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文學
 
首頁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搜索:
 
您當前所在位置:黃鶴樓文學>>復山河

第五百四十五章 、戰爭爆發


簡體手機版  繁體手機版
更新時間:2025-11-12  作者:新海月1
 
緬甸王國。

“這就是你們打的仗?”

看著手中的戰報,緬甸王忍不住厲聲質問道。

醞釀已久的虞緬戰爭,在開春之后,就正式拉開帷幕。

雙方剛交手,結果就大大出乎預料。

緬甸王國的防線,就好像紙糊的一樣。

在坐擁五倍兵力優勢的情況下,開戰不到三天時間,就被虞軍打的節節潰敗。

緬甸王國不是沒和虞軍交過手,因為邊界沖突的問題,前幾年還和駐守云南的虞軍干了一仗。

在上一次戰爭中,雙方算是互有勝負,一度還占據了優勢。

只不過當時安南都護府已經橫掃中南半島,在側翼給他們造成了嚴重威脅。

擔心戰勢擴大之后招架不住,臨時占據上風的緬甸王國,選擇了見好就收。

同樣是虞軍,前幾年能和敵人打的半斤八兩,現在居然連反抗之力都沒有。

要知道為了阻擋安南都護府的兵鋒,緬甸王國在邊界地區可是部署了重金打造的火器部隊。

單純從結果上看,這筆戰略投資,無疑是失敗的。

“陛下,敵軍實在太過兇猛。

同虞軍手中的槍炮相比,我們手中的這些東西,更像是燒火棍。

定是那幫西洋人,為了謀取暴利,故意賣殘次品給我們!”

敏昂萊憤憤不平的說道。

戰場上的失利是多方面原因導致,可作為掌管軍隊的衙門老大,他肯定不能說自家部隊訓練不行、將領廢材。

拿槍炮說事,甩鍋給西洋人,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反正也不算撒謊,雙方在武器裝備上,確實存在著不小的差距。

倒不是西洋人故意坑他們,主要是殖民地本身就沒多少好貨。

為了在短時間內湊齊武器,完成這筆交易,軍火商們甚至在大虞找到了新的供貨商。

本身就是人家換裝下來的產品,性能上存在差距純屬正常。

何況這個差距,也是相對而言的。

除了安南都護府的虞軍外,其他地區虞軍手中的武器裝備,還不一定能比得上這些淘汰貨。

殖民地的武器裝備,也就部分武器,比這些好一丟丟。

“哼!”

“敏昂萊將軍,這種鬼話,你自己信么?”

“哪怕沒有槍炮,就拿著大刀長矛固守城池,也不至于崩潰的這么快!”

奧三蘭當即嘲諷道。

吃了敗仗,推卸責任,可以理解。

可敏昂萊在甩鍋西洋人的同時,也把他給捎帶上了。

畢竟,從西洋人手中采購槍炮,全程都是他在操辦。

如果買回來的是一堆殘次品,作為實際經辦人,那也難辭其咎。

為了自己的利益,他不得不站出來駁斥。

“國相,你的心情,我可以理解。

可這么無端指責,英勇的緬甸將士,那就太過了。

對面的敵軍,可是虞朝第一名將漢水侯親自率領。

人家縱橫疆場十幾年,一直都是所向披靡,擊敗數倍的對手是常態。

如果你沒有聽說過,我可以抄錄一份他的戰績,回頭送到你手中!”

敏昂萊面不改色的回懟道。

在東亞這地界上,輸給大虞帝國第一名將,并不是什么丟臉的事。

以史為鑒,過去的幾百年時間里,周邊不省心的鄰居都被虞朝人揍了一個遍。

如果不是上一任王朝傻乎乎的入侵大虞,被人家給打殘了,也沒有現在的緬甸王國。

有這樣的歷史大背景,戰場上輸給了裝備更精良的虞軍,并不能證明他們的部隊廢材。

最起碼戰敗之后,他們成功撤回了半數的兵力。

盡管自始至終,李牧都沒有出現在前線,但這不影響他拿來充當擋箭牌。

“夠了!”

“你們是王國的大臣,不是外面的販夫走卒,要吵給我滾出去吵!”

見兩人爭執不休,馬上就要當廷火拼,緬甸王也是怒了。

戰場上打的一團糟,到了朝堂上也不安分。

前線戰敗,一個個不思考怎么挽回局勢,就知道互相甩鍋推諉。

帶著這樣一幫不省心的小弟,拿什么和大虞帝國打。

“陛下,息怒!”

見緬甸王發飆,群臣齊聲說道。

有人的地方就有紛爭,緬甸王國同樣無法避免黨爭。

在對虞戰爭上,國內就有許多人持反對態度。

畢竟,他們從出生到現在,一直生活在大虞的陰影下。

平常嘴上叫囂幾句也就罷了,讓他們真和大虞開戰,大家的心里著實沒底。

上一次和虞朝的戰爭,那只是小規模邊界沖突,還是黔國公府為了奪權在暗中挑起的。

雙方在戰場上,都沒有出全力。

現在面對的是漢水侯,縱觀這位的生平,那可是滅國無數。

一旦招惹上了,那就沒有以后。

從戰場上打出來的軍功侯,戰斗力遠不是繼承爵位的老牌貴族能比。

怎奈自家國王不省心,不等主和派運作,這位就先和西洋人搭上了線,準備聯手給大虞一個狠的。

為了斷絕和談的路,前面還下令斬殺虞朝商人,封鎖兩國之間的商路。

擱在以往的大虞朝身上,死上幾個商人,封閉邊界貿易,人家還真不會當成一回事。

換成李牧主導的安南都護府,情況就完全不同了。

發展到現在,關稅已經是都護府衙門最重要的財政收入,幾乎能和鹽稅并駕齊驅。

受利益的影響,都護府衙門格外重視維護貿易線路暢通,保障合法商賈的人身安全。

緬甸王的操作,一下子觸及了兩大雷區。

事發之后不久,雙方就進入了全面戰爭狀態,再也沒有回旋的余地。

見局勢失控,主和派也只能罵罵咧咧的備戰。

“哼!”

“敵人都打上門來,你們還這里忙著內斗。

難道要等敵軍殺到皇城,爾等才知道什么是大局?”

緬甸王當即訓斥道。

戰場上的失利,讓他感受到了沉重的壓力。

看似虞軍來勢洶洶,可截止到現在,安南都護府真正出動的兵力不過數萬。

相較于對方數十萬的常備軍,現在的參戰兵力,只有十分之一。

連這些敵人都擋不住,一旦安南都護府增兵,后果只會更加嚴重。

盡管西洋人承諾,他們會在南洋地區想辦法,牽制住安南都護府一半的兵力。

可對這幫人的承諾,緬甸王是半個字也不信。

吹牛皮簡單,問題是拿什么去牽制?

南洋地區遍地是島嶼,就算西洋人親自下場和安南都護府開戰,也是以水戰為主。

登陸是不可能的。

真要是打了起來,以西洋人在南洋的那點兒兵,都不夠人家塞牙縫。

“陛下,西洋人把他們的軍隊,吹噓的天花亂墜。

既然他們自己叫囂著,能夠在戰場上擊敗十倍的敵軍,那就給他們一個機會。

順便把各國代表,一起請到前線觀戰。

另外莫臥兒帝國那邊,也得催上一催。

前線戰事吃緊,我們急需援兵增援。”

敏昂萊當即提議道。

光自家人吃虧不行,必須把盟友們一起拉上。

如果西洋人真有他們自己吹噓的那么厲害,在正面戰場上擊敗了虞軍,那就皆大歡喜。

倘若這些西洋兵,同樣在虞軍面前吃了虧,那么前面戰敗的問題也就有了替罪羊。

盡管危難時刻,還想著甩鍋有些不顧大局,可政治上殘酷的。

在顧全大局和保全自身之間,他必須先保住自己。

“好!”

“虞人有句老話,是騾子是馬,拉出去遛遛。

為了這場戰爭,王國已經竭盡全力,現在到了該盟友們出力的時候!”

緬甸王果斷下令道。

東方世界沒有雇傭兵這玩意兒,想來虞朝人也分不清兩者之間的區別。

只要西洋兵出現在戰場上,就有機會讓敵人誤以為歐洲各國參戰。

以大虞帝國的傲氣,絕不會因為敵人數量多,就輕易退縮。

如果知道歐洲各國參與了這場戰爭,很有可能逮著他們一起狠揍。

把盟友拉下了水,雖然有些不道義,但架不住實用。

多了幾個隊友分攤敵人的火力,緬甸王國才有機會贏得這場國力懸殊的戰爭。

南京城。

“混賬!”

“離譜!”

“朝廷居然下達如此離譜的圣旨,簡直就是有辱斯文!”

滿腔的怒火,最后到了嘴邊,眾人尷尬的發現自己就會這么幾句罵人的詞。

如此文雅的問候,顯然不能體現他的憤怒。

可大儒終歸是大儒,他們需要注重禮儀,不能學潑婦罵街。

朝廷的圣旨,從明面上的內容看,那絕對是委以重任。

不光授權他們南下,幫安南都護府建立完善的科舉制度,還允許他們參與安南都護府的地方衙門建設。

名義上看,他們都是手握大權的欽差,代表朝廷去規范安南都護府的政治體系構建。

為了名正言順,朝廷還給了他們一堆的頭銜,妥妥的位高權重。

擔心他們年事已高,朝廷還體貼的把他們在朝任職的學生,一并給調配到手下聽用。

看起來一切都很美好,問題是安南都護府情況特殊,并不是大虞朝普通的地方衙門。

一應軍政大權,全部集中在漢水侯手中,連可以制衡的人都沒有。

如果對方肯配合,他們就是位高權重的欽差,可以在地方上揮斥方遒。

反之人家不買賬,他們這群欽差,政令都出不了欽差隊伍。

安南都護府的官民,根本不認識他們這幫大儒,更別說買賬。

這年頭訊息傳遞慢,大儒的名望僅限于讀書人圈子里流傳,還沒到販夫走卒人盡皆知的地步。

在安南都護府的地界上,除了少數文官聽過他們的名字外,其他人都是兩眼一抹黑。

跑去和那邊軍轉官員談名望,人家能大嘴巴子直接招呼過來。

人家可不管他們什么大儒不大儒,也不管他們欽差不欽差。

在安南都護府地界上,沒有經過漢水侯任命的官員,通通都不具備法律效力。

“諸位,省省力氣吧!”

“罵人解決不了問題,朝廷這次是把我們逼到了墻角上。

現在外面都是告示,要不了多長時間,全天下的人都會知道我們要南下規范安南都護府的科舉制度。

倘若我們拒絕朝廷的任命,導致安南都護府的科舉改革完成,各地的士子能掘了我等的祖墳!”

孟君安神色凝重的說道。

內閣用的是陽謀,把他們這些人給架了起來。

接下這燙手山芋南下,能說服漢水侯的概率微乎其微。

拒絕接旨,天下的讀書人又不答應。

他們這些大儒,本身就是靠名聲混飯吃的。

一旦沒了名聲,現在擁有的一切,全部都會離他們遠去。

“內閣那幫家伙,下手確實夠狠的!”

“看樣子是我們的舉動,把他們給嚇著了,不顧一切也要把我們給按下去。”

孔松林忍不住感嘆道。

各地大儒齊聚南京城,名義上是為了阻止有人破壞科舉,但那是糊弄普通人的。

如果沒有足夠的利益,單純只是出于公義,傻子才這么積極。

真正讓大家過來的,還是內部那幫家伙吃相太過難看,連分一杯羹的機會都不給他們留。

“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

像他們這種名動一方的大儒,誰沒有點兒政治抱負啊!

盡管個人能力和理想之間,存在著相當大的差異,但不試試誰也不會甘心。

成為小皇帝的老師,無疑是最快的一條捷徑。

等到皇帝親政之日,他們就是帝黨嫡系,能夠獲得大量的政治資源。

哪怕年事已高無法執掌朝政,那也能混一個太傅的名頭榮歸故里,為子孫后代鋪出一條通天之路。

倘若運氣好,教出了一代名君,還能在史書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可惜希望剛出現,就被內閣給掐滅了,直接被各地大儒全部給得罪了。

胳膊拗不過大腿,盡管心里憋屈,他們這幫在野之人除了私底下罵上幾句,什么也干不了。

怎奈這屆內閣得罪的人多,同樣對他們不滿的還有地方督撫。

本著敵人的敵人就是盟友原則,雙方很快建立了聯盟。

安南都護府的科舉改革,給他們創造了機會。

在各地督撫的暗中支持下,才有了一眾大儒集體入京。

“哼!”

“他們想的未免也太簡單了!”

“南下看似兇險,實際上并沒有那么危險。

我們反對科舉改革,又不是反對漢水侯。

只要把握好了其中的度,未必不能說服漢水侯。

縱使獲得不了他的支持,能讓他保持中立,也算是勝利。”

齊瀾星一臉嚴肅的說道。

作為大儒,他們平常被人恭維慣了,早就養出了一身的傲氣。

說服漢水侯很難,可正因為困難,辦成了才能凸顯他們的厲害。

畢竟,現在安南都護府只說要進行科舉改革,具體怎么改革還沒說呢!

只要不涉及核心問題,略微的調整,也不是無法商量。

上一章  |  復山河目錄  |  下一章
加入書架后可以自動記錄您當前的閱讀進度,方便下次繼續閱讀.
在搜索引擎輸入 "復山河 黃鶴樓" 就可以找到本書
其他用戶在看:
黃鶴樓文學 - 免費小說閱讀網 www.hhlwx.com
聯系我們: hhlwx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