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文學
 
首頁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搜索:
 
您當前所在位置:黃鶴樓文學>>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

第293章 金座玉佛


簡體手機版  繁體手機版
更新時間:2025-08-08  作者:肥鳥先行
 
當聽說太醫院竟然反對的時候,就你這太醫院還好意思反對?

大明皇帝都被太醫治死幾個了,太醫院還好意思反對?

但是閣臣們很快又笑不出來。

正是因為歷史上太醫院有太多不明不白的事情了,所以嘉靖皇帝上任之后,改組了太醫院。

具體措施就是尋訪民間醫學世家,尋訪古代醫方,加上嘉靖自己也懂藥理之術,所以嘉靖朝的太醫院運轉良好。

當然,在嘉靖朝運轉良好,在隆慶朝就未必了。

但是太醫院是皇室禁忌,外朝大臣反而不能在太醫院上發表太多意見。

就算是親如高拱,隨意在太醫的事情發言,也會遭到皇帝猜忌的。

難道就放棄醫學院的事情嗎?

高拱想到自己信誓旦旦的向蘇澤保證的樣子,也覺得老臉一紅。

難道就這樣放棄?

高拱還是不甘心,他想了想,覺得實學發展還是要比自己的面子更重要,于是找上了首輔李春芳。

“醫學院的事情,老夫也想幫忙,但是太醫院那邊。”

李春芳的奏疏下方夾著報紙,本來在座位上摸魚,見到高拱過來,連忙將奏疏弄亂,蓋住了下方的報紙。

聽到高拱所請,李春芳也拿出同樣的話語。

高拱深吸一口氣,今日也不知道怎么了,對辦醫學院的執念如此之深。

如果是以往,首輔李春芳拒絕,自己大概就會轉身離開,但是高拱還是說道:

“閣揆,李神醫在金陵辦醫學院,這是造福百姓的事情,還請閣揆再想想辦法。”

李春芳本來也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但是高拱今日如此懇求,他也不好再拂高拱面子,那樣就鬧得太僵了,他只好說道:

“那老夫就試試看吧。”

“多謝閣揆出手。”

高拱心中也松了一口氣,既然自己打了包票要幫蘇澤,求到李春芳這個份上也算是盡力了吧。

如果李首輔出馬都不能解決,那蘇子霖大概也能理解吧。

而在李春芳看來,這一個個都來麻煩自己,害得自己沒辦法摸魚。

可老李也只是嘆息一聲,這得罪人的事情只有自己來做了。

“子霖兄,你聽說了嗎!?”

沈一貫沖入報館,氣喘吁吁的向蘇澤說道。

這些日子,沈一貫都在忙著鴻臚寺的工作。

他從禮部主客司調入鴻臚寺,作為兩次陪同鴻臚寺卿王世貞出使草原的副手,沈一貫自然成為王世貞的心腹,負擔起改組后鴻臚寺的建設工作。

如今鴻臚寺位列大九卿衙門,接過了有關外交朝貢事務的職能,職權可要比以往大了不少。

但鴻臚寺內的很多官員,都是在這里混日子的,恩蔭官員也不少。

最后這些擔子只能加在沈一貫這些年輕官員身上。

可這樣忙碌的時候,沈一貫還沖到報館來八卦,看來這個消息肯定很炸裂。

“什么消息?”

羅萬化早已經熟悉這一幕,立刻開口接茬。

沈一貫說道:

“李首輔吃了太醫院的調養藥方,腹瀉不止,又乞病休了。”

“陛下震怒,又遣太醫去看,說是前一位太醫開錯了方子,把一味藥的劑量弄錯了。”

這下子羅萬化都無語了,太醫院這么草臺嗎?

蘇澤卻覺得不對,他說道:

“李首輔精通醫理,沒看出來藥方不對嗎?”

沈一貫顯然打聽了詳情,他說道:

“聽說這味方子早就開了,李首輔一直沒用,昨天身體不舒服,這才讓家人煎服來吃,沒想到就出事了。”

這也太巧合了?

蘇澤也不知道是系統發力,還是李春芳老奸巨猾,故意吃了有問題的藥方。

但是有一件事是確定的,太醫院給當朝首輔的藥方都能開錯,那皇帝還能信任他們嗎?

而且這一次太醫院藥方開錯的事情證據確鑿,太醫院也沒了硬氣。

果不其然,沈一貫說道:

“子霖兄的奏疏通過了,太醫院再也不敢反對醫學院的事情了,反而積極贊同此事。”

羅萬化問道:

“為何太醫院的態度會有這么大的變化?”

沈一貫說道:

“因為李時珍也是醫官啊。”

“李神醫也是醫官世家,太醫是怕醫學院辦不成,陛下征召他來擔任太醫令吧。”

羅萬化這下子明白了。

蘇澤越想越是覺得這是李春芳的手段。

這方子早就開了不吃,大概是李春芳自己看出藥方的問題,前段時間他又是在家中裝病,自然沒必要吃這個有問題的藥方。

現在突然讓人煎藥,在這個時候吃出問題,很難說不是故意的。

而且這次抱病的理由冠冕堂皇,李首輔又可以繼續在家中摸魚。

要不人家能當首輔呢!

就學吧!

這時候,系統彈出了結算報告。

《疏壅滯振文教興醫學以育實才疏》通過。

舉人選人制度改革,分流了科舉的壓力,讓人才向基層和邊疆流動,大明政策開始外轉。

派駐書院督學的政策,讓朝廷開始掌控高等書院,為近代大學管理制度奠定基礎。

金陵醫學院,成為近代第一座醫學大學,成為大明實學醫學發展的先驅。

國祚3。

威望500。

剩余威望:1060。

蘇澤關閉系統,這國祚是越來越難加了。

但是完成這三件事,對于現在的大明是有巨大好處的。

十月最后一天。

水晶宮在博覽會后,轉為日常開放后,很快就成了一座繁華的集市。

這時候又體現出楞嚴寺法嚴大師的商業眼光了。

他將寺院靠近水晶宮的一排僧舍拆除,改造成了臨街的商鋪,將這些商鋪租給商人,又讓整個楞嚴寺更加的熱鬧。

如今到了月末休沐的時候,楞嚴寺門庭若市,香火鼎盛。

但是人多也有人多的問題。

外城巡捕營把總,現在是警督李德福,坐在法嚴方丈的禪房里。

李德福從巡捕修習班畢業,正授外城巡捕營警督,領導負責京畿治安的巡捕營。

隨著巡捕營日益專業化,各地巡所巡點建立起來,李德福也感覺到了巡捕營地位的變化,他這個警督也日益權重起來。

但是今天來楞嚴寺,還是李德福親自出馬。

“李警督,建立巡點的事情我們楞嚴寺全力配合,寺內也愿意出武僧加入聯防隊。”

李德福很喜歡楞嚴寺這位識趣的方丈。

楞嚴寺加上水晶宮,還有周圍的商鋪,人流量早就超過京畿的村鎮。

有人的地方就有糾紛,所以王任重要求在之內建立巡點。

可上司一句話,下面跑斷腿,巡點需要辦公地點還需要人手,只能李德福來協調了。

好在這位方丈明事理,主動提供屋舍,還愿意從寺院抽調武僧來參與巡防。

這也減輕了巡捕營的壓力。

只可惜這城外的寺院,和楞嚴寺這樣上道的不多。

但是李德福很快又高興起來。

他對著法嚴和尚說道:

“方丈大師,您聽說了吧,京畿幾座寺院都被禮部查了。”

法嚴和尚雙手合十。

同行是冤家,楞嚴寺和其他寺院都是競爭關系,同樣被禮部重拳出擊,他自然是高興的。

但是作為得道高僧,只能為同道唱一句佛號了。

李德福想起那些寺院倨傲的樣子,心中更是高興。

“前陣子上門,那幾座寺院鼻孔朝天,不肯配合我們巡捕營工作。”

“前幾天禮部祠祭清吏司出手,沒想到這些寺院都是藏污納垢的地方!”

李德福發現似乎在楞嚴寺抨擊佛寺不太好,又補了一句說道:“大師,楞嚴寺乃是佛門寶剎,我說的是那些寺院!”

其實法嚴和尚也心有余悸。

祠祭清吏司查出的問題,其實楞嚴寺或多或少也都有。

大的問題,信眾詭寄土地避稅,侵占土地,楞嚴寺是比較識趣,將多占的土地捐給了水晶宮,這才逃過一劫。

另外一些寺院常做的高利貸生意,楞嚴寺也響應鎮撫司民案司的號召,主動降息。

這倒不是說楞嚴寺高尚,而是隨著楞嚴寺的聲望上升,高利貸這種灰色生意還是要少做的。

最后一些私自出家,僧碟管理不嚴這類問題,楞嚴寺自然也有,法嚴和尚也是見到風向轉變,將沒有僧碟的僧人都逐出了寺廟。

最后一些男盜女娼的事情,楞嚴寺倒是真的沒有,畢竟楞嚴寺是一座律宗寺廟,這方面的規矩還是比較森嚴的。

法嚴和尚就聽說幾座寺院有傷風化,借著信眾求子之名行淫穢之事,甚至還有幾座黃教寺院搞什么無遮大會。

太墮落了!

法嚴和尚對于同行沒有絲毫的同情,只覺得朝廷出手太晚了!

不過朝廷要怎么處置這些同行,法嚴和尚還是很好奇的。

“沒有僧碟的偽僧勒令還俗,那幾個主持都被禮部沒收了僧碟,子孫廟改叢林廟唄。”

聽到最后一句話,法嚴和尚也是全身一顫。

大明的寺院分成兩種,子孫廟就是在師徒之間傳承的寺院,這類寺院的主持方丈都是自己內部傳承的,繼承的時候去當地僧道司備案就行了。

叢林廟,就是十方叢林的意思,這種廟宇一般都是大廟,往往邀請名宿住持,當然,要由官吏監督選出,甚至有的大寺,還要由官府指派主持方丈。

對于一座佛寺來說,從子孫廟改為叢林廟,就意味著廟宇被官方接管,至少日后要被官府監督管理,這可是和抄家差不多的懲罰。

可這次禮部祠祭清吏司出手非常迅速,而且聯合巡捕營,提前搜羅了很多證據。

比如那座黃教的寺院,就是在開無遮大會的時候被人贓并獲的。

如此重拳之下,祠祭清吏司在京師揚名。

當然,祠祭清吏司也不只是對著寺院下手,京師的幾座道觀也糟了“毒手”。

道士怎么樣,其實法嚴和尚并不在乎,多死幾座佛寺才是最好的。

但是楞嚴寺也被嚇到了,這次漏網,可不代表次次漏網。

法嚴方丈小心的問道:

“李警督,楞嚴寺也想要為朝廷再做點貢獻,請您指條明路。”

李德福更滿意了,也難怪楞嚴寺在這次風波中安然無恙。

法嚴和尚對自己工作這么配合,李德福也不吝嗇給他一點消息。

“本督聽禮部那些大人說,想要組織僧團去南洋。”

“啊?”

“南洋土人知道吧?南洋通政署的張主司上奏,請求朝廷派遣士人教化土人,可是方丈大師也知道,哪個士人原因去南洋教猴子啊。”

“但是教化本就是士大夫們天天喊著的事情,禮部又不能推,最后禮部這幫大人們想了個辦法,派僧道去南洋教化土人。”

法嚴和尚愣了一下道:“這也行?”

“當然行了,大師您知道哪些西洋番僧吧?”

“他們在南洋就是念經,那些土人不就信了,那不是和和尚道士差不多。”

但是派遣弟子去南洋,法嚴和尚也有些猶豫,這可不是簡單的事情。

南洋那么遠,除了真的有心弘揚佛法的僧人,普通僧人肯定不愿意去的。

李德福又低聲說道:

“這件事大師可不要外傳。”

法嚴和尚連忙做了一個閉嘴的手勢。

“大師您知道,這次這些被改為叢林廟的寺院,禮部只派了監寺。”

法嚴和尚愣了一下。

“禮部說,日后叢林觀主持人選,當以弘法為第一要務。”

這下子法嚴方丈的眼睛瞪大了。

弘法為第一要務。

大明還怎么弘法?

元代以來,佛道在民間的影響力都在走下坡路。

在大明弘法?能保持信眾規模就不錯了。

果然,“海外也算。”

果然如此,那就是禮部鼓勵去南洋弘法,并且將弘法的結果,作為日后叢林廟主持選拔的重要條件。

這下子就很有吸引力了!

叢林寺雖然不能在師徒之間傳承,可執掌一座大廟對僧人來說是巨大的誘惑。

而如果自己的弟子,是其他寺院的主持,那對于法嚴和尚也有極大的幫助。

“多謝李警督!”

法嚴和尚又親自拿出一個匣子,遞給

“這是本寺的心意,這金座玉佛原乃供奉于我寺寶殿金佛下,并非什么貴重之物,卻是香火所成,能護佑家宅,請李警督收下吧。”

請:m.llskw.org

上一章  |  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目錄  |  下一章
加入書架后可以自動記錄您當前的閱讀進度,方便下次繼續閱讀.
在搜索引擎輸入 "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 黃鶴樓" 就可以找到本書
其他用戶在看:
黃鶴樓文學 - 免費小說閱讀網 www.hhlwx.com
聯系我們: hhlwx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