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文學
 
首頁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搜索:
 
您當前所在位置:黃鶴樓文學>>我在俄國當文豪

222、現實主義畫派與法國最偉大的詩人


簡體手機版  繁體手機版
更新時間:2025-09-24  作者:卡拉馬佐夫
 
喂,謎一樣的人,你最愛誰?父親、母親還是姐妹兄弟?

我沒有父親,也沒有母親,沒有姐妹,也沒有兄弟。

朋友呢?

您用了一個詞,我至今還不知道它的含義。

祖國呢?

我不知道它在什么地方。

美呢?

我倒想真心地愛它,它是女神,是不凋之花。

金子呢?

我恨它,一如您恨上帝。

唉!那你愛誰?不尋常的異鄉人?

我愛云.過往的云那邊那邊奇妙的云!——《異鄉人》波德萊爾

人生不如一行波德萊爾——芥川龍之介

盡管米哈伊爾對于巴黎而言是一位外來者,但隨著他在巴黎的不斷成功,其實已經有不少巴黎文化界的人士想向他請教成功的秘訣,甚至說一些比較實在的年輕人已經表示想投靠到米哈伊爾門下,為米哈伊爾在巴黎張目和四處奔走。

差不多就是法國版的“公若不棄,某愿拜為義父”。

要問原因的話,簡而言之一位已經成名的作家本身就意味著龐大的資源,他既能向出版商推薦某部作品,同樣還能為某部作品親自背書、撰寫推薦語,甚至說還能學習他的寫作秘訣以及利用他的人脈關系

而像這種事情,對于米哈伊爾來說倒是也有好處,畢竟文化界的事情很多時候說白了就是爭一個話語權,誰的追隨者多、誰的徒子徒孫多往往就意味著聲勢,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確保這個人不會被文化界遺忘。

對此米哈伊爾算是比較謹慎,畢竟法國接下來也是風云突變,而他并不希望有人借著他的名頭去做一些亂七八糟的事情,因此對于這樣的拜訪請求,米哈伊爾大多數時候都是拒絕的。

不過當米哈伊爾問出:“他的名字是?”

屠格涅夫的一句“夏爾·皮埃爾·波德萊爾”一下子就將米哈伊爾吸引住了。

關于波德萊爾在法國文學史的地位,簡單來說,如果非要評選一下誰是法國有史以來最偉大的詩人,并且只能選擇一個名字,那么這個人大概率就是波德萊爾。

作為象征派詩歌之先驅、現代派之奠基者和散文詩的鼻祖,波德萊爾的才華毋庸置疑,而在1845年這一年的話,波德萊爾才剛剛嘗試了自殺。

而他自殺的最直接的原因,差不多就是他的生父給他留了一大筆遺產,然后波德萊爾便開始盡情地揮霍,他的巨大開銷震驚了他的母親和繼父,于是他們便向法院申請為他設立一個“理財委員會”,接管了他的財產,然后波德萊爾只能每月領取一定的生活費。

表面上看是經濟原因,要是深入探究一下的話,大致來說就是生性敏感憂郁且自視甚高的波德萊爾一直渴望著過上一種自由、優雅的藝術家生活,而這種現實的管控對他來說可謂是一種毀滅性的侮辱。

畢竟這種管控無疑是在告訴他:你得服從現實與秩序,你沒有足夠的獨立生活的能力。

盡管事實確實就是如此,但對于像波德萊爾這樣的詩人來說,讓他直面庸俗、殘酷的現實確實就足夠讓他玉玉了,再加上日益緊張的家庭關系,他便來了一出具有表演性質的自殺行動。

只能說,有時候確實很難搞清楚有些大詩人的腦回路。

但無論如何,對米哈伊爾而言,既然這樣一位足以在法蘭西文學史上不朽的詩人要親自上門拜訪他,那么米哈伊爾便干脆利落地點了點頭說道:

“可以,我這些天都是有空的,他如果有朋友想一起過來那也無妨。”

“我會轉達給他的。”

眼見米哈伊爾答應的這么痛快,屠格涅夫也是微微有些詫異,不過他也并未多想,而是補充道:

“他的朋友們肯定會一同前來的,畢竟他們就是我剛才跟你說的熱烈討論你的文學主張和理論的年輕藝術家,據我所知,他們有些人甚至已經開始嘗試了。”

對于這件事情米哈伊爾倒是并不覺得意外,畢竟他拿出來的文學主張和文學理論有一部分內容便來自對波德萊爾詩歌的解析和總結。

與此同時,波德萊爾的圈子里還有不少畫家朋友,在其中,有兩位畫家的名字分別叫做尚弗勒里和庫貝爾,而也正是這兩人將于十年之后,在法國的繪畫領域掀起一波現實主義的潮流,主張關注現實生活、以真實為原則進行創作。

毫無疑問,現實主義畫派是西方美術史上的又一次重大革新,并且對后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這一畫派的名作《拾穗者》和《伏爾加河上的纖夫》也在后來出現在了中國的課本上。

從這個角度來說,米哈伊爾也是即將跟少時的自己來上一次呼應和聯動了。

正當米哈伊爾感覺頗為奇妙的時候,屠格涅夫在跟米哈伊爾確定好這件事情之后,那也是興沖沖地跟米哈伊爾聊起了巴黎文學圈最近的一些八卦以及他接下來的一些打算。

值得一提的是,屠格涅夫最近這段時間在巴黎是混的越來越風生水起了,畢竟以他跟米哈伊爾的關系,米哈伊爾在巴黎的成功某種意義上還真就是他的成功,而屠格涅夫的吹逼小故事無疑正變得越來越權威。

當然,屠格涅夫并不完全是在亂吹,有些時候還真給米哈伊爾提供了不少助力,就像他前段時間吹的什么米哈伊爾只對最美麗的女人感興趣

與此同時,他在歌唱家維亞爾多那里無疑已經成了座上賓。

對于屠格涅夫的這段感情,米哈伊爾只能說有點難評,雖說他多少是跟屠格涅夫聊了聊這件事,并且給出了一定的提醒和建議,但究竟如何,肯定還是要屠格涅夫自己做決定。

另外該說不說,比起米哈伊爾,屠格涅夫對于巴黎的社交生活無疑要參與的更加深入,久而久之,他對巴黎的作家們當然也有自己的一套看法,就像他最近越來越不喜歡雨果:

“米哈伊爾,我不得不說,雨果先生和他的一些崇拜者越來越讓我覺得尷尬了。他”

真要說的話,屠格涅夫在歷史上其實一直都不怎么喜歡雨果,只因雨果在某種意義上確實是個自戀狂。

就像雨果晚年的時候,曾經在一次聚會上宣稱“歌德最好的作品就是《奧爾良姑娘》”,而當他準備繼續說下去的時候,同樣晚年但依舊本色不改的屠格涅夫便插嘴道:“可是《奧爾良姑娘》不是歌德寫的,是席勒寫的。”

然后雨果聽了便回答說“是嗎?或許我沒有看過歌德、也沒看過席勒,但我應該比你們更了解歌德,也更了解席勒!因為我了解他們不需要通過閱讀!”

接著場上便響起了一陣熱烈的掌聲

說實話,大作家們的腦殘粉比很多人想象中的還要夸張太多了。

當然,這是雨果晚年時的一點笑料,而屠格涅夫現在跟米哈伊爾說的無疑是最近的一些事情。

老實說,米哈伊爾聽得還挺樂呵的,他尊重這些大作家,但有些事情未免太難繃了一些.

當八卦時間結束后,說了個爽的屠格涅夫便心滿意足地跟米哈伊爾說起了他接下來的打算:“米哈伊爾,你接下來準備繼續去別的國家對不對?

以你如今在巴黎的名聲,你在歐洲其它國家的待遇肯定也不會差的,很多地方應該都已經聽到了你的名聲。你就盡管享受你接下來的旅行吧。

至于我,我準備在巴黎再多待上一段時間,一方面我有自己的一些事情,另一方面的話,總有人得捍衛你在巴黎的成果吧。

我相信你提出來的那些東西對巴黎的影響將會是持久的,但時間一長,說不定就有人吸收和篡改了你的東西,然后再假裝由他來首次提出.我得看著點這種事情。”

對于米哈伊爾接下來的旅行計劃,屠格涅夫只當米哈伊爾是想領略一下歐洲各地的人人文風光,至于更多的動作.應該沒有了吧?總不能米哈伊爾走到哪里,哪里的文學就泛濫成災吧?

況且米哈伊爾暫時也并沒有展現又一種語言的文學才能,總之屠格涅夫覺得米哈伊爾應該是想繼續在各地走一走看一看,多的應該就沒有了。

面對屠格涅夫這樣的打算,米哈伊爾則是笑著點了點頭回道:“伊凡,那一切就都交給你了,希望你在巴黎也能度過一段愉快的時光。”

嚴格來說,米哈伊爾在巴黎其實根基尚淺,如果有足夠熟悉的人一直在這邊,那對米哈伊爾來說很多事情都要方便許多,而如果不出意外的話,熱愛西歐這邊的文化的屠格涅夫大概率是要在法國生活個幾十年了。

在簡單聊了聊這些事情之后,沒過多久屠格涅夫便告辭離去,而他的效率確實很高,幾乎沒過多久,年輕的波德萊爾和他的朋友們便收到了米哈伊爾的回復。

“他竟然同意我們都去嗎?”

在得知這個消息后,無論是正在追求特立獨行的波德萊爾還是他的朋友,一時之間都感覺微微有點眩暈。

如果要問原因的話,只能說米哈伊爾的那些文學主張和文學理論給這些年輕人帶來了太多的震撼和驚喜了,就仿佛是有人將他們心中那些模模糊糊的東西給點了出來,并且寫的要比他們想象中的還要更加完美。

正因如此,即便巴黎目前主流的文學雜志基本上都是在批評米哈伊爾的文學理念,但他們卻是被點燃了心中的某種情緒,以至于正在想各種辦法來跟米哈伊爾見上一面。

現在的話,事情真的比他們想象中的要順利太多了。

畢竟在傳聞中,有的貴婦可是愿意出大價錢來跟他見上一面,結果卻始終未能如愿以償.

總之在得知消息后不久,年輕的波德萊爾簡單跟他的朋友們商量了一下后,便幾個人結伴朝米哈伊爾所在的地方走去了。

盡管他們此前已經在劇院遠遠看到過米哈伊爾,可當他們真的近距離接觸到米哈伊爾的時候,米哈伊爾的過分年輕還是讓這些年輕人一時間有點面面相覷。

他都比我們還要年輕呢,怎么就已經在巴黎闖出一片天了.

當他們有些愣住的時候,米哈伊爾也正在打量著這些將在日后的巴黎擁有一席之地的年輕人們,而他看的最多的,無疑還是人群中那位有著特立獨行的穿著,同時看上去又極度憂郁、極度講究并且帶著一絲陰郁貴族氣質的年輕詩人。

看著看著,米哈伊爾的視線便不由自主地看向了他的頭頂,然后,怎么波德萊爾年紀輕輕就有點禿頭了

在瞻仰了一番活著的波德萊爾之后,米哈伊爾便笑著開口說道:“先生們,你們好。”

他這么一開口,場上的其他幾人也是如夢初醒,紛紛向米哈伊爾做了自我介紹,而在這其中,米哈伊爾果然聽到了尚弗勒里和庫貝爾的名字。

由于性格原因,其實最想見到米哈伊爾的波德萊爾在自我介紹過后反倒是一言不發,而是表現出了一副冷靜、疏離的姿態。

對于這種姿態米哈伊爾并不覺得奇怪,畢竟波德萊爾在很早的時候就覺得自己是一個天才,并且要遠超同時代的庸才,他對自己在藝術和美學上的判斷力幾乎有著絕對的自信。

于是很多時候他看似彬彬有禮,實則壓根就不把別人放在眼里,并且在藝術評論的時候言辭鋒利、常常喜歡譏諷,像這樣的人,即便他在看到米哈伊爾的文學宣言后既惺惺相惜又格外焦慮,內心的情緒可謂是激蕩不已,但等真見面了,他還是不會表現的太過熱情。

見此情形米哈伊爾也并不在意,他只是揮動了自己的大手,然后直接指向了波德萊爾說道:“您就是波德萊爾先生吧?我看過你的作品,毫無疑問,你是一個天才。”

波德萊爾:“!”

如今這個階段的波德萊爾雖然已經有了一點微弱的名聲,但在巴黎的文學界根本算不了什么。

而這樣的他如今遇到了什么呢?

面對巴黎如今最知名的天才的肯定以及自己朋友們一臉吃驚的注視,盡管臉色冷淡的波德萊爾很想保持自己的優雅和體面,但是波德萊爾一個沒繃住,竟然一不小心就直接笑出了聲。

反應過來自己干了什么的波德萊爾:“.”

上一章  |  我在俄國當文豪目錄  |  下一章
加入書架后可以自動記錄您當前的閱讀進度,方便下次繼續閱讀.
在搜索引擎輸入 "我在俄國當文豪 黃鶴樓" 就可以找到本書
其他用戶在看:
黃鶴樓文學 - 免費小說閱讀網 www.hhlwx.com
聯系我們: hhlwxcom@gmail.com