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文學
 
首頁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搜索:
 
您當前所在位置:黃鶴樓文學>>西游:開局拜師菩提祖師

第四百五十一章 心舟離山,嘆眾生不肯回頭


簡體手機版  繁體手機版
更新時間:2025-10-03  作者:阿牛要吃菜
 
話表陰曹地府,森羅殿中,陳太公再是不愿,到了此間,亦非是其說了算,被強拉硬拽的帶到了森羅殿中。

此間,閻羅殿森然,青磷照壁。陳太公枷鎖鏗然,匍匐丹墀下,戰戰兢兢,惶恐不安。兩側牛頭瞋目,馬面吐息,判官持生死簿凜然而立。

在那殿上,有閻君端坐,其震堂木,喝道:“那殿前的,可是南瞻部洲徐州白龍莊陳丹?”

陳太公慌了神,一時不知該怎個答說。

牛頭馬面忽是呵斥,方才教其回過神來。

陳太公慌了道:“我正是陳丹!”

閻君道:“爾陽世為鄉紳,假善斂財,害不知多少人異客性命,謀不知多少錢財,可認否?”

陳太公急聲說道:“此中多有變故,請大王聽我言說其中之變。”

閻君衣袖一擺,有勾死人上前,將一書薄丟在其眼前。

閻君道:“翻開。”

陳太公不敢不從,顫顫巍巍,將書簿打開,但見書簿首頁朱篆灼目曰‘庚子年三月初七,謀害隴西客商事’。

書頁自展,現當年場景,其見‘暮雨瀟瀟,外來客負笈叩門。陳太公假意留宿,溫酒時暗投鳩毒。客七竅溢血猶握其袂:“某家有八旬母…”言未畢而氣絕。太公剖其行囊,得紋銀二百兩并翠玉扳指,棄尸于枯井’。

陳太公瞧見書簿現他當年害人之景,越發慌亂不安,如墮冰窖,其無意間翻開第二頁,見其上書‘侵奪孤田三百畝,害人絕戶’,第三頁‘饑年摻沙粥斃七命’,罪狀連綿如血瀑傾瀉。

閻君喝道:“謀財害命,累及無辜,勾結妖邪,不知損傷多少,你十惡不赦!此罪當墮銅柱地獄百載!百載后,判入地獄道百載,再轉生入畜生道!”

說罷。

便有勾死人上前來,扯住陳太公便要帶下去。

陳太公聞聽閻君判決,不知從何處生出氣力,掙脫開勾死人,問道:“我自知罪孽深重,無可救藥。但不知我在陽世時,所見那牛妖,與在其后的一眾,乃是何人?”

陳太公心有不甘,他有所猜測,他有如今這般地步,定與那一眾有脫不了的干系。

閻君說道:“你口中牛妖,乃昔年平天大圣,今時真人護法也。與你相見者,乃靈臺方寸山斜月三星洞廣心真人與南海落伽山觀世音菩薩!”

陳太公聞聽,如遭雷擊,他一心求著成作菩薩,而真菩薩行至他身前,他竟分辨不得,一時之間,他心亂如麻,竟是大笑不止,說道:“求菩薩,求菩薩!不如菩薩求!我到底是錯了!大錯特錯!”

閻君擺手,教勾死人將之帶走。

勾死人牽著鐵鏈,將陳太公拉走,陳太公不得反抗,隨其而去。

閻君哼聲道:“多行不義必自斃。”

卻說斜月三星洞中,一日,莫執自靜室中出,志得意滿,他卻是修得剪紙小有所成。

莫執走出,四下張望,想要尋個人來,與之言說他之本事,可任他如何觀望,卻是尋不得個人。

他行走多時,終是在藏書室里,瞧見左良正在與真見共讀書籍。

莫執大喜過望,即是走過去,說道:“弟子心舟,拜見師叔,拜見二師兄!”

左良與真見皆是望向莫執,不明所以。

左良笑道:“師弟,你今所來藏書室,可是要來閱覽書籍的?若是要閱覽,你可與我言說,你將是要閱覽何等書籍,我可為你找尋而來,不消你親是尋找。”

莫執說道:“非是為看書而來,乃是修行中,卻有些困惑,故行走而來,欲要問上一二。”

左良與真見面面相覷,許久,左良問道:“師弟修行有何等困惑,可與我講說來,興許我能為師弟解惑。”

莫執說道:“請師兄觀我剪紙,再是言說。”

左良笑著點頭,捋須道:“師弟請施法,我自是觀之。”

莫執聞聽,即是喜笑顏開,自衣袖中取出一張白紙,迅速將之剪成一匹馬兒形狀,其朝紙馬上吹了口氣,嘴邊念念有詞,又是朝四處叩拜,做得許多舉動,遂是朝前丟去。

那紙馬落地,迎風見漲,竟是變作一白馬來。

莫執笑道:“師兄,你覺我這法兒如何?”

左良笑道:“甚好,甚好。”

莫執笑意更勝三分,說道:“如此之法,比之師兄如何?”

左良這般一聽,如何能不知他這師弟怎是來問得修行困惑的,分明是來賣弄本事的,得知此處,他哭笑不得,說道:“此法甚是了得。師弟是個有本事的。”

莫執翻身上馬,又問真見,說道:“師叔,我這本事如何?”

真見雙手合十,笑呵呵的說道:“你類我矣。”

莫執聞聽,大喜過望,不再與左良與真見多言,匆匆離去,似乎要去尋得他人,

左良與真見目送其離去。

左良搖頭說道:“這師弟,卻有些賣弄之嫌。但今觀其面容,恐在府中按耐不住,將要離去府中。”

真見笑道:“我亦觀得,大師兄早有言說,若是其要離去,放其而去便是,不必強求留之。”

左良說道:“師父既是早有言說,我便安心。師叔方才言說,我那師弟類師叔,此乃何意?”

真見雙手合十,答道:“我早年亦是這般,喜于賣弄,而不曾真修行。”

左良恍然大悟。

那府中的莫執騎著馬匹,四處行走,欲要一尋他人,再尋得多時,不見府中有他人,意猶未盡,目光忽是望向府外,有些蠢蠢欲動。

他如今得了仙法,本事不俗,該是離去,歸于家中,教他人知他利害了。

然他那師父傳他本事,他若是要離去,須是教師父允許才是。

莫執又起了心思,想要去找真人,可他不知該如何找尋真人,兜兜轉轉一圈,回到了藏書室,向其中的左良與真見,詢問該怎樣找到真人。

真見得知,說道:“大師兄今不在府中,已是出山而去,其離去前,曾有言及于你,其言若是你有修行困惑,盡可問得我等。”

莫執猶猶豫豫,一時之間,不知該怎樣開口,沉吟良久,方才說道:“師叔,非是修行困惑之事,乃是我覺,我今修有所成,思及家人,故想要歸去探望一二。”

真見聞言,笑道:“如此,你且下山去便是。大師兄離去前曾言,若你欲要下山,只管教你下山去便是。”

莫執欣喜若狂,說道:“果真如此?”

真見點頭,意味深長說道:“自是如此,你若是要下山,便且是下山去。但你須是謹記,若是下山,便再無上山之機。”

莫執怎會知其意,急聲說道:“請師叔安心,便是我下山,亦可修行,絕不會懈怠了。”

真見嘆息一聲,擺手說道:“既如此,你且去便是,不必在府中久留。”

莫執故作不舍模樣,朝真見再拜,又是與左良道別,方才是離去。

左良目送其離去,搖了搖頭,未有在意,取出一本書,與真見請教。

真見亦是不曾在意,笑了笑,與左良討論其中。

話表南瞻部洲,兗州地界里。

真人一眾行至一河水之前,真人忽是駐足,朝靈臺方寸山所在張望而去。

牛魔王見之,湊上前來,問道:“老爺,這是怎地?”

說著,牛王亦是順著真人張望方向望去,瞧著那兒乃是家中所在,接著說道:“老爺,可是家中有變?”

真人搖頭說道:“家中未有變故,乃心舟下山而去,此緣法已絕,教我有些感慨,故今在此張望。”

牛魔王說道:“老爺,人來人往,乃是常態,有何感慨之處?”

真人說道:“其為一緣法,而行數世,今得緣法,而不自珍,如何能不教人感慨。”

牛魔王說道:“不曾自珍者,無須感慨哩。”

觀世音菩薩亦是走出,笑著說道:“牛王所言有理,不曾自珍者,不須教真人感嘆。”

真人搖頭說道:“苦海無邊。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陰熾盛,八苦交攻。此何等之苦難,自渡之機,已在身前,視而不見,何以不教人感慨,若其愿自渡,苦海即離。”

觀世音菩薩似有感觸,嘆道:“眾生執妄為真,逐欲如渴飲咸水,終不得解。貪嗔癡漫漶心田,造業無休,遂使業浪翻涌,苦海彌廣。譬如迷舟行霧,愈進愈茫,不見彼岸之光。我嘆眾生不肯回頭。”

真人說道:“說來,還有些許光陰,紫微帝君便當是要下凡以渡,不知此間可能功成。”

觀世音菩薩笑道:“帝君昔時有功敗,有前車之鑒,料是帝君此間,定會汲取從前,許是能功成。”

真人說道:“若帝君須我相助,我定當相助其一功。”

觀世音菩薩說道:“真人有慈悲。”

真人搖了搖頭,并未說些甚,而是將目光望向前方河中,沉吟少許,他即是說道:“今吾至矣,愿兗州鼎復其位。”

其話語方落,江河之中,忽有神光而出,聲勢浩大,竟教江河傾覆,險些殃及河邊民居。

幸是觀世音菩薩出手,楊枝輕輕一點,即教河水倒回河道之中,不曾有半點外溢。

真人亦是在神光之中得最后一鼎,此乃兗州鼎也。

真人望著身前懸空的丈八神鼎,心有喜悅,他細細觀看此鼎,但見‘神鼎其形,三足鼎立若岱宗巍巍,雙耳仰天似河濟滔滔。腹廓如坤輿,納兗野千里平川;紋深似龍脈,刻菏澤九澤波瀾,真乃一神鼎也’。

真人伸手一握,神鼎即上化作一小鼎,輕輕的落在了真人手上,其少頃間即知此鼎效力。

兗州鼎有‘衡’之效力。可均平水土,平衡萬物,丈量天地。

真人笑道:“好一兗州鼎,端是造化。”

說罷。

兗州鼎落于其腰間,九鼎至此歸位,隱有光華于其中流動,似為真人賀喜,得禹王九鼎。

觀世音菩薩見之,笑著拜禮,說道:“今當賀喜于真人得全九鼎。今時賀喜,真人當不會說些婉拒之言。”

惠岸行者那等亦在身后,跟隨觀世音菩薩拜禮,賀喜于真人。

真人一一回禮于眾,笑道:“多謝菩薩賀喜,今我自是不再言婉拒那等,得些僥幸,方全九鼎,我亦喜說。”

觀世音菩薩笑道:“今真人得九鼎,當是賀喜,此賀喜言語之間,難以為之一賀。真人可隨我去往落伽山,那時設席賀喜。”

真人說道:“菩薩相請,我如何能拒?當是如此。”

說罷。

一眾即是折返,朝落伽山去,行至落伽山,菩薩設席以待真人,遂彼此講說門道,各有所得。

光陰迅速,不覺二載馀去。

真人在落伽山待二載后,便是要離去,菩薩得知此事,即是相送真人出了落伽山,在山外海中與真人分別。

觀世音菩薩說道:“此間與真人論道,自有妙處,教我收獲頗豐,正是歡喜。真人何故此間離去,莫不是我有何失禮之處,故教真人早早離去,若有失禮,望請真人相告。”

真人搖頭說道:“菩薩。非是你有何處招待不周,或是失禮之處。乃是我家中有長輩來訪,我當是前往相待,再者,我心有所感,有一緣法者,近來將會行至,我亦是當歸于家中,靜候其到來。”

觀世音菩薩聞聽,點頭說道:“既是如此,真人當是歸去,若是強留真人,卻是我的過失。真人且歸府中去,來日若有空閑之時,真人當是前來落伽山中。”

真人笑著應下,說道:“菩薩此行,助我得九鼎,我感激不盡,若有空閑時,定會前來落伽山中。”

觀世音菩薩笑著應和,說道:“便是如此說定,真人可莫要忘得此間相約。”

二人再是相談些許,真人便是當離去,觀世音菩薩本是要親自送真人歸于府中,教真人再三拒絕,方才作罷。

真人帶著牛魔王,騎著白鹿朝靈臺方寸山而歸,然他感知得與他緣法者時,有些錯愕,不曾想此緣法者,竟是這廝。

上一章  |  西游:開局拜師菩提祖師目錄  |  下一章
加入書架后可以自動記錄您當前的閱讀進度,方便下次繼續閱讀.
在搜索引擎輸入 "西游:開局拜師菩提祖師 黃鶴樓" 就可以找到本書
其他用戶在看:
黃鶴樓文學 - 免費小說閱讀網 www.hhlwx.com
聯系我們: hhlwx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