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文學
 
首頁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搜索:
 
您當前所在位置:黃鶴樓文學>>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

第292章 三合一疏


簡體手機版  繁體手機版
更新時間:2025-08-08  作者:肥鳥先行
 
殷士儋識破了蘇澤白嫖的想法。

按照蘇澤這么說,如果用禮部的進士去擔任大書院的提學,那等于將禮部官員外派,根本沒有增加禮部的官員數目。

起用致仕官員也是如此,朝廷甚至不用給致仕官員發俸祿!

但是進士出身的致仕官員,本身也已經功成名就了,如果說他們還缺什么,那就是缺名了!

很多致仕后的官員寫書,不就是為了名嗎?

去名滿天下的大書院擔任督學,這也是出名的事情,肯定很多身體好的致仕官員自愿去做。

也就是這書院督學都是占用原本的編制,根本沒有增加禮部的官員數目!

殷士儋冷哼一聲說道:“禮部的官員派出去,原本的事務誰來做?”

“大宗伯,禮部可以輪派官員去掛任督學,為期兩到三年,返部后酌優提拔。”

“普通書院可以由當地學政兼任書院督學。”

果然是白嫖!

可這是個讓殷士儋和禮部官員無法拒絕的白嫖!

派到知名書院當書院督學,這絕對是官員生涯中很好的履歷,也是非常劃算的政治資本。

特別是大明那些大書院,很多進士都是出自這些書院,在書院擔任督學,等于提前掌握了這些政治資源。

而且將書院納入到禮部的影響力下,對于執著于擴權的禮部來說,區區白嫖算什么。

殷士儋看到堂上的氛圍,知道蘇澤其實已經說服了禮部。

但是還有細節他要確認下,這次他解散了公議,而是將蘇澤帶到了自己的公房。

“高閣老怎么看?”

因為是私人場合,雙方態度緩和不少。

蘇澤老老實實的說道:

“師相那邊蘇某自然會去說,蘇某也有九成把握,包括張閣老那邊。”

殷士儋點頭,高拱和張居正對于書院的反對,倒也并不是完全出于學術上的分歧。

而是他們作為強勢的政治人物,自然而然對于書院這種在野讀書人體系的不滿。

書院是在野讀書人的政治核心,高拱和張居正的很多政策,都會被書院的在野讀書人反對。

前兩次禁毀書院的效果,高拱和張居正也看到了。

官學的水平在這里,讀書人會用腳投票,名義上的禁毀反而會讓書院更壯大。

而蘇澤的辦法就比較容易實踐了。

派駐書院督學,大書院好歹受控了,再不濟也有了朝廷的眼線。

再設置巡學,可以重點打擊那些不聽話的書院。

取消書院學子的科舉資格,這一招自然是釜底抽薪的。

所以蘇澤說他有把握說服高拱和張居正,殷士儋也知道他不是吹牛。

“書院督學和巡學,需要由禮部擬定,不可假手吏部。”

“這個自然,但是考評之事還是應該在吏部。”

殷士儋點頭算是同意這點,官員考核的權力是吏部的,這是《大明會典》上明確記錄的,殷士儋也不準備爭奪這個。

殷士儋又問道:“大書院的名單?”

蘇澤如數家珍的說道:“江西白鹿洞書院,湖廣岳麓書院,河南嵩陽書院和應天書院,這四大書院自然要委派督學。”

“剩余書院,還要禮部詳勘。”

殷士儋滿意點頭,這才說道:

“舉人銓選的事情,確實是吏部的事務,本官會壓著禮部官員。”

“但是書院的事情,也關系學政,子霖應該同疏上表。”

殷士儋也怕蘇澤耍花招,所以要求蘇澤將兩件事放在一封奏疏上。

蘇澤本身也有這樣的想法,自然一口答應下來。

從禮部出來,蘇澤只覺得全身都累。

但想到這大明的擔子挑在自己身上!

蘇澤又馬不停蹄的前往吏部。

今日高拱來吏部坐衙處理公務。

聽完了蘇澤的話后,高拱皺起眉頭說道:

“如此一來,禮部會不會通過書院督學,打壓實學?”

“師相,如今實學可沒有大書院。”

高拱點點頭,正如蘇澤所說的那樣,現在比較大的書院,幾乎都是心學的書院。

當然,其中也有嵩陽書院這種程朱理學堡壘。

“禮部官員也不是上下一心的,心學內部派系的分歧,要比心學和其他學派還大。”

高拱聽到這里,也是露出笑容。

蘇澤這話倒是也說的沒錯,心學內部為了爭奪誰是王陽明正統,早就把狗腦子都打出來了。

而心學各派拿著王陽明的《傳習錄》,互相攻擊對方是偽學的也是常見招數。

向書院派遣督學,倒是也符合高拱的想法,他說道:

“這件事老夫會支持你。”

但是高拱又憂慮的說道:

“子霖你這些日子都忙著政務,實學的事情也要多上上心。”

也不怪高拱憂慮。

別看在報紙上,實學的聲勢浩大,似乎和心學五五開的樣子。

但是高拱自家人知道自家事。

實際上,在民間,實學根本沒辦法和心學競爭。

原因也很簡單,實學沒辦法科舉。

地方上的書院,基本上都是心學的天下,而剩下的就是教授應試的程朱理學。

至今為止,一座實學的書院都沒有。

看著蘇澤在折騰書院,高拱又是一陣煩躁。

對于這個,蘇澤也沒辦法。

科舉是國本,可不是隨便改的。

別說是實學了,心學從王陽明創立這么多年,其實也沒能染指科舉一點。

現在科舉的考試用的教材,還是明初欽定的四書五經大全,主要是宋代朱熹的注解。

也就是,如今大明科舉用的教材,還是朱熹那一套注解。

心學書院再怎么推崇心學,最后課堂上講授的應試技巧還是朱子理學。

而要修改考試大綱,心學都沒能做到的事情,實學就更別想了。

就算是蘇澤手握金手指,關系天下士人的考試大綱,需要的威望點也必定是個天文數字。

見到高拱著急,蘇澤從懷里掏出一封信,遞給了高拱。

“這是?”

“師相,這是李時珍寫給弟子的信。”

“李神醫?”

高拱連忙打開信。

上次李時珍在用血吸蟲驗證了微蟲致病說后,就和蘇澤建立了書信聯系,兩人也會討論一些醫學上的問題。

蘇澤給了李時珍很多啟發,現在的李時珍,都放棄了編寫醫典的計劃。

而李時珍的新目標,是開設一座醫學院。

“以實學教授醫學?”

高拱皺起眉,李時珍要開設學院?

醫生設館教授弟子,這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

但是這種一般都是師徒父子傳承,這種類似于匠人傳承的方式。

也有李時珍這樣的編寫醫書傳之后世的,但是這類的醫書往往都是工具書,并不是啟蒙的教材。

但是信中李時珍的意思,要在金陵城建造一座專門招收弟子,傳授醫學的醫學院。

這聽起來怎么像是書院了?

如果不是李時珍,高拱大概會覺得這是天方夜譚。

“師相,您不知道,在我老家蘇州府,一名精湛的醫者,每年收入可達五十銀元,小有名氣的醫者,一年收入可達百元以上。”

這下子就連高拱都有些驚訝了。

一個七品知縣,一年名義上的俸祿也就是四十多銀元。

大明的官員俸祿偏低,還有灰色收入,這當然不能代表地方官的收入水平。

但是無論如何,一年五十銀元,那已經可以過上相當不錯的生活了。

而一年百元以上,那可以說是相當富裕了。

這點蘇澤也沒有夸大。

江南地區的經濟發達,城鎮居民增長,自然催生了健康需求。

一名好的醫者,自然是供不應求的。

而李時珍也發現,江南地區很多醫者都是濫竽充數,他們開出來方子根本沒有效果,甚至很多都是庸醫,治死人也是常有的事情。

可就算是這樣,江南地區的醫者收入依然很高。

而這些醫生敝帚自珍,將醫書當做是自己的秘籍,就算是弟子也不輕易傳授。

當李時珍抗災后,見到江南是這個樣子,于是萌生了授徒的想法。

從信中知道李時珍授徒的想法后,蘇澤就提出了開設醫學院的建議。

蘇澤給出的方案很有誘惑。

首先醫學院比醫館授徒的效率高多了,可以一次性培養很多人才。

其次醫學院不僅僅可以用來授徒,也可以用來研究,李時珍可以一邊給弟子講課,一邊研究醫學,弟子同樣也是助手,也能在實踐中學習。

最后蘇澤也向李時珍畫餅,如果他愿意開設醫學院,他可以幫助李時珍爭取政策和財政上的幫助。

于是就有了李時珍的這封信。

“師相,李神醫在金陵創辦醫學院,也是為了聚集弟子研究實學,同時也是為了培養更多的醫者,懸壺濟世,所以弟子認為朝廷應該幫著李神醫籌建醫學院。”

高拱回過神來,他為蘇澤這個辦法拍案叫絕。

實學不是沒有切入點嗎?那醫學不就是很好的切入點?

醫生的收入高而且穩定,需求旺盛,其實也有一些貧苦讀書人轉而從醫的。

但是這些人只能讀一些古代的醫書,治病水平堪比巫醫,治死人才是常態,治好了反而是僥幸。

實學不是要從實際出發嗎?

這醫學就是最實際的東西。

蘇澤的微蟲致病說,奠定了實學的基礎。

如果李時珍建立醫學院,教授醫生傳授實學呢?

實學科舉可能還要等等,但是實學培養醫者,這似乎不難?

治病是最需要實事求是的東西了,治得好就活,治不好就死。

高拱明白了其中的利害關系,立刻說道:

“這件事就交給老夫!一定要讓李神醫將醫學院建起來!”

高拱愿意推動這件事,蘇澤就放心多了。

其實蘇澤已經從應天巡撫海瑞那邊得到了支持,如果高拱能用朝廷的名義支持李時珍辦學,蘇澤還可以再從太子朱翊鈞那邊拉點贊助,開辦醫學院的費用就差不多了。

以李時珍在江南地區的名望,也是絕對不愁找不到學生的。

實學在科舉上也許沒有優勢,但是在其他學科培養人才上卻有巨大的優勢。

原時空,近現代大學,基本就是兩個路子。

一個是王室或者宗教學校,這在東方就差不多是國子監和書院,這些其實都是專門培養官員的機構,教授的都是文法類的知識。

另一類則是職業和技術的學院,這一類往往是基于現實需要而誕生的學院,教授的是工程、算術、航海之類的專業技能。

而醫學院又是最特殊的。

原時空,最早的近代意義上的醫學院,是英國皇家醫學院。

是由王室投資,但是培養的醫學專才的學院。

這大概是因為,醫學是王室和百姓都需要的,誰不想要健康呢?

蘇澤拿出醫學院計劃,高拱滿意的說道:“是老夫誤會子霖了,派遣書院督學的事情,老夫會和吏部協調的。”

高拱這個吏部尚書發話,蘇澤就知道自己的計劃差不多成功了。

高拱又想了想說道:

“李神醫請求創辦醫學院的事情,你也寫進奏疏里,三事并一疏,由老夫來說服其他閣臣。”

蘇澤只好回頭修改奏疏,最后將這份三合一奏疏折騰出來。

《疏壅滯振文教興醫學以育實才疏》

寫完校對后,蘇澤將奏疏塞進了手提式大明朝廷。

——模擬開始——

《疏壅滯振文教興醫學以育實才疏》送到內閣,在高拱的說服下,閣臣都支持你的奏疏。

隆慶皇帝又下發吏部禮部討論,兩部都基本上贊同你的奏疏。

但是奏疏最后部分,李時珍創辦醫學院的提議,卻遭到了太醫院的反對。

面對太醫的反對,隆慶皇帝通過了舉人銓選改革和書院改革,擱置了創辦醫學院的部分。

——模擬結束——

剩余威望:830。

若要完全通過你的奏疏,需要支付300點威望值,是否支付?

好家伙,蘇澤千算萬算,沒想到竟然是太醫院反對。

也對,就是隆慶皇帝,也不愿意得罪太醫。

既然這樣,蘇澤也不吝嗇這300威望點,直接選擇了“是”。

威望點已扣除,剩余威望點:530點。請盡快在現實中完成上書。

請:m.llskw.org

上一章  |  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目錄  |  下一章
加入書架后可以自動記錄您當前的閱讀進度,方便下次繼續閱讀.
在搜索引擎輸入 "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 黃鶴樓" 就可以找到本書
其他用戶在看:
黃鶴樓文學 - 免費小說閱讀網 www.hhlwx.com
聯系我們: hhlwx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