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文學
 
首頁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搜索:
 
您當前所在位置:黃鶴樓文學>>復山河

第五百一十二章、忐忑不安


簡體手機版  繁體手機版
更新時間:2025-10-03  作者:新海月1
 
“總兵大人,末將都是按照你的指令,嚴格執行軍令。

你安排的伏擊地點,恰好在人家水師的火炮覆蓋范圍。

按照你的軍令,趁著敵人立足未穩發起進攻,結果遭到迎頭炮擊。

敵軍使用的火銃,也和我們用的不一樣。

敵人在兩百步外射擊,都能夠破甲。

哪怕是騎兵,也很難沖破敵人的火力封鎖!”

周七海面不改色的回答道。

吃了敗仗,自然沒面子。

可這次情況特殊,戰敗和他指揮沒有關系,純粹是敵人的火力太猛。

戎馬半輩子,他從未見過火力如此兇猛的軍隊。

哪怕是大名鼎鼎的神機營,在巔峰時期,火力也趕不上敵軍的一半。

如果不是他反應迅速,及時下令撤退,前往阻擊敵軍的部隊搞不好就打沒了。

當然,這些理由都是次要的,戰敗終歸是需要有人負責。

施靖明一上來就發飆,擺明是準備把戰敗責任全扔他頭上。

這種要命的事情,肯定不能慫啊!

周家也是老牌遼東將門,軍中實力雖然不及施家,但也有不小的影響力。

何況他本人還是施家的女婿,就算地位不及施靖明,也不會懸殊到連發言權都沒有。

作為南下的第一場敗仗政治風險太大,周七海獨自一人扛不動,必須拉主將下水分攤責任。

“好嘛,全都是我這主將的責任,還要你這前鋒大將干嘛?”

施靖明一臉不屑的說道。

親兄弟都得明算賬,何況是隔房的親戚。

想要分鍋給他,簡直就是做夢。

“總兵大人,末將是一介莽夫,腦子里沒有那么多彎彎繞繞。

軍令上是什么,本將就怎么執行。

其他的事情,不在末將考慮范疇之內!”

周七海故作憨厚的回應道。

涉及到自己的前途,這種時候可不能亂認。

甭管面對誰,他都要一口咬定是執行軍令。

任務失敗,他這個執行者固然有責任,但主要責任就到了主將那邊。

白紙黑字寫的清清楚楚,就算是把官司打到施靖風面前,他也不慫。

“哼!”

“好!”

“很好!”

一瞬間,施靖明動起了殺心。

敢向上甩鍋的下屬,留著有何用。

“總兵大人,敵人的援兵正在逼近,還是先下令停止攻城吧!

追責的事情,不妨等戰后再議。”

一旁的副將急忙開口勸說道。

周七海敢和施靖明鬧,那是兩人都屬于施家嫡系,有血脈淵源作為紐帶。

他這悲催副將,可沒這些關系。

能夠一路爬到現在的位置,除了戰功顯赫外,更多還是源于他的謹小慎微。

能夠協助主將,把軍中事務處理的明明白白,能讓主將省去許多不必要的麻煩事。

“傳令下去,鳴金收兵!”

眺望一眼戰場后,施靖明不甘心的下令道。

副將的話,及時點醒了他。

大虞朝流行的家丁制度,為施家造反奠定了基礎,同樣也埋下了隱患。

同出遼東的其他將門,雖然實力不及施家,但同樣有不小的影響力。

現在殺了周七海,很多事他就說不清了。

為了安撫軍中一眾將門,事后追責的時候,他大概率會被嚴厲責罰。

何況此時敵人的援兵已經抵達,正是需要全力對敵的時候。

斬殺周七海容易,處理他麾下的嫡系兵馬卻要費一番功夫,搞不好還會引發內亂。

“停止前進,就地安營扎寨!”

李三七大手一揮道。

為了救援徐州城,這一路上他們都在急行軍。

剛剛還和敵軍的騎兵,在半道上干了一仗。

哪怕是精銳,依舊免不了疲倦。

敵軍既然停止攻城,他也沒必要急著沖上去同遼東軍決戰。

勤王大軍需要休整,遼東鎮同樣需要重新調整兵力部署。

畢竟,前面他們都忙著攻城,根本沒想到勤王大軍能這么快突破阻擊。

兩軍圍繞著徐州城,一南一北就這么隔空對峙起來。

城門樓子上,目睹了這一幕的曹子睿,嘴角流露出了笑容。

勤王大軍和遼東軍這么謹慎,擺明是互相忌憚。

對剛剛被朝廷招安的義軍來說,無疑是一件好事。

越是局勢僵持,才越能證明自身的價值。

腳下的徐州城,就是他最好的投名狀。

“史琦,你攜帶一份厚禮,代本將去勤王大軍營帳中拜訪李總兵。

順便商議一下,后續的破敵之策。

告訴李總兵,徐州守軍在前面的大戰中已經流盡了血,但我們依舊愿意為朝廷出一份力。”

曹子睿想了想后下令道。

鑒于徐州城的重要性,他不認為李三七會讓守軍出戰,但姿態還是要做的。

官場上很多時候,過程比結果更重要。

尤其是他們這種被招安降將,更需要謹小慎微。

“學生遵命!”

史琦一口答應道。

當使者是一件充滿挑戰性的差事,同樣也是最容易建功立業的差事。

天色漸漸暗淡下來,炊煙從各自的營地升騰而起。

“總兵大人,敵人遠道而來,正是人困馬乏的時候。

要不我們趁敵軍立足未穩,挑選少量精銳來一次夜襲。”

跟著巡視營地的劉副將,忍不住諫言道。

白天周七海所部的慘狀,足以證明敵人火力是真的猛。

遼東軍同樣裝備了大量火器,但那些都是大虞朝廷派發的。

作為一方藩鎮,遭受區別對待是必然的。

尤其是勛貴系復興后,大虞朝廷最先進的火器,一直都是優先裝備勛貴嫡系部隊。

他們這些后娘養的部隊,分到的火器能夠正常使用,都算是朝廷吏治清明。

攻破京師之后,這種情況才得到好轉。

正是因為火器質量堪憂,遼東鎮之前主打的還是冷兵器,在火器運用上研究不深。

接收京營的裝備后,遼東鎮的精銳來了一次大換裝,武器裝備直接提升了一個檔次。

怎奈強中還有強中手,相比原地踏步大虞軍工體系,李牧可是武器研發上長期投入重金。

推動火器技術進步的工匠,都從不入流的匠戶,加入到了官員隊伍中。

不光能做官,并且還可以通過后續的技術貢獻,持續向上晉升。

這樣的刺激,長期處于社會底層的匠人,根本無法抵御。

一些科舉不順的童生秀才,也陸續加入到了研發隊伍中。

放眼全世界,安南都護府的下屬研發機構,都處于第一梯隊。

每年近百萬兩白銀的研發投入,其他競爭對手就算想跟,財力上也難以維系。

巨額的經費沒有白花,最直接體現就是安南都護府的重工業飛速發展。

產業體系升級帶來的紅利,讓都護府軍隊的裝備,遠超同時期其他虞軍部隊。

遇上這樣的敵人,一旦正面戰場上遭遇,很容易吃大虧。

最好的選擇是揚長避短,不讓敵軍的火器發揮威力。

“沒用的,別白費功夫啦!”

“漢水侯本就以擅長夜襲,聞名于世。

他帶出來的部隊,一個個都接受過夜戰訓練。

跑去襲擊他們,完全是班門弄斧!”

施靖明一口拒絕道。

精銳訓練不易,明知道不可為,那就沒必要去送死了。

作為敵人,施家起兵之后,就沒少研究李牧。

結果是越研究,就覺得棘手。

在同時代的虞軍中,李牧麾下的部隊是唯一能夠長期獲得肉食和植物油供應的部隊。

盡管魚肉在這個時代,并不怎么討喜,但士兵們不會挑食。

只要舍得放油和鹽,對普通人來說,就是美味。

行軍打仗期間,還能夠供應臘肉和糖。

充足的后勤保障,讓同時代的所有軍隊望塵莫及。

一度施家也想過效仿,結果在初步了解情況后,直接打消了念頭。

為了保障大軍后勤,兩廣地區的上千萬畝軍田,全部種植上了甘蔗、花生。

這樣的大手筆,根本不是普通人能夠想象的。

剛開始看到這些情報,施靖明都懷疑李牧是不是瘋了。

在糧價高漲的大背景下,種植經濟作物的效益,其實并不高。

尤其是這種自產自銷,幾乎看不到回頭錢,完全就是純投入。

大虞朝又不缺人,在普通士卒身上投入這么大,怎么看都是血虧。

當然,這主要對安南都護府了解不夠,光商賈的只言片語只能反饋冰山一角的訊息。

敢這么奢侈的投入,本質上還是安南都護府太大了。

經歷了前期的大擴張后,又靠著逐步蠶食兼并,現在的安南都護府已經拿下了三分之二中南半島,外加半個南洋。

單純計算疆域面積,一個安南都護府比北方幾個省加起來都大。

疆域面積這么大,耕地面積自然不會少。

相較于可憐兮兮的兩千多萬人口,妥妥的地廣人稀。

有了折騰的本錢,才可以任性的進行規劃。

外界看不懂背后的戰略意義,才覺得是瞎胡鬧,實際上油和糖都是戰略物資。

大量的白糖產量,一部分被消耗掉,更多的都變成了射向敵人的彈藥。

在占領京師之后,施家也繳獲了少量高爆炸彈,可惜任他們怎么研究都搞不明白。

“總兵大人,如果不能夜襲,那么我們就必須做好最壞的打算。

周七海雖然說話不中聽,但他帶兵能力還是有的。

五千騎兵過去打阻擊,這都能被敵人的炮火壓制,事情絕對不簡單。

參考漢水侯所部的以往戰績,在兵力相當的情況下,就算正面和北虜硬碰也不會落入下風。”

劉副將略顯忐忑的說道。

人的名,樹的影。

李牧的名頭,在大虞朝可是如雷貫耳。

雖然大虞后期的幾次大戰,因為距離的緣故,李牧都沒有參加。

可架不住他帶出來的部將表現好,縱使中了敵人的算計,最后也能磕掉敵軍的門牙。

受此影響,他這位大虞第一名將的含金量,不僅沒有下降,反而隨著時間增長不斷上升。

“怕什么,敵軍不過來了一個鎮。

論起兵力來,還不到我們的三分之一。

就算是拿人命堆,也能把敵人給堆死!”

嘴上說的硬氣,心里施靖明卻忍不住打鼓。

沒有辦法,白天的戰敗,對他的觸動實在是太大了。

正常情況下,五千騎兵打一個軍鎮,就和玩兒一樣。

可結果卻令人大跌眼界,給予厚望的遼東騎兵,居然折損了上千騎兵。

縱使因為急劇擴軍,導致了大軍的戰斗力下降,也不該這么水。

他沒和李牧交過手,不了解對方軍隊的具體戰斗力,但北虜施靖明熟悉啊!

在遼東那地界上,哪怕施家一直在避免和北虜開戰,雙方也沒少發生摩擦。

遼東鐵騎號稱能和北虜騎兵對抗,那僅限于欺負鬼方騎兵,遇上韃靼精銳還是差了那么一丟丟意思。

李牧當年在戰場上,可是殲滅了韃靼一個萬戶,外加數萬鬼方騎兵。

那會兒的兩廣六鎮才剛剛完成整編不久,許多大虞朝赫赫有名的猛將,都處于成長期。

軍隊戰斗力,遠沒有進入巔峰。

真要是拿出了巔峰時期的配置,搞不好當年在山東,就打斷了北虜的脊梁。

甭管其他人信不信,反正一眾勛貴系將領都堅定的認為:永寧帝不御駕親征,讓漢水侯帶兵北伐,現在都收復了遼東。

最糟糕的是這樣的說法,施靖明自己也信了。

沒有別的原因,從遼東那邊傳來消息,漢水侯派出了一股騎兵突然登陸屠戮了數萬韃靼人。

僅僅一支偏師部隊,就攪的韃靼王國雞犬不寧。

不是今天這座村莊被屠,就是明天那座小鎮沒了。

沿海的村鎮,全部淪為受害者。

韃靼人幾度設伏,結果敵人一發現不對勁,立即就拍屁股走人,根本不和他們交手。

一度他們追到了海邊,結果吃了敵軍水師的一頓火力覆蓋。

或許是激發了靈感,緊接著虞軍水師又問候了遼東為數不多的幾座港口城市。

從遼東通往外界的海上商路,完全被封鎖。

為了保障自身安全,逼的韃靼人不得不在沿海地區駐扎重兵。

更坑的是駐軍都要小心翼翼,必須把營寨設置在距離海面十里開外,唯恐再次挨炮。

倘若永寧帝時間,肯放下天朝上國的架子,用這般手段折騰韃靼人,就算不能把敵人打死,也能把敵人折騰死。

上一章  |  復山河目錄  |  下一章
加入書架后可以自動記錄您當前的閱讀進度,方便下次繼續閱讀.
在搜索引擎輸入 "復山河 黃鶴樓" 就可以找到本書
其他用戶在看:
黃鶴樓文學 - 免費小說閱讀網 www.hhlwx.com
聯系我們: hhlwx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