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文學
 
首頁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搜索:
 
您當前所在位置:黃鶴樓文學>>復山河

第五百零六章 、北上討施


簡體手機版  繁體手機版
更新時間:2025-09-25  作者:新海月1
 
看著來去匆匆的宮人,永寧帝無比懷念當初的舊部。

盡管那些人能力都不怎么樣,經常把事情搞的一團糟,最起碼人家忠心。

甭管惹出多大的麻煩,都會和他一起面對。

再看現在這幫宮人,連多余的話,都不愿意和他說一句,唯恐不小心惹禍上身。

重新登上了皇位,除了名頭發生變化外,本質上他還是被軟禁的“籠中鳥”。

區別在于被軟禁的地方,從延壽宮變成了養心殿,檔次更高級了一些。

除了必須出現的朝會,其他時候他想要見朝臣一面都難。

百官都不讓他見,外戚勛貴就更別想了。

宮中的守衛,也從勛貴子弟,換成了施家的人。

這幫遼東兵可沒那么守規矩,凌辱宮女的事情時有發生,把皇宮搞的烏煙瘴氣。

“陛下,節哀!”

“太子今日貪玩,不幸落水身亡。”

收到這個噩耗,永寧帝整個人都不好了,指著施靖風的鼻子半晌說不出話來。

“貪玩,落水身亡”,這樣的解釋,純粹是在侮辱智商。

一國太子身邊可不缺人伺候,那么多宮女太監跟著,還能讓太子落水身亡?

自古以來發生這種變故,有且只有一種可能——有人需要太子落水身亡。

事實上,一切的悲劇從永寧帝復位開始,結局就提前注定了。

施家發動軍事政變,把福安帝從皇位上趕了下去,豈會留著這個隱患。

縱使施家高層不在乎,下面的官兵們,也擔心未來太子繼位發起清算。

畢竟,施家現在雖然造反,但終歸是打著永寧帝的旗號,還留下了一層遮羞布。

沒有捅破最后的窗戶紙,那就存在著回旋的余地。

為了爭取人心,施靖風在明面上,可是一直以忠臣自居。

盡管表演的有些拙劣,到處都是破綻,可依舊在努力扮演“忠臣”。

“亂……”

一個亂字,耗盡了永寧帝最后的力氣。

“陛下,現在心情不好,想罵就罵出來吧!

若是上罵幾句,您的心情會好受一些,老臣能夠擔待!”

施靖風笑著說道。

外界罵他亂臣賊子的人多得去了,也不在乎再多永寧帝一個。

反正罵的再歡,也不可能傳出去。

選擇對皇太子出手,他做好了同永寧帝決裂的準備。

確切的說,雙方從來都不是一路人。

當初打著永寧帝旗號起兵,純粹是為了政治需要。

太和殿上的那場殺戮,斷了施靖風傳檄而定天下的可能,永寧帝的政治價值大減。

價值決定待遇。

既然永寧帝無法發揮應有的作用,他自然不會像之前那么客氣。

“你……”

心里恨的咬牙切齒,嘴上永寧帝卻怎么也罵不出來。

從出生到現在,雖然經歷了不少挫折,卻也沒有遇上這種場面。

哪怕前面被趕下皇位,朝中文武百官在明面上,也給了他體面。

受委屈主要是被軟禁之后,不過那會兒也不會有大臣跑到他跟前,主動找刺激。

“看來陛下也認同我的做法,這下老夫就放心了。

勞煩陛下手書一封圣旨,討伐南方各省的不臣亂黨!”

施靖風大大咧咧的說道。

主動跳出來刺激永寧帝,一方面是為了報復當年受到的委屈,另一方面則是為了馴化傀儡。

不奢望永寧帝真心實意的配合,只要讓這個傀儡皇帝畏懼他,不敢拒絕他的命令就行了。

擱在幾年前,這是萬萬不可能的。

怎奈軟禁深宮的歲月,早就抹平了永寧帝的傲氣。

現在人還活著,但那個滿腔熱血的皇帝,卻早就死在了深宮中。

“休想!”

永寧帝果斷拒絕道。

盡管在他眼中,南方各省那幫官員,也不是什么好貨。

可對比眼前這亂臣賊子,還是能夠算得上忠義之臣。

“陛下,三思啊!”

“如果拿不到手書,微臣就只能派人把皇后、貴妃們都請過來,當著您的面聊聊。”

施靖風一臉淡定的威脅道。

虱子多了不癢。

外界都說他夜宿龍床、淫亂宮廷,他不介意變為現實。

沒有付諸行動,主要是怕刺激的太狠,永寧帝想不開自己抹了脖子。

皇帝的政治價值再低,那也比沒有的好。

真要是弄死了永寧帝,天下各方勢力的勤王積極性,最少能增加十倍。

“爾敢!”

嘴上叫囂的厲害,心里卻虛的不行。

局勢發展到現在這一步,永寧帝只剩下最后的尊嚴。

倘若再次被踐踏,他真不知道靠什么活下去。

沒有找機會自殺,一方面是怕死,另一方面則是對勤王大軍抱有期望。

倘若勤王大軍平定了叛亂,他依舊是大虞朝的皇帝。

大不了讓勛貴和外戚組閣,自己讓出主導權當一個閑散皇帝,江山終歸是他姬家的。

反正他還年輕,未來能有新的兒子,可以繼承他的大統。

經歷了一系列的打擊,他的期待值已經大幅度降低,只要江山社稷能夠延續下去,其他問題一切好商量。

如果不是遼東鎮搞的太不像話,他都準備和施家合作的。

不過這些都是過去的想法,從今天開始,雙方再無妥協的可能。

現在他能夠做的,就是想辦法麻痹叛軍,等待勤王大軍殺過來。

“陛下,大哥南征北戰這么多年,為朝廷立下了赫赫戰功。

僅僅只是一提督,怕是會令功臣寒心。

以微臣之見,非公侯不足以酬其功。

當今天下叛軍四起,國事衰落,內閣制已經無法滿足需求。

我看不如恢復丞相制度,讓大哥替陛下總攬朝政,以便盡快結束亂世!”

見永寧帝有認慫的跡象,一旁的施靖林順勢開口道。

既然是學習曹操,自然要跟著學全套。

丞相的標配,肯定少不了。

國人自古講究名正言順,沒有一個合適的身份,執掌朝政也存在障礙。

每次發布政令的時候,都只能用皇帝的旗號,這相當于在無形的加強皇權。

使用的次數多了,下面的人會習慣性聽皇帝的命令,這顯然不是施家能夠接受的。

內閣制度下,掌權者數量又太多,不適合加強集權。

“丞相”,這一古老職位,無疑是最好的最好的選擇。

本來這種事情,應該在朝會上提出來。

怎奈有前面的經驗教訓,施家也有些怕了。

萬一朝堂上還有忠臣,看不慣他們的做法,在關鍵時刻跳出來砸場子,那又是一場鬧劇。

頻繁發生變故,相當于告訴外界,他們對朝堂缺乏掌控力。

“你們都想好了,那就自己擬旨好了。

玉璽就在爾等手中,自己蓋上大印即可,何必來問朕呢!

反正都要干,干脆一次到位,也別封什么公侯了。

直接封王加九錫,領太師、丞相、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劍履上朝,入朝不拜,出警入……”

永寧帝咬牙切齒的說道。

一次又一次的逼宮,這幫家伙完全沒把他放在眼里。

廢內閣改立丞相,看似是簡單的政治體系調整,實際上卻是對皇權的又一次打擊。

索性就玩個大的,把施家想要的全部扔出來,看他們敢不敢接。

“哈哈……”

“多謝陛下的厚愛,授予老夫丞相之職即可,其他的暫時不用!”

施靖風果斷拒絕道。

這些謀朝篡位的流程,前輩們玩的次數太多,以至于出現就和亂臣賊子畫等號。

以施家目前的實力,還沒有能力和天下各方勢力為敵。

一旦提前向外界昭示野心,南方那些磨磨蹭蹭的勤王大軍,恐怕立即就會向京師殺來。

南京城。

隨著各路勤王大軍的抵達,變得越發熱鬧起來。

尤其是秦淮河上的風月場所,更是車水馬龍。

各省的地方將領,何曾見過這種大場面,許多人一進去就被迷花了眼。

除了紅燈區的生意好,城內的大小賭坊,也賺的盆滿缽滿。

在繁榮的背后,也帶來了一系列治安問題。

爭風吃醋,打架斗毆是常有的事。

偷雞摸狗,奸淫擄掠,也是時有發生。

面對這些軍頭,地方衙門根本不敢管,也沒有能力管。

“諸位大人,這些案卷,全是勤王大軍引發的。

在民間勤王大軍,都被百姓們稱為‘匪軍’,大家恨的咬牙切齒。

倘若再不約束軍紀,恐怕不等大戰爆發,應天府就先被折騰廢了!”

巡撫莊元嘉憤憤不平的說道。

客軍的軍紀差,他是早有預料,萬萬沒想到差到了這份兒上。

下面的官吏天天過來告狀,他這巡撫還親自派人去交涉過,結果還是收效甚微。

“兵部已經嚴令各部,不得擅自離開營地,怎奈那群丘八陽奉陰違。

嘴上答應好好的,一轉眼就拋之腦后。

下個月漢水侯就到了,到時候勤王大軍就會開拔離開,且先忍耐一二吧!”

兵部尚書史清塵一臉為難的說道。

不是他不想約束軍紀,純粹是軍紀約束不下來。

各地的勤王大軍,多是臨時拼湊起來的隊伍,就連主將都無法完全控制隊伍。

想要殺雞儆猴,又擔心引發嘩變。

“史大人,我們能假裝看不見,但是百姓受不了啊!

繼續放任這群家伙,早晚會惹出大亂子來。

越是大戰爆發在即,就越需要約束軍紀。

現在這樣子,活脫脫一群烏合之眾。

到時候上了戰場,不僅無法幫忙,反而有可能拖聯軍的后腿!”

布政使鄭宗翰跟著爭取道。

六部高高在上,可以不在乎民間的影響,他們這些地方官不行。

放任這些軍頭搞事情,不光影響他們的聲譽,更是影響到了大家的財路。

剛開始只是爭風吃醋,襲擾普通百姓,現在已經惡化到在城外劫掠商隊。

如果不是本地駐軍插手,連秦淮河上的花船,都要被他們搶了回去。

遇到了事情不上,反而要人家花重金,請本地守備軍出手。

長此以往下去,城中的商戶都跑去給軍方交保護費,誰還理巡撫衙門啊!

“以六部的名義,發一封措辭嚴厲的公文。

倘若他們還是屢教不改,那就抓幾個領頭的殺雞儆猴。

其余人的犯罪證據,巡撫衙門一并搜集起來,回頭交給漢水侯處理!”

刑部尚書安敬之順勢提議道。

這些勤王大軍代表的不光是自己,還有身后各省的政治力量。

南京六部出面解決,稍有不慎就會導致帝國分裂。

可是放過這些家伙,他又心有不甘,索性就選擇麻煩轉移。

既然李牧是聯軍的統帥,那么承擔整肅軍紀的活兒,也是順理成章。

下面的那幫丘八敢和他們鬧,但絕對沒底氣和漢水侯鬧。

真要是有人不知死活,無非就是多砍幾個腦袋。

“不妥!”

“把麻煩全部丟給漢水侯,這顯得我們太過無能。

我看還是先召集軍中諸將,向他們闡明利害關系。

如果有人不知死活,那就殺一儆百!”

史清塵果斷拒絕道。

活兒全部推給漢水侯,他們確實不需要得罪人,也不用承擔政治風險。

可這么一來的話,一番整頓下來,各路勤王大軍都成了漢水侯的兵。

不是他小人之心,純粹是為了防微杜漸。

歷史的教訓,屬實太多。

縱使漢水侯沒有想法,誰能夠保證下面的人,也全部忠于朝廷啊?

萬一有幾個想法的,直接私底下串聯玩一出皇袍加身,那可就完犢子啦!

“史大人言之有理,就這么辦吧!”

萬懷瑾一開口,眾人紛紛點頭默認。

大家都是聰明人,有些事一點即透,沒必要說的太明白。

現在是最需要團結的時候,懷疑漢水侯忠誠的事,必須爛在肚子里。

最關鍵的是大虞朝,已經沒有更好的選擇。

想要平定亂世,重塑皇朝的威嚴,唯有依賴漢水侯。

甭管李牧是否存在想法,現在大家都需要他這位漢水侯忠于朝廷。

在這種敏感時刻,大家只會極致的吹捧,把他塑造舉世無雙的大忠臣。

依靠塑造的道德枷鎖,約束李牧的行徑。

除非李牧真的流露出篡虞自立的野心,否則任何懷疑他的想法,都是不被允許的。

海面上,獨屬于李牧的軍旗,正在迎風飄揚。

站在夾板上,眺望著遠方飛過的海鳥,李牧無奈的搖了搖頭。

這年頭海上長途行軍,可是一件苦差事。

哪怕士卒們都接受過專業訓練,沿途還能靠岸補給一些瓜果蔬菜,大家的狀態還是受到了影響。

士卒們狀態受影響,他這位主帥也沒能例外。

別看他南征北戰多年,實際上吃的苦頭并不多。

上一次海上行軍,已經是十年前的事情。

自從入主安南之后,后續的一系列的對外戰爭,李牧都是坐鎮中樞。

具體的行軍打仗,早就放權給了麾下的部將。

靠著虐菜鳥積攢經驗,著實培養出了不少人才。

不過因為一直打順風仗,沒有遇到過硬骨頭,麾下將領的能力成長到了哪一步,暫且還是一個謎。

“侯爺,算算時間的話,船隊明天就能抵達松江府。

您看大軍是直接去南京,還是就地駐扎,等待勤王大軍抵達啊?”

蘭林杰開口詢問道。

這次北上勤王,李牧妥妥的聯軍總盟主。

相當于十八路諸侯討董時,袁紹的超級加強版。

年少封侯,坐鎮南疆十余載,天下公認的第一名將。

各地的將領有一個算一個,沒有一個敢與之爭鋒的。

“主力留在松江府休整,帶上一營之兵和我上南京,親自去把勤王大軍帶過來。”

李牧想了想說道。

各省的勤王大軍,匯聚了十幾萬大軍,真正有戰斗力的卻沒有多少。

南京六部新編的部隊,同樣不堪大用。

最有戰斗力的,還是從北疆調過來的兩鎮兵,加上當年留守的云向文所部。

這三個不滿編的鎮,全是他的舊部,指揮起來不會出有障礙。

有這些人支持,其余的勤王大軍,就翻不起大浪。

南京六部配合還好,如果有人敢搞事情,他不介意先進行一場內部清洗。

上一章  |  復山河目錄  |  下一章
加入書架后可以自動記錄您當前的閱讀進度,方便下次繼續閱讀.
在搜索引擎輸入 "復山河 黃鶴樓" 就可以找到本書
其他用戶在看:
黃鶴樓文學 - 免費小說閱讀網 www.hhlwx.com
聯系我們: hhlwx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