去,吩咐山中大小妖精,將路放開,不得驚擾取經人一眾,若有閑糧,送與一二,助其功成。

蓋因紅孩兒常聞真人講說‘聞道者,同作一人’,他知取經人乃去西天取經,亦是個聞道的,能助一二,他自當助之。

紅孩兒正是要離去,忽聞豬八戒言說,心中大惱,他此山中,怎就是荒山野山了,這般辱罵他住處。

紅孩兒罵道:“我何時曾罪此豬精?我雖有些威風,但多在山中,不曾作惡,尊奉上老爺令,此取經人卻教罵我住處,無禮,無禮。斷不耐他,非使其吃些苦頭,再過山中。”

正是‘口開神氣散,舌動是非生’,八戒言語生了諸般事情。

紅孩兒有心使其吃些苦頭,駕火光要近其身中。

但見那山道上,孫行者神通廣大,即知有妖氣近了,掣出金箍棒,叫道:“兄弟們,護好師傅,有妖精來了。”

八戒將擔一挑,取九齒釘耙,沙僧掄其降妖杖,將唐僧護在中間。

紅孩兒見之,暗自驚詫,不想有個法力高的在其中,知他近前,有了提防。

紅孩兒心中暗道:“這些和尚,有些本事,我只得一人,那有三個惡和尚,各執兵器,有道是‘雙拳難敵四手’,那有三個惡和尚,我上去恐有吃虧,不若借個機會,耍他們一耍。”

紅孩兒不敢近前,將火光一轉,往前路去,意要扮作個孩兒,唬那唐僧等過來。

山道上,行者見火光離去,道:“師傅,請上馬趕路,那妖精走了。”

唐僧問道:“怎說?”

行者道:“先前我見有一火光沖我等前來,那里邊是個妖精,我本以為是沖我等來的,怎料那火光退去,料是過路的。”

八戒將釘耙拿下,道:“哥啊,你是見我等無事,耍子哩,妖精有甚過路的。”

行者指定八戒,說道:“你這呆子,整日在那高老莊當女婿,自是不知山洞的妖王魔王設宴,定會邀諸山之精來赴會,便有諸多妖精駕云趕路去。若是老孫那時設宴,乾坤四海的妖精都要趕路來赴會哩。故妖精趕路,無甚可說。”

唐僧聞說,似懂非懂,只得上馬趕路。

一眾再是上路,行至路中,忽聞有聲傳出‘救命,救命’,唐僧驚問道:“悟空,此處怎有人叫?”

行者道:“料山中多變,不知何物成精,最喜在山中學小兒叫喚,若應答了,定遭其害,且不理會,過此山中再說。”

唐僧道:“真是妖精?”

行者道:“只管走路。”

唐僧依了行者,打馬趕路。

復行不久,又有叫聲呼喊‘救命,救命’。

唐僧遲疑,正是不知該不該去救。

行者再勸。

唐僧再不聽從,只道‘潑猴無禮’,原是他見前方有個白嫩孩童被吊在樹上,正是呼救,唐僧愚眼凡胎,怎識牛圣嬰,上前便要搭救。

行者暗道:“這老和尚,果不聽勸,如此深山峻嶺,怎有孩童在,凡深山里,多有怪事,是物便可成精,山中以此類最多,這老和尚吃虧不記,該是受難,該是受難!”

請:m.llskw.org

上一章  |  西游:開局拜師菩提祖師目錄  |  下一章
加入書架后可以自動記錄您當前的閱讀進度,方便下次繼續閱讀.
在搜索引擎輸入 "西游:開局拜師菩提祖師 黃鶴樓" 就可以找到本書
其他用戶在看:
黃鶴樓文學 - 免費小說閱讀網 www.hhlwx.com
聯系我們: hhlwx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